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中考语文试卷新版_第1页
鄂教版中考语文试卷新版_第2页
鄂教版中考语文试卷新版_第3页
鄂教版中考语文试卷新版_第4页
鄂教版中考语文试卷新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鄂教版中考语文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积累运用(25分) (共6题;共25分)1. (6分) (2019金东模拟)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语境完成后面的题目。 经典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它们对读过并喜爱它们的人构成一种宝贵的经验;但是对那些保留这个机会,等到xing受它们的最佳状态来临时才阅读它们的人,它们也仍然是一种丰富的经验。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我们越是道_听说,以为我们懂了,当我们实际读它们,我们就越是觉得它们独特、意想不到和新yng。(摘自伊塔洛卡尔维诺为什么读经典)(1) 划线字“重”在文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 zhngB . chng(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xingyng_受新_(3) 根据句意,填入文中横线处正确的一项是( ) A . 途B . 图2. (2分) (2019九上南宁月考)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地铁3号线6月6日试运营,标志着南宁市正式迈入站城一体化的30时代。B . 我们应提倡全民阅读,因为阅读是每一个公民应该享受并受到保护的最基本的。C . 运载火箭海上成功发射,探询了我国海上发射管理模式,验证了海上发射能力。D . 能否更加有效地推动校园扫黑除恶工作,是实现平安校园的重要前提和保障。3. (2分) 下列标点符号的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我们倒是些大傻瓜,我们说:“他一辈子一事无成。”或者说:“我今天什么事也没有做”B . 我们最豪迈、最光荣的事业乃是生活得写意。其余一切事情,执政、致富、建造产业,充其量也不过是这一事业的点缀和从属品。C . 一个人到了三十岁的边头就会发现自己丢失了一些什么:一颗臼齿、一段盲肠、一些头发、一点点和人开玩笑的兴味,这意味着他已经失去了那大半个青春。D . 个人生命不像一件衬衣,当你发现它脏了、破了的时候,就可以脱下它来洗涤,把它再补好。4. (2分) (2019九下江阴模拟)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六书”是古人解说汉字结构和使用方法归纳出来的条例,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种。B . 桃花源记中“黄发”指老人,“垂髫”指小孩,这是借用人的特征来指一类人的手法,例如“布衣”指平民。C . 明清的科举制度分为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院试取中者即为秀才,乡试考中者称为举人。小说范进中举中范进参加的应是会试。D . 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赠序,作者宋濂,宋代文学家,赠序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体。5. (8.0分) (2018九上云安期中)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_。(范仲淹岳阳楼记) (2) _,_。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 (3)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句子是:_,_。 (4)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_。(范仲淹醉翁亭记) (5) 默写李商隐的无题前四句。 _,_。_,_。6. (5.0分) (2019七下大同期末) 家风,是一种由父母或祖辈提倡并言传身教,用以约束和规范家庭成员言行的风尚和作风,是家庭成员成长的“地基”。请按要求完成综合性学习活动。 材料一:为深入挖掘和宣传身边的“最美家庭”及感人故事,孝感市政府开展“最美家庭”评选活动,要求推荐或自荐赢得社会赞誉、彰显家庭美德和良好家风的家庭参评。材料二:(1) 【写一写】材料二是孙仁同学在活动中创作的一幅反映家风的漫画,请你根据漫画内容完成下面的仿写。 好家风弘扬家庭美德。孝行为_。