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陕西省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知识与道德有着相互影响、的密切关系。一个知识丰富的人,视野必然,心胸必然,品德亦应 。A相得益彰宽广开阔高尚B相辅相成开阔宽广高尚C相得益彰开阔宽广高尚D相辅相成宽广开阔高尚2 .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中央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预警后,广东省防总要求各地认真开展各项防御措施,保障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将“认真”改为“积极”)B在著名物理学家霍金首条中国微博中表示,希望与中国网友分享生活趣事和工作心得。(把“在”调到“霍金”后面)C上网到底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个问题在同学们中间广泛引起了讨论。(把“广泛”调到“讨论”前面)D汉十高铁全线贯通后,武汉至襄阳的运营时间大概差不多要缩短1个小时。(删去“大概”或“差不多”)3 .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伎俩推崇不能自已穷愁潦倒B脏物取缔张皇失措无动于衷C狼藉瓦砾步覆蹒跚销声匿迹D烦燥颠沛重峦叠嶂草长莺飞4 . 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 )A唐代文学家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记述了夜游承天寺的经历,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境界,表达了复杂而微妙的心境。B列夫托尔斯泰的作者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这篇传记描绘了一幅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揭示出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C与通讯比较而言,新闻特写则是集中笔力,主要展示新闻事件的某一横剖面,着重描写精彩瞬间,并且比通讯更强调时效性和现场感。D“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的主干是“这是树”,“这不是一般热闹场面的记录”的主干是“这不是记录”。5 .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阻遏(y)锐不可当(dng)一丝不苟(gu)娴熟(xin)B诘问(ji)簌簌(s)蹒跚(pn)殚精竭虑(dn)C镌刻(jun)悄然(qio)婆娑(sh)颓唐(tu)D濒临(pn)鲜腴(y)恹恹(yn)屏息(bng)6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老师只读了散文的一部分便说出了文章的主旨,这种断章取义的能力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B全厂涌现出四个先进集体、一百多个先进个人,可歌可泣的事迹不胜枚举。C陆老自从得了中风以后,身体动弹不得,浑身麻木不仁。D有些人争名于朝,争利于市,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是难以与他人和睦相处的。7 . 填人下面横线上的一个选项应是( )正在开发浪潮中的中国西部的上空将出现一批卫星,它们像“眼睛”一样俯瞰大地,通过遥感技术,为西部地区等提供各种信息服务。A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国土资源调查、生态环境治理以及灾害分布清查B生态环境治理、国土资源调查、灾害分布清查以及社会经济发展规划C国土资源调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生态环境治理以及灾害分布清查D灾害分布清查、生态环境治理、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以及国土资源清查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站牌下的约定西湖往南,一路景区,有一个公交车站,叫九溪。每天一早,这个公交站牌下,就会站满了人,赶着上班的,背着书包去上学的,转车去景区看风景的。一辆公交车来了,一辆公交车开走了。早晨的阳光,淡淡地将树梢点亮。不知道从哪一天开始,站牌下,出现了一对母女。女孩手里捧着一本书,妈妈弯下腰,手指着书,一行行教女孩读。偶尔会抬起头,看看公交车来的方向。春寒料峭,女孩的双手和小脸,都冻得红红的。女孩的读书声,清脆,响亮,细听听,还有一点点颤音。候车的人纷纷倒目,好奇地注视着这对母女。连等车的时间,都不放过,教孩子拼音识字呢。这个母亲,可真够操劳,真够费心的。一辆开往郊区的公交车驶来了。妈妈匆匆交代女孩几句,跑向公交车。妈妈跳上了车,女孩捧着书,看着车门关上,目送公交车开远,才捧着书,走开。每天早晨都是这样。奇怪的是,有时候是妈妈先到公交车站,有时候却是女孩先到。遇到天气不好,妈妈就会领着孩子到车站边的一家单位的门廊下,教孩子读书。一天也没有间断过。有一天,终于有位乘客忍不住,走过去问妈妈:“你女儿学习真用功,几岁了?”妈妈抬起头,摇摇头,“她不是我女儿。”“那你们是”“妈妈”说:“我也是等公交车的。她是附近一个清洁工的女儿,我见她没学上,经常一个人在车站附近孤单地游荡,我就想,能帮她一点儿,是一点儿。所以,我就和她约定,每天我早一点来等车,教她十几分钟。”原来是这样。说完,“妈妈”走到一边,继续教孩子。那天,教的是课文春天来了:“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我们仔细地找啊,找啊。/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那位乘客,偷偷地用手机拍了几张照片,寄给了报社。报社进行了跟踪报道。记者很快了解到,女孩叫花花。花花在老家已经读过一年级了,今年春节之后,在杭州做环卫工的父母,将花花从老家接了过来,却一直没联系上学校。花花每天孤单地跟着父母去扫马路,遇到了等公交车的“妈妈”,于是,便有了这个公交站牌下的约定。花花和公交站牌下“妈妈”的故事,感动了杭州。热心的人们四处奔波,为花花联系学校。很快,花花的学校落实了下来。花花可以像别的孩子一样,每天背着书包,去宽敞亮堂访的学校读书去了。而那位公交车站的“妈妈”,记者根据其本人意愿,没有透露,人们只知道,她是一位普通的职员,也是一位普通的母亲,她的孩子,正在读中学。她给记者发了一条短信:“不要把笔墨放在我这里,好心人很多,谁都会去做的。(选自读者)8 . 第段划线句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9 . 请赏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热心的人们四处奔波,为花花联系学校。10 . 本文的故事发生在春天,同时文中引用了课文春天来了的内容,多次提到春天有什么用意?11 . 结合你的阅读体验,谈谈你对文章结尾中的短信内容的理解。12 . 从全文来看,本文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阅读读书之道:广博与精深广博与精深,是读书的两个法门,相得益彩,缺一不可。就像论语里关于学与思的关系一样,精而不博则执,博而不精则散。杜甫那句脍炙人口的名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语道出了广博的意义。