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B卷(测试)_第1页
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B卷(测试)_第2页
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B卷(测试)_第3页
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B卷(测试)_第4页
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B卷(测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骑在“女红军”塑像头上拍照,此类不文明的旅游现象屡禁不止,其原因是缺乏个人修养造成的。B随着对各区县的实地调查,使专家组对当地义务教育达标状况有了全面的了解。C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的青少年时期是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D这种网络社交工具的广泛使用,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规模。2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站在景山的高处望故宫,重重殿字,道道宫墙,错综相连,而井然有序。B电影红海行动在社会上引起不小的轰动,观看者趋之若鹜。C中学生正值豆蔻年华,要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D面对黄石的飞速发展,我们岂能在心中无动于衷?3 .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这样才能体现出一个有古今文化的社会主义中国园林。文物与风景区园林相结合,文物赖以保存,园林借以丰富多采、两者相辅相成,不矛盾而统一。我国名胜也好,园林也好,为什么能这样勾引无数中外游人,百看不厌呢?我曾提过风景区或园林有文物古迹,可丰富其文化内容,使游人产生更多的兴会、联想,不仅仅是到此一游,吃饭喝水而已。风景洵美,固然是重要原因,但还有个重要因素,即其中有文化、有历史。ABCD二、字词书写4 . 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1)教诲(_)(2)不辍(_)(3)bn(_)发(4)jun(_)刻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栀子花,旧庭院许冬林我很喜欢开白花的灌木类花树,像茉莉、木槿、栀子开起花来,一朵朵都是心思简静,悠然芬芳。童年时,我家有一棵单瓣栀子,大伯家有一棵重瓣栀子,都是姑姑出嫁前栽的。花树长大了,开花了,我和堂姐刚好到了戴花的年龄。那时候,每天早晨,母亲已经将带露盛开的栀子花掐回来,就给我梳辫子戴花。我坐在窗台边的椅子上,闻着花香,觉得晨晓潮凉的空气都有殷勤待我的情意。我戴着洁白的栀子花,穿着杏黄色的连衣裙,背着小书包,走在乡村的小路上,觉得整个世界都很美。觉得自己是一只白色的蝴蝶,幻作了人形,来人间游览,处处都有新奇和感动。多少年过去,我一直觉得那一段时光最有人间的美意。少年时读过一首古诗: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读过就喜欢得要命。成家后,住公寓楼,住在楼上,养花不易。幸运的是住一楼的邻居家有个庭院,院子里栽有栀子花。我就有福气了,时常傍在阳台边,享受那摇荡蓬勃的花香,领受那饱满甜蜜的情意。后来,又贪心,终于抱回一大盆的栀子花,养在家里,一养多年。养到后来,就像养了一个女儿,一边欢喜一边念念放不下。花开时节,一朵一朵的白蝴蝶落在绿叶里,灿然开放。我们枕着花香入睡,浮游在花香里饮食起居,世事悠然,无哀无忧。有一年,在北京的一处广场边,看到人卖花,其中就有栀子花。那花枝叶稀疏,花开胆怯,眉目之间甚是楚楚可怜。可能还是气候和水土的原因,养得不够丰润有神采。我彼时离家已有些日子,再见栀子花,如遇流落在此的故人,又感动又心酸。身边有一位西北长大的朋友,我问他,知道那是什么花吗?他一脸懵懂茫然。他说他们那边没有栀子花,也没有莲藕,没有菱角我听了,替他遗憾半天。我一直以为,有家的地方,就有栀子花,有村庄的地方就有栀子花。人总要在水气和花气里长大。我奶奶年轻时守寡,她自觉是个不幸的人,自此穿衣再不穿艳色,连从前的绣花鞋子也摁进了箱底。但是,却一辈子保持着戴栀子花的习惯。初夏的浓荫下,坐着一位身穿藏青色斜襟褂子的老人,她头发绕在脑后,绕成一个扁圆的髻,髻边斜插一朵栀子花。她颤颤走动在树荫下,一阵一阵的香气软软袭来。戴花的奶奶,有着观音一样的慈悲温和的美。栀子花,开在南方多雨的庭院里,开在简洁庸常的平民生活里。她多像一个素色的女子,没有遗世独立,也不轻易伤感。她只以一种温婉清美的姿态,将一种小格局的生活撑得格外饱满,撑得别具情味。(选编自散文2015年8月刊,有删改)5 . 通读全文,说说南方的栀子花有哪些特点?请从色、味、神等角度加以概括。(1)色:_(2)味:_(3)神:_6 . 阅读文本,回答下列问题。(1)作者在第小节引用古诗有什么用意?