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益智成语故事:凿壁借光_第1页
幼儿益智成语故事:凿壁借光_第2页
幼儿益智成语故事:凿壁借光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幼儿益智成语故事:凿壁借光凿壁借光 西汉时期,有个贫苦农夫的孩子,名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不过因为家里实在是太穷了,没钱去学堂学习。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阅读书本的水平。 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 过了几年,匡衡长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休息的时候,才有短暂的时间看点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匡衡很着急,心里想:白天种庄稼,没有时间看书,我能够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时间来看书。不过,匡衡家里太穷了,根本买不起点灯的油,到底该如何是好呢? 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噌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啊!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 匡衡就是这样刻苦地学习,后来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还官至宰相了呢。 西京杂记卷二 【求解驿站】在墙上凿个小孔,偷借邻家的灯光读书。形容在艰苦的条件下仍坚持刻苦学习。 【活学活用】如今,我们的学习环境已经大大改善了,再也不用读书了。 【妙语点拨】建昭三年,原来的丞相因病去世后,匡衡凭其声望当上了丞相。在看重私德的封建社会里,一个人如果保持贫苦勤学的良好道德形象,对个人是大有益处的。凿壁偷光的故事得以家喻户晓,流传至今,说不定就是匡衡当了大官后,借助国家媒体大肆宣扬的结果呢。即使果真如此,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匡衡宣扬的苦读精神仍值得学习。 【近义】囊萤映雪、穿壁引光、焚膏继晷 【反义】一暴十寒 译文 不逮:烛光照不到 逮:到、及 乃:就 穿壁:在墙上凿洞 邑人:同县的人 大姓:大户人家。 文不识:指不识字。一说,人名。 与:协助 佣:雇佣。 佣作:做雇工,劳作。 偿:报酬。 求:要。 怪:感到奇怪。 愿:希望 资给:借,资助。 以:用 遂:于是。 大学:大学问家。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邻家有蜡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了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读书。县里有个大户人家不怎么识字,但家中富有,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但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读遍主人家的书。”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借给匡衡书(用书资助匡衡)。于是匡衡成了一代的大学问家。 文言文语法现象 1.文中“怪”字,多做意动用法。意为感到奇怪。 2.文中最后一句“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中,后俩分句均为省略句,前面省略宾语(匡衡),后面省略主语(匡衡)。 3.”资给以书“除了是省略句还是介词结构后置句,解释为“以书资给(匡衡)”,即把书借给匡衡读。 示例 【造句】学习是很艰苦的事,没有凿壁偷光、锲而不舍的精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