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宝典《道德经》:第三十章译文注释_第1页
国学宝典《道德经》:第三十章译文注释_第2页
国学宝典《道德经》:第三十章译文注释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学宝典道德经:第三十章译文注释 原文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译文 依照“道”的原则辅佐君主的人,不以兵力逞强于天下。穷兵黩武这种事必然会得到报应。军队所到的地方,荆棘横生,大战之后,一定会出现荒年。善于用兵的人,只要达到用兵的目的也就能够了,并不以兵力强大而逞强好斗。达到目的了却不自我矜持,达到目的了也不去夸耀骄傲,达到目的了也不要自以为是,达到目的却出于不得已,达到目的却不逞强。事物过去强大就会走向衰朽,这就说明它不符合于“道”,不符合于“道”的,就会很快死亡。 注释 1、其事好还:用兵这件事一定能得到还报。还:还报、报应。 2、凶年:荒年、灾年。 3、善有果:果,成功之意。指达到获胜的目的。 4、不敢:帛书本为“毋以取强”。 5、取强:逞强、好胜。 6、物壮:强壮、强硬。 7、不道:不合乎于“道”。 8、早已:早死、很快完结。 引语 历来在解释道德经的学者中,有一派认为道德经是一部兵书。究竟它是不是一部兵书,这个问题在本章评析中再作论述,但老子具有反战思想则是无疑的。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动荡不安,大小战争此伏彼起,给国家带来破坏,给老百姓的生活造成灾难。老子反对战争,符合人民的利益和愿望。在本章里,老子认为战争是人类最愚昧、最残酷的行为,“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揭示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严重后果。老子主张反战的思想,无论在当时还是后世,都有其积极的意义。 评析 在道德经的这个章和下一章里老子都讲到用兵问题。但必须重申,道德经主要是一部哲学著作而不是兵书,他论兵是从哲学的角度,而不是军事学的角度。讲到很多哲学问题时,也涉及到军事,因为哲学与军事虽非属于同一学科,但有很多内在相通之处。他着重讲战乱给人们带来的严重后果,这是从反对战争这个角度出发的。因为战争是人类最残酷最愚昧的行为。本章中所讲“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就是讲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 唐代王真道德真经论兵要义述说,“五千之言”,八十一章,“未尝有一章不属意于兵也”。明未王夫之也认为道德经可为“言兵者师之”。近人章太炎说,道德经一书概括了古代兵书的要旨。他指出,“老聃为柱下史,多识故事,约金版、六韬之旨,著五千言,以为后世阴谋者法。”(訄书儒道)当代学者张松如认为,八十一章中直接谈兵的,本章、下章及六十九章,共三章而已。讲哲理偶以兵事取喻者不及十章。所以道德经不是兵书,例如从军事学角度讲,它无论如何也不能与孙子兵法相提并论。在春秋战国时代,战争是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哲学家、思想家们对这些社会实际问题并不会熟视无睹。他们从这些战争的过程中,观察到某些带有哲理性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