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5/27,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2020/5/27,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重点问题:,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区域产业结构理论地区主导产业理论,2020/5/27,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主要内容:,第一节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内涵第二节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第三节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与罚展第四节中国产业结构演变第五章区域产业布局,2020/5/27,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第一节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内涵,一、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内涵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在发展经济学中得到了充分的阐述。区域经济增长是指区域经济总量的增加,包括地区GDP的增长和人均GDP的增加,“不论采取何种办法,只要一个国家的商品产量和劳务量提高了,我们就可以把它看做是经济增长”,2020/5/27,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第一节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内涵,区域经济发展包括三方面的含义:第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通常用人均GDP来衡量。这既是衡量经济增长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准。第二,以技术进步为基础的产业结构升级。有没有产业结构的升级是是否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判断标准。产业结构的升级都是以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为前提条件的,技术层次更高的产业逐步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就意味着区域经济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2020/5/27,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第一节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内涵,第三,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经济发展意味着更多的民众参与到经济发展过程中来,他们由传统的农民转化为现代产业工人,集聚到城镇中从事着效率更高的第二、第三产业活动,从而带动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正因为如此,人们把工业化和城市化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两条主旋律,缺一不可。由此可见,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发展是具有内在本质差别的两个概念,增长注重量的增加,发展的核心是质的提高。如果一个国家经济总量增加了,产业结构没有升级,发展质量没有提高,那么就是没有发展的增长,是低质量的增长。,2020/5/27,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第一节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内涵,二、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任何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都会规律性地经过6个阶段,从任何一个发展阶段向更高一个阶段的跃迁都是通过产业结构转化来推动的。因此,产业结构的变动和升级是划分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基本依据。,2020/5/27,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第一节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内涵,第一阶段传统社会: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绝大部分人口从事农业,没有或极少有现代化工业,生产力水平很低。传统社会发展水平低,基础设施、技术水平都比较落后。第二阶段工业化初期阶段:产业结构由以落后农业为主的传统结构逐步向以现代工业为主的工业化结构转变,工业中则以食品、烟草、采掘、建材等初级产品的生产为主。这一阶段区域开始走上工业化的发展道路,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市场逐步扩大,投资环境得到改善。这一时期的产业主要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利用区域内廉价劳动力降低成本,提高产业和区域的竞争能力。,2020/5/27,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第一节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内涵,第三阶段工业化中期阶段:制造业内部由轻型工业的迅速增长转向重型工业的迅速增长,非农业劳动力开始占主体,第三产业开始迅速发展,这就是所谓的重化工业阶段。由于这一阶段的产业大部分属于资金密集型,对资金需求量大;同时工业劳动力开始占主体,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市场稳步扩张,投资领域宽广,选择余地大:作为支柱产业的重化工业,作为先导产业的机械工业和电子工业,为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居民服务的轻工业、耐用消费品工业以及第三产业等等。工业化中期阶段是区域经济发展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发展的关键性阶段,2020/5/27,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第一节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内涵,第四阶段工业化后期阶段:在第一、第二产业协调发展的同时,第三产业开始由平稳增长转入持续的高速增长,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第五阶段后工业化社会:制造业内部结构由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导向以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导转换,同时生活方式现代化,高档耐用消费品在广大群众中推广普及。,2020/5/27,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第一节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内涵,第六阶段现代化社会:第三产业开始分化,智能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开始从服务业中分离出来,并占主导地位;人们消费的欲望呈现出多样性和多变性,追求个性。