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北京师范大学东莞石竹附属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30小题,每题2分)1.地球上的某点,其南侧是中纬度,北侧是低纬度,西侧为东半球,东侧为西半球,该点是:a. 30n, 160eb. 30n,20wc. 30s,20wd. 30s,160e【答案】d【解析】【分析】低纬度和中纬度的分界线是30纬线,从20w向东到160e是东半球,从20w向西到160e是西半球。【详解】地球上的某点,其南侧是中纬度,北侧是低纬度,该点纬度是30s。西侧为东半球,东侧为西半球,该点经度是160e。d对,a、b、c错。2.在南极上空看,飞机甲沿南极圈作逆时针方向飞行;在北极上空看,飞机乙沿着北极圈作顺时针飞行,这两架飞机的飞行方向:( )a. 都自东向西飞行b. 都自西向东飞行c. 甲机向东飞行,乙机向西飞行d. 甲机向西飞行,乙机向东飞行【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地球自转方向的灵活应用,旨在考查学生对本知识点的理解记忆。【详解】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而甲机沿南极圈作逆时针方向飞行,所以甲机自东向西飞行;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而乙机沿北极圈作顺时针方向行,所以乙机自东向西飞行。因此,两机飞行方向都是自东向西,所以a项正确,bcd项错误。故选a。【点睛】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一般概括为“北逆南顺”。3.在一张长、宽分别为108厘米、79厘米的纸上,绘一张长、宽分别为250千米、180千米地区的地图,要求四周边框各留2厘米,宜选用的比例尺是:( )a. 1:5000000b. 1/250000c. 二万五千分之一d.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4千米【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地图。根据比例尺的计算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四周边框各留2厘米,实际在纸长104厘米的范围内画图,通过计算,最适合的比例尺是1:250000故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 a、c、d不符合题意。4.我国某科学考察船6月在赤道附近考察,有一天正午船上听到上海广播电台广播9点钟,此时船位于:( )a. 165e附近b. 150e附近c. 90e附近d. 75e附近【答案】a【解析】“北京广播电台广播9点钟”即120e地方时为9:00,当地正午地方时为12:00,故当地的经度为165e附近,选a。读图中四幅等高线图,完成下面小题。5. 图中的数字表示的地形部位,下列选项中,地形部位名称排列与图序相符的是:()a. 山峰山谷山脊盆地b. 山峰山脊鞍部山谷c. 盆地山脊鞍部山峰d. 盆地山脊山谷山峰6. 上图四幅地图中的虚线,可能发育成河流的是:()a. b. c. d. 【答案】5. c 6. c【解析】【5题详解】由图中等高线分布规律可以判断,地形部位名称排列与图序相符的是为盆地,中心低四周高;为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出;为鞍部,地形当中两山之间比较平缓的部位;为山峰,中间高,四周低。【6题详解】等高线向高处凸出,有可能有河流发育。符合的是。当地时间2010年2月27日3时34分(当地采用西四区区时,且为夏令时),智利发生特大地震,震级为里氏88级,震中位于南纬3548,西经7242海域。据此并读图完成下面小题。7. 此次地震发生时,北京时间为 ( )a. 2010年2月26日15时26分b. 2010年2月27日14时34分c. 2010年2月27日18时34分d. 2010年2月28日2时34分8. 图中示意的四个城市中距震中最近的是 ( )a. b. c. d. 9. 图中城市至城市的海岸线约长 ( )a. 232千米b. 410千c. 671千米d. 728千米【答案】7. b 8. c 9. c【解析】本题考查时差计算、【7题详解】2010年2月27日3时34分减去夏令时1小时,为2010年2月27日2时34分即西四区的区时,则北京东八区的区时为2010年2月27日2时34分+12小时=2010年2月27目14时 34分。b正确。【8题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震中位于南纬3548、西经7242海域,距离地最近,c正确。【9题详解】图中与地之间相隔纬度大约为5,根据经线上纬度差1读经线段的长度为110千米,所以距离约为550km,海岸线不是直线,故应比550km长,c选项最为接近。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读经纬线示意图,图中虚线是晨昏线,阴影与非阴影部分代表两个不同日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 此刻,甲地地方时为a. 