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所有深情都不被辜负——中秋节有感_第1页
愿所有深情都不被辜负——中秋节有感_第2页
愿所有深情都不被辜负——中秋节有感_第3页
愿所有深情都不被辜负——中秋节有感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愿所有深情都不被辜负中秋节有感中秋节到了!月亮圆圆的!家家的灯光都很亮,周围的环境非常的暗,但到处都有人欢笑声早已打破了寂寞的环境! 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也称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是我国汉族和绝大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流行于朝鲜、日本和越南等邻国。因为秋季的七、八、九三个月(指农历),八月居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称之为中秋节。又所以夜浩月当空,民间多于此夜合家团聚,故又称团圆节中秋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秋祀、拜月之俗。礼记中载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这里的“夕月”就是拜月的意思。两汉时已具雏形,唐时,中秋赏月之俗始盛行,并定为中秋节。欧阳詹于长安玩月诗序云:“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云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魂圆,故曰中秋。” 在这古老传统的影响下我国一直有这样的习俗每到中秋家家户户都吃团圆饭,让很多亲朋好友在于今日又聚集在了一起,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激动的事情这让很多在外地的人们又回到了温暖的家,享受到了家的温馨自古至今有多少客居他乡的游子常年在外这使得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人们的”悲欢离合”这又让多少人痛心!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这都是千古绝唱!很多游子不都是用月来表达对家乡的深深的感情、对亲人的关怀与思念吗!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很多“拜月坛”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拜月亭”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现在不也是有绝大部分部分的人围坐在桌前”吃饼赏月”吗! 月饼也是团圆的象征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可见当时的月饼已经是具有一定意义的”饼”和”月”了 中秋节的来历也有人说是当时老百姓们为*元朝的暴虐统治把”杀靴子,灭元朝;八月十五家家齐动手”的纸条放进月饼里互相传递!到了八月十五元朝被老百姓们*了也许我们现在吃月饼是为了庆祝胜利的喜悦吧!也有人说中秋节是丰收的季节,是农民们体验享受丰收的喜悦与高兴吧! 中秋节是快乐的,是团圆的象征,是充满喜悦的象征,让我们共同欢过篇二暮云四合,金乌西沉之时,随着一轮玉兔升腾上夜空,一个节日也跟着来了。这个节日,是中秋。 在我的感觉里,中秋从来不代表着一个完整的日子,它代表的仅仅一个时段,一个有着皓皓明月、朗朗晴空和万里清风地时段。这个时段的精华,准确地说是整个节日的精华,自然是月。 中国的各大节日中,我对中秋保持着一种发自心底的敬仰。不为别的,因为中秋的关键词是月,而月在天上,所以,中秋节与其他节日相比,人们可谓直接在与上天对话,某种意义上,犹如提香的那幅名画一般,主题是来自天上的爱,却非人间的爱。 历史在沿袭着这种轨迹。“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其发端于古代帝王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现今,祭日的风俗已逐渐湮灭,而祭月的风俗却在一个载体中延续了下来,这个载体,正是中秋。 虽然,中秋在文明的演变中,一步步发展成为民族的庆会节日,涵盖了包括吃月饼、猜月谜、赏花灯、舞火龙在内的诸多习俗,但其核心,还是在于月字。月就如一面高高悬挂于高空的明镜,无论你在天涯海角、异国他乡,只要看见那面镜子,心中便顿生一股浩然之气,是中秋了。 面对中秋之月,月饼以其命名的口中之物,其意义早已超越了食品本身。月是阴柔的,饱含着母性般的慈怀,秋又是高洁的,尤其是这秋夜,更充满着朦胧和暗喻。二者相结合,遂会成为某种象征。一轮明月,传递的不但仅是亲人相聚的信号,而是如月本身、如秋本身复杂难解。 于是中秋月就成为一个无与伦比的象征。这种象征交织着中国文化中的种种情愫,最后指向了一个点、一个圆。任何与离绪、乡愁,以及伤逝、悲秋,包括人生理想的失意等相关诸般情绪都能够从中得到寄托,任何不能达到圆满的东西都能够从中得以映照。无论春夏秋冬,无论塞北江南,月始终是一个诉不尽、道不完的话题,中秋月,则是作为一种聚焦,把无数复杂的情愫统统交融在一起。 所有的诗句当中,我们在回顾一下王建的那首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以凡眼瞻望星空,每个人都能够从中得到属于自己的东西,那么,我愿意将此诗浓缩为一句,成为中秋月以及整个中秋节的高度概括:中秋月明人尽望。篇三今天月亮圆了,又是一个千里共蝉娟的日子。 记忆中孩提时的中秋,是一方甜甜的月饼,是小伙伴的游戏、黑夜里的荧火虫和一夜快乐的梦。虽然在妈妈的嘴里,已经知道了故乡的名字,不过故乡毕竟好远,就如天上的月亮,还是吃一口月饼才是最真的感觉。 随年龄的逐渐长大,故乡的概念终于在脑海里有了深深的印象:那是父母终生不变的乡音;是家常便饭里最香的滋味;是每封家信上那枚圆圆的邮戳;是每当看到那个熟悉的名字,总不禁一遍遍想象的地方。在百万分之一的全国地图上,它仅仅一个小小的圆点,可它却如今宵的月亮,浓浓地装满了父辈的思念,举头望明月,低头泪满襟。 几经生活的变迁,终于从南方回到了北方,回到了属于自己的故乡,每个中秋的晚上,思乡的愁绪逐步淡忘,毕竟是久居故土常忘家,笑看了月圆月缺花开落,醉遍了中秋寒冬夏时雨。对于以前生养自己的江南,只记得烟色朦胧,木棉如血,茉莉飘香,棕榈摇曳。还有中秋晚上的点点萤火。上一个周末,忽然收到一位江南的朋友捎来的月饼,是杭州五味和的百果苏月,随来的还有朋友简单的一句话:那是很好吃的,你尝尝。 看一方小巧的月饼,白色的酥皮下,透着淡淡的清香,浅浅地衬着青红丝的颜色,那样的精巧、细致,轻轻咬一口,那种熟悉的,糯糯的甜味,一下勾起我记忆深处所相关于江南的回忆:那是小桥流水的婉柔,芭蕉听雨的清凉,是彩云追月、寒鸭戏水、将军令、步步高的旋律,是长眠于那里的无数的梦的回忆。 是的,离开了不是故乡的家乡,却没有学会不是家乡的故乡的乡音;生长于酒不胜力桃花红的江南,却养就了豪饮江湖道英雄的性格,至今不知我应该是思舟的浪子,还是思马的游侠。 且不论浪子或是游侠,总归都是要漫迹天涯,今夜,应该庆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