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II)卷(模拟)_第1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II)卷(模拟)_第2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II)卷(模拟)_第3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II)卷(模拟)_第4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II)卷(模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游弋(y)坍塌(tn)亵渎(xi)强聒不舍(gu)B惊骇(hi)禅师(chn)积攒(zn)自吹自擂(li)C汲取(j)麾下(hu)宽宥(yu)自惭形秽(hu)D瞥见(bi)广袤(mo)旁骛(w)相得益彰(zhng)2 . 下列句子划线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不要因为别人说你的工作伟大,就自我膨胀;不要因为别人说你的工作渺小,就妄自菲薄。B冰心先生写信的时候,喜欢在一张白纸上,不受拘束、心无旁骛地写下去。C对于媒体断章取义“儿童智能手表辐射大”的报道,公众应理性看待。D那眼花缭乱的特写镜头,更是将场景的线条和色调表现得极其清晰真切。3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鞠躬微功益 衰草连天 别具匠心B褶皱必须品 荡然无存销声匿迹C轩榭中轴线啸聚山林富丽堂皇D烦躁金銮殿 巧妙绝伦世外桃园4 . 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博雷家书是傅雷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纂而成的一本家信集,摘编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5月的186封书信,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B呐喊是鲁迅先生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收有14篇小说,故乡社戏阿Q正传孔乙己狂人日记均收录于此。取名呐喊,是指作者想要借自己的呐喊来鼓舞当时有思想的进步青年。C莫泊桑是英国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与契诃夫和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羊脂球是莫泊桑公开发表的第一篇重要小说,他因此而一举成名。D古人的年龄有时候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其他称谓来表示。按生理常规,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时换牙,“始龀”便成了童年的代称。“知命”本意指认识天命,后以“知命”为五十岁的代称。“百岁”为人生年数之极,故曰期。此时起居生活待人养护,故曰颐。所以“期颐”用以称百岁之人。5 . 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海监局加大了海上巡逻密度和执法装备的质量。(将“加大”改为“增加”)B书信不仅传承文化,更传递感情,同时也真实地记录了时代的变迁。(将“传承文化”与“传递感情”互换位置)C过于重视教育功能,文学作品就可能会出现理性捆绑感性或思想大于形象。(在“形象”后加上“的情况”)D考试有两忌:一忌考前不能过度紧张;二忌考中不能心浮气躁。(删去句中的两个“不能”)二、现代文阅读阅读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回答下面的问题。6 . 重启奥林匹克时代的原因是什么?7 . 文中说“在当时,有这么多人可能确实是足够的,但今天则不然”,这说明作者提倡的是一种什么精神?8 . 作者认为完美的、民主的奥林匹克精神应该是什么?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刚刚过去的劳动节,家长们带着孩子们出去游玩,但又有多少家长在劳动节上好了“劳动”这一课呢?放学途中,书包在父母长辈的肩上,孩子们却两手空空:午餐时,小学一年级的众多孩子不会剥虾,导致无从下口;更有甚者,大学生不会自己洗衣服,每周带一大包脏衣服回家。对于劳动,家长们各有说法。家长1:儿子从2岁多。开始自己用微波炉热牛奶。4岁多,站在小板凳上煎鸡蛋。现在6岁,可以自己煮西红柿鸡蛋面。 家长2:儿子10岁了,还不太会系鞋带。每次看他系得那么费动,我很着急。干脆所有的鞋子都买成带粘扣的。男孩就是没有女孩那么细心,生活能力差点儿就差点儿吧。家长3:作为80后,因为有超能干的妈妈,导致我的个人生活能力很差。我倒是挺想教会孩子一些生活技能,问题是我自己也不太会做。对此我也很无奈。家长4:我觉得孩子的任务就是读书。只要学习成绩好。长大了自然有出息。至于劳动教育,对孩子没什么意义。(摘自“校长会”微信公众号)(文本二)2017年9月到12月期间,省在八所中小学对450名师生就学校劳动的实施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省中小学劳动的实施现状调查统计表 调查项目统计数据学生对开设劳动课的看法很有必要没有瞎耽误工夫无所谓讨论10%16%71%学校劳动教育违约开设情况开设了未开设不清楚33%33%34%劳动教育课程是否作为考核科目是否不清楚3%7%18%(文本三)劳动教育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这已成为现代教育的共识。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劳动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成就幸福圆满人生的有效途径。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普指出,“劳动水远是人类生活的基础,是人类创造幸福的基础”。劳动教育对于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劳动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形成勤俭节约、踏实肯干、意志坚定、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使之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品德修养需要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踏踏实实地磨炼达成。劳动可以促进学生形成基本的生活生产劳动技能、初步的职业意识、创新创业意识和动手实践的能力。劳动教育要在增长青少年的知识见识上下功夫,引导青少年在做中学,学中做,在社会劳动实践中增长见识,丰富学识、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劳动可以促进学生强健体魄,形成健康身心和健全人格。