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 地下水的地质作用及对土木工程的危害ppt课件_第1页
第四讲 地下水的地质作用及对土木工程的危害ppt课件_第2页
第四讲 地下水的地质作用及对土木工程的危害ppt课件_第3页
第四讲 地下水的地质作用及对土木工程的危害ppt课件_第4页
第四讲 地下水的地质作用及对土木工程的危害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岩土的空隙:1)松散沉积物中的孔隙2)坚硬岩石中的裂隙3)可溶性岩石中的溶隙,连通性好,分布不均匀,连通性差,1、地下水的概念与分类,第四讲地下水的地质作用,1)地下水指存在于地表以下松散堆积物或基岩空隙中的水。,2)地下水的化学特征,地下水长期在地下运动,可从岩石中获得大量可溶性的物质成分,使之成为成分复杂的溶液。地下水中含大量的离子、分子和化合物,其矿化度高。Cl-、SO4、HCO3-、Na+、K+、Ca+2、Mg+2地下水中常见的气体成分:O2、N2、CO2及H2S.地下水中还含有大量的胶体物质:Fe(OH)3、Al(OH)3、SiO2及以胶体形式存在的有机质。,1,3)地下水的分类(1)按含水层空隙分:空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Porewater(孔隙水)流动性好,Fracturewater(裂隙水)流动性差,2,岩溶水,特点:空间分布极不均匀,动态变化强烈,流动迅速,排泄集中。,美国密苏里州的欧若恩多加(Onondoga)洞穴,3,(2)水在岩土中的存在形式:,结合水:强结合水弱结合水非结合水:液态水毛细水重力水固态水气态水,毛细水(结合水)在毛细作用下运动的水。岩石颗粒表面和空隙壁面在静电吸引作用下,会吸附水分子。这类水束缚于颗粒表面及空隙壁面,不能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运动。而且还可逆重力而运动(毛细运动)。重力水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产生运动的水。在岩石和松散物质的空隙中,重力水在重力作用下产生运动称渗流(渗透)。,4,(3)按水承压状态分类,A:包气带水贴近地表的气态水、土壤颗粒水吸附毛细水分子。这些水虽可连结起来成为液体,但因是充填在细微的孔隙中而不能自由运动。,B:潜水位于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以上的含在透水层中的能在重力作用下流动的地下水。此水层的水面称为潜水面。潜水面与地表面的形态具有相似性。,5,C:承压水(层间水)是指埋藏在两个隔水层之间的透水层中的地下水。它的运动受到上下隔水层的约束和水压的作用。打井穿过上面的隔水层时,承压水就可向上涌出来。,自流井,6,2、地下水的地质作用喀斯特作用(溶蚀岩溶作用)地下水在岩石孔隙、裂缝中流动十分缓慢,动能较小,故而机械作用十分微弱。但内于地下水与岩石、矿物的接触时间长,加之溶有一定量的酸类物质(如H2CO3、H2SO4及有机酸),对地下岩石、矿物具有强烈的溶解作用。就整个地下水的地质作用而言,以化学作用为主。1)基本概念岩溶:水(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的以化学溶蚀作用为主的改造和破坏地质作用以及由此产生的地貌及水文地质现象的总称。岩溶作用:以化学溶蚀为主,同时还包括机械破碎、沉积、坍塌、搬运等作用,是一个化学物理相结合的综合作用。可溶性岩石包括碳酸盐岩、硫酸盐岩、卤化物等。2)喀斯特地貌:指水流(主要指地下水)与可溶性岩石相互作用的过程及其所产生的各地质、地貌现象的总称。(1)基本条件:喀斯特发育首先应具备具有溶蚀性水和具有可溶性岩石。(2)可溶性岩石:包括卤化物类岩石(食盐、钾盐、镁盐等),硫酸盐类岩石(石膏、芒硝等)及碳酸盐类岩石(石灰岩、白云岩、大理岩等)。