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全新家庭教育模式论文_第1页
构建全新家庭教育模式论文_第2页
构建全新家庭教育模式论文_第3页
构建全新家庭教育模式论文_第4页
构建全新家庭教育模式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构建全新家庭教育模式论文 【内容摘要】如今家庭教育已经越来越得到重视,虽然有些旧的家庭教育观念已跟不上时代潮流,但我们也必须看到,传统家庭教育中其实蕴含着很多科学的甚至在如今来说还可算得上是先进的教育思想精髓,值得我们去借鉴、吸收和发扬光大。如果能够将传统家庭教育思想和现代家庭教育理念有效融合,充分发挥其各自在家庭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构建一个全新的家庭教育模式,那么,这种家庭教育就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家庭教育 传统伦理思想 家庭教育新模式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已经越来越得到重视,各种各样的家庭教育论著以及网络上的各种家庭教育经验层出不穷,新的教育理念冲击着传统的教育思想,很显然,有些封闭传统的教育观念与方法在当今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已经显得不合时宜,但是,传统家庭教育中还是蕴含着很多科学的甚至在如今来说还可算得上是先进的教育思想精髓,值得我们去借鉴、吸收和发扬光大。如果能够将传统家庭教育思想和现代家庭教育理念有效融合,充分发挥其各自在家庭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构建一个全新的家庭教育模式,那么,这所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就能够出色地完成其教育任务。 1.启蒙教育,以德为本 左传中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不朽。”这句古训告诉了我们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我国的传统家庭教育中德育智能至上,特别重视个体的自我教育和儿童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而现代家庭教育的德育智能已逐渐弱化,人们对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的智育期待冲淡了对德育的要求,面对如今社会上许多道德退化的现象,我们在无奈遗憾的同时,其实也应该对教育产生深思,而作为第一启蒙教育场所的家庭来说,传承“德育为本”的传统也显得尤其重要。德育,说白了也就是教育孩子如何做人。作为家长应当明白,子女的学习成绩并不是衡量孩子是否成才的唯一标准,更应该关注的是孩子的思想品德,将子女如何做人摆在家庭教育目标的首位。也许各个历史时代的德育的具体内容并不尽相同,但以德教为本的原则不会变。德育为本,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家庭教育的一个普遍规律,是素质教育的基础。 2. 尊老爱幼,家睦邻和 传统家庭教育中,父慈子孝,君义臣忠、兄友弟恭等观念至为深入,这些观念也是培育家庭和睦气氛的肥沃土壤,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与否关系家庭兴败福祸,因此,家庭和睦是家教思想的重要内容。现代教育理念强调对儿童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传统教育中这种自上而下的道德教化使儿童从本身的生活体验中获得尊老敬长的情感,自然而贴切。先天的血缘关系加上后天的养育关系,使儿童在和睦的家庭气氛中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对家庭群体感的认同和对家长养育之恩的孝敬情感,这种天然的情感是维系家庭的重要力量。尊老爱幼是一个家庭和睦的必要条件,尊老爱幼可简单地归结为孝与慈这两种思想,孝不仅在于供养,还在于尊敬;“慈”则是长者爱护幼小,孝慈思想在当下的家庭教育中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只有在家里能够做到循人伦礼仪,延展到社会上才会以礼待人,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的母亲具有传统妇女所具有的多种美德,同时,她也要求我们按照她的道德标准处事做人,因此,我们兄弟姐妹虽然各自组建了家庭,但还是在一个锅里吃饭,在母亲的影响下,大家你尊我爱,和睦温馨。 _儿自出生后就跟我一起生活在这个大家庭里,她从小就知道好东西要先孝敬老人,对待邻里、伙伴,她知道尊敬老人,爱护幼小,是个远近闻名的“小可爱”,走到哪里都受欢迎,这也使她获得了自我认同感,形成了一种成长的良性循环,为她良好性格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 勤奋节俭,自强不息 对于当今很多家庭来说,特别是作为独生子女的孩子们,“节俭”已经成了很陌生的一个词,父母长辈们宁可苦自己也不肯亏待孩子,许多孩子很难体会甜蜜生活的来之不易,对生活中的享受觉得理所当然,他们不能承受物质的挫折与艰苦,更不能承受精神的挫折与艰苦。古人云:“成由勤俭败由奢”,勤俭自强是我国人民历史经验的总结,不只是为人之道,治家之方,也是兴国之策,也是让一个人愿意坚强面对困难的基础。