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20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II)卷(模拟)_第1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20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II)卷(模拟)_第2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20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II)卷(模拟)_第3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20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II)卷(模拟)_第4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20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II)卷(模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20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成员间有明确的分工B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中,往往年长者是“首领”C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D失去雏鸟的红雀在育雏期间给鱼喂食是一种先天性行为2 . 有些种类的动物是群体生活的,下列描述的动物社会行为正确的是( )A白蚁建蚁丘是在蚁后的指挥下完成的B蜂后在蜜蜂群体中主要任务是产卵C狼群成员很自觉,不需要首领D野鸭群体中的首领的任务是孵卵3 . 下列对有关动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软体动物大多具有贝壳B家兔的身体中肌肉最发达的部位是后肢C鸟类的身体大都呈现流线型,是恒温动物D蚯蚓身体分节,因此蚯蚓属于节肢动物4 . 鲫鱼体内鳔的作用是( )A调节身体比重B分泌消化液C进行气体交换D贮存尿液5 .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一块骨、一块骨骼肌都是一个器官B骨骼肌只能牵拉骨,不能推开骨,则一个动作至少是有两组肌肉参与的C骨骼肌的中间是肌腹,骨骼肌的两端是肌腱D关节由关节腔、关节囊、关节软骨三部分构成6 . 珊瑚礁生态系统被称为“水下热带雨林”,珊瑚礁的建筑师是珊瑚虫,珊瑚虫身体上生活着虫黄藻,当温度升高时,虫黄藻会逃逸,导致珊瑚虫群体死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珊瑚虫的食物残渣是通过肛门排出的B珊瑚虫体表有刺细胞,是攻击与防御的利器C气候变暖可能会阻碍珊瑚礁的形成D珊瑚是珊瑚虫的尸体分泌物堆积而成的7 . 节肢动物和环节动物共有的特征是( )A都有触角B都由很多体节构成C体表有气门D足都是分节的8 . 下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四种动物的共同特征,该特征是:( )A恒温B有脊椎C用肺呼吸D有性生殖、卵生9 . 下列描述中,对自然界物质循环发挥作用最大的是( )A秃鹫取食腐肉B蚯蚓取食土壤中的腐殖质C细菌和真菌分解动植物残骸D蜣螂推粪球10 . 下列关于两栖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两栖动物都是农田害虫的天敌B保护稻田中的青蛙或在稻田中放养青蛙,能减少施用农药对环境的污染C蟾蜍眼睛后方的毒腺分泌毒液,能制成中药蟾酥D由于环境污染以及水域面积缩减等原因,两栖动物种类和数量正在减少11 . 某同学为了证明蝗虫也要进行呼吸,按图甲乙所示装置进行了实验,并观察甲、乙两装置中红色液滴与橡皮塞之间的距离,测量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红色液滴与橡皮塞之间的距离开始时10分钟后甲装置9.0cm4.6cm乙装置9.2cm9.1cmA细胞是蝗虫身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B甲比乙装置红色液滴向橡皮塞方向移动明显,是由于甲装置中的活蝗虫进行了呼吸,吸收了氧气,放出二氧化碳,被碱石灰吸收,气体减少量比乙装置多C蝗虫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气门D蝗虫的发育经过卵、若、成虫三个阶段,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12 . 蟑螂是厨房里的“常客”,有关蟑螂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体表有骨骼 B身体由体节构成C有4对足2对翅 D足、触角、身体都分节13 . 关于线形动物说法正确的是( )A身体呈圆筒形B所有线性动物都是寄生生活C身体由环状的体节构成D身体细长14 . 下列有关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属于两栖动物B有的两栖动物终生生活在水里C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爬行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摆脱了对水的依赖D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15 . 