(2) 【说一说】假如你家自荐参加“最美家庭”评选,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你家的家风和践行情况。 二、 阅读理解(45分) (共4题;共45分)7. (4分) (2018七下扬州期中)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舟行青溪道中入歙【宋】方回蕨拳欲动苕抽芽,节近清明路近家。五日缓行三百里,夹溪随处有桃花。【注】歙:安徽歙县,诗人方回的家乡。蕨拳,指蕨芽,一种植物,其端卷曲,状如小儿拳头。(1) 第一句中“欲动”二字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 (2) 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8. (13.0分) 文言文阅读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选自爱莲说)乙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选自饮酒)(1)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可爱者甚蕃蕃:_亭亭净植植:_宜乎众矣宜:_结庐在人境结:_飞鸟相与还相:_(2) 翻译下列句子。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3) 根据对选文的理解填写下表。篇 目描写景物的句子表现作者的生活态度爱莲说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_饮酒_超脱世俗,热爱自然(4)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爱莲说中说菊花是“花之隐逸者”,这从饮酒中哪句能体现出来?爱莲说中作者写“菊花”和“牡丹”有什么作用?9. (11.0分) (2019八下德惠期末) 拓展训练 片片蝶衣生镯耳那日闲暇,独自一人到鼓浪屿游走。挨挨挤挤的游客们,成群结队涌向琴岛。耳畔不是那些错乱的碎步之音,便是天南海北的吆喝声。我在嘈杂之中,内心焦躁而又不安。走着走着,前方万绿丛中现出几抹蓝色。那是一片花木丛,繁茂的花枝上缀满蓝色的小花儿,花瓣娇小并不起眼,如果不是花开得很多,我或许真的会忽略它们。可我到底还是厌倦了嘈杂的人群,被那一抹微蓝所吸引。移步花丛中,仔细瞧去,蓝色的花容宛如蝴蝶仙子一般,让人一眼惊艳。时值冬季,它们的四片花瓣成对绽开,恰如一群翩翩起舞的蓝蝴蝶,生动,活泼。微风拂来,它们的翅膀随风颤动,飘来幽幽的香气,沁人心脾。微风吹动蓝色的花朵,花朵起伏,与那身披蓝衫的蝴蝶别无两样。借助手机搜索,原来此花实名正是蓝蝴蝶。我惊叹于造物主的神奇,将这样一朵小花装扮得如此美丽。它那对生的叶子,平展两侧对称盛开的花瓣,还有那如蝴蝶触角一般细长的雄蕊,无不娇美可人。在这个微寒的南国之冬,这蝴蝶花,静守一处,花非花,蝶非蝶,宛若一群蝴蝶仙子,着一身微蓝的薄衫,是那样的惹人怜惜!我在这片篮色的花海中徘徊,想起杜甫那首江畔独步寻花,想起眷恋芬芳的花间彰蝶,想起自由自在的欢啼黄莺。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择一西郊草堂为安身之所,他在春暖花开时节,独自在江畔散步赏花,不正是源于他对生活的知足与热爱吗?眼前的这片蝴蝶花,生在鼓浪屿这片少人踏足的草地上,将点点微蓝开放在绿丛中。它们没有娇艳灿烂的三角梅那般耀眼夺目,也没有悬挂在枝头的曼陀罗那般高高在上,不似红粉的合欢那般寓意高雅,更不像月季那般千娇百媚。它们生来便如蝴蝶一般,长在花丛里,飞在绿叶间,在湿润的草地上,片片蝶衣生。我常常想,这世间的花不也和寻常的人一样吗?人有人性,花有花性。有的人生来不甘,总不愿栖息于荒芜之地,纵有迁徒,也难逃“枯萎”的命运;有的人知足惜福,不攀不比,即便生长在乡野间,也是一身正气。好比这蓝蝴蝶,它形貌小巧,生长于潮湿的山坡草地之中。它不俗不媚,凭一身高洁之色来示人,在一片淡然的幽香之中静默绽放。夕阳西下,通往码头的行人越来越多,我流连在这片花丛中,为邂逅此花而欣然。它们清婉的姿容,密密丛丛的风韵,将永远盛开在我的梦里。(选自厦门日报副刊,有删改)(1) 依据文章第段的内容,概括作者笔下蓝蝴蝶花的特点。 (2) 文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结合文章内锌,具体分析其表达作用。 这蝴蝶花,静守一处,花非花,蝶非蝶,宛若一群蝴蝶仙子,着一身微蓝的薄衫,是那样的惹人怜惜!(3) 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 在鼓浪屿游走时,作者因邂逅美丽的蓝蝴蝶花,内心由焦躁不安变得欣然。B . 在蓝色的花海中徘徊,想起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作者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知足与热爱。C . 