_(2)“花开时节,一朵一朵的白蝴蝶落在绿叶里,灿然开放。”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该句。_7 . 细读第小节,分析加点词语“感动”“心酸”的原因。感动:_心酸:_8 . 课文童年的朋友中的外祖母乐观坚毅,引导你鼓起战胜困难的勇气;月迹中的奶奶童心未泯,有生活热情,带领你走进高尚的境地。请简要分析本文中奶奶的形象并写出她对你的启示。(80100字)向麦子学习安黎五月,是麦子生长的旺季。无涯的麦苗以其蓬勃的姿态,将北国大地铺染得一派葱绿。麦子是植物之一种,但又有别于一般化的植物。世间的植物各有各的用途,没有一样是多余的,哪怕它微若草芥、轻若飞絮、空若芦苇。有的植物可以入药,疗救人的生命;有的植物可以作为木料,被打造成人们日常生活的农具或家具;有的植物看似无用,却也能化为干柴,用以取暖或煮饭;有的植物貌似闲置,但能以自身的碧翠,绿化荒土,释放氧气在万千的植物中,论起与人的亲近度来,麦子无疑排名第一。麦子以被人咀嚼和吞咽的方式,满足着人的食欲、滋养着人的生命、延续着人的繁衍、维系着人的生活品质。从这个角度看,麦子对人可谓功德无量、恩重如山。麦子磨出的面粉,可以擀成面、可以蒸成馍、可以包成包子、可以烙成烙饼,被人称之为细粮。与细粮相对应的,则是玉米、高粱、大豆和谷子之类的粗粮。细粮与粗粮,是人给粮食贴出的标签,似乎含有主次贵贱的歧视于其中,却也不乏道出了饮食领域的某种实情。也就是说,至少在北半球食品的江湖上,麦子是领头的大哥。尽管粗粮对人也不无裨益,但它们即使再重要、再强势,都无法撼动麦子的地位。一年四季,人仅吃麦面尚且受得住,但若仅吃玉米面或高粱面而无涉麦面,那是绝然不堪忍受的。人在吃饱喝足之后,很容易忽略麦子的存在、忘却粮食的恩典。然而,在饥馑年月,人们用粗粮、野菜裹腹,对麦面,几近于望眼欲穿,能吃到一个白面馒头,或吃到一碗白面面条,都堪称奢侈,并能从中咂摸出过年般的幸福滋味。那么,麦面与粗粮面,吃起来究竟有何不同?我们村一个脑子缺斤短两的愣头男人,曾当众给出了这样的答案:白面馍吃起来很乖,杂面馍吃起来不乖。乖,意味着性情柔和,百依百顺;不乖,则意味着桀骜不驯,难以下咽。麦子分为冬小麦和春小麦。冬小麦与春小麦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播种季节殊异冬小麦为秋末播种,而春小麦则为初春播种。华夏大地无比广袤辽阔,地理与气候的丰富性不言而喻,于是,无论冬小麦,还是春小麦,皆能找到适宜于自己生根发芽的土壤。冬小麦生长于气候相对温和的区域,而春小麦则在高寒地带生息。一颗微小的麦粒,一旦作为种子被播进土中,寥寥数日后,便会以麦苗的姿态从土中悄然冒出。麦苗是娇嫩的,却也是顽强的。蛮横的秋风可以将一树树的浮叶悉数荡尽,却无法将一株株嫩嫩的麦苗撼动、移位。麦苗貌似很卑微,它不顶天,但立地,坚信只要把自己的根须深扎于泥土,与泥土不弃不离,就能得以存活和成长。当麦苗的身高才一寸有余时,寒流便不请自来。滚滚的寒流一遍遍地肆虐掠过,将原本葱绿的山川,吹刮得皮粗肉糙、秃头秃脑。冷霜落在了麦苗上,麦苗或许会萎靡不振、奄奄一息,然而,请别担心,麦苗即使泛黄,它的根须也不会死亡。寒流有能力封住麦苗向上的空间,却扼杀不了它向下延伸的努力。荒芜沉闷的时节,麦苗不等不靠,也不怨天尤人,而是趁此夯实自己的内力、扎牢自己的根基,以此来迎候春暖花开季节的华美映现。当第一缕春风撩拨草尖,麦苗开始泛绿。睡意朦胧的迎春花尚且半遮半掩地微睁朦胧的睡眼,一畦畦的田畴,早已碧绿青翠。春暖时节的麦苗,以迅猛的超速度伸展腰肢,并节节拔高,很快就孕育出了麦穗、结出了麦粒。麦粒小小的,渐渐由绿变黄、由软变硬正是这些微不足道的麦粒,最终磨成了面粉,给人以生命的喂养。麦苗以壮烈牺牲的方式,在被割头和被碾打中,结束了一场热烈奔放的生命绽放。但它并不悲观,原因在于并非所有的麦粒都化作了人的口腹之食,而是还有一部分麦粒被当作种子留存。只要种子犹在,来年的春天,必然又是绿翠铺满天下、绿焰腾跃大地。(选自美文2018年第10期,有删改。)9 . 阅读文章,填写出麦苗生命绽放的过程。麦粒播进土中麦苗_麦苗_麦苗开始泛绿麦苗_麦粒磨成面粉10 . 文中写玉米、高粱、大豆等粗粮,有什么用意?11 . 第段“麦苗是娇嫩的,却也是顽强的”一句中“娇嫩”和“顽强”表达上是否矛盾?12 . 赏析句子。春暖时节的麦苗,以迅猛的超速度伸展腰肢,并节节拔高,很快就孕育出了麦穗、结出了麦粒。(从修辞的角度赏析)13 . 本文题为“向麦子学习”,请根据文意说说“学习”的内容有哪些。四、句子默写14 . 默写(1)东皋薄暮望,_。野望(2)_,芳草萋萋鹦鹉洲。黄鹤楼(3)使至塞上中描写边塞风光的千古名句是_,_。(4)几处早莺争暖树,_。钱塘湖春行(5)_?松柏有本性。赠从弟(其二)(6)_,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7)夕日欲颓,_。答谢中书书(8)每至晴初霜旦,_ 。 三峡(9)_,盖竹柏影也。记承天寺夜游五、对比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各题。(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张岱湖心亭看雪)(乙)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晚同子公渡净寺,觅阿宾旧住僧房。