坚强的品质是在日常生活中坚持磨砺的结果,这是那些多少有些流于形式的“挫折教育”无法达到的,没有现实不断的磨练是不可能修养成“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高尚人格的,而这种高尚的人格才是中华民族的气节所在,要使这种人格成为中华儿女普遍的追求,必须依靠家庭的熏陶和培养。 4.诚信克己、慎言向善 中国古代教育家和思想家十分重视诚信在家庭教育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诚实守信作为一种美德被提倡和宣扬。弟子规中说:“凡出言,信为先;市井气,切戒之”,主张言而有信,说话文明。在儿童教育中,它主要倡导儿童要诚实守信、见贤思齐、对人仁慈等,古人还主张语言谨慎,言必有据,说话吐字,要重而舒缓,这些都是当代教育所追求的良好品质。“民无信不立”,以此来要求下一代的言行,培养诚信的品德也就成为家庭教育的重要任务,形成了中华民族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 1.握拳变握手,共同创和谐 在传统的中国家庭中,虽提倡尊老爱幼,六亲和睦,但这都是以家庭成员各自恪守自己的角色规范为前提的,家长拥有绝对的权威,信奉“棍棒出孝子”,对孩子稍有不满就挥舞拳头。我们在传承祖先优良传统的同时,不妨将紧握的拳头展开,握住孩子的小手,将居高临下的俯视改成蹲下身的平视,耐心了解孩子的想法,真正理解孩子的需求,在如今这个信息时代,孩子们从各种开放渠道所接受的信息有时候远远超过了忙于工作的家长们,而且,孩子作为年轻的一代,他们掌握新鲜事物的能力和速度也明显高于家长,无论从心理角度还是从生理角度,孩子在信息的学习和运用上,都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能。因此,作为家长,应该虚心接受他们的意见,勇于承认自己在某些方面的不足,必要时放低身份向孩子学习。在一个家庭中,在遵循长辈爱幼、晚辈尊老的同时,长幼同样可以是朋友关系,这样既不失礼数又能有现代家庭气息,使孩子由被动甚至是被迫接受教育变为自动自觉地吸收各种知识,并促成各种良好习惯的形成。 2.激辞变激励,赏识促发展 卡耐基说:“使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就是赞美和鼓励”。但我国的传统家庭教育中,却是主张从严教育,对孩子轻则批评重则体罚,即使真的认为自己的孩子很出色,也因为怕孩子自满而对赞美惜字如金,而且,由于遵循谦虚的美德,在外人面前更是疏于表述孩子优点,总是尽力挑孩子的毛病。即使在现代家庭里,也有相当一部分家长会不分场合、不计方式地数落孩子的过错,有时候甚至吹毛求疵,认为这样做才是真正为孩子从情感上、思想上、行为上给予的最大帮助,能使其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而得到身心全面地发展。其实,这种肆意地采用责备、训斥、命令、强迫等令孩子特别反感,只会使孩子丧失自信心,变得自卑而怯懦。因此,作为孩子最亲密的、最想依靠的亲人,家长亟需建立新的教育理念,将自认为是为孩子好的过激的言辞咽下去,努力寻找孩子的优点,以发现闪光点为突破口,给孩子以鼓励和赏识,来打造孩子自信、自尊的基石,使孩子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一切挑战!当然,赏识并不排斥批评,只是我们要讲究批评的艺术,对孩子的错误,给予具体的、委婉的、中肯的建议,使孩子觉得,自己只是在某一时间、在某一件事情上处理方法不对,而不是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严格要求孩子固然重要,而保护孩子的自尊更有必要,严中有宽,宽而有度才能让孩子全面协调发展。 3.服从变服气,与子共成长 传统家庭教育以培养服从和忠孝思想为主要目标,用传统道德礼教来束缚、制约孩子的自由发展,孩子从出生就接受服从思想的灌输,因此,他们很难有自己的主张,更别说创造力了。现代教育提倡创造性教育,因此,一切阻碍儿童创造力发展的旧观念都有必要改革。从孩子在幼儿时期自我意识开始形成起,我们就应该注重培养其自主学习的习惯,而这种习惯必须依靠成人的努力,除了教育机构的系统教育外,家庭教育也显得特别重要。 首先,要有一个宽松自由的家庭环境,使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尊重的家庭一员,对家庭里的一切都有一份责任,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不是命令式的,而是商讨和启发式的,这样孩子会自觉接受他们也认同的正确观念;当孩子对家长的要求有异议时,必须先反省自己,看看自己的要求是否合理,如果确实是要求过分,就虚心向孩子认错,这样不但不会降低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地位,相反的,孩子觉得自己是和家长平等的,他们会对家长更心服口服。如果自己的要求确实有理,那就向孩子阐明理由,让孩子从内心真正接受并去执行。 其次,身教永远胜于言传,我们的先人早就知道这个道理,在实施家庭教育的过程中也很注重自己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那么,做为处于新时代的我们,更应该遵循这一原则,并将传统的身教言传以更民主的方式传承下去。要求孩子不看电视,自己就不能赖在电视机前;要求孩子讲诚信,自己就必须说话算数;要求孩子努力学习,自己就不可以不求上进。要想让孩子对自己服气,就必须随时约束自己,在这个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年代,我们不妨和孩子一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