6时b. 15时c. 9时d. 21时11. 若图中的日期是7日和8日,则某地(86s,80w)的区时是a. 7日21时40分b. 7日22时c. 8日3时20分d. 8日8时【答案】10. d 11. 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日期分界线和时差计算。【10题详解】图中一格经度间隔为90。根据图中虚线是晨昏线,则甲右侧经线地方时为0:00,晨昏线为昏线,与赤道的交点的地方时为18:00,甲地地方时为21:00。d正确。【11题详解】根据甲地地方时为21时 其左侧日期分界线为180经线,则甲地经度为90w;非阴影部分代表位于180经线西侧,为7日,则某地(80w所在西五区)区时为7日22时,选b。【点睛】地球上的日期分界线有两条,一条是180经线,另一条是0:00所在经线。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2. 关于a、b两处洋流流向a. a洋流向东南流,b洋流上升b. a洋流向西北流,b洋流下降c. a洋流向西北流,b洋流上升d. a洋流向东南流,b洋流下降13. m地沿海海域因a. 上升补偿流形成大渔场b. 加那利寒流与南赤道暖流交汇形成大渔场c. 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交汇形成大渔场d. 拉布拉多寒流与北大西洋暖流交汇形成大渔场【答案】12. c 13. a【解析】本题考查洋流分布及其影响。【12题详解】根据图示的经纬度判断,该地位于南美洲西海岸,附近为秘鲁寒流,所以b处为上升流,a处向西北流故选c【13题详解】由上题可知,秘鲁寒流为上升补偿流,为寒流,能够形成大渔场,为秘鲁渔场。所以本题选择a。下图是“某区域沿回归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a处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b. b山脉由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挤压而成c. c地处于世界最大的河流流域d. d所在地形区为东非高原15. 流经e海域洋流a. 为西澳大利亚寒流b. 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洋流c. 对沿岸有增温增湿的作用d. 由高纬流向低纬【答案】14. b 15. d【解析】试题分析:首先,从提干和图提供的经纬度确定该地位置在南美洲,再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图中:b是安第斯山脉,c是拉普拉塔平原,d是巴西高原,e是太平洋,f是大西洋。【14题详解】a处于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岸,应为热带沙漠气候;c位于巴西高原以南地区,非亚马孙平原,为拉普拉塔平原;d所在地形是巴西高原,而非东非高原。【15题详解】南美洲西海岸为自南向北流的秘鲁寒流。不是西澳大利亚寒流,也不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洋流,对沿岸有降温减湿的作用。此洋流由高纬流向低纬。选择d。【考点定位】南美洲地理概况【知识拓展】南美洲大陆的地形可分为三个南北方向的纵列带:西部为狭长的安第斯山,东部为波状起伏的高原,中部为广阔平坦的平原低地。安第斯山脉长9000公里,是世界最长的山脉,阿空加瓜山海参拔6960米,是南美洲最高峰;东部为巴西高原、圭亚那高原和巴塔哥尼亚高原,其中巴西高原面积50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最大的高原;中部为奥里诺科平原、亚马逊平原和拉普拉塔平原,是世界最大的冲积平原。16.不属于南亚西北部印度(或塔尔)沙漠形成的原因是a. 离海较远b. 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内c. 西南季风不易吹到d. 古代原始森林遭到破坏【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世界气候。巴基斯坦的塔尔沙漠影响主要是由于受西南季风影响小,且位于副热带地区,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降水少,且历史时期植被破坏严重,故导致沙漠广布。【考点定位】印度(或塔尔)沙漠形成的原因17.下列关于东南亚与南亚地理特征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 受热带季风影响,农业生产具有良好水热条件b. 大部分地区属高原地形,地势平坦,土壤肥沃c. 河流众多,水量丰富,均自北向南注入印度洋d. 利用丰富的石油资源,重点发展石油化工工业【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组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东南亚和南亚地理特征共同点分析,需要结合基础知识分析答题。