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机定张力卷布装置的设计
36页 16000字数+论文说明书+任务书+13张CAD图纸【详情如下】














任务书.doc
内摩擦盘.dwg
外摩擦盘.dwg
大链轮.dwg
定张力中间轴.dwg
小链轮.dwg
离合器外摩擦盘.dwg
空心轴.dwg
织机定张力卷布装置的设计论文.doc
织机定张力装配图.dwg
螺栓杆.dwg
轴1.dwg
轴2.dwg
连接盘.dwg
齿轮.dwg
摘要
摘要:论述了织机大卷取装置的设计原理,设计了可以进行大布卷卷取的机外卷布装置;为在卷取过程中维持布中张力恒定,提高布卷质量,本设计提出了一种带力矩补偿机构的卷布装置,此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性能优越、安装调整方便等优点。对其进行了详细的结构设计,并完成机构三维模型的建立。关键词:织机;机外卷布装置;定张力机构;设计;三维建模
Abstract
Abstract:Describe the theory of large package of loom; design the outside convolution mechanism to get large package; in order to keep the face tension permanent and improve quality of the cloth, this design develops a new convolution mechanism with compensative mechanism of moment; this mechanism is simple, good and convenient of fixing and operating.
Key words: loom; outside convolution mechanism; permanent tension mechanism;design; modeling
前言
卷布装置是织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在布织好后将其有序收集起来。为了减少上轴数量、布机停台时间,减少布的浪费和用工,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经济效益。希望每个布卷能卷绕更长的布,本文对此提出机外大卷布装置的设计方案。
为提高布卷质量,在卷取过程中要维持布中张力基本恒定,很多设计采用了诸如单独恒转矩电动机或无级调速电动机甚至采用电气控制箱等方法对张力进行控制,而这无疑会使结构复杂、成本过高、使用调整不便。而本文提出一种机械式带力矩补偿机构的定张力卷布机构,其卷布力矩能随布卷直径的增大而增大从而维持布中张力基本恒定。并完成其各个零部件的具体设计及三维建模。
第1章 综述
第1.1节 我国纺织业及纺织机械行业发展概述
(一)我国纺织业发展现状
纺织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棉纱、棉布、呢绒、丝织品、化纤、服装等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服装出口也多年始终保持着世界第一位。中国已成为全球纺织领域中最引人注目的地区之一。近几年来我国纺织品出口量稳步增长,我国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经营状况日渐好转,亏损面不断下降。在原材料、劳动力价格上涨、出口退税下调、人民币升值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绝对数量仍然保持稳步上升态势。
1.我国纺织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要素成本上升,整个行业的盈利空间缩小。近年来,我国纺织行业的生产原料、劳动力成本、商务经营成本逐渐上升,而纺织品及服装的市场需求却受到竞争压力不能盲目调高价格,致使销售成本增速水平快于销售收入增速水平,销售成本占销售收入的比重逐渐上升,行业利润被逐渐削弱。目前我国纺织行业的平均利润率仅为3%。
(2)人民币汇率升值,使得我国纺织品服装产品出口价格优势减弱。长期以来,我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价格优势是保障其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而随着人民币的升值,纺织产品的出口价格优势正在减弱,虽然企业可通过提高产品价格的方式来传递一部分升值的影响,但企业的议价能力将随着人民币升值幅度的提高而递减。
(3)贸易摩擦和制裁,给纺织品服装出口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这两年我国与欧美市场一度僵持的纺织品贸易争端,使得一些欧美买家将其订单转移到了印度、东南亚等市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对欧美市场纺织品服装出口的增长。而一些国家对我国频繁使用反倾销等贸易保护手段,也影响了我国的纺织品出口环境。比如一些外向型纺织企业拿不到足够的订单。于是,部分纺织企业将目光转向了国内市场,一些出口转内销的产品价格大幅跳水,结果将导致企业的利润空间被压缩,一些企业甚至将面临倒闭的厄运。
(4)由于投资增长过快造成的产能过剩提升了行业的经营风险,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和企业人士的共同努力。
2.我国纺织业发展前景
(1)国内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必将进一步拉动我国纺织品市场需求。近几年我国GDP实际增长都稳定在8%以上;而完善社保、提高最低工资、保护农民工利益等措施力度的不断加大,加上居民收入的持续提高,预计以后几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将继续加快。
(2)世界经济继续走强,必将促进国际贸易的进一步增长,我国纺织出口,仍将面临国际经济贸易持续增长的有利环境的支持。
(3)但我国纺织业的发展也面临一些不利因素,首先,人民币继续升值,将给纺织品服装出口带来压力。从而给纺织出口企业带来压力。其次欧美设限和贸易摩擦带来的不稳定的贸易环境,客观上给我国纺织主要竞争对手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使得我国纺织出口增长面临着严峻考验。
3.我国纺织业发展出路
企业必须向高附加值的方向对出口产品结构进行优化,通过增强创新等渠道来寻求新的竞争优势。
要实现从纺织大国到强国的转变,应在稳定市场份额的前提下,通过加快行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鼓励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大新产品开发投入、积极培育自主品牌建设、规范环保、劳动用工及社会保障等方面来提升行业的整体竞争力。
(二)我国纺织机械行业发展形势
