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心理学 第七章 知觉_第1页
实验心理学 第七章 知觉_第2页
实验心理学 第七章 知觉_第3页
实验心理学 第七章 知觉_第4页
实验心理学 第七章 知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 知觉第一节 直接知觉和间接知觉一、历史渊源1.直接知觉论直接知觉论认为知觉只具有直接性质,最具代表性的是知觉的刺激物说。早期来源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人的知觉是对事物整体的反映,并不是对各部分的简单总和。发展: 吉布森认为自然界的刺激是完整的,可以提供丰富的信息,人完全可以利用这些信息,对作用于感官的刺激产生直接知觉经验。2.间接知觉论刺激本身的信息是模糊的、不完整的和不能对外界事物进行全面描述的,所以个体必须在过去经验基础上,对刺激信息做出推断、评价和解释,才能实现对刺激的真正知觉。早期来源黑尔姆霍茨(19世纪)知觉经验论发展:布鲁纳等人(1957)发展了知觉经验论 自下而上加工材料驱动加工 自上而下加工概念驱动加工 二者与直接知觉和间接知觉的关系? 二、直接知觉实验设计要点:排除过去经验对被试的影响被试: 婴儿、刚出生的动物、或缺少某一经验的特殊人群实验背景实验方法被试自变量实验仪器因变量 吉布森和沃克-视崖实验 几乎所有的婴儿在母亲的召唤下,都愿意爬向浅滩,但只有1/3的婴儿在极其犹豫的情 况下,爬向视崖。实验结果:-婴儿:几乎所有婴儿都愿意爬向 “浅滩”;23的婴儿不愿意爬向视崖 解释:-小动物:24小时大的鸡雏 一天大的山羊作出防御姿态 解释: 三、间接知觉实验设计要点:制造直接知觉与经验相矛盾的事件(一)不可能图形 是无法获得整体知觉经验的图形,它可以分离经验信息独立作用时和刺激信息独立作 用使得两种不同之决结果。(二)三维图形的知觉测验 深度线索方面的经验会直接影响到对图片的知觉 被试:非洲不同部落人群 结果: 解释:131主观轮廓 一种错觉现象,指人们在一片完全同质视域中知觉到的轮廓。 形成原因是过去经验促使视知觉“完整化”的倾向所致。(三)知觉恒常性 大小恒常性 土著部落 形状恒常性1知觉恒常性的规律埃默特定率(Emmert,1881)知觉到的后像的大小与眼睛与后像投射的平面间的距离成正比。布伦斯维克比率(Brunswik,1929)BR=(R-S)/(A-S)邵勒斯比率(Thouless,1931)将R S A三个数去对数,计算公式同布氏18 第二节 视知觉和听知觉一、视知觉(一)基本实验 1、视适应 2、视敏度 3、临界闪烁频率1、视适应暗适应 视锥细胞暗适应 视杆细胞暗适应明适应2、视敏度定义:分辨物体细节和轮廓的能力,是人眼正确分辨物体的最小维度。计算公式: V(视敏度)=1/(视角)常用的视敏度刺激项目21 3、临界闪烁频率闪光融和: 是指当每分钟闪光的次数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人眼不再感到是闪光而感到是一个完全 稳定的或连续的光的现象。临界闪烁频率: 闪烁刚刚达到融合时的光刺激间歇频率测定方法:22 一、视知觉(二)视错觉 指单凭眼睛所见而形成的失真或扭曲的知觉经验。1.运动错觉 主要指似动现象,即对实际上没有空间位移的体所产生的运动知觉现象。帕拉托1833 年制造的动景盘就是演示似动现象的仪器。2.线条错觉缪勒-莱依尔错觉3.自然错觉:月亮错觉(三)视知觉组织接近法则相似法则良好图形法则同步法则26 二、听知觉(一)听觉量表1.音高量表纯音音高与振动的频率相关2.等响曲线人耳对于声音强度的主观量,与振幅和音频有关3.等高线音高与音频和音强有关(二)基本实验1、听觉掩蔽现象:指两个声音同时呈现是,一个声音因受到另一个声音的影响而减弱的现象。 三种情况:纯音掩蔽、噪音掩蔽、噪音与纯音对语言的掩蔽2、听觉定位:利用听觉器官判断发生体的空间方位三种双耳线索: 强度差 时间差 周相差3、可见语言-语图仪,能形象的图式言语特征(三)音乐知觉29 第三节 空间知觉肌肉线索物理线索 几何透视(直线透视)双眼线索 双眼视差 视野单向区 复视线索间的互动3031 第四节 时间知觉时序知觉 “同时”与“不同时”实验研究-波佩尔实验 “顺序”知觉时距知觉 动物时距知觉研究32 人类时距知觉研究人类时距研究可以操控的自变量较多,主要有五种自变量,这些自变量都会影响人们对时距知觉和实据估计。