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唇亡齿寒阅读_第1页
成语故事:唇亡齿寒阅读_第2页
成语故事:唇亡齿寒阅读_第3页
成语故事:唇亡齿寒阅读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语故事:唇亡齿寒阅读 【唇亡齿寒的故事】 春秋时期,虢国屡次侵犯晋国,晋献公便决定灭掉虢国。大夫荀息想了一个计策:“虢国与虞国唇齿相依,我们能够先从虞国借道讨伐虢国,等灭了虢国,就能顺道灭掉虞国。” 晋献公认为虞公未必会答应借道。荀息说: “虞公很贪婪,如果我们把垂棘的美玉和屈地的良马送给他,他必然见利忘义,痛快地答应我们的要求。”晋献公也很珍爱美玉和良马,不愿轻易予人,因而沉吟不决。荀息便说:“这仅仅权宜之计,等我们灭了虢国之后,就去讨伐虞国,用不了多久,我们就能取回美玉和良马了。”晋献公权衡之后,同意了荀息的提议,派他带着美玉和良马前往虞国游说。虞公见到这些珍贵的礼物,喜出望外,当即允诺借道给晋国。 虞国的大夫宫之奇是位有识之士,他对虞公说:“有一句谚语说:唇亡齿寒。如果嘴唇不存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我们虞国和虢国就是这种唇齿相依的关系,一旦虢国灭亡,那我们离亡国之日就不远了。所以坚决不能允许晋国借道。”虞公心里只有美玉和良马,根本不理会宫之奇的意见。 宫之奇见忠言不被采纳,无奈之下率领族人逃往国外以求自保。他在路上感慨道:“虞国就要大祸临头了,只怕到不了新年就会沦为晋国的附庸。” 晋国的大军穿过虞国国土直抵虢国都城,虢国人做梦也没有料到晋军竟然会从虞国的边境冒出来,还没来得及抵抗,就成了亡国奴。晋军班师回国时,经过虞国国都。虞公毫无戒备地到城外犒劳晋军,祝贺他们凯旋。晋军乘机突然发难,擒住了虞国君臣,之后进城夺回了当初贿赂虞公的美玉和良马。直到此时,虞公才如梦初醒,后悔自己不该贪财而不听信良言,但为时已晚。 【乘风破浪的故事】 宗慇是南朝宋代人,生于南阳郡涅阳县。他自幼胸怀大志,有一回,叔父宗炳询问他的志向,他慷慨答道:“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宗炳听了这惊人的话语,不由得对他刮目相看。 宗愨少年时,时局比较稳定。很多人都想靠文学才能谋取前程,不愿演习武艺。不过宗慇却热衷习武,很多人所以而轻视他,认为他不求上进。 宗慇长到十四岁时,他的兄长宗泌将要娶 亲,宗家人高高兴兴地张罗着这件事。不过婚礼当夜,宗家突然闯进了十几个强盗。家人全都慌乱不已,纷纷四处躲避。这时,宗慇英勇地站出来保卫家人,把那群强盗赶跑了。 公元446年,宋文帝命交州刺史檀和之领兵征讨林邑。风华正茂的宗慇自告奋勇地请求随军出征。宋文帝认为他虽然年轻,却胆气十足,便同意了他的要求,并授予他“振武将军”的封号。 临阵对敌时,林邑军驱赶着一群经过训练的大象做先锋。象群以惊天动地之势向宋军的阵地冲来,宋军顿时阵脚大乱。在象阵的攻势下,宋军连连败退,主帅一筹莫展。宗慇对主帅说:“狮子乃是百兽,我们能够造一些假狮子来吓退象群。”主帅当即命人照办。 双方再次交锋时,林邑军故技重施,再次驱使象群出战。宋军便把连夜赶做的假狮子拉了出来,象群被獅子吓得慌不择路。宋军士气大振,勇猛出击,轻松贏得了胜利。 宗慇不但多智谋,而且很有雅量。他的家乡有个叫庾业的人,家业殷实,每次宴请宾客时都会摆上山珍海味。但宗慇登门拜访时,庾业却说:“宗慇出身行伍,向来不讲究饮食,简单地做些家常便饭就好了。”宗慇毫不介怀,从容地吃过饭才告辞。数年后,宗慇做了豫州刺史,巧的是庾业在州里担任长史,成了他的下属。宗慇对他坦诚相待,绝口不提当年之事。 宗慇的声名逐步远扬,他的言行也为世人所推崇。公元459年,竟陵王刘诞占据广陵拥众作乱,为骗取士兵的支持,他谎称宗慇是他的盟友。士兵们听了,就大胆地跟着刘诞谋反叛乱。后来,宗慇奉命跟随朝廷的军队一起平叛。宗慇单枪匹马地来到城下,对着城上大喊:“宗慇在此!”城上的士兵看到宗慇后,都没了斗志。宗慇顺利地平定了叛乱。 宗慇累立功勋,被朝廷封为洮阳侯,官拜左卫将军。他奋发有为、积极进取的一生,让世人称许不已,更激励了无数后来者。而“乘风破浪”这个成语也广泛流传开来,直到现在仍然鼓舞着有志之士。 【长驱直入的故事】 公元219年,曹操准备对荆州用兵。当时,驻守在襄樊地区的曹军将领曹仁,正处于和荆州守将关羽相持的局面中。关羽的大军围住了襄阳,而曹仁则坚守樊城。七月,曹操命令于禁率救兵解樊城之围。 当年八月份,樊城连降大雨,汉水水势暴涨,关羽便引汉水淹灌于禁大军。曹军损失很重,主帅于禁无奈之下只好向关羽投降。关羽又将大水引向樊城,致使数段城墙塌陷。 曹仁的部属都陷入了恐慌中,纷纷劝说曹仁弃城逃跑。奋威将军满宠力排众议,他劝曹仁:“洪水的来势虽猛,但雨停之后就会很快消去。要是我们现在弃城,那么从此洪河以南就将落入敌人手里了,请您慎重决定啊!”曹仁考虑之后,与将士一起发誓与城共存亡。 .曹操很快又派将军徐晃带领第二批援军前往襄樊。徐晃知道自己统率的军队数量较少,且以新兵为主,实力较弱,不宜与关羽正面交锋。所以他先在阳陵坡一带扎下营寨,准备相机行事。徐晃写了一封信,令人将信缚在箭上射进樊城,告诉曹仁援军已到。与此同时,曹操也在调集其他援军。他还派人通知徐晃先按兵不动,等会齐诸军之后再发起进攻。 这时,徐晃发现关羽的一支军队屯驻在偃城。他就带着兵马在偃城郊外挖掘沟堑,佯装欲断绝偃城的退路。守军信以为真,匆忙烧毁军营,撤离偃城。徐晃随即占据了偃城,他两面连营,慢慢向关羽的大本营推动。这时,殷署、朱盖率领的十二营援军也恰好到达樊城附近。徐晃当机立断,订下与曹仁里应外合夹攻关羽的作战计划。 彼时,关羽的军队分成两部分驻扎在围头和四冢两地。徐晃用声东击西之策,对外宣称要攻打围头,暗地里却率主力去攻打四冢。关羽发现他的真实意图后,又惊又怒,急忙率五千将士迎战。徐晃和手下将士勇猛作战,将关羽的军队打得落花流水。 之后,徐晃率军乘胜追击,一路杀进了关羽大军在樊城城下设下的包围圈中。关羽的大军从外向里布下了十重防御,而且在阵中密布陷坑和鹿角(用削尖的树枝组成的鹿角状防御物) 等障碍物。即使他们防守得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