【详解】东南亚和南亚受热带季风影响,农业生产具有良好的水热条件,故a正确;南亚地形北部是山地,中部是平原,南部是高原,东南亚的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马来群岛多山地和丘陵,故b叙述错误;东南亚的河流有注入印度洋的,也有注入太平洋的,如湄公河注入太平洋,伊洛瓦底江等注入印度洋,故c错误;东南亚主要的矿产资源是锡矿、石油和天然气,南亚主要的矿产资源是煤铁锰,故d错误。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8. 上述四幅图中,比例尺最大的一幅是a. 甲b. 乙c. 丙d. 丁19. 在图示四国中,都有回归线穿过,其中没有沙漠分布的国家是a. 甲b. 乙c. 丙d. 丁20. 有关图中四个国家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甲国地势西高东低,高原面积广阔b. 乙国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旱雨季分明c. 丙国河流较少,但中部地区地下水丰富d. 丁国有世界最长的河流流经21. 有关四个国家经济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甲国是世界最大的咖啡和天然橡胶的生产国b. 乙国工业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c. 丙国是工矿业和农牧业发达的国家d. 丁国最主要的经济支柱是长绒棉的生产和出口【答案】18. d 19. a 20. a 21. 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世界地理分区。图中所示的四个国家从左向右依次是巴西、印度、澳大利亚、埃及【18题详解】图示实际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大,根据经纬线可以判断,四个国家中丁(埃及)的实际面积最小,则比例尺最大。d正确。【19题详解】四国中,巴西回归线附近主要为热带草原气候,没有沙漠分布;乙为印度,回归线穿过的西北部,存在热带沙漠气候;澳大利亚为西部和内陆地区为广阔的热带沙漠气候;埃及为热带沙漠气候,面积广大。故答案选a项。【20题详解】根据经纬度及轮廓可知,甲国为巴西,巴西地势南高北低,南部为巴西高原,北部为亚马孙平原,故a说法不正确。 乙国为印度,印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分为旱雨两季,故b说法正确。 丙国为澳大利亚,该国河流少,中部为大自流盆地,地下水丰富,故c说法正确。丁国为埃及,流经埃及的河流是尼罗河,是世界最长的河流,注入地中海,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故d说法正确。选a。【21题详解】巴西是世界最大的咖啡生产国,马来西亚才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国,故a错误。印度的工业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区,并不是东南沿海,故b错误。 澳大利亚是“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坐在矿车上的国家”,可见澳大利亚的工矿业和农牧业发达,故c正确。 埃及的长绒棉是重要的传统出口商品,主要经济支柱是石油、航运、侨汇和旅游业,故d错误。【点睛】地图上距离一定时,比例尺和地图上表示的实地范围成反比,即有比例尺越大,地图上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小,地图上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大。读北纬30附近三个三角洲位置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22. 关于三个三角洲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三条河流的汛期都在夏季 三地的气候特点相似三地地势低平,土壤肥沃三地的植被类型相同a. b. c. d. 23. 关于以上三角洲人文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灌溉水渠是三地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三地生产的主要农作物都有棉花三条河流两岸都曾是世界古文明的发源地三地都发展了石油加工工业a. b. c. d. 【答案】22. b 23. d【解析】试题分析:【22题详解】从图中经纬度和大陆轮廓信息可以判定三个三角洲分别是尼罗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密西西比河三角洲。三条河流的汛期都在夏季,三地地势低平,土壤肥沃。选择b。【23题详解】只有尼罗河三角洲灌溉水渠是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其他两个水资源较丰富。三地生产的主要农作物都有棉花。密西西比河两岸不是世界古文明的发源地。