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I)卷(检测)_第1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I)卷(检测)_第2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I)卷(检测)_第3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I)卷(检测)_第4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I)卷(检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千桌万人磨盘宴”不仅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宴席,也是具有新平特色的宴席。B在海外求学的岁月不总是那么阳光灿烂,留学的路也并非不是那么平坦。C在云南首届“十大法治校园”评选活动中,曲靖市民族中学以第二名得票率榜上有名。D在刚刚结束的第54届世乒赛上,中国队囊括男单、女单、男双和女双四项冠军的好成绩。2 . 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宋代政治家、文学家。我们学过他的诗歌登飞来峰。B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人就用“桑梓”指家乡;“庆历四年春”的“庆历”是年号:范文正公集中的“文正”是谥号。C律诗共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颈联,第三联为颔联,第四联为尾联。D我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中塑造了一些足智多谋的军师形象,如水浒传中人称“智多星”的吴用、三国志中号称“卧龙”的诸葛亮。3 . 下列对水浒传情节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劫取生辰纲之事败露后,晁盖等人投奔梁山,梁山大头领王伦不肯接纳,这让林冲十分气愤,他火并王伦,尊晁盖为山寨之主。B杨志在汴梁卖刀时不堪牛儿的撩拨将他杀了,后怕连累他人主动到官府自首。C鲁达因三拳打死镇关西,无奈到五台山出家,却屡屡喝酒滋事,后投奔了东京相国寺。D李逵听说宋江被藏在枯井中不知生死,便脱得赤条条,手拿两把板斧下井解救。4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英雄和懦夫都会有恐惧,但英雄和懦夫对恐惧的反应却大相径庭。B华为公司一经发现领先技术,就见异思迁,组织技术人员攻关,争取在短时间内赶上并超过。C腐败分子畏罪潜逃至国外,但也逃脱不了法律的制裁。D在海军建军70周年阅兵式上,人民海军挥戈闯大洋,砥剑海天间,民族自豪感在我们心中油然而生。5 .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堂吉诃德的作者是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B鲁迅的孔乙己和故乡都是短篇小说。C关雎和蒹葭是诗经中歌咏纯真爱情的名篇。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是崔颢黄鹤楼中的名句。二、字词书写6 . 根据语境和拼音填写汉字并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鲁迅倔( ju ju)强地弃医从文,“笔杆子”之下,他的文字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w )痛绝,却警醒了一代中国人。列夫托尔斯泰的眼睛能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像一只猎鹰从高空朝一只胆qi( )的耗子俯冲下来,不放过任何一个微不足道的细节,同时也能全面揭示广mo ( )无垠的宇宙。三、现代文阅读十毫升母爱邓琴这半年,我一边上班一边照顾孩子,疲惫不堪,吃不好睡不好,身体慢慢变差。虽已立春,但春寒料峭,凛冽的风仍不时从门缝往里吹。瘦弱的我受了风寒,终于熬不住,病倒了。丈夫建议:“要不把孩子的姥姥接过来吧?帮忙带带孩子!”我却犹豫了。我从小就怕母亲。记忆中,母亲脾气暴躁,一直以凶神恶煞的面目出现。我有丝毫让她不满意的地方,她便会严厉地指责我,给我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浓浓的阴影。母亲几乎没有夸奖过我,也许是没有文化的缘故,她甚至不懂得在我难过之际给予一点安慰。高考结束,我的成绩不太理想,母亲却没有安慰我,只是忙着做自己的事。拿到录取通知书时,我递给母亲看,她没有接,低着头冷冷地说:“叫你不要报这么差的大学。”我默默收回了通知书,流着泪转身离去。这些年,我们母女的关系一直淡淡的,交流很少,彼此都习惯了对方的淡漠。丈夫瞒着我给母亲打了电话。没想到,她竟然很快从千里之外坐车赶来了。打开门,看见母亲扶着墙壁站在我面前时,我竟有些不知所措。母亲晕车厉害,一上车便开始吐。等到下车,虚弱得像丢了半条命。我赶紧把母亲迎进门,母亲顾不上自己身体不适,一个劲盯着我看,说:“就你逞能,都累成这样了!”语气一如既往的不中听。我已经习惯了,无声地笑了笑。母亲来了,我的担子被她分去一部分,顿感轻松多了。我的病却很奇怪,药吃了一周,不见好。尽管穿着厚厚的棉服,还是咬着牙关瑟瑟发抖。晚上我早早地躲进被窝,母亲则在客厅打电话。连续几个晚上,她都在电话里和她的老姐妹拉家常。一天早上,母亲从外面回来,放下包便进了厨房。许久,从厨房猫着腰出来了,手里端着一碗冒着热气的汤水,递给我,催促我快点喝完。看着她期待的眼神,我忍着怪味把那碗汤水一饮而尽。和小时候一样,看到我乖乖的表现,母亲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连续几天,母亲都会做一碗这样的汤水让我喝。我实在忍不住,问这是什么东西。母亲说是一位老姐妹提供的秘方,专治体虚怕冷的毛病。听了这话,我感觉有一股暖流涌上心头。原来那些天,她和老姐妹们煲电话粥,是在帮我找药方。病假结束了,我得赶早上班。早上七点,母亲已不在家,她每天早早去买菜,按她的说法,早晨的菜新鲜。我从小都在服从她,自然无法说服她多睡一会儿。我骑车赶往单位。风直往衣服里钻,我不由得缩紧了脖子。路上,有个声音夹杂着风声钻进了我的耳朵:“阿姨,今天又这么早来接露水啊!”我好奇地循声望去,一片树丛中,蹲着一个人,竟是母亲!我远远地站着,听着那人和母亲的对话。“阿姨,你在这接了一周了吧?每次一个多小时吧?这露水真的能入药吗?”“我老姐妹说,不同叶子上的露水有不同功效,不管它有没有用,总要试试。药方所需露水不多,每次只要这么一小瓶。”母亲扬了扬手中的瓶子。那是一个口服液的瓶子,容量为十毫升。母亲腰椎间盘突出,不能久坐,为了十毫升露水,却在呼啸的冷风中不知疲倦地蹲着。母亲捶打着腰,蹒跚着往家的方向走去。我站在风中,看着母亲瘦小的背影,不禁潸然泪下。有些爱很微小,微小到只能用毫升衡量。即便十毫升的瓶子,里面装的也是满满的母爱是我从未靠近却真实存在的亲情。7 . 阅读全文,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选文主要叙写了哪几件事。