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宝典《百家姓》:赵姓_第1页
国学宝典《百家姓》:赵姓_第2页
国学宝典《百家姓》:赵姓_第3页
国学宝典《百家姓》:赵姓_第4页
国学宝典《百家姓》:赵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学宝典百家姓:赵姓 【寻根溯源】 其起源有三: 1、以金天氏少昊为源起。司马贞的史记索隐指出:“左传郯国,少昊之后,而嬴姓盖起族也,则秦、赵亦祖少昊氏。”西周时,少昊之裔造父因功被赐于赵城,造父的后代奄父,为周宣王御。奄父生叔带,因周幽王无道,离开周王室去晋国,为晋文侯御。这样,赵氏便进入晋国,后世事晋为大夫。周威烈王时,列为诸侯,开国君主赵烈侯,是晋大夫赵衰的后代,战国时为七雄之一。后被秦国所灭,赵国公族以原国名命姓,遂成赵姓。 2、为少数民族改赵姓而来。如汉代有赵安稽(匈奴人),赵曳夫(“南蛮”人),五代有赵国珍(牂牁酋长的后裔)。 3、赵宋王朝赐姓。先后有李姓、穆姓、隆姓、宇文姓的历史人物,被赐姓赵。 【得姓始祖】 造父,少昊之裔,西周驭马能手。受幸于周穆王,传说他曾取良马八匹,献予王而御之,西行至昆仑,见西王母,乐而忘返。后闻徐州徐偃王反,遂亲御车驾,载着穆王日行千里,适时而返,得以平定乱事,因功被赐于赵城(今山西洪洞县赵城镇)。下传至赵襄子时,与韩、魏三分晋地,建立赵国,公元前222年赵为秦所灭。其后子孙以国名为氏,称赵姓,并尊造父为其始祖。 【繁衍播迁】 西周时,造父的第七代子孙叔带率部分宗族由周投晋,并且昌盛壮大,在三国分晋时建立赵国,史称“去周如晋,赵姓始昌”。到赵国灭亡时,赵姓已分布于山西、河北、河南、山东等地。秦始皇灭赵后,把代王嘉之后迁往甘肃天水,赵王迁被流放到今湖北房县。秦朝末年,真定(今河北正定)人赵佗建立南越国,又把赵姓活动范围推广至今两广和越南北部。西汉末年,赵飞燕姐妹被害,其族人被迫迁徙至辽西郡,也是赵姓人在东北活动的开始。东汉末年为避董卓之乱,洛阳人赵达避难迁居江东,真定人赵云赵子龙入蜀为将。北魏时,天水赵姓一支迁居洛阳,其后裔孙赵贵镇守并迁至武川(今内蒙古)。唐初,有赵姓将士在平“蛮獠啸乱”中开赴福建并定居。五代时,有赵姓随刘龚南汉政权在广州定居。据宋史?宗室世系表载:宋朝宗室分为三个支派,即太祖(诗云:“买丝绣作平原君。” 冀州世泽; 天水家声。 佚名撰赵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赵氏来历,西周造父为周穆王驾车,去西方巡狩(传说去会见西王母),乐而忘归。因徐偃王反叛,造父驾车日驰千里,得以大破徐偃王,造父被封于赵城(今山西省洪洞县),古代称冀州。下联典出赵氏郡望为天水郡。 - 【赵姓宗祠六言通用联】 手持半部论语; 胸罗数万甲兵。 佚名撰赵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宋代太师赵普,世称“半部论语治天下”。下联典出南宋名相赵鼎,有忠正德文集。 古为帝王华胄; 今有琴鹤世家。 佚名撰赵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皇帝后裔。下联典出宋朝殿中侍御史赵抃,清贫如水,只有一琴一鹤。清代赵翼奉命出守镇安诗:“剧郡剑牛觇吏绩,傅家琴鹤本官箴。”现代无产阶级革命家赵世炎故居中堂门额匾上书有“琴鹤世家”四字,即本此。 但愿民安若堵; 何妨署冷如冰。 赵申乔撰赵姓宗祠通用联 典用清代文学家赵申乔自题联。 【赵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建宋光邦称雄主; 工收擅画树大家。 佚名撰赵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北宋赵匡胤。下联典指元赵孟頫。 常山骄子英雄胆; 松雪道人绝妙书。 佚名撰赵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三国蜀汉赵云。下联典指元赵孟頫。 发棹唱持楫请命; 推针绝绣帛成图。 佚名撰赵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春秋晋赵简子。下联典指三国吴国孙权夫人赵氏。 江上飞云来北固; 湖连沧海欲东游。 赵之谦撰赵姓宗祠通用联 典用清代书画家、篆刻家赵之谦联。 跨虎执鞭号元帅; 舍身抗日称英雄。 赵之谦撰赵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赵公明,人称“赵公元帅”,奉为“财神”。下联典指抗日英雄赵一曼。 - 【赵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灵爽永护江原父老; 忠魂犹壮蜀国山河。 佚名撰赵姓宗祠通用联 典用三国蜀汉名将赵云庙联。 积善有徵,受德之估; 笃心自守,与道合符。 赵魏撰赵姓宗祠通用联 典用清代金石学家赵魏自题联。 虽有周亲,不如我同姓; 谁为宋远,率乃祖攸行。 佚名撰赵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自赵姓始祖得率于周穆王,赐以赵城。下联典自宋代开国皇帝姓赵。 