第段中,作者用三角梅、曼陀罗、合欢、月季与蓝蝴蝶花做对比,突山了蓝蝴蝶花的雍容华贵。D . 第段描写蓝蝴蝶花不俗不媚,在淡然的幽香中静默绽放,是为了表达对即使生长在乡野间,依然知足惜福、一身正气之人的赞赏。E . 文章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表达了对蓝蝴蝶花美丽却安于平凡的惋惜之情。(4) 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10. (17.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远去的风琴声刘心武1950年冬,我随父母从四川迁来北京,插班进了公立的隆福寺小学。母亲带我去报到那天,刚进校门,就听见音乐教室里传出风琴的声音,母亲颔首微笑,她认为风琴伴着童声齐唱的地方,才是正经的小学校。那时候学生还不称教课的为老师,而是称先生。有天放学我就随口说起:“小嘴先生教我们唱二月里来啦!”我觉得那首歌很好听:“二月里来好风光,家家户户种田忙,只盼着今年收成好,多打些五谷交公粮”我在城市里长大,想象不出“种田忙”是什么景象,更不懂什么是“交公粮”,正想跟妈妈问个明白,妈妈却先批评我:“不许给先生取外号!”我就辩解:“又不是我给取的!同学们背地里都这么叫她,她嘴巴就是特别小嘛!”妈妈说:“我记得她姓因,你就该当面背地都叫她因先生!”我就笑了:“咦吔!妈妈,你也咬不准人家那个姓啊!她姓英,不姓因!”我们四川人,分不清韵母in和ing,一般都只发in的音,另外,也分不清声母l和n,一般只发l的音。母亲虽然早年曾在北京生活过,但毕竟母语是四川话,我们全家到北京以后在家里也是讲四川话,这就使得我们的普通话虽然都讲得不错,但一遇到有这两个韵母和声母的字眼,还是难免露怯。“小嘴先生”,现在回忆起来,是一个美丽的女子,她的嘴,是名副其实的樱桃小口,有趣的是她偏会唱歌,唱的时候小嘴张得圆圆的,声音非常嘹亮。她总是踏着踏板按着风琴教我们唱歌,不时扭过头来望望我们,这时我就特别注意到,她那张小嘴真的很厉害,发出的声音往往会压倒全班同学的合唱。她有时候会让某个学生站起来独唱,不一定是把整首歌唱全,多半会让你唱几个音节,通过纠正你的唱法,来教会大家把歌唱好。上到六年级的时候,有次她就点我的名,让我唱快乐的节日。那首歌第一句是“小鸟在前面带路,风啊吹着我们”。我站起来,闭紧嘴,就是不唱。“小嘴先生”就问:“你为什么不唱啊?”我说:“要唱我就唱我们的田野。”“小嘴先生”更惊讶:“那又为什么呢?”有个同学就故意学舌:“小了在前面带路!”他就知道我发不好“鸟”的音。“小嘴先生”明白了,微笑地看着我,对我说:“不要慌。不要怕。要敢张口。要敢咬字。对了,老早我就教过你,叫我英先生,不要叫我因先生,跟着我说:(她吐字用力而且很慢)因为、英雄、印刷、影子这次,再跟我说,小鸟、了解、列宁、树林”我心理抗拒,咬嘴唇,“小嘴先生”却一点不生我的气,对我说:“好的,刘心武同学,欢迎你唱我们的田野!”我们的田野那首歌的歌词:“我们的田野,美丽的田野,碧绿的河水,流过无边的稻田,无边的稻田,好像起伏的海面”直到后面才有一句里出现“雄鹰”,绝少in、ing和l、n的困扰,我就唱得格外舒畅,唱到第三句后,“小嘴老师”就去按风琴伴奏,后来又示意同学们合唱,唱完了,她对大家说:“今天刘心武唱得真好,我们都为他鼓掌吧!”我们的田野成为那时段我最喜欢的歌曲。1984年,那时我已经成为一个作家,应邀到联邦德国(西德)访问,我带去了根据自己同名小说改编拍摄的电影如意的录影带,我所参加的那个活动允许我另带一部中国电影放映给大家看,我毫不犹豫地从电影局借出了谢飞导演的我们的田野,那是部表现中国“知青”命运的电影,以我们童年时代熟悉的歌曲我们的田野的旋律贯穿始终。我所带去的两部电影录影带投影放映时,观众不多,但映后反响都不俗。就在放映我们的田野过程中,我忽然忆起忘记很久的“小嘴先生”,耳边响起她循循善诱的声音“跟着我说:因为、英雄、印刷、影子再跟我说:小鸟、了解、列宁、树林”在异国他乡,那幻听勾起我浓酽的乡愁。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小学校象征之一,仍是风琴伴奏下童声齐唱的音韵。1985年我回四川,在一个翠竹掩映的山村留宿了一夜,跟一位什么都教的山村教师同室而眠。那一夜我睡不踏实,是因为不适应,他却为什么也辗转反侧、失眠许久呢?原来,第二天,会有一架风琴运到学校来,而他,兴奋之余,却又惶恐,因为他一直都是吹口琴教学生唱歌,并不会按风琴,他曾来回走一百多里去县城,在新华书店里,买到一本教授风琴演奏法的书,书已经几乎被他翻烂,但毕竟还要在实物上实践,才能真地演奏成功啊!那天午前,山下一阵“嘿呦嘿呦”的号子声,只见那老师和队里的几位壮汉,正把用麻袋片裹妥的一架风琴,顺着弯成几折的石梯坎,往上面小学校抬来,那矮黑精壮的老师,满头满身全被汗水打湿,但是一双眼睛里,抑制不住快乐的光芒。第二天下午我离开的时候,教室里传来老师按着风琴带领学生齐唱大海啊,故乡,节奏不那么准确,每一句师生耐心地唱过重来,当我走出很远,还能听见他们那质朴的歌声。现在小学校的音乐教室里,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