读书,就像人生行路,走多了,看多了,自然会有对于人生的领悟,博览是为了提升眼界,扩展知识面,不博无以广知。清代军事家胡林翼曾说:“读书当旁拨远览,博通天人,底几知上下古今之变,而卓然成家。”博览是为了兼收并蓄,博采众长,最终为己所用。但是,博览不可博而不思,郑板桥的打油诗“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便嘲讽了这种书呆子。读书不能一味求多,重要是得抓住要领,得其精髓,弃其糟粕。正如曾国潘所言:“万卷虽多,而提要钧玄不过数语。”广博之余,也需精热。读书唯精,是加强某一方面知识能力的必经之路。怎样精,如何热?大儒朱熹给了答案,“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读经典书,必须专心致志,虚心探索,反复研读,没有捷径。毕淑敏一部童话故事美人鱼都能常读常新,品出幻想、爱情、亲情、坚持等诸般滋味,足以见,不同时期,不同际遇,或者经过时事的变迁,再读同一本书,总能有不同的体会,得到更多的收获。所谓温故而知新,即如此矣。博览与熟读,看似矛盾,实则一体两面,缺一不可。鲁迅先生说:“不先泛读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博览是熟读的基础,书读多了,才能读深,书读深了,才有可能达到东汉郑玄所谓“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的境界。于是,不如向梁启超先生学习,将博览与熟读相融合:每日所读之书,最好分两类,一类是精熟的,一类是涉览的。总之,开卷有益,领袖毛泽东曾直白地告诉我们读书的重要性:“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一日不读。”读书是为了活着,是为了成为一个健全的人。或博览或精读,既博览又精读,生命不息,读书不止。13 . 请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14 . 本文的论证思路是怎样的?15 . “书读深了,才有可能达到东汉郑玄所谓“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的境界一句中,“可能”一词可以删去吗?为什么?16 . 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17 . “不同时期,不同际遇,或者经过时事的变迁,再读同一本书,总能有不同的体会,得到更多的收获”,你有过类似的读书体验吗?请分享一下。(40字左右)三、句子默写18 . 按课文内容填空。(1)巴东三峡巫峡长,_。(郦道元三峡) (2)_,路远莫致之。(庭中有奇树)(3)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4)_,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5)晴川历历汉阳树,_。(作者:_黄鹤楼)(6)夕日欲颓,_。(陶弘景答谢中书书)(7)几处早莺争暖树,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8)刘祯在赠从弟一诗中,在一问一答中突出松柏傲雪凌霜的美好品格,借松柏之刚劲,明志向之坚贞,对堂弟寄予无限期望的两句诗是:_?_。四、课内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19 . 文段选自课文_,“臣”即_(人名)。20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21 . 下列说法正确的的一项是( )A追述三顾茅庐往事表达对先帝的感激之情和忠诚之心。B第段中的“职分”主要是指“五月渡泸,深入不毛”。C作者认为“斟酌损益,进尽忠言”与自己没太大关系。D第段“臣不胜受恩感激”流露出对后主深切的感激。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开,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22 . 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有龙则灵淫慢则不能励精B孔子云:何陋之有?当窗理云鬓C有仙则名卷卷有爷名D无丝竹之乱耳见往事耳23 . 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无案牍之劳形康肃笑而遣之B水不在深尊君在不C斯是陋室不知木兰是女郎D何陋之有吾十有五而志于学24 . 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文章开篇以山水类比,引出陋室,“惟吾德馨”既点出陋室不陋的原因,也点明了文章的主旨。B“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仗工整,表现了作者对知识分子的歌颂,对无学问之人的鄙薄。C文末引用孔子“何陋之有”画龙点睛,总结全文,与篇首“惟吾德馨”遥相呼应,有力地表现了作者甘居陋室、不以为陋的高尚情操。D文章作者托物言志,借写陋室不陋,表达自己不慕名利、高洁傲岸的节操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25 . 把文言文中的划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五、作文26 . 请阅读下面语言提示和写作要求,写一篇作文。半颗良心中伍尔德被孩子的哭声扯住了脚步,那是孩子的哭声触动了伍尔德的心灵。其实,在日常生活中,触动我们心灵的又何止声音呢?一个故事,一道风景,一缕阳光,一首歌曲,一张笑脸这些都能触动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懂得了什么,明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森林防疫基本知识培训课件
- 工勤技能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红白理事会工作职责与招聘考试模拟题详解
- 2025年物流师职业资格考试全真模拟卷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初级产品经理面试宝典与案例分析题集
- 湖北省利川市第五中学2026届化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 2025年初入教育行业者教学技能面试模拟题集解析
- 2025年心理咨询师专业笔试模拟卷及解析
- 2025年乡村振兴大课堂村级专干招聘笔试模拟题及备考策略
- 2025年农业科技发展前沿动态及趋势分析预测题
- 2025年发展对象考试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山西临汾市洪洞县招聘专职社区工作者58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至2030年中国学前教育市场供需格局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
- 桡骨茎突腱鞘炎的护理查房
- 抖音完整种草链路
- 《中国动态血压监测基层应用指南(2024年)》解读 3
- 2025届福建省福州第八中学物理高一下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铁路职业道德课件第一课
- 原料药生产设备清洁验证方案
- 结直肠癌中医护理方案
- 品牌宣传与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