乃祖曾将半部论语治天下; 后人当以千秋俎豆祭堂前。 佚名撰赵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出北宋军事谋略家赵普。 门迎珠履,平原之声誉昭宣; 陛锡铜符,京兆之风裁夙振。 佚名撰赵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自战国赵平原君赵胜,养士三千,下联典自皆着珠履。西汉赵广汉,迁京辅都尉,守京兆尹,廉明有威。 陛锡铜符,京兆之风裁夙振; 门迎珠履,平原之誉著昭宣。 佚名撰赵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西汉赵广汉。下联典指战国时赵国宗室大臣赵胜,即平原君。 八百年聚族于斯,宋室同传宗室表; 二千石分符到此,明州来拜润州祠。 赵佑宸撰赵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采用江苏省镇江赵氏宗祠联。 定天下致太平,除非汉祖唐宗,谁堪伯仲; 说本来论当世,好似巨川大日,各自东西。 佚名撰赵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赵氏宗祠联。 祠溯南迁,踵世爵八传,有农部高文、太常恩敕; 门开东向,俯平原三面,见榜山叠翠、剑海回澜。 赵藩撰赵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采用云南省剑川赵氏宗祠联。 【赵姓典故、趣事】 一意孤行源于史记张汤列传。汉武帝时有两个官吏,一个叫赵禹,一个叫张汤,他们都位居九卿,而且是好朋友,但是他们的为人处世的做法却截然不同。张汤为人狡诈多变,赵禹为人忠朴廉洁,赵禹做官以后,门下一个食客也不招揽,就是公卿去拜访他,他也一概婉拒,有人托他办事,他也一律谢绝,所以人们称他是:孤立行一意而已。即执意地按自己的意志办事。 后来,人们把“孤立行一意而已”简化为“一意孤行”,用来表示办事时,按照自己的意见去处理,而谢绝别人的意见。现在用它来形容不听别人的意见,固执地按照自己的意思独断专行。 - 利令智昏源于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春秋战国时期,秦国攻打韩国。不几天就攻占了韩国的野王,断绝了上党的交通。这样一来,上党城孤立无援,眼看就要失守,上党守将冯亭看到野王已经失守,认为上党也会保不住的,与其让秦国占了上党,还不如亲手把它转交给赵国,韩国就能够和赵国联合起来共同抵抗秦国的侵略。 当冯亭派人把上党的地图带给赵孝成王时,赵王左右为难,他不知该怎么办,于是召集大们商议,其中有一个叫赵豹的大臣劝赵王不要接受,因为无端地接受别人送来的东西,就会引起祸患,韩国之所以把上党献给赵国,目的是想让秦国把矛头指向赵国。不过赵王并不同意他的意见,于是又和平原君赵胜商议,平原君认为即使发兵百万,一年半载也不一定能攻下一座城池,现在却不费一兵一卒,就可得到上党的土地,决不能坐失良机。 赵王听了平原君的话,非常高兴,于是派平原君到上党去接受土地,封冯亭为华阳君。不过没有多久,赵国就大祸降临,秦国看到即将到手的土地却被赵国占领了,转而来攻打赵国,赵国派出了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去应战,结果打了败仗,秦国在长平之战中消灭赵国士卒40多万。 司马迁在评价这件事时,认为平原君是一个行为高出一般世俗弟子的公子,但却不明白”利令智昏“的道理,利这个东西,能够使聪明人冲昏头脑,丧失理智,平原君贪图冯亭的利诱,以致赵国在长平损失了40多万人,几乎连赵国的都城邯郸也快失去了。 后来,人们用”利令智昏”来形容因贪利而失去了理智。 - 指鹿为马源于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始皇驾崩时,宦官赵高和始皇第十八子胡亥串通一气,假传圣旨,逼迫本该继承皇位的大公子扶苏下台,改立胡亥继承帝位。胡亥做了皇帝,即人们所说的秦二世。因为赵高协助胡亥称帝出了大力,所以胡亥拜赵高为丞相。赵高做了丞相之后并不满足,还打算篡夺帝位,但是又害怕大臣们反对,于是便想先试一下自己的威信。一天,赵高趁文武百官朝见秦二世的时候,特地叫人牵一只鹿献给秦二世,并当着群臣的面指着鹿说:“这是马。”秦二世笑了笑说:“丞相弄错了,把鹿说成马了。”赵高没有理他,高声地问大臣:“这到底是马还是鹿?”群臣们有的畏惧赵高而不敢言,有的直言为鹿,有的为了计好赵高就歪曲事实跟着说是马。过后,说实话的人全被赵高杀死了。 后来,人们根据这个故事概括了“指鹿为马”这个成语,用来比喻有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赵姓字辈】 西平赵氏辈序为:“仲才恭凤之,天良景成增,殿启从名圣,尊严宜思齐,高远庆咸若,熙甫昭封题,传世振兴荣,福善尽登昌,观君培惠儒,文理济函光,锦琳育升茂,桢廉贺卫襄,硕权宏志顺,英敏贵端刚。” 山西沁水县赵姓族谱老字派为:“忠、和、树、德,孝、友、传、芳”。重点是“忠”、“孝”,目标是“德”、“芳”。 天水堂赵姓族谱同治辛未年重修版老派字号为: 以洪壬万庭,为子若卿成,荫必望显单,立良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