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题_第1页
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题_第2页
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题_第3页
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题_第4页
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字词书写1 .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1)草shui_(2)卓越_(3)qi而不舍_(4)深恶痛绝_二、现代文阅读父亲的幸福走过年少轻狂,突然理解了父亲的幸福。记事起,父亲每天都在忙碌。那里农村贫穷,谁家有个修房建屋的什么事儿,都是请人帮忙,不付工钱。父亲身强力壮,常常被人请去。有位邻居,手艺人,做事总要谈好价钱;工钱太低,他是不会去的。看到那位邻居家的孩子穿好吃好,我常常为父亲抱不平,父亲真笨得助人为乐了。后来改革开放,父亲干上一门手艺,很苦很累石匠。他拜了一位师傅,跟随老师,与一些人组织去野外采石,或者为他人修建房屋地基。还记得那年冬天,快过年了,家里等着父亲结账购买年华,然而回家的父亲却只有少许的钱。母亲非常生气,要去父亲的师傅家里要工钱,父亲拦在门口,不让母亲出门。过年时,父亲让我提一块腊肉去给他那位师傅拜年,我死活不愿意去,还大声说那样的师傅,凭什么还要去给他拜年。第二天,父亲依然跟随那位师傅出门。再后来,父亲总有人来拉去做事,忙不完的活,而他那位师傅却落寞地在家里呆着。在那位师傅去世前,父亲总在过年的时候,送上一块腊肉去看望。经济好了,四处修房,许多手艺人在外面搞承包,挣到不少钱,父亲手艺不错,来请的人不少,但他依然与人合伙做,平分着不多的钱。那时父亲有一些小打算,比如把家里的一间侧房改成砖房,也比如把猪圈移到坝边去。父亲慢慢地盘算着这些事,他似乎从未注意到村里人已经修起的楼房。看到别人家的条件,我都替父亲着急,可是他一点也不急,只是让我读自己的书,少管闲事。眼看父亲一天天老了,他这一生的宝贵时间,就耗在了上面那些事儿上。每次陪父亲回老家,都有一些老人拉住他的手,“老三老三”地说个没完没了。父亲在家里排行老三,老人们都那样叫他。那里的父亲也总是报以最开心的微笑。父亲这一辈子没读过什么书,长着一副硬朗的身体,学了一个费力的手艺,但他一直高兴有一位师傅。那一天,加完班回家,坐在车里,望着窗外匆忙的人,车水马龙、流光溢彩,我忽然有一些理解。父亲那一代人真的很笨,但以真的很幸福。父亲生于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成长。虽然他们的幸福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但父亲那一代又与我们这一代不同。父亲这一生,勤劳,不对人耍小聪明,不会去占他人便宜;他似乎不曾去羡慕别人的富有,也不曾去算计如何得到更多的利益。父亲在意的,便是他感觉幸福的,而正是我们这一代人缺少的。2 . 文章用第一人称写有什么好处?3 . 第段说“走过年少轻狂,突然理解了父亲的幸福”,那么在作者看来,父亲的幸福是什么?4 . 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文章是用什么方法来刻画父亲的形象的?5 . 怎样理解结尾那段文字?大自然的语言(节选)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这些自然现象,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中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中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油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6 . “大自然的语言”指什么?文章为什么以此为题。7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这句话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B“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年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年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后者比前者早九天。”这段文字中“后者”指开花日期,“前者”指抽青日期。C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D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纬度的差异、经度的差异、高下的差异、古今的差异。8 . “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的原因是什么?9 .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有什么表达作用? 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10 . 本文的说明层次十分严密,请你加以分析。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节选自岳阳楼记(乙)范仲淹作墓志范文正公尝为人作墓志,已封将发,忽曰:“不可不使师鲁见之。”明日以示尹。师鲁曰:“君文名重一时,后世所取信,不可不慎也。今谓转运使为都刺史,知州为太守,诚为清佳,然今无其官,后必疑之,此正起俗儒争论也。”希文怃然曰:“赖以示予,不然,吾几失之。”11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诚为清佳(2)赖以示予(3)予尝求古仁人之心(4)先天下之忧而忧12 . 翻译下列句子。(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2)然今无其官,后必疑之。13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14 . 尹洙对范仲淹说这样的话的用意是什么?四、句子默写15 . 默写。(1)求之不得,_,_,辗转反侧。(诗经关雎)(2)溯洄从之,_,溯游从之,_。(诗经蒹葭)(3)坐观垂钓者,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4)诗经式微中,反复咏叹“_,_”。并通过质问式的回答表达控诉,不言怨而怨自深。(5)诗经子衿中,“_,_”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女子对心上人的深情和思念。(6)诗经中比兴手法的运用流传久远,在贺敬之的回延安中也有运用了比兴手法的句子:_,_。五、诗歌鉴赏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小题。岁暮到家蒋士铨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回愧人子,不敢叹风尘。【注释】岁暮:年终。及辰:及时,指在年底前赶到家。彽回:徘徊。16 . 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借母亲疼爱儿子的心没有穷尽,赞美了伟大的母爱。B儿子长时间没有回家,母亲只能把爱与思念寄托在“寒衣”和“家信”上。C尽管儿子很直接地回答了母亲的对话,但却惭愧没有尽到做儿子的责任。D尾联中的“风尘”比喻在外漂泊的艰辛劳累。17 . 下列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用朴素的语言,细腻地刻画了久别回家后母子相见时真挚而复杂的感情。B“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二句,把母亲对爱子无微不至的关怀写得多么真实、生动,情深意重,让所有游子读后热泪盈眶。C第四句的诗眼是“新”,崭新之意,嘘寒问暖的家信还带着崭新的墨痕。一个“新”字,道出了母亲心中对儿子的不尽思念和关怀。D全诗迂回曲折,含蓄凝重,引起读者的共鸣和回味。六、语言表达18 . 把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我们的文化也会缺乏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我想,这是对读书意义的深刻体悟和精辟总结我们的社会难以传承深邃的智慧、伟大的精神读书不仅仅是为了生存,更是为了充实我们的精神世界,提升我们的生命质量缺少书籍的滋养,我们的精神世界会是一片荒芜和狼藉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举动七、名著阅读19 . 名著阅读。(1)朝花夕拾这部散文集常常于叙事、议论中插入相关的童话、传说和典故。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插入了“_”的故事,二十四孝图中插入了“_”(只填一个)的传说。(2)下列对于名著朝花夕拾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两项是(_)A藤野先生中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是要拯救国民的精神。B陈莲河给作者父亲看病的药是芦根、经霜三年的甘蔗和败鼓皮丸。C琐记中,衍太太对鲁迅说偷珠宝的事件后,她就到处散布流言。D范爱农不喜欢甚至讨厌自己的先生徐伯荪,因此在先生死时不主张发电报。E“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主要原因是: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八、作文20 . 以下两题选做一题。要求: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在600字左右;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不得抄袭。(1)还记得蹒跚学步时,牵着我们的那双粗粝而充满了生命喧嚣的手掌吗?还记得第一次眺望窗外时,落在窗棂上,教我们感受温暖的那一寸温厚甜糯的阳光吗?就是那一寸阳光,那一树雨露,那第一枚秋天的红叶,那一双牵我跨越山河的手掌,那一张雕刻着我的光阴故事的课桌陪伴我在这个喧嚣浮华的人世间,任我一点点,一节节,成长为茂林修竹。请以“伴我成长”为题,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