可见,区域产业结构与区域发展阶段密切相关。产业结构升级是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必要手段。另一方面,各阶段不是截然分开的,处于特定发展阶段的区域同时具有前一阶段和后一阶段产业结构所具备的某些特征,2020/5/27,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第二节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区域产业结构是指特定区域内各经济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研究区域产业结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常见的有两大部类(消费资料的生产与生产资料的生产)结构,农轻重结构,三次产业结构,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的结构,地区主导产业与辅助产业结构等等。三次产业结构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结构,三次产业结构的演进以及制造业内部结构的升级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标志。主导产业是体现地区特色、代表地区利益的产业,合理选择和发展主导产业是实现劳动地域分工的基本途径。,2020/5/27,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第二节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一、区域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其动因(一)三次产业的划分1克拉克对三次产业的划分区域的全部社会经济活动划分为第一次产业、第二次产业和第三次产业,其中:第一次产业包括一切直接取自于自然界的经济活动,主要有广义的农业和矿业;第二次产业指一切对自然物进行加工的经济活动,主要有广义的工业和建筑业;第三次产业是指除第一、二次产业以外的所有的社会经济活动,提供服务是其主要特性。如果说第一、第二产业是有形物质财富的生产,那么第三产业则主要是服务并繁衍于有形物质生产之上的无形财富的生产。,2020/5/27,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第二节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2中国对三次产业的划分1985年,国务院办公厅批转的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规定了中国三次产业的划分标准。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和建筑业。,2020/5/27,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第二节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外的其他各业,它又可分为两个部分: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具体又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等;第二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公用事业、地质勘探业、咨询服务业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居民服务业、农业服务业、水利业、公路及内河(湖)航道养护业等;第三层次: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文化、教育、广播电视、科学研究、卫生、体育及社会福利事业等;第四层次: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及军队、警察等。,2020/5/27,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第二节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二)三次产业的演化规律1配第克拉克定律克拉克主要研究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的转换规律。他通过对主要发达国家劳动力转移的实证研究,得出结论: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进而再向第三产业转移;从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劳动力的比重则呈现出增加的趋势,2020/5/27,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第二节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2库茨涅兹等人对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研究的深化第一,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区域内第一产业实现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与第一产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一样,处于不断下降之中。第二,在工业化阶段,第二产业创造国民收入的比重及占用劳动力比重都会提高,其中前者上升的速度会快于后者。在工业化后期特别是后工业化时期,第二产业的国民收入比重和劳动力比重会不同程度地下降。第三,第三产业创造国民收入的比重及占用劳动力比重会持续地处于上升状态,其中在工业化中、前期阶段,其劳动力比重的上升速度会快于国民收入的比重。,2020/5/27,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第二节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美国的工业化过程起步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分别渐进式地经历了纺织、食品、服装业阶段(19世纪上半叶)、钢铁和机器制造业阶段(19世纪中叶)、铁路车辆制造阶段(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汽车制造业阶段(20世纪上半叶)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电子、信息为代表的现代化产业发展阶段。美国1839年三次产业创造国民收入的比重分别为42.6%、25.8%和31.6%,劳动力就业比重分别为643%、162%和195%,第一产业是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产业;到19世纪末,第一产业创造增加值比重已经下降到179%,就业比重也已降到42%,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第二产业已经成为国民财富的主要创造者。20世纪以来,美国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对传统工业进行新技术改造及现代产业的发展,并且以后者为主,体现了后工业化阶段及现代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第三产业的增加值比重和劳动力比重持续上升,支撑着国民经济的发展。