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卷_第1页
海口市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卷_第2页
海口市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卷_第3页
海口市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卷_第4页
海口市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口市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在被子植物中, 以下哪一项往往作为重要的分类依据?( )。A根、茎、叶B花、果实、种子C根、茎、叶、花、果实、种子D花、果实2 . 下列关于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说法正确的是( )A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注视目镜B光学显微镜观察的玻片标本时所需生物材料必须薄而透明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观察的视野范围也就越大D若载玻片上写有英文字母“P”,则显微镜下看到的物象是“b”3 . 下列各项中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一群羊B森林中的全部动物C一条河流D一块农田中的全部农作物4 . 某同学整理了关于根的基础知识,其中正确的有几项?( )玉米的根系是须根系,由主根和侧根构成根尖(伸长区)是根长长的主要部位胚根突破种皮向地生长发育成主根含钾的无机盐能促进淀粉的形成和运输,种植马铃薯时应多施用扦插的柳枝上长出的根是不定根根能从土壤中吸收有机物,所以萝卜中贮存有丰富的营养根系的入土深度一般要大于地上部分的主茎高度植物生长需要肥料,我们应该大量施肥以提高产量A4项B5项C6项D7项5 . 细胞的生活依赖细胞各结构的分工合作,发生着非常复杂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变化,这些活动的控制中心是( )A细胞质B细胞膜C叶绿体D细胞核6 . 某同学想探究“土壤湿度对蚯蚓生活有什么影响?”这个问题,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取一个长方形铁盒,以中轴线为界,一侧装上潮湿肥沃土壤(乙),另一侧装上干燥肥沃土壤(甲)。在两侧各放10条大小、活力相同的蚯蚓,盖上纸板后过一段时间观察两侧蚯蚓的数量。有关该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A该实验中的变量是土壤湿度B根据实验问题可以做出如下假设:蚯蚓适于生活在潮湿的土壤中C一半用潮湿土壤、一半用干燥土壤是为了进行对照D若乙侧蚯蚓的数量多于甲侧,就可以得出结论:蚯蚓适于生活在潮湿的土壤中7 . 把两种草履虫放在一起培养,它们会争夺食物,其中一种会死亡。这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是( )A合作B捕食C竞争D种内斗争8 . 青蛙在水中产卵,卵发育成蝌蚪,蝌蚪长成青蛙,长大了的青蛙又能产卵。这一过程主要体现了青蛙的哪一生命现象?( )A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B遗传和变异C生长和繁殖D排出体内废物9 . 下列现象中,不能体现生物基本特征的是( )A植物到了秋天出现落叶现象B机器人完成复杂的程序运算C草履虫受到刺激会产生反应D流感病毒快速复制繁殖后代10 . 人体构成由微观到宏观的结构层次是( )A人体系统器官组织细胞B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C细胞组织器官人体D细胞器官系统人体11 . 如果在目镜为5、物镜为10时,显微镜视野里可观察到的细胞如图。那么,在物镜放大倍数不变的情况下,把目镜改为15,视野里可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是( )A3个B5个C7个D9个12 . 鲸生活在海洋中,但它是用肺呼吸,而且是胎生、哺乳的,所以它应该属于( )A鱼B两栖动物C鸟D哺乳动物13 . 地衣能从岩石中获取营养,分泌的地衣酸会腐蚀风化岩石,这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A相互适应B相互影响C生物依赖环境,又影响环境D生物既适应环境,又影响环境14 . 冬季利用温室进行蔬菜栽培,以下措施中不能提高产量的是( )A适当增加光照B适当增施有机肥C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D适当增加氧气浓度15 . 用透明塑料袋套在盆栽植物的茎和叶上扎紧,放置在阳光下一段时间后,常看到袋内壁上有水珠,水珠主要来自( )A植物的呼吸作用B植物的光合作用C植物的吸收作用D植物的蒸腾作用16 . 植物主要靠根吸水,根吸水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 )A根冠B分生区C成熟区D伸长区17 . 暴雨过后菜地积水,导致菜苗烂根,主要原因是土壤中( )A温度过低B氧气不足C光照不足D养分流失18 . 一个密闭的保温装置中装有正在萌发的种子,每隔一段时间测定装置内某物质的变化,并将结果绘制成曲线如图。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曲线A能够正确反映二氧化碳含量变化B曲线B能够正确反氧气含量映变化C曲线B能够正确反映有机物含量变化D曲线A和B的变化是种子进行呼吸作用的结果19 . 在四季分明、冬寒夏热的环境中主要分布着( )A落叶阔叶林B热带雨林C常绿阔叶林D针叶林20 .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有A液泡B叶绿体C细胞核D细胞壁二、综合题21 . 