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提升练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新人教版_第1页
2021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提升练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新人教版_第2页
2021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提升练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新人教版_第3页
2021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提升练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新人教版_第4页
2021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提升练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新人教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作业提升练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9运城模拟)被称为高速公路“流动杀手”的团雾,大多是由于局部区域近地面空气辐射降温而形成的浓雾,具有突发性、局地性、尺度小、浓度大的特征。江苏省近年来由团雾引起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比例高达18%左右。下图是沪宁高速公路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1.一天当中,团雾的多发时段往往是()a.06时b.612时c.1218时d.1824时2.团雾多出现在高速公路上的主要原因是()a.汽车尾气排放量大b.沿线工业污染严重c.路面昼夜温差较大d.靠近河湖与林草地3.沪宁高速公路团雾发生频率最大的地点是()a.b.c.d.【解析】1选a,2选c,3选c。第1题,依题意,团雾是近地面空气辐射降温而导致大气中水汽凝结成雾,其发生条件是降温,一般在夜晚时间段易出现,而后半夜气温较低更易出现。第2题,高速公路独特之处在于汽车尾气排放量大和路面昼夜温差大,而汽车尾气与雾形成关系不大。第3题,雾的形成条件之一是要有充足的水汽,图中地位于太湖附近,水汽充足,故团雾发生频率最大。下图为某区域某时刻的等温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46题。4.图示等温线分布状况最可能出现在()a.夏季午夜b.夏季正午c.冬季午夜d.冬季正午5.影响图中39纬线上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大气环流b.海陆分布、地形c.大气环流、海陆分布d.地形、洋流6.下面四幅图是四位同学绘制的该区域某季节某时刻的晨昏线与最冷月等温线分布图。其中画法组合正确的是()【解析】4选a,5选b,6选c。第4题,根据图示纬度分布规律可知,该半球位于北半球,该地图示纬度较高,陆地温度在20 左右,说明该区域为夏季。读图可知,陆地等温线向低纬凸,海洋的等温线向高纬凸,根据“凸高为低,凸低为高”的规律可知陆地温度低于海洋温度,说明该区域为晚上。第5题,图中39纬线上陆地与海洋上的温度差异是由于海陆分布不同造成的;在图中39纬线的西部,等温线呈半封闭状,越向中心,温度越低,说明地势越高。第6题,该地位于北半球,北半球在最冷月份应该昼短夜长,而且越向北昼越短,夜越长;晨线应该呈东北西南走向,昏线应该呈西北东南走向,最冷月份,同纬度陆地温度低于海洋温度,陆地等温线向低纬度弯曲,海洋等温线向高纬度弯曲。(2019潍坊模拟)蜃景是一种气象景观,是在水面或陆面上空的稳定大气层中,由于垂直方向上空气密度显著差异形成的一种幻景。当底层空气密度高,而上层密度低时,在实际景物上方的远处出现它的影像,此即“上蜃景”,当底层空气密度低,而上层密度高时,在实际景物下方的远处出现它的倒影,此即“下蜃景”。遇到大风吹来时蜃景瞬间消失。据此完成7、8题。7.最易出现“上蜃景”的时间段及地点是()a.夏季海洋b.夏季沙漠c.夏季柏油路面d.冬季暖流海面8.大风吹来时蜃景消失是因为大风()a.带来大雾影响视线b.扰乱稳定的大气层c.导致水平方向热量差异d.导致垂直方向对流显著【解析】7选a,8选b。第7题,出现“上蜃景”要求“底层空气密度高,而上层密度低”,即垂直方向上空气向下堆积。夏季海洋与陆地相比,升温慢,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使上层空气密度降低、底层空气密度增大;夏季的沙漠地区升温快、气温高,夏季柏油路面因比热容小,升温快、气温高,冬季暖流海面,暖流流经地区气温较高,三者都因近地面气温较高,使空气受热膨胀上升,造成上层空气密度增大、底层空气密度降低,都不易出现“上蜃景”现象。