8 . 联系上下文,品析文中画线的句子。许久,从厨房猫着腰出来了,手里端着一碗冒着热气的汤水,递给我,催促我快点喝完。9 . 文章第段有何作用?10 . “十毫升母爱”这个标题好不好?为什么?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题目。时至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 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都偏向 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 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 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传统教育 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 “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 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 靠教师,需要自己做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 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仿徨恐慌的,是当时的 唯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 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我们需 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 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 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 社会的环境变化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 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定的真理,也不能等 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 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 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 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 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11 . 中国学生在学习自然科学时大都有怎样的偏向? 原因是什么?12 . 选文中作者的中心论点是什么?13 . 选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14 . 作者认为“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什么?15 . 什么是“实验的精神”?四、句子默写16 .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1)_,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2)但当涉猎,_。(孙权劝学)(3)_,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4)不畏浮云遮望眼,_。(王安石登飞来峰)(5)烟笼寒水月笼沙,_。(杜牧泊秦淮)(6)山重水复疑无路,_。陆游游山西村)(7)王维用竹里馆)“_”道出因有明月相伴,并不感到孤独。(8)李商隐在贾生中借助“_”来揭示晚唐皇帝求仙,不顾国计民生的社会现实。五、诗歌鉴赏17 .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2分)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本诗中“割”与“小”的用词之妙,自古为人们所称道,请任选其一加以赏析。 (2分)我选:赏析:六、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谓曰:“此公欲来,能相容否?”对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吾此间凡衣服、饮食、牛畜、丝纩、麻枲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共之,故可同处。子果来,忽携金珠锦绣珍异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杨谢而从之。又戒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薄暮,与老人同出。(注)陶冶:悠闲和乐的样子。枲(x):麻。忽:不要。口授:按人口分给。18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凡衣服、饮食麻枲之属(_)忽携金珠锦绣珍异等物(_)杨谢而从之(_)薄暮,与老人同出(_)19 . 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皆不私藏,与众共之。A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C忘路之远近D闻之,欣然规往20 . 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所 享 者 惟 薪 米 鱼 肉21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此公欲来,能相容否?(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22 . 结合本文以及桃花源记“林尽水源”一段的相关语句,分析两位作者描述的山洞人具有怎样共同的社会风尚。七、名著阅读名著阅读23 . 下列关于水浒传中人物和事件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林冲误入白虎堂B鲁智深沂岭杀四虎C武松景阳冈打虎D宋江怒杀阎婆惜2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后答题。原来A吃的酒少,便醒得快,爬将起来,兀自捉脚不住回身再看那十四个人时;只是眼睁睁地看着A,没个挣扎得起。A指着骂道:“都是你这厮们不听我言语,因此做将出来。连累了洒家!”树根头拿了朴刀,挂了腰刀,周围看时,别无物件,A叹了口气,一直下冈子去了。上面这段选文中的A是谁?结合原著说说,他被什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