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五单元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 单元检测题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五单元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 单元检测题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五单元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 单元检测题_第3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五单元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 单元检测题_第4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五单元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 单元检测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五单元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 单元检测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只要有细菌和真菌存在,人和其他动物就会生病B抗生素虽能治病,但使用不当也会对身体不利C绝大多数细菌和真菌能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D腌肉长时间不易腐烂,是由于盐分多会抑制细菌的生长2 . 下列生物中,没有细胞结构的是( )A变形虫B病毒C真菌D细菌和放线菌3 . 能控制生物的发育和遗传的是( )A细胞膜B细胞质C细胞壁D细胞核4 . 在四个相同的装置里分别装入等量的下表所示物质,搅拌均匀后密封,在对应温度的环境中同时放置一段时间。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装置物质温度()酵母菌+葡萄糖+水25一30酵母菌+水25一30酵母菌+萄萄糖+水0一5酵母菌+萄萄糖+水95一100A对照,可验证酵母菌需要的物质和能量来自葡萄糖B对照,可验证温度对酵母菌发酵的影响C在某一时间段中的酒精浓度逐渐增加D将重新置于25一30的环境中,酵母菌都能继续发酵5 . 有关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A都是单细胞个体B具有细胞结构,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C繁殖方式为分裂繁殖D可通过形成芽孢,抵御极端环境,是自然选择的结果6 . 每到夏季,如果保存方法不当,吃剩的饭菜容易腐败变质其根本原因是( )A环境温度过高B营养物质含量丰富C食物含水量高D微生物大量生长、繁殖7 . 在生态系统中,如果没有分解者,那么( )A动植物的遗体残骸就会堆积如山B动物的种类将会更多C植物生长会长时间繁盛D整个生态系统依旧维持下去8 . 将4个相同的馒头分别存放在下列环境中,其中可能最早长出霉菌的是A温暖干燥的空气中B低温干燥的空气中C温暖潮湿的空气中D低温潮湿的空气中9 . 葵花籽粒常常有空瘪的现象,主要是因为( )A传粉不足B开花少C肥料不足D光照不足二、多选题10 . 对如图生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A都具有细胞核,能储存遗传信息B都能完成繁殖这一项生命活动C都有叶绿体,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D都能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三、填空题11 . (10分每空2分)夏天到了,贮存的食物很容易腐败,食物腐败的主要原因是细菌和真菌以食物为培养基,在适宜的环境下大量繁殖所致。为了保持食物新鲜,人们用了很多办法保存食品,如低温、腌制、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干制等。请设计实验探究某项因素是抑制细菌和真菌大量繁殖的因素之一。提出的问题:。作出的假设:。设计实验方案:。根据经验预测的结果:。得出的结论:。四、综合题12 . 如图是著名的“鹅颈瓶”实验示意图A瓶、B瓶内部装有肉汤,甲图表示A瓶用酒精灯煮沸,B瓶不作处理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瓶仍然保鲜,另一瓶变质;接着,将保鲜那瓶的瓶颈打断(如乙图),数日后,瓶中肉汤也变质,请回答:(1)设计这个实验的科学家是(2)甲图中肉汤仍保鲜的是瓶(3)甲、乙两组实验所控制的变量都是(填序号)A瓶颈是否打断B细菌的有无C肉汤是否煮沸(4)鹅颈瓶实验证实了细菌不是自然产生的,而是有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为此巴斯德提出了保存牛奶的方法:(5)防止食品腐败依据的原理主要是将食品中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它们的生长和繁殖13 . 