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B卷(模拟)_第1页
人教版2019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B卷(模拟)_第2页
人教版2019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B卷(模拟)_第3页
人教版2019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B卷(模拟)_第4页
人教版2019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B卷(模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2019年1月16日,我国“氢确之父”于敏在北京溘然长逝,马革裹尸。B他年方十一,却已能绘出如此意境空灵的山水面,的确令人刮目相待啊!C老师反复提醒他注意书写,可他的字依然如群蚁排衙,潦草不堪。D日寇的铁蹄践踏着中华大地,人民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2 . 结合下面提供的情境,如果班长既想达到批评的目的,又想把话说得委婉些,表达恰当的一项是( )李明和刘志,为了一点小事,在自习课上大声地争吵起来。这时,班长说:A你们这样大声争吵,影响很坏。B你们这样大声争吵,影响不太好吧。C你们这样大声争吵,难道不感到羞耻吧?D你们这样大声争吵,真是太“了不起”了。3 . 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使我们磨炼了意志,增长了见识。(语序不当,将“磨炼了意志”与“增长了见识”对调)B我们之所以要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的原因,是因为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句式杂糅,把“的原因”删去)C教育行政部门提出,要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完成义务教育之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宾语残缺,在句末加上“的政策”)D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管理。(不合逻辑,将“防止”或“不”去掉一个)二、字词书写4 . 给加横线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狭隘(_)坍塌(_)抽y(_)收lin(_)三、现代文阅读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得新鲜,常常又什么都不觉得满足;中秋的夜里,我们在院子里盼着月亮,好久却不见出来,便坐回中堂里,放了竹窗帘儿闷着,缠奶奶说故事。奶奶是会说故事的,说了一个,还要再说一个奶奶突然说:“月亮进来了!”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我们都高兴起来,又都屏气儿不出,生怕那是个尘影儿变的,会一口气吹跑呢。月亮还在竹帘儿上爬,那满圆却慢慢儿又亏了,末了,便全没了踪迹,只留下一个空镜,一个失望。奶奶说:“它走了,它是匆匆的;你们快出去寻月吧。”我们就都跑出门去,它果然就在院子里,但再也不是那么一个满满的圆了,尽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儿亮的。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了。我们都走近去,不知道那个满圆儿去哪儿了。却疑心这骨朵儿是繁星儿变的;抬头看着天空,星儿似乎就比平日少了许多。月亮正在头顶,明显大多了,也圆多了,清清晰晰看见里边有了什么东西。5 . 品析下列加点字的妙处中秋的夜里,我们在院子里盼着月亮,好久却不见出来,便坐回中堂里,放了竹窗帘儿闷着,缠奶奶说故事。6 . 从下列句子中任选一句自选角度对句子进行赏析【A】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B】尽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儿亮的。我选【】;赏析: _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出自吕氏春秋诚廉,意思是说:石头可以被碾碎,但不能改变它坚硬的本质;丹砂可以被磨细,但不能改变它赤红的本色。对于华夏儿女来说,名节操守不容玷污,理想志向不可动摇,就如同石之坚、丹之赤一样不可改变。自古以来,中国人就非常重视名节操守和理想志向,认为这是人的“正性”。大雪压枝,不改四季青葱的本色,是松柏的品节;狂风席卷,不改九天翱翔的征程,是鲲鹏的志向。古人从大自然中获取灵感,认为天地之间,虽然品物万殊,但皆有其正性。人的正性就是“人间正气”。古往今来,凡立身高洁、守志坚决之人,皆能为保持品节而坚贞不屈,为固守信念而视死如归,文天祥便是典范。南宋末年,文天祥临危受命,率军抗敌,兵败被俘,不受威逼利诱,至死不屈。“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是文天祥忠贞不渝品质的表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更是他大义凛然、为国捐躯的真实写照。 _。八十多年前,中国工农红军在物质条件极其匮乏的情况下爬雪山,过草地,冒着枪林弹雨,出生入死,克服重重艰难险阻,到达了革命圣地延安。在高原寒、炊断粮、风餐露宿的条件下,在面对围追堵截、伤亡巨大的情况下,若没有坚韧不拔的钢铁般的意志,若没有救国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理想信念,红军就不会成就两万五千里长征这一闻名世界的壮举。