由于我国是一个纺织大国,这就决定我国纺织机械需求量很大。据统计,全球纺织机械一半在中国,中国为全球纺织机械最大买家。但我国自己品牌纺织机械的竞争力很有限。
比如,德国的纺织机械年产40亿欧元,出口的占90%多;意大利纺织机械年产35亿欧元,出口的占70%。韩国出口到亚洲的就占其产值的75%。而我国纺织机械出口的仅占全部的15%,而同年进口的纺织机械则为当年出口额的8.5倍。这就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我国的纺织机械仍然处于“内向型”,二是纺织机械依然有比较广阔的市场。但是,如何进入市场、占领市场则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不过近年来我国纺织机械产品的竞争力逐步上升,一些设备不但基本满足国内生产需求,而且对外出口逐年增长。这些国产设备由于具有较高的性价比,不但为我国节约了大量的外汇,而且为纺织企业降低设备成本、赢得效益做出了重要贡献。从去年我国纺织机械进口金额来看,其趋势依然下滑。各企业的进口额也呈负增长。这说明国产纺机在技术上取得的进步已为纺织企业所认可。国产纺机今后有较大的施展空间,只是不能再延续以往的低水平。
国内、国际市场对我国纺织机械产品的需求稳增,且政策面扶持力度加大,因此国内纺织机械业整体向好的趋势将保持不变。我国纺织机械业开拓国际市场将是重点。
但是我们与国外的差距不容回避。技术装备整体上比国际水平低,精梳机、无梭织机、自动络筒机、气流纺、喷气织机主要依靠进口,紧密纺设备国内生产的质和量上不能满足需求。去年的一份统计资料也显示了国内纺织企业对这些国外先进设备的强劲需求,所以,我们必须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进行有效的创新,增强国际竞争力。
(三)我国纺织机械行业发展的出路和方向
1.我国纺织机械发展的根本出路是进行科技创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生产出高档次设备。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竞争力。技术升级迫在眉睫,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纺织工业“十一五”规划的核心思想。要提高生产效率,改进产品质量,实现产业的整体升级。
(1)把质量做好,将其贯穿于纺织机械产品技术、过程技术和组织技术的全过程,贯穿于纺织机械的零件、部件加工的各个工序,及产品总装、调试直到用户现场的安装调试和售后服务工作的全过程。要真正把纺织机械产品做“好”。
(2)要培养人才,留住人才,使他们创业有机会,工作有平台,发展有空间。可以组织实施产学研相结合,使科研开发、院校教育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使科研教学有的放矢,使科研教学项目通过生产变成生产力。
(3)在开拓市场方面,要先立足内需,再发展外销。因为我国本身就是全球纺织机械的最大市场,必须先保证国内市场份额的占有率。然后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
第4章 总结与体会
本文提出的带力矩补偿机构的织机卷布装置在理论上能很好地实现定张力卷布的目的。同时根据工作条件运用一些机械设计方法对各零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设计。当然,由于种种条件所限,暂时还不能将其制造出来进行实际的工作效果分析。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每一步骤我都认认真真地把它做好,从老师布置任务到找资料、定方案、查手册,再到零件的设计和建模,都一点一点完成。设计过程中,不管是一个小螺栓还是轴承、轴、键,再到齿轮、链轮的设计,还有零件的精度或者技术要求的拟定,都严格按照设计步骤,看图册,查参数及标准规定。通过本次毕业设计,更加深入的理解并掌握了机械设计的一些常用方法、知识,以及相关的设计软件和设计手册、书籍等等。
在此设计中,我还自学了Pro/E三维设计软件并很快就能设计常用的零件。本来自己不会也不想用的,但在学习过程中发现它也并不难。这也让我体会到很多东西就是因为不会才去学的,不能因为不会而不用,会都是从不会开始的。当然我们要在时间精力范围之内学习对自己有帮助的东西
与此同时,在设计过程中,与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帮助促进了大家的友谊,也使我受益匪浅。指导老师循循善诱的讲解,细心耐心的指导,严格的要求,更是我们毕业设计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是我们在迷途摸索中的一盏指明灯!
总之,通过毕业设计,把前面几年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了梳理、综合,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了一个机械专业毕业生所应有的专业素质。这对于我以后的学习、工作会有很大的帮助。
当然,由于时间也只有三个月,而且本人水平有限、经验不足,在设计过程中还有一些地方没有考虑周到或者考虑得有所偏差,错误、缺陷再所难免。敬请老师同学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 夏金国,李金海:织造机械[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1999
2. 濮良贵,纪名刚:机械设计(第七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3. 成大先:机械设计图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0
4. 毛谦德,李振清:袖珍机械设计手册(第三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5. 唐一平:先进制造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
6. 赵秋玲:Pro/Engineer wildfire 3.0机械设计实例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7
7. 赵延雯:织机大卷取装置的分析
8. 安陆五七棉纺织厂布机车间科研室:织轴大卷装
9. 中国机械网
10. 中国纺织报
致谢
本毕业设计终于完成,这是自己认真努力的结果,但却满含他人的努力与帮助。
设计和论文完成的前前后后,指导老师钱志良教授从布置任务,到设计原理和方法的讲解以及每一次检查任务纠正错误还有对我们不懂地方的说明,他都极其认真耐心、一丝不苟,同时对我们要求严格,这才使得本文能够顺利开展并完成;在接触中也发现钱老师在科学研究工作上非常认真、严谨,体现着一名学者与科研工作者的素质,这也教给我在以后学习中应怎样努力;另外,在平时生活中钱老师业给予我很多关心与帮助。在此,对钱老师表示诚挚的感谢!希望他工作顺利、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