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节钢的淬火与回火,一、钢的淬火,二、钢的回火,一、钢的淬火,淬火:将钢加热到Ac3(或Ac1)+3050,保温一定时间,然后迅速冷却获得马氏体的热处理工艺。,(一)钢的淬火工艺,1.淬火加热,(1)加热温度,亚共析钢:Ac33050,共析钢、过共析钢:Ac13050,完全淬火,不完全淬火,H升温保温时间。可根据经验或配合实验确定,也可参考热处理手册。,箱式电阻炉(或煤气炉)可控气氛炉(渗碳、渗氮、碳氮共渗等)真空加热炉盐浴炉,(3)加热设备:,(2)加热时间(H):,箱式电阻炉,实验室电阻炉,燃气炉,真空炉,2.淬火冷却,聚乙烯醇水溶液,钢的理想冷却曲线示意图,水,油,盐水,硝盐浴和碱浴,(分级淬火或等温淬火的冷却介质),()冷却介质,常用淬火介质及其冷却能力:盐水水聚乙烯醇油空气,b.单液淬火一种淬火介质。如:水冷、油冷,c.双液淬火如:水-油、油-空气高温区:冷却能力较强的介质低温区:冷却能力较弱的介质,()淬火方法,a.预冷淬火,加热、保温后先在空气或热水中预冷一段时间后,再放入淬火冷却介质中。,a,e.等温淬火:,在下B转变区的盐浴或碱浴中等温下B(等温温度和时间由该钢C曲线定),d.分级淬火,在Ms以上或以下的盐浴中保温然后空冷。,各种淬火方法的示意图,(3)冷处理,目的:为了尽量减少钢中残余奥氏体的数量以获得最大数量的马氏体。,作用: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钢的硬度和耐磨性,另一方面可以稳定工件的尺寸,防止在使用中变形,这对于高精度的量具、精密零件尤为重要。,冷处理就是将淬火钢继续冷却到7080(也可冷却到更低的温度),并保持一段时间,使残余奥氏体在继续冷却中转变为马氏体。,3.淬火组织,亚共析钢:含C量0.5时:,共析钢:,过共析钢:,M板条,(M板条+M片状)A,M片状AFe3C粒状,(M板条+M片状)+A,M板条+M片状,亚共析钢(20Cr),亚共析钢(45钢),板条M,板条M+针状M,过共析钢(T12A钢),17.感应加热、盐浴炉加热、箱式炉加热都可以用来进行局部淬火。()18.先用油冷后用水冷可以预防工件的变形和开裂。()19.先用水冷后用油冷可以预防工件的变形和开裂。()20.分级淬火和等温淬火方法都能有效的减小形状复杂零件在淬火时的变形。(),随堂思考题,21.对某些钢件,当其尺寸较小时,即使在空气中冷却也能够得到马氏体组织,因而也属于淬火。()30.因为碳素钢也能获得100%马氏体,所以合金元素对钢获得马氏体组织无任何关系。()31.因为马氏体含碳量越高其硬度越高,而马氏体含碳量与奥氏体的含碳量相同,所以,奥氏体的含碳量越高,淬火后所组织的硬度也越高。()32.淬火后进行冷处理能提高硬度和尺寸稳定性。(),二、钢的回火,(一)回火:淬火钢加热到A1以下,保温一定时间,然后冷却的热处理工艺。,(二)目的:,3.获得所要求的组织和性能。如:M回、S回、T回等。,1.降低脆性,减少或消除内应力、防止工件变形和开裂。,2.减少残余奥氏体,稳定组织、稳定尺寸。,井式回火炉,(三)淬火钢的回火转变及组织,过饱和碳原子的偏聚(20100)马氏体中过饱和的碳原子将自发向晶体缺陷处偏聚,使马氏体正方度下降。,.马氏体的分解(80350)马氏体分解后形成的低碳相和弥散的碳化物组成的复相组织称为回火马氏体,.残余奥氏体转变(250300)AM回,.碳化物的变化(250400)淬火马氏体完全分解,但相仍保持板条状或针状外形,碳化物全部转变为渗碳体。,.相的回复与再结晶(400),板条或针状相和细小粒状的渗碳体组成的机械混合物称为回火屈氏体,渗碳体逐渐聚集和球化,马氏体的板条状或针状形态消失,形成多边形的铁素体。,多边形的铁素体和粗粒状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称为回火索氏体,回火温度硬度、强度,塑性、韧性。,回火时性能的变化,40钢的力学性能与回火温度的关系,1.提高回火稳定性,合金元素对回火转变的影响,回火稳定性:指钢在回火时,抵抗回火造成软化的能力。,合金元素减缓回火的四个过程。这对切削刀具至关重要。,2.产生二次硬化,强碳化物形成元素还可在高温回火时析出弥散的特殊碳化物,使钢的硬度显著升高,造成二次硬化,回火温度较高时析出细小、弥散的、高硬度的合金碳化物,如Mo2C,使硬度反而提高。,回火时A中析出合金碳化物A中C%Ms、Mf,随后冷却时AM,(2)二次淬火,(1)弥散硬化(第二相(沉淀)强化),二次硬化原因:,1.