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中考二模试卷(模拟)_第1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中考二模试卷(模拟)_第2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中考二模试卷(模拟)_第3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中考二模试卷(模拟)_第4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中考二模试卷(模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中考二模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1. (5分) (2019八上天台期末) 古诗文默写。 (1) 诵读经典,我们共赏奇“景”。这里有梅尧臣鲁山山行中“霜落熊升树,_”的山间有趣景象;有苏轼笔下“_,水中藻、荇交横”的澄澈月色;还有王维使至塞上中“_,_”的雄奇大漠风光。 (2) 诵读经典,我们共赏奇“志”。这里有刘禹锡秋词中“晴空一鹤排云上,_”的乐观豪迈;有陶渊明饮酒(其五)中“_,悠然见南山”的悠然自得;还有晏殊浣溪沙中“_,_”时光易逝的伤感。 (3) 诵读经典,我们共赏奇“理”。孟子告诉我们,大丈夫当“_,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杜牧赤壁中的“_,_”告诉我们不以成败论英雄,历史上英雄的成功也离不开机遇。 二、 诗歌鉴赏 (共1题;共3分)2. (3分) 阅读下边文段,然后答题。 望洋兴叹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渚崖之间,不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荚,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1)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秋水时至至_不见水端端_欣然自喜然_(2) 翻译下列文言语句。 泾流之大,两渚崖之间,不辨牛马。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3) 河伯欣然自喜的原因是什么? (4) 为什么河伯“望洋向若而叹”? (5) 这则故事对你有怎样的启发? 三、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8分)3. (3分) (2019八下长春月考)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阡陌交通_乃不知有汉_处处志之_欣然规往_(2) 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武陵人/捕鱼为业B . 问/今是何世C .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D . 后遂无问/津者(3) 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第一段着眼于“异”字,为下文描写更令人惊异的桃花源作了铺垫。B . 文章第二,三段是全文的重点,无论是写桃花源人们的生活环境还是写人物的交谈,都有一些生动可感的细节,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C . 文中真实地描绘了桃花源中人们的生活场景,生动地展现了一个人人劳作、生活安定、风气淳朴的现实社会。D . 这篇文章记叙层次清楚,一环套一环,一气呵成,结构非常严谨。(4) 作者描绘了一个怎样的“世外桃源”,请结合内容作答。 4. (5分) (2019北部湾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世间愚人昔有长者子 , 入海取沉水。积有年载,方得一车,持来归家。诣市卖之,以其贵故,卒无买者 , 经历多日,不能得售,心生疲厌,以为苦恼。见人卖炭,时得速售,便生念言:“不如烧之作炭,可得速售,”即烧为炭,诣市卖之,不得半车炭之价直。世间愚人,亦复如是。”(选自百喻经)【注】长者子:年长有声望之人的儿子。沉水:即沉香木,因木质坚硬,能沉于水,故名。(1)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方得一车 方:_不如烧之作炭 之:_(2) 把文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以其贵故,卒无买者。(3) 从文章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5分)5. (10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世界上的物质千千万万,石头、铁、空气、水形态不同,性质各异,但有一点是相同的,最小单位都是原子。进入20世纪以后,人们发现原子不是最小单位,在原子内部,外围是电子,中心是原子核。原子的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原子核本身却十分微小,大约10万个原子核排成一条直线才相当于一个原子的直径。好奇心驱使科学家进一步研究原子核的结构,知道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人们产生了一个新的看法:原子是由电子、质子和中子等基本粒子构成的。可是,后来科学家在宇宙中发现了一些新的粒子,在实验室里,在加速器中发现了更多的粒子,基本粒子的数量猛增到300多种,据新报道说达到了700多种。经过分析,发现大多数基本粒子是不稳定的,寿命很短,很容易转化为其他基本粒子。(根据分子间的作用力)把基本粒子分为两类,一类是轻子,另一类是强子。绝大多数的基本粒子都属于强子,其中包括质子和中子。面对数量如此之多的强子,科学家又在思考了:还有比质子和中子更小的结构吗?这时候,科学家也只有发挥想像力了。美国科学家盖耳曼提出了一个“夸克模型”,说是所有的强子都是由3种夸克构成的。知道了有夸克这种物质,那就得把它找出来。要把想像中的夸克变成真实的夸克并不容易,找了20年,也没有发现夸克的踪迹。人们有点泄气了。没想到1976年,旅美华人科学家丁肇中发现了J粒子。J粒子的J与中文丁字非常相似,这也是给这种新粒子命名的妙处。