据图回答问题:(1)可以用来放大观察物体的结构是_(填序号)(2)可以用来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6和_(填序号)(3)当调节_使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以免碰到玻片当看到模糊的图像时,可以转东_,直到清晰为止(4)如果用显微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视野左上方有一污点,转动目镜、移动装片,污点均不动,则污点只能在_上(5)假若你所用的显微镜只有四个镜头、若想在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多,你认为应选用的镜头组合是_14 . 1898年,荷兰植物学家贝杰林克利用细菌过滤器进行实验,当液体或者气体通过细菌过滤器的时候,细菌就被挡住。贝杰林克发现在滤液中仍然有能致病的病原体,该病原体不能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他把这种病原体命名为“病毒”。(1)噬菌体是一种专门破坏细菌的病毒,其结构简单,由_和_构成,只能寄生在_体内。(2)20世纪初,研究人员曾尝试用噬菌体侵染细菌作为一种治疗细菌感染的方法,(基本流程如图),称为噬菌体疗法。噬菌体吸附在细菌上后,首先将_注入到细菌体内,以此为模板,利用细菌体内的原料进行生物合成,通过此方式进行增殖,最终使得细菌裂解死亡。(3)从生物分类的角度看,细菌是一种_生物,在细胞结构方面与人体细胞最大的区别是_。15 . 科学探究为了使同学们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某生物兴趣社团的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一:将香蕉果肉切成厚度、大小、形状基本相同的薄片在甲、乙两个相同的盘子中分别放5片(如图所示),放入蒸锅内蒸30分钟后,冷却备用步骤二:迅速用未洗过的手的5个手指分别在甲盘中的每个香蕉片上按一下,乙盘的香蕉片不作处理,之后迅速用无菌保鲜膜将两盘分别密封,放在室内同一温暖环境中步骤三:几天后,观察两盘香蕉片的变化请你对以上实验设计进行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1)实验中把香蕉片作为了天然的,其作用是为细菌和真菌的生活提供各种营养物质(2)将两盘香蕉片放入蒸锅内蒸30分钟的目的是,步骤二中迅速操作的目的是,设置“香蕉片不作处理”的乙盘的目的是(3)如果要进一步探究“用香皂洗手是否能使手上的细菌和真菌大大减少?”,请你增加一个实验组,用于探究这个问题(简述补充的内容即可):16 . 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如果把人看做是一台仪器,眼睛算得上是其中最精妙的部件之一。人眼能看到物体,与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进入眼睛有关。光线通过相关结构到达视网膜,视网膜的视轴终点有一个浅漏斗状的、富含叶黄素的小凹陷区,叫做黄斑中心凹,那儿分布着丰富的视觉细胞,是视力最敏锐的地方。视觉细胞包括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两种。在明亮的环境里,主要是视锥细胞提供视觉功能,不同类型的视锥细胞对不同波长的光敏感,这就使我们在明亮的环境能够看到五彩斑斓的世界。视杆细胞只能感应光的明暗,不能感应光的色彩。视觉细胞内的膜结构上布满能够吸收光的视觉色素。视杆细胞上的视觉色素由光视蛋白和视黄醛分子构成,视黄醛分子来源于维生素A。当视觉色素吸收光后,其结构会发生改变,最终使得视杆细胞的电压发生变化,信息以电信号的形式传给大脑。而在视锥细胞中存在着其他三种不同的视觉色素。我们看到的物体就是通过两种视觉细胞对光的感应实现的,比如当你在阅读这篇文章时,肯定会让这些文字处于你的视野中央。在视野中央所对应范围的中心凹区域,每平方毫米仅视锥细胞就有18万个,这些细胞能够将接收的信号全部传输给大脑,因此,视野中央有很高的分辨率。而余光所对应的中心凹周围几乎没有视锥细胞,全部都是视杆细胞,我们仅能看到模糊不清的图像。人眼约有一亿多个视杆细胞和八百万个视锥细胞。这些视觉细胞死亡后不可再生,所以人眼的视觉细胞是人体最珍贵的不可再生的资源。但是,现代社会无处不在的短波蓝光已成为视觉细胞的头号杀手之一,它能穿透晶状体直达视网膜,使光敏感细胞凋亡。这种对人眼造成危害的蓝光,大量存在于电脑显示器、荧光灯、手机、LED等发出的光线中!(1)物体反射的光线,最终落在_形成物像。当视觉细胞获得图像信息时,会通过_将信息传给大脑的特定区域,形成视觉。(2)东周列国志提到“此鸟为鸮,昼不见泰山,夜能察秋毫”。根据文中信息推测,鹗鸮的视觉细胞与人相比,_细胞相对较多。(3)若_缺乏,则视黄醛分子减少,从而影响视杆细胞的功能,使人在黑暗环境中对光不敏感,形成夜盲症。若位于X染色体上某个基因异常,会导致人体无法感受红绿光,引发红绿色盲症,这说明基因_。上述两个视觉异常的疾病可以遗传的是_。(4)根据文中末段中给出的信息,请写出一条保护眼睛的具体措施五、实验探究题17 . 为了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生物兴趣小组用消毒过的甲、乙、丙三个相同锥形瓶,按如表要求进行了实验设计。请据表分析:(1)本实验中包含_组对照实验。甲和丙组成对照实验,其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