,2020/5/27,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第二节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三)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1各产业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的差异是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动因弹性在数学意义上是两个变量变化率之极限的比值,即(dy/y)/(dx/x),该比值叫变量y对变量x的弹性系数。如果弹性系数大于1,则认为是富有弹性的,否则被认为是缺乏弹性的,即变量x的变化对变量y的变化影响不大。收入弹性是指在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产业产品需求的增加率与人均收入的增加率之间的比值:某产业的收入弹性系数该产业产品需求的增加率人均GDP的增加率,2020/5/27,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第二节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一般来说,如果某产业产品的收入弹性系数小于1,则意味着人们在增加的收入中,用于购买该产业产品的比重在下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收入的增加,该产业产品的市场处于相对萎缩状态,那么,该产业在经济发展总量中的比重也会下降。反之,如果某产业产品的收入弹性系数大于1,则说明人们将新增加收入的较大比例用于购买该产业产品,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该产业具有不断扩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该产业在国民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会逐步增加。产业产品的收入弹性越高,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比重提高的速度也越快。,2020/5/27,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第二节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著名的社会统计学家恩格尔(Engel)曾经研究了以食物支出为代表的农业产品需求与人们收入水平之间的关系,并得出结论: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食物支出在消费品总支出中的比重不断下降。人们将食物支出与消费品总支出的比值称为恩格尔系数,并以此来判断生活水平的高低。联合国颁布的恩格尔系数分级如下:最富裕:20%以下;富裕:20%40%;小康:40%50%;温饱:50%59%;绝对贫困:59%以上。关于恩格尔系数的分级还有一说:富裕型生活:25%以下;小康型生活:25%45%;温饱型生活:45%55%;贫困型生活:55%以上。,2020/5/27,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第二节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在世界发达国家,恩格尔系数都比较低,发展中国家则相对比较高。1993年的数据为美国11.4%,日本19.9%,韩国29.7%,法国18.3%,英国20.7%,菲律宾57.3%,印度53.0%。中国2000年恩格尔系数为46.2%,其中,城镇居民为39.2%,乡村居民为50.1%。因而从总体上看,中国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处于由小康向富裕过渡的阶段,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处于由温饱向小康过渡的阶段。,2020/5/27,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第二节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第二产业收入具有高弹性,不仅取决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需要更多的工业品,也取决于经济自身发展的需要。因此,在工业化时期,特别是工业化中期,制造业内部各产业的迅速增长为第二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第二产业的收入弹性也因此得到很快提高。到工业化后期,人们的消费主体转向服务领域,消费需求的多样化和多性化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生产已经达到高度的社会化、知识化、信息化,第二产业的发展更多地依赖于第三产业提供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因此,第三产业的收入弹性开始大幅度上升,第三产业也开始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2020/5/27,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第二节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2各产业技术进步及技术结构特征是决定产业结构变动的第二因素技术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三次产业由于各自特性的不同,在生产过程中对技术进步的感应也完全不同,主要表现为技术进步在促使各产业降低成本、实现规模经营、提高劳动效率方面有完全不同的特点,从而决定着各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功能和地位的变化。农业经济是一个半自然的再生产过程,生产周期长,受自然力的作用大,生产效率提高缓慢,农业技术进步比工业要难得多。,2020/5/27,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第二节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大规模集约化生产是第二产业的基本特征。大机器生产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最先进的技术,最直接地实现创新和技术进步,并且具有显著的规模经济效益。第三产业提供的商品是“服务”,决定了第三产业不能够像第二产业那样实现大机器生产,第三产业提供的商品是“服务”,决定了第三产业不能够像第二产业那样实现大机器生产,它始终具有劳动密集型的特性,技术进步对降低成本的作用不如第二产业明显,因此,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不如第二产业大。但是,它能够解决工业化过程中第二产业难以解决的大规模就业问题。,2020/5/27,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第二节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二、制造业内部结构的演变规律在整个工业化过程中,制造业内部结构的演化可分为三个过程。1重工业化过程,即工业结构由以轻工业为主逐步向以重工业为主转换。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WaltherHoffmann)用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与资本品工业的净产值之比来反映重工业化程度,后来人们称此为霍夫曼比例或霍夫曼系数,即:霍夫曼系数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生产资料工业的净产值在工业化进程中,霍夫曼系数是不断下降的。这就是著名的霍夫曼定理。,2020/5/27,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第二节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2深加工化过程,即在工业结构中的深加工工业比重不断提高在重工业化过程中,制造业结构又表现为由以原材料工业为主逐步转向以深加工工业和组装工业为主,这就是工业结构中的深加工化进程。