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商鞅变法 (2).ppt_第1页
第二节商鞅变法 (2).ppt_第2页
第二节商鞅变法 (2).ppt_第3页
第二节商鞅变法 (2).ppt_第4页
第二节商鞅变法 (2).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秦国商鞅变法,淇县一中陈桂艺中教二级,高二历史北师大版选修一,导入课题,教学目标,1、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各国变法概况;2、掌握商鞅变法的背景、措施;3、理解商鞅变法的影响及成功的原因。,重难点,重点:1、商鞅变法的时代背景。2、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3、商鞅变法的成功因素难点:如何理解商鞅变法的重大历史意义。,自学探究,1、变法的背景;2、变法的内容;3、变法的目的、时间、性质;4、变法的影响。,成果展示,第一部分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变法的背景),一、社会变化的新气象,一、社会经济的发展:,1、农业生产的发展:,2、手工业技术的进步:,3、商业日趋活跃:,铁农具、牛耕、兴修水利,生产力发展,决定,生产关系改革,二、封建生产关系的出现:,1、土地私有制的确立:,2、新的阶级力量产生:,新兴地主、自耕农,三、上层建筑的改革:,1、目的:,2、途经:,建立和强化封建专制统治,变法,决定,上层建筑改革,四、改革变法的动力:,1、春秋:,2、战国:,争霸战争,兼并战争,3、主要动力:,富国强兵,五、变法改革的思想理论武器:,1、背景:,2、“百家争鸣”:,经济发展、社会大变革、宽松的文化氛围,“儒、道、墨、法”,3、诸侯国变法的思想武器:,“法家”,商鞅变法的背景,1、生产力进步,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所有制基本确立(根本原因);2、分封制崩溃;3、旧贵族分化没落,地主阶级力量日益壮大,要求政治权利,自耕农阶层形成;4、思想文化自由繁荣;5、法家学说为变法奠定了理论基础;6、其它诸侯国变法的影响。,二、风起云涌改革和变法,一、春秋时期:,1、齐国管仲的改革:,实质上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相地而衰征”,2、鲁国的改革:,公元前594年“初税亩”,公开承认了土地私有,二、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前),著名变法:,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课堂练习,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相地而衰征,则民不移;政不旅旧,则民不偷;无夺民时,则百姓富。”国语齐语材料二:“-为楚悼王立法,卑减大臣之威重。罢无能,废无用。损不急之官,塞私门之请,一楚国之俗-。”史记蔡泽列传请回答:(1)这两则材料分别反映的是哪两次重大改革?(2)这两次改革有何共同的作用?反映了当时社会怎样的政治特征?,答案:(1)管仲改革,吴起变法(2)促进各诸侯国经济发展和政治进步。特征:新兴地主阶级的力量不断增强,新的封建制度逐步确立。,三、处在十字路口的秦国,(一)、秦穆公称霸西戎:,(二)、秦献公改革:,(三)、秦国的历史机遇,1、有利条件:,法家学说的传播,国君权力集中,尚武风尚,2、机遇:,“三家分晋”,“士人”追求建功立业,(四)、秦孝公重用商鞅主持变法,1.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实施改革变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思路引领:生产力发展引起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经济基础的变化,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改革。改革变法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二部分“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变法的内容),一、秦国政坛唱主角的新人,一、商鞅的成长历程:,二、初涉政坛,怀才不遇:,三、投奔秦国,主持变法:,“公元前356年”,商鞅变法的措施,建立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商鞅变法的措施及其积极作用,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废除奴隶制经济基础,确立封建经济基础,保护了个体生产,促进了封建经济发展,便利赋税征收;为经济活动提供便利,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严禁私斗),大大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也为人们争取更高的社会地位提供了一个途径,废除世卿世禄制,普遍推行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强化了基层管理,加强了专制统治,制定秦律,用法律形式把改革的内容固定下来,燔诗书而明法令,加强了对人民的思想控制,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特权,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居一室,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阅读下列材料,说出各材料体现了商鞅变法的哪些措施:材料一:鞅以秦地广人寡,故草不尽垦,地利不尽出。