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千年梦圆在今朝1(2)_第1页
19 千年梦圆在今朝1(2)_第2页
19 千年梦圆在今朝1(2)_第3页
19 千年梦圆在今朝1(2)_第4页
19 千年梦圆在今朝1(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r6年级的国语下卷,第19课千年梦圆现在飞越地球漫游宇宙是中华民族的长梦。 2003年10月15日,“神舟5号”载人宇宙飞船被发射到宇宙,平安返回。 它的成功向世界宣告,成为中国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第三个国家,中华民族数千年的飞天梦终于成为了美好的现实。 现在,追溯历史潮流,一起追寻中华飞天梦吧! 引进新课程,指导目标,1 .正确阅读“华丽、尝试、火箭、结束、悲惨、通过、兴奋、规模、合作、细节、摘要、评价、魄力、嫦娥奔月、炎黄子孙、积劳成病、风华正茂”等词汇。 (重点)2.默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过程和千年梦日元的经过,激发民族的骄傲。 (重点)3.在具体事实叙述中学习说明道理的写作方法,体会中国航天员的团结与合作、默默献身、勇敢探索、顽强科学精神。 (难点),成功发射知识调查“神舟7号”的“神舟7号”载人飞船于2008年9月25日下午21时10分04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 9月27日16时35分,在刘伯明、景海鹏的协助下,中国“神舟七号”载人航天员翟志刚顺利开航,首次实施航天活动,在广大宇宙中首次留下了中国人的足迹。 他成为了走在中国宇宙中的第一人。 28日17时37分,“神舟7号”载人飞船返回。 总体感觉,3,从梦想到现实,从失败到成功,这一千百年梦想的实现依靠什么? 请在课文中找出句子来读。 一、文本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二千年的梦想是如何圆的? 坚持不懈,坚持不懈,团结合作,默默献身,探索,思考美好的梦想。 中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中国成为世界第五大能发射卫星的国家,发射了“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载人航天技术进一步发展,受到艰苦的努力,人们内心深处受到巨大的冲击和鼓舞,中国古代流传着“嫦娥奔月”神话和“鲶鹏翼”奇妙的想象明代官员万户,是世界上第一个乘火箭的人。 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1号”卫星通过“长征1号”火箭发射,中国进军宇宙的万里长征开始了。 2005年10月12日,中国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成功完成了“神舟六号”载人航天任务。 为了顺利完成这项工程,110多家公司接受了直接研发、建设、发射的任务,参与这项工程的合作公司达到了3000多人。 重点观赏,有些人因为及时方便,把被褥搬到工厂生病多次住院。有些年轻人虽然是风华正茂,但是华发早熟的人为此付出了全部心血和生命, 没有等待成功的日子突然逝去本文阐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了实现远离地球、漫游宇宙的美好梦想所做的错误尝试和追求,在新中国成立以来,重点记述了中国宇宙事业繁荣的众多科学技术人员、工人和解放军官兵的共同努力下, “神舟五号”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大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载人航天的千年梦想终于实现。 文章赞扬中国航天员热爱祖国、团结合作、默默献身、勇敢探索、顽强不舍的科学精神。 板书设计,嫦娥奔月,那是神话。女娲补天,更传奇。 九万里远想,九万里追求,一次约定! 听天风浩浩,迎接远客天庭结彩,和我一起唱歌。我的长城哪里是我的黄河站在星河岸上,请亲吻我的中国! 啊,瞬间的变化,瞬间的飞跃,五千年的梦,今天圆了! 炎黄飞天梦蔡桂林、扩充阅读、人造卫星、中国于1970年4月24日首次开发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火箭、中国独自开发了12种不同型号的“长征”系列火箭,适合发射近地轨道、地球静止轨道和太阳同步轨道卫星。 中国建设了酒泉、西昌、太原三个航天器发射场,圆满完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