大豆是我国常见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下面是某同学在复习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时,绘制的大豆的结构层次及其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大豆的叶肉细胞与人的口腔上皮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_(填序号)。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液泡 叶绿体 线粒体 (2)b、c过程,分别是_两个生理过程。(3)大豆种子结构中的 _将来可发育成新的植物体。(4)春天,大豆种子早播要覆盖地膜的主要原因是:满足种子萌发所需要的_。22 . 下图为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1)在此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_。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中把有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的成分是_。(2)如人类大量捕捉青蛙,植食性昆虫的数量会_,直接导致_的数量大量减少,一段时间后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又会处于_状态。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能力。(3)该生态系统能量和有机物都来源于生产者的_作用。23 . 某同学绘制的生物细胞结构简图如下,请据图回答(1)如图1为_细胞,如图2为_细胞(选填“植物”或“动物”)(2)图1与图2相比,细胞的基本结构缺少了_,同时图1没有_(3)若图2代表洋葱内表皮细胞,则该细胞中_(有或没有)叶绿体(4)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应该是叶绿体和_,前者能够制造有机物,_能量;后者能够分解有机物,_能量(5)图1所示细胞若进行分裂,首先分裂的结构应是_;图2所示细胞应该是一个_(成熟或未成熟)细胞24 . 如图是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请据图回答:(1)制作洋葱鱗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为:_(用字母表示)。(2)图D所滴液体为_,若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需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_,以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主要是因为植物细胞有_这一结构,可对细胞起到支持和保护作用。(3)图E的操作方法是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的水滴,然后缓缓地盖在水滴上,这样可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_而影响观察。(4)欲使视野里模糊的细胞图像变得更加清晰,应调节显微镜的_准焦螺旋。25 . 如图为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_。(2)植物、鸟、虫三者中,物质和能量最多的是_。如果植物被喷过农药,则三者中,体内农药含量最高的是_。(3)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是_的关系。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除了上述三者成分外,还有_部分,如_、_、_。(4)一定的空间范围内,_与_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26 . 观察下图所示的几种植物,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没有根、茎、叶等器官分化的是 _类植物。(2)A类植物已经出现了_等器官,但它的生殖过程离不开_,所以必须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3)B类植物和C类植物的共同特点是都能产生_,但C类植物的种子有_包被着。(4)A-E所示的5种植物具有了根、茎、叶的植物有_。(填字母)27 . 图是草履虫的结构示意图,请结合图完成问题。(1)草履虫生活在淡水中,靠7_在水中进行运动。(2)食物在 _处被送入体内,在_中逐渐被消化。(3)草履虫通过8_从水中获得氧气,并将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4)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从_排出。(5)在观察草履虫的实验中,用来观察的液滴应取自草履虫培养液的_。三、实验探究题28 . 某同学做了“水分对霉菌生活的影响”探究实验,实验方案设计如下:第一步:取两片面包片,每片40g,高温烘干后,贴上标签A、B。第二步:A面包片不作处理,在B面包片上均匀喷洒适量的蒸馏水。第三步:把A、B两片面包片放在相同且适宜环境中。第四步: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请你根据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1)本实验作出的假设是_。(2)本实验中的变量是_,用“等质量”的面包片的目的是_。(3)请你预测实验现象:A_;B_。(4)除水分外,霉菌生存的条件还包括_和_等。29 . 以下是某班同学设计的“探究影响鼠妇生活的环境因素”实验方案:在实验装置中央放入10只鼠妇,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