制造业结构的深加工化反映了工业增长对能源、原材料依赖程度逐步下降的趋势,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地依赖于资本和技术投入。,2020/5/27,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第二节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3技术集约化,即在制造业结构深加工化的过程中,进一步表现出高技术化的趋势技术集约化不仅表现为所有制造业部门都采用越来越高的技术、越来越先进的工艺并实现自动化,而且表现为大批以技术密集为特征的高技术产业得以兴起和发展,并逐步成为工业的主体。技术集约化过程中,科学技术将日益成为工业发展中最重要的资源。,2020/5/27,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第三节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发展,一、地区生产专业化(一)地区生产专业化地区生产专业化是生产在空间上高度集中的表现形式,它是指按照劳动地域分工规律,利用特定区域某类产业或产品生产的特殊有利条件,大规模集中地发展某个行业或某类产品,然后向区外输出,以求最大经济效益。,2020/5/27,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第三节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发展,(二)地区生产专业化部门地区生产专业化部门是指一个地区内那些直接或间接为外区提供商品或劳务的部门。地区专业化部门具有特定的区域属性,一个县的专业化产品对于一个省来说就不一定是专业化产品,甚至还需要输入。对于一个省、一个大区来说,也是一样。,2020/5/27,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第三节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发展,(三)地区专业化部门的判定在区域经济学中,通常用区位商来判断一个产业是否构成地区专业化部门。区位商是指一个地区特定部门的产值在地区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与全国该部门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之间的比值。其计算公式是:,2020/5/27,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式中:qiji地区j部门的区位商;eiji地区j部门的产值;eii地区工业总产值;ei全国j部门的总产值;E全国工业总产值。当qij1,可以认为j产业是i地区的专业化部门,qij值越大,专业化水平越高;当qij1时,则认为j产业是i地区的自给性部门。,第三节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发展,2020/5/27,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第三节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发展,(四)地区专业化部门专业化水平的判断一个地区某部门专业化水平的具体计算,是以该部门可以用于输出部分的产值与该部门总产值之比来衡量。如果以xij表示i地区j部门的专业化系数,则有:xij=(eijei-EjE)eieij(42),2020/5/27,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第三节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发展,公式(42)中各符号代表的经济含义与公式(41)同。公式(42)可以变换为:xij=1-EjEeieij=1-1/(eij/eiEj/E)=1-1/qij(43)从(43)式可以看出,当qij1时,xij0,表示i地区j部门的专业化水平低;当qij1时,1xij0,表示i地区j部门的专业化水平高。,2020/5/27,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第三节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发展,二、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发展(一)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一个专业化部门要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必须同时具备如下4个条件:(1)有较高的区位商或专业化水平,一般q值在2以上或专业化系数在0.5以上,该产业的生产主要为区外服务。(2)在地区生产中占有较大比重,能在一定程度上主宰地区经济发展。一般而言,在选择主导产业时,地区范围大,对区位商和产值比重的要求相对较低;地区范围越小,要求越高。一个城市选择主导产业要求的区位商和产值比重比大经济区要求高,因为城市具有更高的外向性,而大区具有更强的综合性。,2020/5/27,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第三节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发展,(3)与区内其他主要产业关联度高,二者之间的联系越广泛、越深刻,越能通过乘数效应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影响力系数是指某一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感应度系数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每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某一部门由此而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也就是需要该部门为其他部门生产而提供的产出量。,2020/5/27,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第三节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发展,(4)能够代表区域产业发展方向,富有生命力的产业。主导产业是在较长时间内支撑、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因而必须是有发展前途的、代表区域发展方向的产业。为此,应该考虑如下因素:第一,根据本区域所处经济发展阶段选择主导产业。第二,根据产业发展的阶段来选择主导产业。第三,根据产业产品的收入弹性来衡量。,2020/5/27,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第三节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发展,(二)主导产业的发展一个地区的主导产业要得到良好的发展,至少应该注意解决如下问题:第一,选择先进的技术武装主导产业。一个地区主导产业的发展是否成功,关键在于其技术水平和产品竞争力。第二,培育大型企业集团作为地区主导产业发展的载体。第三,选择具有发展潜力的幼小产业进行扶持,为未来时期主导产业的升级和更替做准备。,2020/5/27,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第三节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发展,地区主导产业总是由三部分构成:一是已经具有强大生命力并代表区域发展方向的产业,这是地区主导产业的主体部分;二是目前还有较强的生命力,但技术层次较低的产业,这是上一轮主导产业发展的延续,对于区域经济发展而言,它是强弩之末,将在下一轮产业结构调整中逐步被淘汰;三是目前还比较幼小但技术水平高,发展潜力大并且反映区域发展趋势的产业,这是新兴的、将主宰未来时期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地方政府应该因势利导,积极支持该类产业的发展。