(3)独特地貌:,7,在包气带,地下水在可溶性岩石的裂缝中向下渗流,使裂缝不断加深加宽,形成石芽,石芽不断升高。在岩石成分较纯、岩层巨厚、岩层倾角平缓的可溶性岩石地区,石芽可高达几十米,远望宛如树林,称为石林。,在包气带,地下水在可溶性岩石的裂缝中向下渗流,使裂缝不断加深加宽,石芽不断升高。在岩石成分较纯、岩层巨厚、岩层倾角平缓的可溶性岩石地区,石芽可高达几十米,远望宛如树林,称为石林。规模较大者称为峰林。,大的地貌形态及蚀变:峰丛(溶蚀);峰林(溶盆);溶蚀平原地表形态:正形态:石林、石笋、峰林、孤峰。负形态:溶沟、溶孔、溶槽、溶水洞、漏斗、洼地、溶盆、溶原。地下形态:溶洞、溶隙、暗河。3)形成独特的水文地质现象: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化;透水性增大,流态动态及不均匀性增大等。,8,石芽,石林,峰林,9,10,在潜水面附近,地下水在重力作用下沿层面、节理面和断裂带从高水位向低水位作近于水平方向的流动,常形成近于水平的洞穴称溶洞。,在地下水携带着被溶解的碳酸盐物质渗流到开阔的溶洞、泉口以及扩大了的节理时,由于压力减小,导致地下水中的二氧化碳逸出,碳酸氢钙被分解成碳酸钙而产生沉淀。,石钟乳,溶洞,11,洞内奇观石钟乳,地下河,12,13,贵州省毕节县的织金洞,原名打鸡洞。位于县城东北23公里处织金洞是一个多格局、多层次、多类型的高位旱洞,洞内岩溶生长独特,景物规模宏大,雄伟壮观,千姿百态,精妙绝伦。全洞初勘长12.1公里,面积达70平方米,两壁最宽处173米,垂直高度多在50至60米,最高处达150米。洞内空间开阔,地形起伏迭宕,岩溶堆积物达40多种,囊括了世界溶洞所有的形态类别。,14,15,伊朗的阿里萨德尔溶洞、美国田纳西州的休顿格罗托洞穴,斯洛文尼亚的Skocjan洞穴,16,苏格兰的海蚀洞穴芬格(Fingal)洞穴、挪威尼加斯布林冰川下的冰洞,17,中国南部的著名洞穴桂林的芦笛洞穴、越南下龙湾的众多洞穴之一,佛罗里达州温特帕克的落水洞,18,“天坑”是岩溶(又称“喀斯特”)地区地下河运行形成大面积塌陷造成的,它与常说的“岩溶漏斗”不同,岩溶漏斗一般是斜坡,上宽下窄,天坑则是四壁岩石峭立,深度百米至数百米以上,犹如一个巨大无比的“桶”。这个“桶”,口径从近百米至数百米不等,容积从10万立方米至1亿立方米以上。天坑形状奇特,地处僻壤,坑上坑下林木葱郁,如果能进入“桶”底,更觉神奇。天坑在国内外均有发现。我国重庆开隆县、奉节县,四川兴文县,广西乐业县、巴马县等地都先后发现了天坑,当地人分别称其为“石围”、“石院”、”岩湾”、“漩坑”、“龙缸”等,国外说法也不一样,一般称为Greatdoline(大漏斗)。我国有关专家认为称其为“天坑”最确切,故取名为“岩溶天坑”(Karsttiankeng),简称“天坑”。,19,20,田纳西州婆罗洲上的鹿洞,摩洛哥洞穴,洞穴探险和科学考察,21,美国亚利桑那州流星陨坑,犹他州精致拱桥,天坑,22,我国南方地区化学作用为主,地貌景观以石芽、石柱峰丛、峰林,大峡谷,溶洞等为特色。,23,3、岩溶工程地质研究的意义,一方面,岩溶地区形成优美的自然风景.充分利用岩溶洞穴作为地下工程等。另一方面,生态环境脆弱,水旱及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在该地区进行工程建设常常会遇到一些特殊的工程地质问题。主要有:岩溶渗漏,引发地区塌陷,造成坑道涌水、突水、滑落。,24,据广西39个岩溶山地县统计,在已建的260座大水库中,有明显渗漏的(设计效益与实际效益相比低于80者)有92座。,(1)水利水电工程:渗漏、溃坝、诱发地震,25,(2)道路工程路基、站场、桥梁地基稳定性、地基塌陷我国东部岩溶区,铁路4010公里,岩溶塌陷376处,近十年间中断车1860小时,颠覆列车3次。