低温回火(150250),回火组织:回火马氏体(M回)(过饱和固溶体十碳化物),由M中析出极细小片状碳化物,目的:保持高硬度,降低脆性及残余应力。,应用:用于工模具钢、表面淬火及渗碳淬火件。,(四)回火种类,亚稳定碳化物溶入相中,从相中析出细粒状的渗碳体。相仍保持M形态。,组织:相细粒状Fe3C回火屈氏体(T回)。,目的:硬度下降,韧性、弹性极限和屈服强度。,应用:用于弹性元件,如弹簧等。,2.中温回火(350500),目的:较高的强度、硬度、塑性、韧性,即具有良好综合力学性能,优于正火得到的组织。,应用:重要结构零件。如轴、螺栓、连杆、齿轮等。,碳化物聚集长大及相回复、再结晶。,组织:多边形相颗粒状Fe3C回火索氏体(S回)。,3.高温回火(500650),淬火+高温回火调质处理,简称调质。,淬火M,回火M,T,回火T,T,回火S,S,(五)回火脆性,回火脆性:当回火温度升高时,在250350和500650两个区出现冲击韧性明显下降的脆化现象。,1.第一类回火脆性(250350),不可避免的,但可躲开。,2.第二类回火脆性(500-650),主要出现在含Cr、Ni、Si、Mn等合金元素的合金钢。回火后快冷(如水冷)可避免;或加入W、Mo元素。,钢的回火脆性,(六)淬火回火的工艺缺陷,3.硬度不足硬度不均匀,2.过热或过烧,过热加热温度过高或保温时间过长所造成的A晶粒粗大。,过烧加热温度过高或超过固相线温度,使A晶界局部熔化或氧化。,1.氧化与脱碳,4.淬火变形和开裂、原因和预防措施,淬火变形淬火后钢件体积、形状、尺寸的变化。,由淬火内应力(包括热应力与组织应力)所造成。,热应力是指钢件在冷却过程中由于其表面和心部的温差引起的钢件体积胀缩不均匀所产生的内应力。组织应力是指由于钢件快速冷却时表层与心部相变不同时,以及相变前后相的比容不同所产生的内应力。,GCr15脱碳(M回火+A+Fe3C)表面脱碳大量F,GCr15钢过热组织粗大M+A,W18Cr4V过烧(M淬火+A+共析+Ld延晶界分布),20CrMnTi渗碳层中裂纹(M回火+A+Fe3C)裂纹,(2)合理进行结构设计,预防措施:,(1)正确选材。,(4)合理制订淬火工艺。,(5)淬火后及时回火,消除内应力。,(3)合理制订热处理工艺标准。,1.淬硬件:下料锻造退火(正火)粗加工精加工淬火回火(中、低温回火)磨削,2.调质件:,下料锻造退火(正火)粗加工调质精加工,(七)淬火、回火在零件制造工艺路线中的位置,23.无论那种钢,回火后的硬度总是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28.高温回火可能产生第二类回火脆性而降低韧性,因而对韧性要求高的零件不宜采用高温回火。()29.冷却速度越快,温度越不均匀,容易产生残余应力而降低零件的力学性能,因而,所有淬火钢如果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南昌校园安全教育主题展厅
- 累积滑移施工方案
- 保险公司营销策略方案
- 景区公众号活动方案策划
- 会计实习报告范文两篇
- 建筑车行坡道分析方案设计
- 会务会展活动施工方案
- 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第2节化学反应的表示练习试题以及答案(适合鲁教版)
- 城镇雨污管网施工方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维生物磷酸酯镁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 历届澳网男单冠军一览表、历史介绍
- 中国冠心病康复循证实践指南(2024版)第一部分
- DL∕T 1870-2018 电力系统网源协调技术规范
- 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DC指南解读)
- AQ 1083-2011 煤矿建设安全规范 (正式版)
- FZ∕T 54007-2019 锦纶6弹力丝行业标准
- 2024年江苏省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数学试卷试题(答案详解1)
- DZ∕T 0148-2014 水文水井地质钻探规程(正式版)
- 关于颈椎病介绍
- 膝痹病的中医治疗方案
- Know Before You Go:趣谈“一带一路”国家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