劳动教育要引导学生在劳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劳动教育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形成以劳有美,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育人模式,促进学生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劳动审美观,让青少年学生在劳动创造中形成发现美、体验美、鉴赏美、创造美的意识和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离不开劳动教育的支撑。婴把劳动教育融入劳动课程、校内劳动、校外劳动实践,家务劳动各环节,整体构建起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选自光明日报2018年10月11日有删改)9 . 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文本三第段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A文本一的第二段列出了有关劳动的种种现象,意在引起大家对劳动教育的关注。B“家长2”忽视孩子的劳动教育,这样做不利于培养孩了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C要增长青少年的劳动知识和见识,主要靠社会劳动实践,在做中学,学中做。D青少年学生只有在劳动创造中才能形成发现美、体验美、鉴赏美、创造美的意识和能力。10 . 当前不少中小学生劳动能力较差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文本一和文本二作答。11 . 请写出文本三的画线句运用的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12 . 针对文本中“家长4”关于劳动教育的看法,请运用文本三的相关内容予以反驳。阅读碎暖,回答下列小题。一个午后,阳光透窗而入,照在一地的书上。我一边整理着杂乱的书籍,一边随着每一本书的入目而在心里生长着往事。忽然,便从一本书里落下一张纸条,那是一本十多年前的初中语文教材,正奇怪它怎么进入到我藏书的行列中。那张纸条已经泛黄,是从大笔记本上撕下的一条,蓝色的字迹已经极淡:“老师,我很喜欢听你讲课!”这温暖的字句,一下子撞开了岁月深处的一扇门。那个时候,我刚刚到一个小镇的初中当语文老师。第一堂课讲得紧张无比,很是有些语无伦次,下课的时候,我简直羞愧难当,有一种巨大的挫败感。这个时候,一个女生走到我身边,把一张纸条递给我。仿佛刹那间春暖花开,心中涌动着感动,还有希望在生生不息。上大学时,我在学生会的宣传部,有一次在布置一个会场时,我往黑板上写美术体大字。下面有一些学生在自习,会议快开始前,他们纷纷离开,忽然,一个女同学走到我身边,把一张纸条塞到我手里。我一看,上面写着:“誓言的誓错了!快改过来!”我一惊,仔细看黑板上的字,一时又惭愧又感动。我刚读初中的时候,班主任是一个很年轻的男老师,开始的时候,我们并不了解他,也不怎么怕他。况且他教我们地理,在他的课上,我们常会有一些小动作。有一次下午地理课,他在前面板书的时候,我便写了张纸条给前面隔了几排的一个好友:“放学去河边的草地上踢球,多叫几个人!”趁老师转身的时候,我抛了过去,好友接过后,便回抛了一个给我:“你再问问别人,看有多少人去!”于是我又泡制了多张纸条,团成团四处抛飞。谁知很不巧,向最前排抛去的那个纸团由于用力过猛,竟落在了老师的讲台上。而恰好老师转过身来,他很好奇地打开纸条看了看,却没说什么,继续讲课。过了一会儿,他让我们自行把课文默读一遍,记住一些数据。正低头读着,忽然发现老师走到我身边,悄悄地把一个纸条放在我桌上,上面写着:“我也去踢球,放学后记得叫上我!”那一瞬间,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受。而自那以后,老师便融入我们之中,他也让我们明白,一个老师也完全可以不用绷着脸就能让学生从心里听从敬服。我坐在一堆书中间,沐浴着暖暖的阳光,任思绪飘飞于一张又一张纸条的往事之中。曾经在一个幼儿园的墙上,看到许多纸条粘贴在上面,都是父母写给自己孩子的只言片语。比如说:“宝贝,妈妈不求你以后能大富大贵出人头地,只要你一生平安就好!”每一字每一句都浸润着父母浓浓的爱,这家幼儿园把这些纸条都精心地收藏着,说等孩子们长大以后,让他们回来看。我想,当长大的孩子们重回幼儿园,找到父母当年写给自己的纸条,心里该是怎样的温暖和感动。我的一个朋友被亲生父母,她却从不悲伤黯然,也从没有怨恨过抛弃自己的父母,她说她也有亲情,她同样在母亲的爱中成长。有一天在她家里,她小心地拿出一张纸条,上面已经塑了封,急促的字迹,仿佛临时匆匆写就。开始是一串年月日时,估计是她的生日,然后有几句话:“妈妈会心痛一生,会爱你一生,你永远是妈妈最珍贵的宝贝”记得一个高中同学跟我讲过,有一次他和家人呕气,便选择了离家出走,让他伤心的是,父母并没有阻拦他。及至在另一个城市走投无路,他偶然在衣服最里面的一个口袋里,发现一些钱和一张纸条,是母亲的笔体:“走够了就回家吧!”短短的几个字,瞬间消融了心里的坚冰,流淌着暖暖的感动。我常常流连于那些让人难忘的只言片语,那样的时刻,仿佛时光都走得那么轻缓。那些点点滴滴的暖,汇聚成爱的海洋,无时无刻不在包围着我们,生命,才会于变迁中而不苍凉,生活,才会于坎坷中依然那么多情而美好。(选自时文选粹,有删改)13 . 请阅读选文段,依据示例按顺序填入恰当内容。_温暖地融入_温暖地召唤14 . 分析第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这温暖的字句,一下子撞开了岁月深处的一扇门。15 . 选文第段画线句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16 . 结合选文,分析题目“碎暖”的妙处。三、句子默写17 . 古诗文默写。求之不得,_。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诗经关雎)_,在城阙兮。(诗经郑风)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_。(诗经蒹葭)_,胡为乎泥中?(诗经邶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_,_。”的诗句,借用典故,道出全诗主旨,婉转含蓄地表达了自己从政的心愿。 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林草美花繁的句子是:_,_。四、综合性学习18 . 阅读下面的图文材料,完成题目。材料一茂密的树林凝结了八位老人无数的血汗材料二有这样八位老人,他们在海拔2 000米以上的山区植树护林30余年,建成7 400亩林场,累计承包荒山植树造林13.6万亩。2010年,他们把种下的13.6万亩树林全部无偿地捐献给了当地政府。他们,就是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龙海乡8位年逾古稀的老者,当地人亲切地称呼他们“陆良八老”。在石漠化严重的“渣子山”“石头山”上,“八老”坚持了30余年。今天,当年的壮汉已全部白发苍苍。(1)请从上面图文材料中提取主要信息。_(2)为下面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