三地都发展了石油加工工业。选择d。【考点定位】世界地理概况【知识拓展】尼罗河(阿拉伯语:,埃及语:iteru,科普特语:piaro或phiaro)是一条流经非洲东部与北部的河流,与中非地区的刚果河以及西非地区的尼日尔河并列非洲最大的三个河流系统。尼罗河长6,853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2007年虽有来自巴西的学者宣称亚马逊河长度更胜一筹,但尚未获全球地理学界的普遍认同。尼罗河有两条主要的支流,白尼罗河和青尼罗河。发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的青尼罗河是尼罗河下游大多数水和营养来源,但白尼罗河则是两条支流中最长的。它源于非洲中部的大湖地区,其最远的源头位于卢旺达(2165592s29195232e),向北它流经坦桑尼亚并注入维多利亚湖,再从此湖中溢出注入艾伯特湖,往北流入乌干达和苏丹共和国南部,并于后者处形成大面积沼泽湿地。青尼罗河源于埃塞俄比亚的塔纳湖(12288n37155311e),从东南流入苏丹。在苏丹首都喀土穆附近,白尼罗河青尼罗河相汇,形成尼罗河。尼罗河从苏丹首都向北穿过苏丹和埃及,所经过的地方均是沙漠。从古代开始埃及的文明就依靠尼罗河而形成和兴旺。除海港和海岸附近的城市外埃及所有的城市和大多数居民住在阿斯旺以北的尼罗河畔,几乎所有的古埃及遗址均位于尼罗河畔。在其入海口尼罗河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三角洲,在这里它注入地中海。读图,回答下面小题。24. 两河口附近的平原在发展农业生产方面相同的限制性因素是a. 雨热不同期b. 水旱灾害频繁c. 土地荒漠化d. 风沙危害严重25. 初冬和早春,河段易有凌汛现象出现,这种现象还可能发生在a. 尼罗河b. 密西西比河c. 莱茵河d. 叶尼塞【答案】24. b 25. d【解析】试题分析【24题详解】由图示轮廓和经纬度判断,河为密西西比河三角洲;,为黄河三角洲,都是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风沙影响小;夏季高温多雨,多洪涝灾害;湿润性气候,荒漠化少有发生。选b正确。【25题详解】凌汛是高纬度寒冷地区江河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初冬和早春,河上游河段易发生汛期现象,应是指凌汛现象,这种现象发生在冬季有结冰期,河流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河段,所以还可能发生在叶尼塞河,d对。莱茵河无结冰期,a错。乌拉尔河、伏尔加河自北向南流,流向较低纬度,无凌汛现象,b、c错。考点:区域气候类型,河流水文特征及成因。【名师点睛】经纬度定位,是常用的判断方法,可以省去不少判断时间。但是对学生的要求较高,需要掌握、记忆的知识较多。根据位置,判断不同区域的气候类型差异,河流不同河段的水文特点。要知道凌汛现象发生的河段,所必须的条件是有结冰期、流向较高纬度。26.关于非洲地理的叙述,正确的是a. 非洲有“高原大陆”之称,平均海拔高度居各洲之首b. 非洲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和国家、地区数目居世界各大陆之首c. 非洲是天然橡胶、椰枣、咖啡和油棕的最大产区d. 绕道好望角的航线被西方国家称为“海上生命线”【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非洲的概况,世界海拔最高的大洲为南极洲;亚欧大陆国家和地区数目多;亚洲是天然橡胶、椰枣、咖啡和油棕的最大产区;绕道好望角的航线被西方国家称为“海上生命线”。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考点定位】非洲的概况读图回答:27. 近百年来,图示区域冰川面积快速减少的主要原因是a. 温室气体增加b. 太阳辐射增强c. 臭氧空洞扩大d. 酸雨危害严重28. 【小题2】当甲地一年中雪线最低的时候a. 澳大利亚东南牧场牧民正忙于剪羊毛b. 北印度洋的洋流呈顺时针流动c. 美国北部森林内地面光照为最强的季节d. 巴西高原正值干季草木枯黄【答案】27. a 28. c【解析】【27题详解】主要是考查学生对于全球气候变化的现象和原因的了解,冰川面积的减小是全球变暖造成的,而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温室气体增加。【28题详解】考查了雪线与温度的关系,雪线与温度呈正相关。甲地为青藏高原,该地一年中雪线最低时,温度也最低,为北半球的冬季。读下列经纬线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29. 最接近大洲分界线的经线经过的地点是 ( )a. 甲b. 乙c. 丙d. 丁30. 图中四个地点中,有大片温带荒漠分布是 ( )a. 甲b. 乙c. 丙d. 丁【答案】29. a 30. d【解析】试题分析:【29题详解】亚洲与欧洲的分界: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而甲所示经纬度位置为乌拉尔山,所以最接近大洲分界线。