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朱德和母亲》课文及教学设计_第1页
西师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朱德和母亲》课文及教学设计_第2页
西师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朱德和母亲》课文及教学设计_第3页
西师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朱德和母亲》课文及教学设计_第4页
西师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朱德和母亲》课文及教学设计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师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朱德和母亲课文及教学设计 朱德的母亲是一个勤劳的农村妇女,每天总是天不亮就起床,先把饭煮好,再下田劳动,还要养猪、养蚕、纺棉花,甚至做挑水挑粪的力气活。 朱德从四五岁起就帮母亲递柴火、烧开水。只要能帮到母亲的忙,再苦再累,朱德都觉得很高兴。到八九岁时,他学会了一些干农活的技巧和本领,不但能挑能背,还能种田了。 每天放学以后,看见母亲在灶前汗流满面地烧饭,朱德总是悄悄地把书包一放,就默默地挑水或放牛去了。一到农忙,他就整日在田里帮着母亲劳动。母亲看到朱德小小年纪,样样都和自己抢着做,非常心疼,常常拉着他的手,责怪地说:“你上学已经很累了,小孩子家,出去和同学一起玩玩吧。别替我干活了!”朱德总是笑笑,继续帮母亲忙这忙那,硬是抢在母亲前头把事情干完。村里人知道了,都夸朱德是个勤劳孝顺的好孩子。 朱德家没有水井,每天要到山坡下去挑水。挑满两桶水,再爬山坡走回家,这对一个八九岁的孩子来说,确实是件很难的事,但是朱德为了减轻母亲的劳累,总是抢着去做。 那是一个秋收季节的晚上,母亲做完了全家的饭,刚刚收拾好厨房,又忙着在月光下晾谷子,直到深夜还没休息。突然母亲发现水缸里的水用光了,但时间已经很晚,母亲怕惊动大家,打算第二天一早再去挑水。不过第二天清早,母亲起床一看,缸里已有满满的一缸水了。 一连几天都是这样,晚上水缸是空的,早上起来却是满的。原来,这是朱德天没亮时就起来挑满的。 朱德长大以后,离开母亲去读书,后来又参加了革命,工作十分繁忙,不能回家探望母亲,但他一直惦念着母亲,常给母亲写信、寄钱。 1944年,朱德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心中十分悲痛。当时他正领导着八路军打日本鬼子,因军务繁忙,不能回家见母亲最后一面,就专门写了一篇文章来纪念母亲。他在文章中这样写道:“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仅仅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我用什么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使母亲和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着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教学设计】教学要求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理解生字,并能准确书写,理解“勤劳孝顺、惦念”等词语的意思,体会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2.在读中体会朱德的勤劳孝顺以及母亲的的优秀品质对他的深刻影响,理解朱德同志在回忆录中的句子的含义。 3.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朱德同志与母亲之间血浓于水的真挚感情,学习他献身革命、忠于党、忠于人民的高尚品德。 重点难点 1.学会用多种方法学习生字一。 2.读懂课文,从重点词句中体会朱德的勤劳孝顺以及母亲的优秀品质对他的深刻影响。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注意生字的笔画和间架结构。 2.有感情地朗读课内容。 重点难点 学会用多种方法学习生字一。 教具准备 本课生字、词语卡片,朱德的照片和生平简介。 教学过程 一、谈话介绍,引入新课 1.谈话解题:俗话说:“骨肉亲情,血浓于水。”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中国伟大的元帅朱德同志与他的母亲一位平凡的中国妇女之间事情,让我们一直去感受他们的母子情深。 2.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介绍关于朱德元帅以及他母亲的生平。 二、读通课文,了解大意 1.请学生自读课文,用自己喜爱的符号勾出不理解的生字及不理解的词语。 2.学生自主识字,借助工具书或联系生活实际独立完成生字的学习。 3.用开火车、请小老师、猜字谜、拆分一组合部件的形式检查、巩固学生孤情况。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学习小组讨论解决。 4.通读课文,看看课文介绍了朱德和母亲之间发生的哪些事情。 三、紧扣中心词,体会朱德对母亲的爱 1.学生自由朗读全文,思考:你认为朱德是个怎样的人?你能用书中的两个词语来概括吗?(相机板书:勤劳、孝顺)孝顺:尽心奉养父母,顺从父母的意志。 2.组织讨论:课文围绕朱德“勤劳孝顺”讲了哪些事? 四、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母亲对朱德的影响 1.老师谈话:其实朱德的勤劳孝顺都来自于母亲优秀品质对他的深刻影响。组织讨论:你从课文中感受到了母亲的哪些优秀品质?(相机板书:勤劳善良、吃苦耐劳) 读课文第一段,思考:你从这个段中体会到了母亲的什么品质?是怎样体会到的?抓住“总是先再还要甚至”等重点词语想象母亲的操劳,感悟母亲的勤劳俭朴、吃苦耐劳。 读课文第二段,组织讨论:“心疼、拉、责怪”这三个词语包含着母亲怎样的情感?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感情朗读,感情母亲的善良。 朗读课文第六段,想想:你读懂了什么?是怎样读懂的?从“刚刚又还”等词语中体会母亲的勤劳,从“怕惊动大家”体会母亲的善良体贴。 2.小结。 五、布置作业 1.写本课生字词语。 2.朗读课文。 教后感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巩固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注意生字的规范书写。 2.学习重点词句,体会朱德同志与母亲之间血浓于水的真挚情感。 3.学习朱德同志献身革命、忠于党、忠于人民的高尚品质。 重点难点 读懂课文,从重点词句中体会朱德的勤劳孝顺以及母亲的优秀品质对他的深刻影响。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2.说说课文内容。 二、突破难点,感情升华 1.齐读最后一段,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请作上记号。 2.启发:作者是怎样把对母亲的热爱与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对革命事业的忠诚结合起来的?给我们什么启示? 3.小结:朱德是,是革命家,他心里装着人民,还装着党和国家。文章通过这个设问句,使报答母亲深恩的感情上升为更博大的感情:“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使母亲和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着快乐的生活。”“能做到”“一定能做到”,态度坚决,信念明确。 三、拓展延伸,丰富外延 1.学了这篇课文,你认为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了怎样的情感?对你有什么启发?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交流介绍收集到的朱德和他母亲的相关材料。 3.组织学生朗诵挽朱德母联,再次体会人物的品质。 4.学生回家帮亲人做几件自己力所能及的事,然后同学间交流自己的体会。 四、再读课文,自主识字1.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忆生字,交流记字方法。 2.观察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