鱼生活在水中,下列与之相适应的结构特点中,错误的是( )A身体分为头部、躯干部和尾部,大多呈流线型B体表有鳞片覆盖,表面有黏液C靠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D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16 . “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下列有关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蝉具有极强的繁殖能力,受精方式是体外受精B蝉的发育过程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属于不完全变态C蝉一生蜕皮45次,其实“皮”是蝉的外骨骼D盛夏,雄蝉在枝叶间高声鸣叫,是一种繁殖行为17 . 消化腔有口无肛门的动物是( )水螅蝗虫涡虫沙蚕ABCD18 . 下列动物全是软体动物的一组A河蚌、蚯蚓、蜗牛B河蚌、蚯蚓、蝗虫C乌贼、水螅、蛔虫D田螺、河蚌、乌贼19 . 将一只涡虫放在培养皿中,用手电筒的强光照射,发现涡虫会舒展身体,这种行为属于( )A先天性行为B学习行为C既不是先天性行为,也不是学习行为D无法确定20 . 生物界中已经灭绝的恐龙是出现在影视作品中青少年喜爱的一类动物,它属于( )A鱼B两栖动物C哺乳动物D爬行动物二、填空题21 . _是腔肠动物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的利器。22 . 鱼、_和_,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是_动物。23 . 动物作为_,直接或间接以植物(生产者)为食,通过_和_将摄取的_变成自身可利用的物质,这些有机物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出_,同时产出_,尿液等,这些物质被生产者重新利用动物的粪便或遗体经过_的分解,也释放出_,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在维持_中起着重要作用24 . 线形动物生活环境:有营自由生活的,如_;有寄生在人、家畜和农作物体内的,例如蛔虫寄生在人体的_里,靠吸食里面半消化的_生活。25 . 中华鲟是具有江海洄游特性、在洄游时必经过荆江(荆州市境内的长江)的珍稀鱼类,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中华鲟的体内,当血液流经时,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26 . 动物按有无_,分为_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27 . 一般情况下,鸟类在空中飞行时是和等方式交替使用28 . 动物的运动是以_为杠杆、_为支点、_收缩为动力形成的例如,提小腿时,股四头肌等肌群收缩产生拉力作用于胫骨上,绕着杠杆的支点_而完成动作,这个动作的动力来自于_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三、判断题29 . (1)环节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_)(2)我国著名的“四大家鱼”是青鱼、草鱼、鲢鱼和鳙鱼。(_)(3)娃娃鱼是我国的二级保护动物。(_)(4)动物的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_)(5)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无法进行。(_)30 . 家燕筑巢、孔雀开屏、袋鼠育幼这些动物的行为只受它们体内分泌的性激素调控。(_)31 . 鲸是海洋中最大的鱼类_32 . 生物能适应环境的任何变化(_)33 . 人的腰部脊髓受到损伤后,下肢将失去运动机能,可能的原因是骨骼肌失去神经支配。(_)34 . 昆虫是靠触角上的嗅觉感受器感受性外激素的气味。(_)35 . 能在空中飞行的动物不只有鸟类和昆虫。_(判断对错)36 . 扁形动物和线形动物,都有寄生和自由生活的种类(_)37 . 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 )38 . 蝙蝠会飞所以它属于鸟类;海马长得不像鱼,所以它不属于鱼类。四、综合题39 . 下面是生物实验室中常用的测量工具和观察工具,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小明想要测量一片银杏树叶的周长,他可以选用细线和图中的_进行测量。在进行测量时可以采取多次测量取_的方法,尽可能地减少误差。(2)养鱼时需要测量鱼池的水温,应该选择图中的_进行测量,使用该工具测量温度时的注意事项有:_(写出一点)。(3)小明觉得自己发烧了,他应该选择图中的_测量温度,使用该工具测量温度时的注意事项有:_(写出一点)。(4)观察是研究生命科学的第一步,我们在进行观察时,一般先用肉眼,再用_,最后用_。40 . 地球上动物种类繁多,它们多种多样的运动方式和行为扩大了其活动范围,便于更好地生存和繁衍。下列是与动物运动有关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1)图甲中,蚯蚓靠_协调配合完成运动;图乙中,、表示蝗虫身体的各部分,、表示蝗虫的某些器官,其中飞行器官及所在身体部位分别是_(填标号)。(2)图丙是人的关节及屈肘动作模式图,与关节的灵活性有关的结构有 _和3中的滑液。屈肘动作的产生是当 _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时,就会产生收缩,牵动骨绕着9活动。从动物体结构层次上看,6和7均属于_。(3)图丁是某同学绘制的人体骨、关节、骨骼肌关系模式图,其中正确的是_(填字母),理由是_。41 . 下图是三种动物特征比较的示意图,交叉部分为共同特征,请根据图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请从“有脊柱、水中生活、卵生、恒温动物”几个特征中选择与ABCD对应的特征: A_、B_、C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