植根于传统文化的“人间正气”,为中华民族的血脉相承提供了凝聚力和驱动力,是我们创造美好未来的坚实基础。“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这种“人间正气”激励着中华儿女不忘初心,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7 . 认真阅读全文,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8 . 根据上下文的论证过程,在第段的横线处填写句子,恰当的一项是( )A既然个人如此,群体理应也是这样B个人尚且如此,一个群体更是这样C不仅个人如此,一个群体也是这样9 . 第段引用吕氏春秋诚廉中的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10 . 第段中“文天祥”和“工农红军”的例子能否调换位置?请写出两条理由。四、对比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选自课文陈太丘与友期行)(乙)郭伋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请别驾从事,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须期乃入。其为人若此。(选自后汉书郭伋传,略有改动)(注释)郭伋(j)始至行部郭伋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行部,出巡。西河美稷地名。别驾从事部下官吏。野亭郊野外的亭子。11 .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1)太丘舍去(_)(2)则是无信(_)(3)及事讫(_)(4)先期一日(_)12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人不知而不愠/ 学而时习之B计日告之/久之,目似瞑,意暇甚。C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若屈伸呼吸D静以修身/以刀劈狼首13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14 . 文段理解。甲与乙从选材角度看,甲文选取的是友人“无信”“无礼”的反面例子,乙文选取的是_的正面例子;从表达方式看,甲文侧重_,乙文侧重叙述。五、诗歌鉴赏15 .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A这首诗描写了诗人登黄鹤楼时的所见所感,全诗视野开阔,抒情真挚,起承转合,富于变化,为历代咏黄鹤楼诗作的绝唱。B前四句虚中有实,抚今追昔,抒写诗人对人去楼空、世事苍茫的感慨;以神话传说起笔,增添了黄鹤楼的神异色彩,大大丰富了诗歌的内容。C颈联写诗人想象登楼时所见的明丽之景:晴空下的大江对岸,汉阳川上的树木历历可见,而江中的鹦鹉洲上长满了茂密的春草,呈现出一派芳草萋萋的景象。两句对仗工整,各用一个叠词,声调铿锵,音韵清朗。D尾联紧承前三联,因景生情,融情于景,以“愁”字收篇,用“日暮”“烟波”之景烘托诗人的归思,抒发了诗人漂泊异乡的伤感和思乡之情。六、语言表达16 . 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在横线上填写内容。要求运用修辞方法,语言生动形象。(3分)我们要善于从生活中汲取养分来滋润生命。有些关怀无语而美丽,像雁过无痕,却无处不在地温暖着你;,。七、名著阅读17 . 昆虫记是一部_。八、综合性学习生活处处有语文。某班开展“我的语文生活”综合性学习活动,邀你一起参加,完成下列各项任务。18 . (品读诗文 微妙语文)第1小组精心准备了诗朗诵五月的风,同学们截取其中一小节进行品读,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啊!五月的风,曾奉动了多少难忘的记忆。历史怎能忘记,1919年5月4日,你唤醒无数华夏儿女沉睡的心灵,吹响新文化运动的号角。无论岁月如何变迁,总是向世人展示蓬勃向上的英姿。让爱与憧憬常驻心间,播种着万紫千红的春天。A“啊!五月的风,曾牵动了多少难志的记忆。”句中“啊”是语气助词。B“唤醒心灵”“岁月变迁”“沉睡的心灵”“爱与憧憬”四个短语类型各不相同。C“无论岁月如何变迁,总是向世人展示蓬勃向上的英姿”中的“无论”是表示条件关系的连词。D“播种着万紫干红的春天”句中“着”是助词。19 . (聚焦名著经典语文)第2小组为学校公众号做了一期“助读海底两万里”的专题推送,请你回复精选的读者留言。精选留言网友:小丽为什么说尼摩船长是“献身科学的探索者”,请结合小说情节帮我解释一下,谢谢!回复:_。20 . 语言应用2015年4月23日,是第20个“世界读书日”,学校为此举行了“好读书,读好书”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1)【宣传读书活动】下面是本次活动的宣传标语,请你补充完整。好读书,读书让生活变得充实;读好书,_。(2)初中三年的阅读,一定让你结识了不少名著中的人物。请从下面备选的人物中选择一个,说明出处(作品名称),并谈谈你对他(她)的评价。备选人物:范进、杜小康、祥子、保尔.柯察金、阿廖沙所选人物_作品与作者_与人物相关的情节_对人物的评价_(3)小丽准备对九年级的同学的课外阅读目的进行调查,他在设计调查问卷时,首先想到了“休闲消遣”。请你用四字短语帮助她再设计两点。_ _(4)【探讨读书方法】甲同学:网络时代,信息量很大,可以看的书很多,但是,面对茫茫书海,我们不知从何下手。 乙同学:我们现在太忙了,要做那么多题目,哪有时间读课外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