新粒子的发现,引起了种种猜测,J粒子是不是第四种夸克?这一发现,又唤起了寻找夸克的热情。(1) 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好奇( ) 强子( ) 丁肇中( )(2) 解释下列词语驱使:_踪迹:_泄气:_(3) 在20世纪以前,人们认为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是什么?(4) 根据语段对原子的描述,请你画出它的结构示意图。(5) 基本粒子分为哪两类?依据是什么?(6) 阅读语段,你在内容上还有那些不理解或难理解的问题?请把这些问题写在下面。(7) 从科学家研究原子寻找夸克的过程中,可得到哪些启迪?(8) 第段最后一句“这一发现,又唤起了寻找夸克的热情。”中的“这”具体指代什么?6. (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丰图义仓清光绪八年(1882年)由东阁大学士闫敬铭倡议修建的民办粮仓,历时四年竣工。“丰图义仓”意为“丰年储粮,荒年赈灾,储粮备荒,防患于未然”,被御封为“天下第一仓”。丰图义仓在、布局、构建方面,展现了中华民族与自然抗争的忧患意识和高超的建筑技能。丰图义仓建在朝邑镇(今大荔县朝邑镇)黄河西岸南寨子老崖顶上。义仓坐东面西,东、南、西三面系悬崖绝壁。所在的朝邑县地处黄河洛河渭河三角洲。黄洛渭三角洲面积广阔,地势平坦,土地肥沃,自古为丰腴之地,可为仓储提供丰富的粮食资源。丰图义仓依山就势,雄伟壮观,似一座军防城堡,高出地面30多米,地势险要。仓基土层干燥,通风光照条件好,有利于粮食储存。丰图义仓分为内城和外城。【A】外城夯土筑城,三面绝壁,是义仓的第一道防线。【B】西城门顶及城角的角堡、西城墙外的护城水沟,均具有防御功能。【C】内城为城中城,坐北向南,东西长133米,南北宽83米,是仓城合一的构筑形式,兼具防御和仓储双重功能。内城城墙环绕一周,东西两侧各开一门,分别为东仓门和西仓门。城墙内为仓洞,仓洞依墙而建,小而独立,相隔排列,共58洞。仓洞间有砖瓦结构的廊檐,相互贯通,形成环形回廊,具有防雨、防潮以及临时储粮的功能。内城的中心是晾晒粮食的空地,空地边有一眼水井,供人畜饮水,方便至极。仓洞为砖窑式,对粮仓的防火、防盗、防入侵等都有独特作用。每仓进深11米、宽4米、储粮90余吨。由松木板铺成的仓洞地面,离地下40厘米。木板下为通风道,四周有四个排气孔,利于空气流通,排出潮气,保持仓体干燥。这种小而独立的仓洞,可将粮食按种类、分干湿分别储存保管。仓洞采取散粮储存的方式,洞门为插板式,随着洞内粮食的增高插板随着加高,顶端几个插板可以依据洞外天气打开,排出洞内湿气,保持仓内干燥。仓洞上面的地面由青砖铺成,四周高中间低,巧妙地将雨水汇集于中间,由分段水槽排向院内,院内地面同样是四周高中间低,雨水汇聚地沟,可以很快集中排出墙外。由东小门砖砌水道排向崖下。仓顶、院内地面排水通畅,雨停即干。仓墙、仓顶均为厚实的砖体,使仓洞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一年四季处于十七、八度的恒温状态,这种恒温状态符合粮食的低温、低湿、低氧的“三低”仓储要求。光绪二十六年和民国十八年关中遭遇大旱,丰图义仓开仓放粮,救人无数,阎敬铭也因此被百姓尊称为“救时宰相”。如今的丰图义仓作为国家粮仓朝邑粮站,仍发挥着储粮功能,它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储食史上堪称一绝。(根据相关资料改写)(1) 依据文章相关内容,给第段横线处补充一个恰当的词语。(2) 下面这个句子是从第段抽取出来的,它应该放在【A】【B】【C】三处中的【】处。外城西北角有砖砌走廊,是粮仓管理人员通往对面大寨子住宅区的通道。(3) 丰图义仓的砖窑式仓洞设计,满足了浪食仓储哪些方面的要求?(4) 下列表述,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 . 面积广阔、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的黄河洛河渭河三角洲有丰厚的粮食资源,这是丰图义仓建在朝邑县的一个重要原因。B . 丰图义仓不仅建造了用于长期储存娘食的 仓洞和环形回廊,还专门设计有晾晒粮食的空地和方便人畜饮水的水井。C . 仓洞地面由松木板铺成,木板下面的通风道及木板上面的四个排气孔,可以排出潮气, 保持洞内干燥。D . 仓洞上面的地面四周高中间低,配以分段水槽;院内地而四周低中间高,下设地沟,这种设计巧妙地解决了排水问题。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4分)7. (4分) (2019江西模拟) 某班开展“走近兰州太平鼓”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 请阅读为专题板报准备的三则材料,概括材料的主要信息。 【材料一】相传,明朝大将徐达西征,久攻兰州城不下,使制造了3尺长鼓,内藏兵器,趁正月十五闹元宵之际,让军士扮作“社火”队员入城内,一举破城,赢得太平。从此,百姓年年擂鼓闹喜,祈求太平,并把所擂之鼓称为“太平鼓”。【材料二】兰州太平鼓舞是群舞,表演时,众多鼓手前纵后跃,左旋右转,时而跳打、时而举打,起落有序,配合默契,犹如万马奔腾。鼓、钹、锣齐响,如春雷滚滚,声声震天。【材料三】在兰州本地的社火活动中,人们常常看到,太平鼓的鼓手走到哪里,鼓声和掌声就跟到哪里。“打得好”“真带劲”的赞扬声和“再来一次”的呐喊声此起被伏。更有外地来的游客感慨:“这场面,这气势,太震撼了,相机拍不出来,下次带家人一起来看!”(2) 下面是“兰州太平鼓”问卷调查表的内容,请用一句话表述你读到的信息。 年龄段1229岁(100人)3045岁(100人)45岁以上(100人)了解太平鼓的人数比23%49%81%(3) 学校将组织学生到北山广场观看兰州太平鼓表演。请根据下面的示意图写一段话告诉同学们怎样从学校前往目的地。 六、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8. (5分) (2017冷水滩模拟)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一滴雨水,融入江河后可以进入大海;一粒尘埃,融入泥土后可以铸成山峰;一颗树木融入森林后可以阻挡风雨 你若融入他人、融入集体、融入社会或融入自己喜欢的事情之中,定会看到人生的另一番风景。请根据对上述文字的感悟和思考,以“融入”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中如果涉及真实的姓名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