,2020/5/27,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第三节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发展,三、主导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一)主导产业升级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主导产业的升级可以通过两个途径来实现:第一,以全新的、更高技术层次的产业来替代原有产业成为新的主导产业。一般而言,新主导产业是根据工业化进程中产业结构演进的基本框架逐步形成的。第二,在同一产业内部,通过技术进步实现产品结构的升级,或通过制度创新实现生产组织方式的重大进步,使原有主导产业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同一产业内的制度创新、技术进步以及生产组织方式的重大进步也可以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2020/5/27,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第三节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发展,(二)建立以主导产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一个地区(1)与主导产业直接产生生产性和非生产性联系的产业。包括为主导产业直接提供原材料及其他发展条件的产业,利用主导产业产品进行深加工的产业,为主导产业技术进步进行研究与开发的产业,为主导产业发展提供人才培训的教育产业以及金融业、广告业等等(2)基础设施产业。基础设施是区域内一切经济社会活动赖以进行的基本条件,是衡量区域投资环境硬件的主要指标。(3)为地方生产和生活提供服务的产业。包括商业、饮食、卫生、教育等传统的服务业以及旅游、娱乐、保健、保险等新兴服务业。,2020/5/27,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第四节中国产业结构演变,一、中国产业结构演变的历程年份轻工业重工业年份轻工业重工业1952645355197744056019536273731978431569195461638419794375631955592408198047152919565764241981515485195755045019825024981958464536198348551519594155851984474526,2020/5/27,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第四节中国产业结构演变,续前表196033466619854745261961425575198647652419624725281987482518196344855219884935071964443557198948951119655164841990494506196649051019914845161967530470199246653419685374631993465535,2020/5/27,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第四节中国产业结构演变,续前表年份轻工业重工业年份轻工业重工业19695034971994463537197046153919954735271971430570199648151919724295711997490510197343456619984295711974444556199942058019754415592000400600197644255,2020/5/27,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第四节中国产业结构演变,二、中国重工业超前发展阶段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其原因建国初期,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很低。1952年中国人均GDP仅为119元;在GDP中,第一产业比重高达50.5%,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分别为20.9%和28.6%。中国政府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1978年以前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的过程基本上表现为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下降,以及第二产业中重工业比重上升、轻工业比重下降的过程,重工业的增长远远快于国民经济其他各产业的增长,2020/5/27,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第四节中国产业结构演变,既然重工业超前发展违背了工业化的一般规律,那么为什么这一决策在中国能够执行近30年?这是因为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扭曲的宏观经济政策,人为地构造了一个重工业超前发展的外部环境和经济运行机制。,2020/5/27,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第四节中国产业结构演变,三、中国重工业超前发展的政策体制环境第一是扭曲的低工资政策。第二,低利率与低汇率政策,降低重工业投入的资金成本。第三,基础产业产品低价格,制造业产品高价格政策。第四,农产品低价格和各种服务低价格。第五,高度集中的企业管理制度和物资分配制度。,2020/5/27,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第四节中国产业结构演变,四、中国重工业超前发展的成败得失中国重工业超前发展是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客观上大大促进了中国重工业的迅速发展,很快建立了中国的重化工业体系,中国国力也得到大幅度增强,19521978年中国国民收入年均增长61%,以1952年中国GDP为100,1978年GDP指数为4714,这一时期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但是,由于重工业超前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钎焊工成本控制考核试卷及答案
- 奉化芋艿头网络营销方案
- 俱乐部建筑方案设计图纸
- 少儿游泳馆营销活动方案
- 2025版司法局《申请书(申请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空白模板)
- 光明区会展活动策划方案
- 国家工程质量管理qc
- 地下室出租营销方案范文
- 建筑垃圾破碎掩埋方案设计
- 建筑方案设计需要考虑什么
- 电瓶托盘堆垛车安全培训课件
- 快递分拣中心操作流程及安全规范
- 机加工安全质量培训计划课件
- 2025年秋人教版(2024)初中数学八年级第一学期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
- 2025年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技术模拟题及答案
- 软件行业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GB 46039-2025混凝土外加剂安全技术规范
- 传染病医院质量控制检查标准表
- 卷烟零售户培训课件
- 刑事诉讼法案例课件
- 2025年杭州市上城区九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招聘编外4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