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草草领略,未及偏赏。次早得陶石篑帖子,至十九日,石簧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至,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袁宏道初至西湖记)注释:昭庆:指西湖北岸的昭庆寺。娥:美女。目酣神醉:形容景色优美令人陶醉。东阿王:曹植。洛神:洛水的女神。曹植洛神赋中对洛神之美有极其惊艳的描写。净寺:即西湖南岸的净慈寺。15 .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是金陵人,客此(_)(2)余挐一小舟(_)(3)武林门而西(_)(4)即棹小舟入湖(_)16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必有我师焉B更有痴似相公者杂然而前陈者C则已心飞湖上也则有去国怀乡D余强饮三大白而别聚室而谋曰17 . 用“/”给下面的语句划分节奏,划两处。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18 . 翻译下面文言语句。(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2)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19 . (甲)文中“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一语与文中“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相映衬,表现了作者_的性格,(乙)文中“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一句写出了作者_的心情。六、诗歌鉴赏阅读理解,完成下题。点绛唇陆游采药归来,独寻茅店沽新酿。暮烟千嶂,处处闻渔唱。醉弄扁舟,不怕黏天浪。江湖上,遮回疏放,作个闲人样。【注释】这首词写于作者遭弹劾罢职还乡,闲居家乡浙江山阴之时。黏天浪:连天的波浪。遮回疏放:这一回,定要放浪山水,疏闲纵放。20 . “暮烟千嶂,处处闻渔唱”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试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具体描绘。21 . 从这首词中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七、名著阅读22 . 阅读以下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水游传这部小说把英雄好汉们聚居的八百里水泊梁山描绘成一个“八方共域,异姓一家”的理想社会,“相貌语言,南北东西虽有别;心情肝胆,忠诚信义并无差”、不论是富豪将吏还是贫践子弟,“都一般儿哥弟称呼”,不分贵贱高低。你认为水游传中有真正的兄弟情义吗?试举一例,加以说明。八、综合性学习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中国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显示,大学生身体素质25年来一直在下降,肺活量下降了近10;大学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跑的成绩分别下降了109和103;立定跳远成绩分别下降了272厘米和129厘米;近视率则上升至超过80。(材料二)(材料三)暑假期间,很多家长带着孩子一起观看亚青赛。但大部分孩子都只顾吃零食,有些甚至呼呼大睡。“小胖墩儿”“小眼镜”随处可见。调查显示,我国74的家长从来不带孩子一起运动,近70的学生放学回家后就不允许出去运动。有家长说“有学校的体育课就够了”“有锻炼的时间还不如让孩子多睡会儿觉、多看会儿书”浙江大学公共体育与艺术部主任吴叶海表示,当前社会和学校存在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片面追求升学率,这也从客观上导致学生课程负担过重,学习繁重,休息和锻炼时间严重不足。尽管国家积极倡导开展校园体育,但在重智育轻体育的大背景下,很多措施很难被真正有效地落实。“从小没有养成锻炼的习惯和爱好,这是造成学生体质下降的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吴叶海说。学生体质逐年下降,客观上也促使校园体育处境愈发尴尬。近年来,学生体质差导致意外伤害频发,不少学校因噎废食,取消了体育课带有危险性的课目,尽管如此,教学时老师也是如履薄冰。23 . 下列表述不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A中国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显示,大学生身体素质数据25年来一直在下降。B跟随家长来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