时距类型时距长度刺激通道时距的分割水平心理状态33 第五节 无觉察知觉一、无觉察知觉地提出神经病理案例1、盲视案例 案例: 韦斯克兰茨报告盲视病人D.B的案例(1986) 14岁时病人左侧视野出现一次暂时性失明。20岁时病人那个部位彻底失明。手术切 除血管肿大部位后,病人头痛停止了,左侧视野失明了。视野检查,病人每只眼睛视野 的左半部有一个盲点。奇怪的现象是: D.B能够清晰定位在他盲视野区内的物体。 在进一步的迫选实验中,韦斯克兰茨发现D.B在盲区的定位、觉察和目标方位的猜测都 比水及猜测的结果要好得多。在很多情况下,盲区的视觉活动几乎和正常视野的活动表 现得一样好。说明:在无觉察情况下进行了复杂的知觉判断,为无觉察知觉的存在体够了证据。35 盲视机制的演示图3单侧忽视单侧空间忽视(unilateral spatial neglect) 最早由Jackson于1876年首次报道,又称为忽视(neglect)、疏忽(inattention)、单侧忽 视症(unilateral neglect)等。生理原因 人们对脑损伤半球对侧空间中心区域发生注意的能力损伤。表现 一般损伤部位常发生于右侧大脑,病人常常忽略刺激的左侧。3病人真的不能知觉左侧的信息吗?实验证据表明 单侧忽视患者仍能知觉到忽视区域的信息。布尔加雷利等人的实验发现(1983) 来自忽视部分的信息使病人对线段长度的估计产生了偏差。马歇尔和哈利根的实验表明 被试没觉察的信息影响了他的判断,而且单侧不能觉察的信息可以通过适当的线索被克 服。这说明被试确实在无觉察的情况下产生了知觉。38 认知实验马塞尔的Stroop启动实验1、基础:Stroop效应 在颜色命名实验中,当色词的颜色和该色词所表示的意义不一致时,被试的反应时比命 名非颜色词或字符串颜色时长。3 2、 Stroop启动实验形式 实验时,先呈现一个启动词,马上在呈现一个色块要求被试迅速报告色块的颜色。 如果启动词产生Stroop 效应,那么与中性词相比,色块颜色与单词意思一致时,反应 时会快,相反,报告速度会慢。403、马塞尔的启动实验 实验设计的创新:掩蔽技术 实验假设:如果知觉能在无觉察条件下存在,那么有效掩蔽不能消除Stroop启动效应, 反之,如果知觉必须在意识觉察下进行,那么对启动词的掩蔽会消除Stroop 启动效应。 实验材料 色块:红、黄、蓝、绿四种 颜色启动词:红、黄、蓝、绿四个 中性词:牛、类、水三个4142 实验说明实验过程(1)界定启动词与掩蔽之间的间隔:觉察条件400毫秒,无觉察条件因人而异(对启 动词的知觉低于60%) (2)进行启动实验并记录反应时实验结果在觉察和无觉察条件下,都出现了Stroop启动效应。由此推知对意义的知觉可以不通 过觉察。马塞尔的研究可以说是开无觉察知觉认知研究之先河。43 实验性分离实验实验性分离的含义: 在实验上将两个概念区分开来。从实验操纵上说,就是如果通过操纵一个自变量能使 两个对象发生不同的变化,那么我们便认为这两个对象本质上是不同的,即出现实验 性分离。奇斯曼和梅里克尔的实验 实验设计的依据 实验假设 实验变量4奇斯曼和梅里克尔实验的结果 在觉察条件下,当一致实验的出现频数增加时,Stroop启动效应增强,再不一致情况 下,反应时明显拉长,出现频率效应。在无觉察条件下, Stroop启动效应不受一致实 验频数的影响。 (出现实验性分离) 二、无觉察知觉的实验逻辑无觉察知觉的概念 刺激没有被个体的意识觉察,却对个体行为产生了影响,即个体无意识地对刺激进行了 加工。实验目的 无觉察知觉研究的主旨在于将无觉察知觉与有意识知觉进行区分,为无觉察知觉的独 立存在提供依据。具体实验目的 在满足刺激呈现在意识觉察阈限以下这一前提之下,发现刺激对个体知觉的影响。意识觉察阈限的假设 1、分离假设 经典分离假设 相对分离假设 2、主观阈限和客观阈限假设 奇斯曼和梅里克尔的实验意识过程 对刺激有言语觉察,且行动表明对刺激的意义有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