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_第1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_第2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_第3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_第4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西壮族自治区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2分)A管束(s)滞(di)留犀(x)利禁锢(g)B归咎(ji)虐(nu)待震悚(sng)文绉绉(zhu)C素湍(tun)狩(shu)猎寒噤(jn)颤(chn)巍巍D熹(x)微锃(zng)亮搓(cu)捻家醅(pi)2 .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天轮之乐迫不及待人声鼎沸张皇失措B无动于衷惟妙惟肖袖手旁观通宵达旦C相得益章因地制益妇孺皆知历尽心血D正襟危坐顾名思义暗然失色穷困潦倒二、现代文阅读阅读猫中节选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它伏着不去。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张婶把它拾了进来,每天给它饭吃。但大家都不大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顽游,好像是具着天生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如此的,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它渐渐的肥胖了,但仍不活泼。大家在廊前晒太阳闲谈着时,它也常来蜷伏在母亲或三妹的足下。三妹有时也逗着它玩,但没有对于前几只小猫那样感兴趣。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的伏着,吃得胖胖的。这时,妻买了一对黄色的芙蓉鸟来,挂在廊前,叫得很好听。妻常常叮嘱着张婶换水,加鸟粮,洗刷笼子。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妻道:“张婶,留心猫,它会吃鸟呢。”张婶便跑来把猫捉了去。隔一会,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婶在叫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扳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 “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婶要小心了。张婶!你为什么不小心?”张婶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我以为它真是“畏罪潜逃”了。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象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我心里还愤愤的,以为惩戒得还没有快意。隔了几天,李嫂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的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我心里十分的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的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自此,我家永不养猫。3 . 下列描写中属于神态描写的一项是A毛色是花白,但并不好看,又很瘦。B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C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象还在吃着什么。D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4 . 对选文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文中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两种描写方法。