故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通典食货志,材料二: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三:(商鞅)平斗桶权衡仗尺居五年,秦人富强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一: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斩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僇力本业,-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三:(商鞅)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县,-居五年,秦人富强。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材料四:商鞅认为儒家学说是于国有害的寄生虫。他把礼乐、诗书、修善、孝悌、诚信、仁义、贞廉、非兵和羞战统称为“六虱”,认为应该统统毁灭。,角色体验:假如你是生活在当时秦国的旧贵族、新兴地主、农民、军士或国君,你赞成还是反对商鞅变法,理由是什么?,旧贵族新兴地主农民军士国君,坚决反对被废除的世卿世禄制就已经大大的打击了贵族的特权,而废除井田制更进一步将贵族推向灭亡,所以对于商鞅的变法无论如何都要进行阻扰.,大力支持因为商鞅“废除井田,开阡陌封疆”,承认了私人占有土地的合法性,推动了地主制经济的发展。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使得我们可以获得参与政权的机会。可以说,地主阶级是这次变法的受益者,所以必将大力支持.,拥护但是有点被欺骗的感觉虽然“奖励耕织”“奖励军功”措施的施行,一定程度上满足我们对经济政治利益的要求,但实际上是让我们多缴税多杀敌,同时还制定了严苛的法律制度,我们的基本生命权利都得不到保障。,支持商鞅变法因为商鞅的变法通过奖励军功的措施,让我们的努力有所回报,说不定通过我的英勇杀敌,我还能一夜成为地主或官僚,只是他的连坐制度有点过分了。,大力支持因为商鞅的变法内容主要是从加强中央集权出发的,比如建立县制,而各级官吏都由君主进行任免,使地方到中央的政治,经济,军事权利集中于国君一人.最重要的原因是商鞅变法符合我富国强兵的愿望,一改以前秦国的卑微地位。,秦兵,“他们绝对渴望战争,他们听说要打仗,就顿足赤膊、急不可待,根本就无所谓生死他们左手提着人头,右胳膊下夹着俘虏,追杀自己的对手而且他们善骑射”“秦军纪律森严严明可能无法说明。赏罚分明-这一点没有哪个朝代可以达到秦国的水平,所以他们才会不怕死,所以他们甚至会抢首级”。,其他因素:,1、什伍编制2、弓箭3、后方供给,“尚武”,面对血雨腥风的残酷战争,商鞅设计谋略训练出了一支虎狼之师!,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即位前一年,前后109年,秦国除了同若干残存的小诸侯国以及和西戎、巴、蜀少数民族作战以外,同东方六国共作战65次,获取全胜58次,斩首129万,拔城147座,在攻占之地共建立了14个郡,未获全胜或互有胜负的仅5次,败北仅4次。秦王嬴政也就是后来的秦始皇即位以后,统一战争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仅用了10年时间,便于公元前221年消灭了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高度集权的专制帝国,结束了长期以来的诸侯分裂割据局面。,大刀阔斧行改革,商鞅变法,目的:富国强兵时间:公元前356年开始性质:地主阶级改革,互动探究,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探究一:,1、顺应了历史潮流;2、变法内容已经深入人心;3、法家思想奠定了变法的思想理论基础;4、商鞅同守旧派贵族的论战,扫除了变法的思想障碍;5、秦孝公有变法图强的决心,对商鞅支持、重用;6、改革态度坚决,措施全面彻底;7、民风朴实,旧势力较小。,第三部分富国强兵的秦国(变法的影响),商鞅之死,一、原因:,1、贵族保守势力对新法的抵制:,2、秦孝公去世:,二、过程:,1、秦惠文王下令发兵捕拿商鞅:,2、商鞅在封邑起兵自卫,兵败被杀:,三、结果:,“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商鞅变法的影响,积极作用:1、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2、政治上加强了中央集权;3、增强了秦国的经济和军事力量;4、为后来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对后世也产生了重大影响。消极作用:1、法律严苛,轻视教化,容易造成统治者的暴政;2、文化高压政策,钳制思想、摧残文化;3、重农抑商,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1.简要分析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思路引领:经济、政治、军事的影响。2.怎样看待商鞅变法的历史局限性。思路引领:能否避免历史局限性,历史局限性的表现?,梭伦,商鞅,公元前5-前3世纪,中国是战国七雄逐鹿中原,欧洲是希腊、罗马城邦民主制盛行,双方几乎在同一时期推行了不同的改革,为各自政治制度铺垫了完全不同的基础。试比较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的异同?,探究二:,城邦民主政治发展,奴隶制崩溃,封建制兴起,扩大平民政治权利,富国强兵,奴隶主民主政治改革,地主阶级的封建化改革,奠定西方民主政治的基础和传统,使中国走上封建专制道路,、商鞅变法哪些内容直接废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