,26,(3)地下工程涌水、突水、岩溶冒落,27,(4)工民建地基稳定性、塌陷问题自1977年至今,武汉地区先后发生6次岩溶地面塌陷:1977年,汉阳中南轧钢常堆料场塌陷;1988年,武昌陆家街塌陷和阮家巷塌陷;1999年,毛坦村小学塌陷;2000年2月,武昌司法学校塌陷;2000年4月,青菱乡烽火村塌陷1988年5月10日,武昌陆家街地面塌陷,圆形塌坑,直径22M,深10余米,十间民房、大树、电线杆等塌入坑中,引起附近工厂、学校、住宅墙体、地坪变形、开裂。,28,2000年4月6日下午4时8时,洪山区青菱乡烽火村地面塌陷。陷坑18个,最大陷坑长63米、深67米;最小陷坑12长,深小于2米。陷坑带呈近东西向分布,散分在东西300米、南北250米的范围内。有2栋民房完全倒塌,有16栋民房出现不同程度的开裂、破损。该村196户、990余名村民无一人伤亡。,29,几乎所有的塌陷洞内都涌积清澈的地下水,水位埋深13米,可测水深达3米多,不少塌陷洞内可见基岩出露。洞内的水位抽几天都不见下降。经压路机碾压过的泥土路基,陷坑分布密度惊人,仅在1处约100多米长的路段,就发现有32个。在今年4月修路基时就陆续发现塌陷,修涵洞时就遇到过2个溶洞,投了100多立方石头才填满。现在看到的塌陷大部分都经挖掘机车清理,准备填充石料。据了解随着工程施工铺开,近日又新出现了10多个塌陷。,正在进行路基施工的桂林至梧州市高速公路与桂林市外环高速路段相接处,近期发现大量岩溶塌陷。这一罕见的岩溶地面塌陷群发生在位于临桂县会仙镇马面村以南约2公里处正在施工的路基。目前已发现有85个塌陷溶洞,分布在2公里长新辟的路基上,直径最小为1米,大至10多米,最浅的为1米,最深的3米多。,30,31,(a)开始沉下去不久,注意昂贵的赛车掉入坑内。(b)从空中看,这个坑几乎完全对称。(c)堵塞后的景观,落水洞地区现在成了一个城市公园。,32,4、岩溶地基稳定性问题,1)变形破坏的主要形式(1)地表塌陷:地基受力层范围内,存在较大的空洞(如溶洞)。在自然条件下或建筑荷载作用下,产生洞体坍塌,引发地面塌陷而导致建筑物破坏。(2)地基承载力不足:或不均匀塌陷:覆盖岩溶区,因覆盖层强度较低,不能满足建筑荷载要求而出现破坏。或沉降不均匀导致建筑破坏。(3)地基滑动:较大的溶沟、溶洞等形成临空面,向临空面产生的滑动现象。,在岩溶地基上进行建设时,由于荷载等原因,产生地基塌陷破坏,或失稳,这便是岩溶地质稳定性问题。,33,34,2)产生塌陷主要与以下条件有关:(1)覆盖层厚度:覆盖层薄,易于塌陷且形成时间短;覆盖层厚,不易塌陷或形成时间相对较长。90%塌陷出现在覆盖层厚度30m者很少产生塌陷。(2)水的作用:常常因为地下水位下降或降雨期间产生,常出现于降落漏斗中心,土体含水量达60%以上的状态。(3)土质条件:砂性土比粘性土易于塌陷,结构愈散软愈易塌陷且速度愈快。(4)覆盖层下伏有较大的溶蚀空洞是形成塌陷的有利条件。,35,5、岩溶地基的处理措施,当岩溶地基不能满足要求时,必须进行处理。根据实际情况可考虑选择如下措施:,(1)挖填:浅埋洞体,可挖除软弱充填物,回填强度高的土石体。(2)跨盖:当基础下有小溶洞时,可以采用梁板跨越或柱?支架的办法保证基础稳定性。(3)灌浆加固:对于洞体埋深较大时,可采用钻孔灌浆的办法堵填洞穴。(4)对于覆盖层堆可采用夯实等处理办法。此外,可以改变基础形式。如桩基础,或采取绕避等措施。,36,37,38,避开,39,(2)治理:挖填;垮越;灌注加固;压浆、旋喷桩;桩基;当堆积物不易清除或不被冲失流走时,可根据建筑物需要作支承桩或摩擦桩,40,强夯合理疏导水气,多种方法综合利用,41,6、地下水对土木工程的危害1)地下水对建筑物和建筑材料产生腐蚀作用;溶出侵蚀:混凝土中Ca(OH)2成分被水溶解。碳酸侵蚀:含侵蚀性CO2的水溶解混凝土中的钙质而使混凝土崩解。硫酸盐侵蚀:水中SO4-2与混凝土作用生成新的化合物,由于体积膨胀而胀裂。酸性侵蚀:pH值低的酸性水对混凝土具腐蚀性。镁盐侵蚀:水中镁盐与混凝土作用后生成化合物溶解于水。2)水位升降使建筑物地基产生不均匀上升和沉降,影响稳定与安全;3)地下水渗流引起岩土变形、强度降低,引起地质灾害;地面沉降、地面塌陷、流砂、管涌、浮托作用、基坑突涌等。