B“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这句话运用的表达方式是抒情。C最后一段是对全文的总结,并且与文章开头相照应,使文章结构严谨,表达自己内心深深的自责、内疚。D借助对第三只猫的叙述,表达了知识分子对弱者悲惨生活的同情,呼吁弱者要勇于去抗争。5 . 对选文的语言风格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寓理于事、抒情真挚B清新明快、充满喜悦C冷峻思索、辛辣讽刺D平淡自然、含蓄委婉记叙文阅读与陌生人交流铁凝(1)从前的我家,离我就读的中学不远,上学的路程大约10分钟。每天清晨我都要在途中的一家小吃店买早点。(2)那年我13岁,念初中一年级。(3)每个清晨,我就带着一副空荡的脑子走在上学的路上,走到那家小吃店门前。我要在这里吃馃子喝豆浆,馃子就是人们所说的油条。这个时候的小吃店,永远是热闹的,(A)一口五印大锅支在门前,滚沸的卫生油将不断下锅的面团炸得吱吱叫着。当年,能吃到这油炸馃子已经是欢天喜地的事了。我排在等待馃子的队伍里,看炸馃子的师傅麻利、娴熟的动作。(4)站在锅前的是位年轻姑娘,她手持一双长的竹筷,不失时机地翻动着,将够了火候的成品夹入锅旁的铜丝笸箩。她用不着看顾客,只低垂着眼睑做着自己的事,但她是愉快的,身形也因了这愉快的劳作而显得十分灵巧。当她偶尔因擦汗把脸抬起时,我发现她长得非常好看,新鲜的肤色,从白帽沿下掉出来的粟色头发,纯净、专注的眼光,她的一切(5)在我当时的生活中,她几乎就是美丽的代名词一种活生生的可以感觉和捕捉的美丽。她使我空荡的大脑骤然满当起来,使我决意要向着她那样子美好地成长。以后的早晨,我站在队伍里开始了我细致入微的观察,观察她那两条辫子的梳法,她站立的姿态,她擦汗的手势,脚上的凉鞋,头上的白布帽。当我学着她的样子,将两条辫子紧紧并到脑后时,便觉得这已大大缩短了我与她之间的距离。(6)后来我搬了家,不能再光顾那家小吃店了。又是一些年过去,我又一次光顾那家小吃店。记得是秋后的一个下午,我乘坐的一辆面包车在那家小吃店前抛锚。(B)此时,门前只有一口安静的油锅。我走进店内,看见她独自在柜台里坐着,头上仍旧戴着那白帽,帽子已被油烟沤成了灰色。她目光涣散,不时打着大而乏的呵欠,脸上没有热情,却也没有不安和烦躁,就像早已将自己的全部无所它求地交给了这家店。柜台里是打着蔫儿的凉拌黄瓜。我算着,无论如何她不过40来岁。(7)下午的太阳使店内充满金黄的光亮,使那几张铺着干硬塑料布的餐桌也显得温暖、柔和。我莫名地生出一种愿望,非常想告诉这个坐在柜台里打着呵欠的女人,在许多年前我对她的崇拜。(8)“小时候我常在这买馃子。”我说。(9)“现在没有。”她漠然地告诉我。(10)“那时候您天天站在锅前。”我说。(11)“你要买什么?现在只有豆包。”她打断我。(12)“您梳着两条又粗又长的辫子,穿着白凉鞋”(13)“你到底想干什么?”她几乎怪我打断了她的呆坐,索性别过脸不再看我。(14)“我只是想告诉您,那时候我觉得您是最好看的人,我曾经学着您的样子打扮我自己。”(15)“嗯?”她意外地转过脸来。面包车的喇叭响了,车子已经修好,司机在催我。我匆匆走出小吃店,为我这唐突的表白寻找动机。但我忘不了她那终于转向我的脸。我多么愿意相信,她相信了一个陌生人对她的赞美。(16)不久,当又一个新鲜而嘈杂的早晨来临时,我又乘车经过这家小吃店。(C)门前的油锅又沸腾起来,还是她手持竹筷在锅里拨弄。她的头上又有了一顶雪白的新帽子,栗色的卷发又从帽沿里滚落下来,那些新烫就的小发卷儿为她的脸增添着活泼和妩媚。她以她那本来发胖的身形,正竭力再现着从前的灵巧,那是一种更加成熟的灵巧。车子从店前一晃而过,我忽然找到了那个下午我对她唐突表白的动机。正因为你不再幼稚,你才敢向曾经启发了你少年美感的女性表示感激;为着用这一份陌生的感激,唤起了她那爱美的心意。那小吃店的门前该不会有“欢迎卫生检查团”的标语了吧?我庆幸我的车子终究是一晃而过,我坚信原意坚信的:她的焕然一新是因为听见了我的感激。(17)当你走向陌生人,平淡的生活便会常常充满陌生的魅力。6 . 本文主要记叙了“我”对“炸油条姑娘”的三次不同印象,请分别用几个词语概括一下。7 . 结合语境,品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她的头上又有了一顶雪白的新帽子,栗色的卷发又从帽沿里滚落下来,那些新烫就的小发卷儿为她的脸增添着活泼和妩媚。8 . 文中A、B、C三处都对“油锅”进行了不同的细节描写,这样写有什么作用?9 . 文章结尾写到“平淡的生活便会常常充满陌生的魅力”,联系全文,谈谈“陌生的魅力”有哪些丰富的内涵。三、对比阅读古诗文阅读滕王阁诗唐王勃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注释)唐高宗上元三年,诗人远道去越南探父,途经南昌,参与阎都督宴会,即席作滕王阁序,序末附这首凝炼、含蓄的诗篇,概括了序的内容。考城隍清蒲松龄予姊丈之祖宋公,讳焘,邑廪生。一日病卧,见吏人持牒,牵白颠马来,云:“请赴试。”