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宝典《诗经》:采蘋原文赏析_第1页
国学宝典《诗经》:采蘋原文赏析_第2页
国学宝典《诗经》:采蘋原文赏析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学宝典诗经:采蘋原文赏析 采蘋 于以采蘋?南涧之滨。于以采藻?于彼行潦。 于以盛之?维筐及筥。于以湘之?维锜及釜。 于以奠之?宗室牖下。谁其尸之?有齐季女。 【译文】 哪儿能够去采苹?就在南面涧水滨。哪儿能够去采藻?就在积水那浅沼。 什么可把东西放?有那圆篓和方筐。什么可把食物煮?有那锅儿与那釜。 安置祭品在哪里?祠堂那边窗户底。今儿谁是主祭人?少女恭敬又虔诚。 【注释】 苹:多年生水草,可食。 藻:水生植物。一说水豆。 行潦(xng lo):沟中积水。行,水沟;潦,路上的流水、积水。 筥(j举):圆形的筐。方称筐,圆称筥。 湘:烹煮供祭祀用的牛羊等。 锜:有三足的锅。釜:无足锅。 奠:放置。 宗室:宗庙、祠堂。牖(yu有):窗户。 尸:主持。古人祭祀用人充当神,称尸。 有:语首助词,无义。齐(zhi斋):美好而恭敬,“斋”之省借。季:少、小。 【英文译文】 she gathers the large duckweed , by the banks of the stream in the southern valley . she gathers the pondweed , in those pools left by the floods . she deposits what she gathers , in her square baskets and round ones she boils it ,in her tripods and pans . she sets forth her preparations , under the window in the ancestral chamber . who superintends the business ? it is reverent young lady . 【赏析】 左传隐公三年将其与采蘩、行苇、泂酌同视为“昭忠信”之作,而更多的古代学者受“诗教”的影响。根据礼记昏义为说,认为是贵族之女出嫁前去宗庙祭祀祖先的诗,毛传云:“古之将嫁女者,必先礼之于宗室,牲用鱼,芼之以苹藻。”方玉润诗经原始云:“女将嫁而教之以告于其先也。”惟明代何楷诗经世本古义认为诗中所谓“季女”与左传襄公二十八年中的“季兰”同为一人,均是指周武王元妃邑姜,此诗即是赞美邑姜之作。现代学者大都认为这首诗是描写女奴们为其主人采办祭品以奉祭祀的诗篇,这更符合诗意。 根据文献能够知道,在古代,贵族之女出嫁前必须到宗庙去祭祀祖先,同时学习婚后的相关礼节。这时,奴隶们为其主人采办祭品、整治祭具、设置祭坛,奔走终日、劳碌不堪,这首诗就是描写她们劳动过程的。全诗三章,每章四句。首章两问两答,点出采苹菜、采水藻的地点,次章两问两答,点出盛放、烹煮祭品的器皿,末章两问两答,点出祭地和主祭之人。 俗话说:“上供神吃,心到佛知。”这些普普通通的祭品和繁琐的礼仪,却蕴积着人们的寄托和希冀,因而围绕祭祀的一切活动都无比虔诚、圣洁、庄重,正如左传隐公三年所说:“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苹蘩蕰藻之菜,筐筥錡釜之器,潢污行潦之水,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所以,诗人不厌其烦,不惜笔墨,层次井然地叙写祭品、祭器、祭地、祭人,将繁重而又枯燥的劳动过程描写得绘声绘色。 这首诗的艺术魅力主要源于问答体的章法,而其主要构成因素就是五个“于以”的使用,正如吴闿生诗意会通引旧评所云:“五用于以字,有群山万壑赴荆门之势。”全诗节奏迅捷奔放,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