十万个为什么:大熊猫数量减少的原因_第1页
十万个为什么:大熊猫数量减少的原因_第2页
十万个为什么:大熊猫数量减少的原因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十万个为什么:大熊猫数量减少的原因 大熊猫数量减少的原因 大熊猫是我国特产动物,是被全世界公认的自然遗产和活化石,从其祖先出现到现在至少有八、九百万年。它不但被世界野生动物协会选为会标,而且还常常担负“和平大使”的任务,带着中国人民的友谊,远渡重洋,到国外攀亲结友,深受各国人民的欢迎。 大家所熟知的大型哺乳动物大熊猫要想繁殖这么多后代就没那么容易了。它们发育较慢,更推崇“晚婚晚育”。通常只在每年特定的季节才实行交配,每次也只生产几个后代,隔两三年才会再次生育,所以一生中繁殖的后代数量十分有限。 同为哺乳动物,为什么它们的繁殖水平竟有天壤之别呢?其实这完全取决于动物们在自然界的生存“本领”。旅鼠在北极属于“底层居民”,白鼬、北极狐、雪鸮、贼鸥是它的四大天敌,加上寿命很短,通常只能存活1年左右,只有靠大量繁衍后代才能获得种群生存的机会。而老虎等大型动物则处于食物链的顶层,几乎没有天敌,为了将更多的精力用于延长寿命、寻找和捕食猎物,就只能实行“晚婚晚育”了。但在如今,因为人类的活动导致环境破坏日益严重,适宜它们生存的领地持续缩小。这些动物常常因为食物不足而无法生存,自然也就无法很好地完成它们传宗接代的任务了。 扩展阅读: 中国保护大熊猫的措施 1、中国多年以来致力于增加熊猫种群数量。身为中国国宝,大熊猫以前遍布中国的西南部省份。但因为人类生活范围持续扩张和人口数量增多,极大压缩了大熊猫的栖息地空间,虽然如此,但是这些生物仍然围绕着有“竹”生长的森林里活动。而这些竹林得以保存也有赖于中国政府对大熊猫生活区的自然保护。“竹”是大熊猫的主粮,几乎占它们99%的食物来源,它们每日至少要吃1238斤的竹子来维持消耗。 2、据估计现时世界大熊猫数量在2060头,其中成年的有1864头。已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将大熊猫从“濒危”下降至“易危”等级。“这都得益于恢复了它们的栖息地,这样既能给予它们充足的生活空间亦能提供所需的食物”,国际自然保护联盟主席泰勒认为。据泰勒给出的数据显示,在20世纪80年代,当时大熊猫的栖息地急剧减少,导致当时大熊猫的数量下降至1200头。“现在需要重新恢复那些竹林,才有可能让大熊猫种群数量逐步增长起来”,泰勒说道。 世界自然基金会高级副总裁赫姆利同意泰勒的观点:“中国一直努力在保护和扩大大熊猫栖息地这方面做出伟大的贡献,中国政府很好地履行他们对全世界的承诺并为其他国家作出良好的示范榜样。”不过气候的转变可能会抹杀他们努力的成果。据相关数据预计,在未来80年内将会有三分之一的竹林消失。泰勒认为:“随着世界气温的上升,适合竹林生长的环境也会越来越少,不过大熊猫却是十分依赖竹作为它们的粮食,所以食物的减少让它们的生存前景不容乐观。” 3、很多动物园和中国的大熊猫培育中心会对大熊猫实行人工受孕。上周日在亚特兰大动物有一对大熊猫婴儿出生,她们的生母就是采取人工受孕的方式。“对动物实行圈养是当前比较保险培育方法,但我们不能永远都这样将它们困在一个地方,”泰勒说道。当然圈养的最终目的也是让他们重归大自然。赫姆利女士认为:“对于圈养的大熊猫,当前还没有充足的准备让它们走出去,之前试过几个案例都不成功。”2007年首位从圈养地放回大自然的大熊猫“香香”后来发现被野生雄性大熊猫袭击至死。 4、藏羚羊同样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降危”,不过聚焦点依然落在一直以来都受到重点保护的大熊猫身上。同样是濒危动物,为什么我们的注重点总是在大熊猫身上呢?赫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