4)地下涌水影响施工、甚至工程废弃、人员伤亡(上海地铁透水、地下工程遇大量水后防止和治理无效而废弃等危害)因此,地下水是工程地质分析、评价和地质灾害防治中的重要影响因素。,42,渗透变形(seepagedeformation)管涌:单个土颗粒发生独立移动的现象。多发生在不均匀的砂砾土中。流土:一定体积的土粒同时发生移动的现象。多发生在均质砂土层和粉土层中。,43,1998洪水,1998年洪水中各种险情6000余处,44,隐患与险情,45,武汉丹水池堤防抢险,46,上海轨道交通4号线事故,2003年7月1日凌晨4点,正在施工中的上海市地铁四号线区间隧道浦西联络通道发现渗水,随后出现大量流沙涌入,引起地面大幅沉降;上午九点左右,地面建筑八层楼房发生倾斜,其裙房部分倒塌。由于报警及时,所有人员均已提前撤出,因而无人员伤亡,受其影响的周围楼房里的市民们也已全部撤出。,临江花园大厦(倾斜10),47,抢险方案:,对轨道交通4号线区间隧道进行封堵,解除了因险情对整个隧道区间的威胁向地下采取注浆压浆技术减少地下流沙的涌动,保护周边地区的建筑拆除受险情影响的大楼及裙房,用注浆机不停地把水泥浆注入地下,加固地面地基,提高地基承载力,潜水员身穿70kg潜水服,潜入地下进行封堵,确保大厦地基不渗水,采用传统方式拆除破坏楼房7月2日,48,7月3日新险情,受地面沉降影响,董家渡外马路段长约30米的防汛墙,发生沉陷、倾斜、开裂。此时,正值上海汛期开始,上千名武警官兵奉命紧急出动,用沙袋和身躯,在浦江边筑起“U”字型围堤,将长江抗洪的经典场景再现!,武警官兵火速奔赴现场抢险救灾,武警官兵分几队,一组负责装沙,一组负责沙包传递,武警官兵有的抛填沙包筑堤,有的跳进黄浦江排险堵漏。,49,24小时筑起长160m,高2m,伸入黄浦江约10m的弧形临时堤坝,控制了险情,50,建于1989年71米高265米长1993年8月7日垮坝死亡300余人,渗透破坏:青海沟后水库的溃口,沟后水库沙砾石面板坝失事实录,51,Teton坝(美国),概况:土坝,高90m,长1000m,建于1972-75年,1976年6月失事,损失:直接8000万美元,起诉5500起,2.5亿美元,死14人,受灾2.5万人,60万亩土地,32公里铁路,原因:渗透破坏水力劈裂,52,1976年6月5日上午10:30左右,下游坝面有水渗出并带出泥土。,Teton坝(美国),53,11:00左右洞口不断扩大并向坝顶靠近,泥水流量增加,Teton坝(美国),54,11:30洞口继续向上扩大,泥水冲蚀了坝基,主洞的上方又出现一渗水洞。流出的泥水开始冲击坝趾处的设施。,Teton坝(美国),55,11:50左右洞口扩大加速,泥水对坝基的冲蚀更加剧烈。,Teton坝(美国),56,11:57坝坡坍塌,泥水狂泻而下,Teton坝(美国),57,12:00过后坍塌口加宽,Teton坝(美国),58,洪水扫过下游谷底,附近所有设施被彻底摧毁,Teton坝(美国),59,失事现场目前的状况,Teton坝(美国),60,7、地下水控制,1)地下水控制的一般方法控制方法:明沟排水、井点降水、深井降水、隔渗等。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与要求,按照技术可行、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原则比较分析。优选控制地下水方案。2)控制渗流的方法(1)截水墙控制:各种截水墙(2)截流排水:(3)井点和深井降水:3)流砂与管涌的防治流砂:突发地大量带走岩土颗粒;管涌:缓慢地、由少到多地带走岩土细小颗粒;措施:人工降低水位、避免水下开挖、冻结、化学加固等;,4)坝基防渗和排水(1)注浆帷幕防渗:在渗水上游钻孔,高压注人水泥浆形成防水屏障。(2)防渗墙止水:(3)坝基排水:,61,5)、边坡工程的地下水控制(1)地下水对边坡工程的影响(A)近期淤积的软土组成的岸坡,在地下水的浸泡下岩土体的强度降低,同时地下水引起岸坡侵蚀,并产生渗透压力,影响岸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