公言:“文宗未临,何遽得考?”吏不言,但敦促之。公力疾乘马从去。路甚生疏,至一城郭,如王者都。移时入府廨,宫室壮丽。上坐十余官,都不知何人,惟关壮缪可识。檐下设几、墩各二,先有一秀才坐其末,公便与连肩。几上各有笔札。俄题纸飞下,视之,八字云:“一人二人,有心无心。”二公文成,呈殿上。公文中有云:“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诸神传赞不已。召公上,谕曰:“河南缺一城隍,君称其职。”公方悟,顿首泣曰:“辱膺宠命,何敢多辞?但老母七旬,奉养无人,请得终其天年,惟听录用。”上一帝王像者,即命稽母寿籍。有长须吏捧册翻阅一过,白:“有阳算九年。”共踌躇间,关帝曰:“不妨令张生摄篆九年,瓜代可也。”乃谓公:“应即赴任,今推仁孝之心,给假九年,及期当复相召。”又勉励秀才数语。二公稽首并下。秀才握手,送诸郊野,自言长山张某。以诗赠别,都忘其词,中有“有花有酒春常在,无烛无灯夜自明”之句。公既骑,乃别而去,及抵里,豁若梦寤。时卒已三日,母闻棺中呻吟,扶出,半日始能语。问之长山,果有张生,于是日死矣。后九年,母果卒,营葬既毕,浣濯入室而没。其岳家居城中西门里,忽见公镂膺朱帻,马甚众,登其堂,一拜而行。相共惊疑,不知其为神,奔讯乡中,则已殁矣。公有自记小传,惜乱后无存,此其略耳。(注释)古代神话中守护城池的神。一般称为某府某县城隍之神,视之如同人间的郡县长官。讳:旧时对帝王尊长不直称其名,叫避讳。因称其名为“讳”。邑廪生:本县廪膳生员,习称“秀才”。10 .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中的“飞”“卷”两字用得妙,请你加以赏析。11 . 文言字词表意丰富,同一意思也可用多个不同的词语表达,请你在考城隍中找出与甲、乙例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词语。甲例句:共踌躇间,关帝曰。(1)“_”中的“_”字。(2)“_”中的“_”字。(3)“_”中的“_”字。乙例句:问之长山,果有张生于是日死矣。(1)“_”中的“_”字。(2)“_”中的“_”字。(3)“_”中的“_”字。12 . 根据解释,结合语境,甲、乙两句中的加点词可以互换吗?甲句:公方悟,顿首泣曰。顿首:指磕头。古代汉族的一种交际礼仪。跪拜礼之一,为正拜。以头叩地即举而不停留。乙句:二公稽首并下。稽首:指古代汉族跪拜礼,为九拜中最隆重的一种。常为臣子拜见君父时所用。跪下并拱手至地,头也至地并停留一会儿。13 . 王勃滕王阁诗中“槛外长江空自流”的“自”和考城隍中宋公“无烛无灯夜自明”的“自”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14 . 在考城隍这篇文章中,宋公应考城隍的文章中有云:“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诸神是传赞不已。凭此,你认为宋公适合担任城隍吗?请解说理由。四、句子默写15 . 句子积累默写句子。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_。论语十则:见贤思齐焉,_。次北固山下:乡书何处达?_。满江红小住京华:四面歌残终破楚,_。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马作的卢飞快,_。陋室铭:_,往来无白丁。海燕:我没有见过那么美的天空!_,_;雁门太守行中体现敌军来势汹汹,守城壮士雄姿英发的句子是:_,_。五、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完成小题。乙卯重五陆游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注释)乙卯:指1195年,这年作者71岁,在家乡绍兴隐居。重五: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棕包分两髻:粽子有两个尖尖的角,古时又称“角黍”。艾束著危冠:高高的帽子上插上艾枝。16 . 阅读全词,概括诗词中写了端午节的哪些习俗。17 . 赏析“榴花忽已繁”中“繁”字的妙处。六、语言表达18 .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正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元宵节是一年之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又值大地回春,人们欢庆佳节,既是为了赏月,也是_。元宵节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性活动,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