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1课《与朱元思书》课时训练语文试题_第1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1课《与朱元思书》课时训练语文试题_第2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1课《与朱元思书》课时训练语文试题_第3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1课《与朱元思书》课时训练语文试题_第4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1课《与朱元思书》课时训练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1课与朱元思书课时训练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社稷”原指君主祈求国泰民安所祭祀的土谷之神,后指国家;“风骚”作名词时泛指文学,“风”指诗经中的“国风”,“骚”指屈原的离骚。B古代文人常用字、号、籍贯、官职等命名著作,如陶庵梦忆、柳河东集、杜工部集分别用了字、籍贯、官职来命名。C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D“豁然开朗”、“觥筹交错”、“心旷神怡”、“雾凇沆砀”分别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张岱的湖心亭看雪。2 .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古今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B去国怀乡C上下一白D太守归而宾客从也3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为宫室、器皿、人物/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B盖大苏泛赤壁云/此中人语云C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D若听茶声然/皆若空游无所依4 . 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正确的一项是( )A“代价”“出现”“清澈”“美丽”这四个词语词性相同。B“险象迭生”“独立思考”“沧海桑田”“大名鼎鼎”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C“鲁迅从年轻时代起,就立下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宏伟志向。”这个句子的主干是“鲁迅立下志向”。D“只有每一个扬州人都自觉遵守文明礼仪规范,才能将扬州建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文明城市,扬州也才能真正彰显它迷人的魅力。”这个复句的第一层是递进关系。二、字词书写5 . 给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1)一到上语文课的时候,我就胆怯(_),总怕老师叫我发言。(2)临别时,老师对我语重心长的教诲(_),我至今铭记在心。(3)您是一棵挺拔的树,岁月在您的身上镌刻(_)下苍老的年轮。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归钺,早丧母,父娶后妻,生子,由是失爱。家贫,母即喋喋罪过钺,父大怒逐之。钺数困,匍匐道中。比归,母又复杖之,屡濒于死。钺依依户外,俯首窃泪下,族人莫不怜也。父卒,母与其子居,钺贩盐市中,时私其弟,问母饮食,致甘鲜焉。后大饥,母不能自活。钺往涕泣奉迎。母内自惭,从之。钺得食,先予母、弟,而己有饥色。奉母终身怡然。既老且死,终不言其后母事也。归氏孝子,予既列之家乘矣,身微贱而其行卓,独其宗亲邻里知之,于是思以广其传焉。归钺:人名。喋喋:说话没完没了。数:屡次 。依依:依恋的样子。窃:偷偷地。致:送达。饥:饥荒,年成不好。奉迎:迎接。奉,敬辞。卓:高。6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而已有饥色风烟俱静,天山共色。B母与其子居 似与游者相乐(小石潭记)C独其宗亲邻里知之 得其船(桃花源记)D身微贱而其行卓 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7 . 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钺得食先予母弟而己有饥色奉母终身怡然8 . 翻译。(1)比归,母又复杖之,屡濒于死。(2)独其宗亲邻里知之,于是思以广其传焉。9 . 归钺的哪些孝行让人感动?请根据选文第二段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比较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甲)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乙)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颜回好学(注:回:颜回,又称颜渊,是孔子的弟子。蚤:同“早”。恸:哀痛之至。贰:重复。亡:同“无”。)10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见往事耳(_)(2)即更刮目相待(_)(3)门人益亲(_)(4)不迁怒,不贰过(_)11 .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2)不迁怒,不贰过。12 . 写出与甲段文字相关的成语。你还知道与好学相关的成语吗?请举两例。13 . 读了甲、乙两段文字,你有何感想?文言文阅读狼蒲松龄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14 .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1)顾野有麦场:(2)一狼洞其中:(3)其一犬坐于前:(4)意将隧入:15 . 翻译下列句子(1)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16 . 选出对课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A文章主要告诉我们,对待狼一样的恶势力,我们先作让步,如果其得寸进尺,贪得无厌,就应该勇敢地进行斗争。B文章的基本情节依次是:遇狼御狼惧狼杀狼。C“投以骨”和“复投之”表现了屠户对狼的怜悯和抱希望。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和“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表现了狼的狡猾。17 . 从这则寓言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四、句子默写18 . 古诗文名句默写。(用正楷书写)(1)潮平两岸阔,_。(王湾次北固山下)(2)_,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3)晴空一鹤排云上,_。(刘禹锡秋词)(4)_,思而不学则殆。(十二章)(5)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中“_,_”两句,笛声与愁思交织,意境苍凉旷远。(6)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诗人陆游借写风雨梦境,抒发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之心的诗句是“_,_ ”。五、对比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甲)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乙)记承天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9 .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潭中鱼可百许头_(2)俶尔远逝_(3)斗折蛇行_(4)念无与为乐者_(5)相与步于中庭_20 . 翻译下列句子。(1)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21 . (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用原文回答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甲)文:_(乙)文:_22 . 仿照示例,赏析(乙)文中的句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