第8题,蜃景的出现和维持要求大气层“稳定”,大风吹来使原本稳定的大气层遭到破坏;大风有利于雾的快速扩散,且大风是使蜃景消失,并不是被大雾阻挡看不见;风产生的原因是因为不同地区间的温度差导致气压差,即水平方向上的热量差异产生了风,而不是风导致了热量差异;风是指大气的水平运动,大风吹来会干扰该地空气的上升或下沉运动,使垂直运动减弱、水平运动加强。【知识拓展】热力环流与空气运动特点热力环流原理,空气受热上升,空气冷却下沉。空气上升,在顶部辐散开,在底部辐合;空气下沉,在顶部辐合,在底部向四周辐散。水面与四周的气温差异,相当于海陆热力差异。(2020河南联考)热岛强度是指中心城区比郊区气温高出的数值大小。我国某城市位于黄河河谷,城市建设速度和扩展速度迅猛,热岛效应逐渐增强。下图为该城市某日热岛强度变化统计图。据此完成911题。9.该日城市热岛效应()a.子夜前后最弱,正午前后最强b.日出前后最弱,正午前后最强c.夜间较强,白天相对较弱d.夜间较弱,白天相对较强10.导致该日1214时热岛强度为负值的主要因素是()a.人口数量b.气流运动c.建筑物密度d.交通通达度11.推测该城市热岛效应最强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解析】9选c,10选b,11选d。第9题,热岛强度的数值越大,热岛效应越显著。结合图示可知,该日城市的热岛效应白天相对较弱,夜间较强,子夜前后最强,午后最弱。第10题,该日正午前后,太阳辐射最强,城市上空盛行上升气流,利于散热,而郊区盛行下沉气流,不利于散热,因而导致城区气温低于郊区气温。第11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一天中,气温较低时,热岛强度较大;该城市位于黄河河谷,冬季受冷气团控制,气流稳定,有利于热岛效应的形成与发展,加之受河谷地形影响,不利于城市散热,因此冬季热岛效应最强。【加固训练】 热岛强度是指中心城区气温比郊区高出的数值。下图示意北京市不同季节热岛强度逐时分布。读图完成(1)、(2)题。(1)关于北京市热岛强度的逐时变化,说法正确的是()a.22时次日7时,城市热岛环流最强b.午后2时左右,气温最高,对流旺盛,热岛效应最明显c.1522时,市区升温显著d.58时,市区均温最高(2)关于北京市热岛强度季节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春季丰富的降水降低了城市热岛强度b.受上班人流、车流影响,各季节热岛强度在早上7时前后均达到高峰值c.秋季多大风,城市热岛强度较小d.冬季低温,人为释放热造成热岛效应最明显【解析】(1)选a,(2)选d。第(1)题,午后2时左右,气温最高,对流旺盛,热岛效应最弱。1522时,该地区热岛强度增大,市区温度下降。22时次日7时,城市热岛强度大,热岛环流最强。第(2)题,北京春季降水少,不是城市热岛强度降低的原因。热岛强度在夜晚比白天高,夜晚人流、车流少。秋季多大风,城市热岛强度白天较小,夜晚较大。冬季低温,人为释放热造成热岛效应最明显。二、非选择题(共56分)12.(2019宿迁模拟)读下面图文材料,回答问题。(28分)珀斯是一个多风的城市。夏季以微风为主,一天中风向多变,冬季风力强劲,素有澳大利亚“风城”之称。(1)说明珀斯夏季风向日变化明显的原因。(2)分析珀斯冬季风力强劲的原因。(3)分析图示地区风能开发利用比重小的原因。【解析】第(1)题,主要考查区域风向日变化特点的成因。主要从区域下垫面性质差异入手分析即可。第(2)题,珀斯位于南半球中纬度地带,根据冬季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特点,再结合珀斯的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综合分析即可。第(3)题,图示地区位于澳大利亚,地广人稀,能源需求量少;读图可知,该区域煤炭资源丰富,煤炭的开发成本低;风能密度低、不稳定,风电成本高。答案:(1)珀斯西临海洋,东连面积广大的沙漠(大陆);夏季多晴天,昼夜温差大;白天,沙漠地区(陆地)升温快,近地面形成低压,风从海洋吹往陆地;夜晚,沙漠地区降温快,近地面形成高压,风从陆地吹往海洋,所以风向多变。(2)南半球冬季西风带北移,南北温差大,中纬度地区气压梯度力大,西风强劲;珀斯位于30s40s,西临辽阔海洋,且地势平坦开阔,因此风力强劲。(3)图示地区地广人稀,能源需求量少;煤炭资源丰富,开发成本低;风能密度低、不稳定,风电成本较高。13.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8分)材料一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海陆昼夜增温、冷却的模拟实验,如图所示。材料二图中甲为福建省 7 月气温分布图,乙为甲中b地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1)材料一实验说明了什么地理原理? (2)说出材料二图甲中由 a 地经戴云山、 b 地到黄岗山一线的气温分布特点,并根据材料一的实验,说明a地气温比b地气温低的原因。(3)福建省是我国的重点林区之一,在森林消防方面已积累了许多经验。结合图乙分析,说出b地一年中森林防火的重点季节及理由。【解析】第(1)题,沙石代表陆地,水代表海洋,两者昼夜温度差异说明了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