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司马迁发愤写《史记》_第1页
12.司马迁发愤写《史记》_第2页
12.司马迁发愤写《史记》_第3页
12.司马迁发愤写《史记》_第4页
12.司马迁发愤写《史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司马迁简介:司马迁(前145或前135?)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人。卒年不可考。司马迁10岁开始学习古文书传。20岁时,从京师长安南下漫游,足迹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区,所到之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不久仕为郎中,成为汉武帝的侍从,多次随驾西巡,曾出使巴蜀。元封三年(前108),司马迁继承其父司马谈之职,任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及皇家图籍。太初元年(前104),司马迁开始撰写史记。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获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史记的撰写。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史学影响深远。史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也是优秀的文学作品。鲁讯先生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另外,司马迁还撰有报任安书,记述了他下狱受刑的经过和著书的抱负,为历代传颂。,“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史家之绝唱”是说其历史学成就。“无韵之离骚”是说其文学成就。既具备史学的完整严谨,又具备文学的优美流畅。所谓“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意思是说历史上最高的造诣和无与伦比的历史详细纪录,而且在文学方面包括可读性阅览性的修为很高,既是历史又是美诗,其中蕴含的历史性用文学的角度给予充分描述和词语。,“发愤”是什么意思?探究“发愤”的原因感受“发愤”的过程思考“发愤”的结果,司马迁出生在黄河岸边的龙门。他从小看着波涛滚滚的黄河从龙门下呼啸而去,听着父老乡亲们讲述古代英雄的故事,心里十分激动。父亲司马谈是汉朝专门掌管修史的官员,他立志要编写一部史书,记载从黄帝到汉武帝这3000余年间的历史。受父亲的影响,司马迁努力读书,大大充实了自己的历史知识。他还四处游历,广交朋友,积累了大量的历史资料。,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尽信书,不如无书。,司马谈临终之时,泪流满面地拉着儿子的手说:“我死之后,朝廷会让你继任我的官职,你千万不要忘记我平生想要完成的史书哇!”司马迁牢记父亲的嘱托,每天忙着研读历史文献,整理父亲留下来的史料和自己早年走遍全国搜集来的资料。,正当他专心致志写作史记的时候,一场飞来横祸突然降临到他的头上。原来,司马迁因为替一位将军辩护,得罪了汉武帝,入狱受了酷刑。,李陵转战千里,杀贼过己数倍,箭尽道尽,,古代名将也不过此。他虽投降,尚属情由原。臣以为,只要他不死,还是会效忠汉朝的。,司马迁受得是当时一种极为残忍的刑罚宫刑,受刑前必须把手脚像杀猪一样绑起来,然后用绳子捆到木架上,剥光了衣服,再一顿暴打,阉割男子生殖器,像太监一样。宫刑也称腐刑,这是因为,对受害者来说,不但肉体痛苦,而且心灵受辱,从此像一株腐朽之木,有杆但不能结实。,宫刑又称蚕室,所谓蚕室,据唐人颜师古的解释:“凡养蚕者欲其温早成,故为蚕室,畜火以置之。而新腐刑亦有中风之患,须入密室,乃得以全,因呼为蚕室耳。”这就是说,一般人在受宫刑以后,因创口极易感染中风,若要苟全一命,须留在似蚕室一般的密室中,在不见风与阳光的环境里蹲上百日,创口才能愈合。,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但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便打消了这个念头。他想:“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想到这里,他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重又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简,在上面写下一行行工整的隶字。,就这样,司马迁发愤写作,用了整整13年时间,终于完成了一部52万字的辉煌巨著史记。这部前无古人的著作,几乎耗尽了他毕生的心血,是他用生命写成的。,耳濡目染刻骨铭心博览群书专心致志飞来横祸悲愤交加血溅墙头了此残生重于泰山轻于鸿毛忍辱负重奋笔疾书坚持不懈毕生心血前无古人辉煌巨著,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氐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我国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从小就(),聪慧异常,再加上(),他受父亲影响极深,立下了宏伟的志向:协助父亲写完史记。为了增长见识,积累材料,年轻时代的司马迁(),游历了祖国()在他专心致志写作史记的时候,将军李陵入狱,司马迁(),(),因而得罪了汉武帝,遭(),蒙受了()。身受酷刑的司马迁悲愤交加,但他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还是(),坚持写作,终以()完成了52万字的()-史记,并将它(),传之后人,功高盖世!,答案如下:,博闻强记家学渊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