【30题详解】温带荒漠带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中部和北美大陆西部的一些山间高原上,以及南美大陆南部的东侧。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干旱类型。这里植被贫乏,只有非常稀疏的草本植物和个别灌木;土壤主要是荒漠土。处于南温带的巴塔哥尼亚沙漠,是世界上仅有的温带大陆东岸沙漠。它的成因主要是西侧高峻的南北走向的安第斯山脉对西风带屏障形成的雨影效果引起的。巴塔哥尼亚沙漠处于山脉东侧高原上,从西侧山脉由流水带来的泥沙在高原上沉积为沙漠提供了砂源。答案选d。考点:本题考查大洲知识。二、简答题(共40分)31.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等高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字母a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_,其顶部与底部的高差至少在_米以上(2)李村在王村的_方向。(3)沿着剖面线bc的地质剖面图中,处形成浅谷的原因是_;处发育成河谷的原因是_。(4)在一中,可能有温泉出现的是_(5)d地区为_地形,理由是_【答案】 (1). 陡崖 (2). 50米 (3). 东南 (4). 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易被侵蚀 (5). 断层地带岩石破碎,易被侵蚀,沿断层线发育成河谷 (6). (7). 盆地 (8). 等高线接近闭合,河流由北、西、南三面向中部的干流汇集,表明中间低四周高.【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等高线地形图及地质剖面图的读图分析能力。【详解】(1)a处的等高线重合,说明该地是陡崖。假设等高距为a,m与n之间等高线有b条,则(b+1)a相对高度(b-1)a,则计算出相对高度在50-150米,那么至少为50米。(2)本题要注意图中已经给出的指向标,可知李村在王村的东南方向。(3)根据岩层的形态可以判断,处为背斜,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易被侵蚀。处岩层出现错位为断层结构,断层地带岩石破碎,易被侵蚀,沿断层线发育成河谷。(4)温泉一般出现在断层的地方;一只有 属于断层。(5)d等高线接近闭合;河流由北、西、南三面向中部的干流汇集,表明中间低四周高,说明是盆地。32.读“南亚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有关图中数码所在地的正确说法是_。a.地盛产黄麻 b.地的降水量比各地都多c.地铁、锰资源丰富 d.地土壤的ph大于7(2)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判定德干高原的地势特点是_。(3)a国气候类型主要是_,该国农业发展主要面临_和_两大问题。(4)a国主要工业部门是_和_。近年来,以计算机软件为主的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其新兴电子工业中心是_。(5)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a、b、c三国在综合国力基本实体方面的共同优势是_。【答案】 (1). c (2). 西高东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3). 热带季风气候 (4). 旱涝灾害 (5). 粮食需求量大 (6). 纺织工业 (7). 钢铁工业 (8). 班加罗尔 (9). 人口数量多【解析】【详解】(1)根据图示的国家轮廓判断为印度。印度的黄麻主要分布于东北部地区;图示地位于喜马拉雅山脉的南侧,为西南风的迎风坡,降水最丰富,土壤呈酸性;地位于德干高原的东北部,有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三册信息技术课件
- 笔墨中国课件
- 心理效应课件图片
- 2025年水利设施开发管理服务项目合作计划书
- 出库免责协议书范本
- 2025年食品筛选清洗机械项目发展计划
- 饮料委托生产协议书范本
- 上海劳动纠纷协议书范本
- 股权分期兑付协议书范本
- 石砂供销协议书范本
- 结算补充合同协议
- 2025-2030中国基于磁珠的纯化试剂盒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上海市安全员C3证(专职安全员-综合类)考试题库
- 医院消毒隔离工作基本知识培训
- 5 我是小音乐家 (教案)-2023-2024学年人音版(2012)音乐三年级下册
- 质押监管解决方案
- 2025届筠连县数学五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答案
- 单位酒水采购合同范本
- DB11-T 754-2017 石油储罐机械化清洗施工安全规范
- 《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
- 铁路技术规章:018铁路军事运输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