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五四制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册生物 7.3.1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同步测试题_第1页
鲁教版五四制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册生物 7.3.1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同步测试题_第2页
鲁教版五四制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册生物 7.3.1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同步测试题_第3页
鲁教版五四制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册生物 7.3.1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同步测试题_第4页
鲁教版五四制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册生物 7.3.1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同步测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鲁教版五四制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册生物 7.3.1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同步测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麻雀曾被认定为主要害鸟,20世纪5060年代,我国曾开展过大规模的“剿灭麻雀”运动,现在又发出了保护麻雀的呼声,对此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现在的麻雀被人们的“剿灭行动”吓怕了,变乖了,不啄食和糟蹋农作物B大量捕杀麻雀,破坏了食物网的稳定,影响了其他生物的生存C现在认识到麻雀只是在食物非常稀缺时或繁殖季节才危害农作物,平时也啄食害虫D现在人们认识到自然界中各种生物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麻雀在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中扮演了重要角色2 . 枸杞的果实颜色鲜艳,有香甜的浆液,能吸引动物来吃,动物吃下果实后,不少种子随着粪便排出而分散到各地。这些事实表明( )A动物和植物形成了相互竞争的关系B动物能帮助植物传播种子C所有植物都靠动物传播种子D动物能帮助植物传粉3 . 下列关于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A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无法进行B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对植物的生长繁殖并不总是有害的C动物能影响或改变环境D蜜蜂汲取花蜜、采集花粉时,能帮助植物传粉4 . 有关动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B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维持生物圈中的生态平衡D专门取食植物,防止其大量繁殖5 . 早上,小艾带着狗狗到野外散步,回来时,狗身上粘了很多鬼针草的种子,这反映了A动物能帮助植物传粉B动物能危害植物C动物能帮助植物传播种子D动物会导致外来物种入侵6 . 下列各种生态系统,哪种类型保持自身相对稳定的能力弱?( )A森林生态系统B草原生态系统C农田生态系统D海洋生态系统7 . 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方面( )A动物作为消费者,不起什么作用B只有生产者植物才起作用C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是释放能量D动物作为消费者,也参与了物质循环8 . 以下关于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动物对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有重要作用B动物能帮助植物传粉C动物能帮助植物传播种子D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无法进行9 . 农民为了提高大棚农作物的结果率,在棚内放养了一些蜜蜂。这体现了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 )A帮助农作物传播种子B维持生态平衡C帮助农作物传粉D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10 . “There are no animals on the earth,it is a world without vitality(地球上没有动物,那是一个没有活力的世界)”,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主要包括( )维持生态平衡 促进物质循环 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为人类提供食物ABCD11 . 有一种名为鬼针草的植物,当人们在草丛中行走时,裤角上常被沾上一些带刺的“针”,人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A毁坏了鬼针草B帮助鬼针草传播种子和果实C人对鬼针草不会产生作用D以上答案都不对二、填空题12 . 下图是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平衡示意图,请完成下列概念图。13 . 动物作为消费者, 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 通过_和_,将摄取的_变成自身可利用的物质,这些有机物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出_,同时产生_、尿液等物质, 这些物质被生产者所利用。而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_的分解,也释放出_、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_循环。14 . 无脊椎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可为人类提供_、_、等,有些昆虫可以为绿色开花植物传播_,蚯蚓具有_的作用。15 . 一个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的能力就越_。其中,植物是_者,动物是_者,动、植物之间的关系主要是_的关系。16 .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在维持_中有重要作用:促进生态系统的_循环、帮助植物传粉、_种子。三、综合题17 . 导盲犬是经过严格训练的犬,是工作犬的一种。经过训练后的导盲犬可帮助盲人完成日常生活起居。去学校,商店,洗衣店,街心花园等。它们习惯于颈圈,导盲牵引带和其他配件的约束,懂得很多口令。可以带领盲人安全地走路,当遇到障碍和需要拐弯时,会引导主人停下,以免发生危险。此外。导盲犬还具有自然平和的心态,会适时站立,拒食,帮助盲人乘车、传递物品,对路人的干扰不予理睬。同时也不会对他们进行攻击。(1)导盲犬属于哺乳动物,其主要特征包括:体表_,有保温作用,体温_;且_、_生殖方式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2)导盲犬在牙齿上的分化,与_(填“羊”或“ 虎”)动物的不同,产生这种牙齿分化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3)残奥会的运动员来自世界各地,经过特殊训练的导盲犬,能理解英语,汉语和手语三种指令。对于这种行为的解答错误的是(_)A这是后天形成的 B这是一种学习行为C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 D能增强导盲犬的适应性(4)狗即使走很远,也不会忘记回家的路,这是由于它出去时走一段路就要撒尿,这样做的目的是(_)A生理活动的需要 B留下“气味”做记号C与其它狗沟通信息 D吸引异性的狗前来(5)在导盲犬训练中心,训练师要对执行口令准确的导盲犬进行食物奖励,这样做的目的是(_)A饲喂导盲犬 B巩固形成的学习行为,防止该行为消退 C增加体能 D熟悉训练师18 . 下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1)图中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_,能利用二氧化碳和水,通过 _作用制造有机物。制造的有机物一是通过自身的呼吸作用变成二氧化碳和水,返回无机环境;二是通过食物链进入_体内,通过 _作用返回无机环境;三是生物体的遗体和排出物通过图中_(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_的角色)的分解返回无机环境。(2)动物除了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外,还有哪些作用?_19 . 科普阅读题在热带雨林中,50%以上的植物果实被食果动物(以哺乳类和鸟类为主)取食,并且6094%的木本植物借助食果动物来实现种子的传播。啮齿类、翼手类和灵长类是传播种子的主要的哺乳动物类群,其中,栖息于森林中的灵长类是大型食果动物。不同的灵长类取食的果实种类和数量存在较大差异。许多灵长类动物有着较长的消化道,种子滞留时间长,往往能取食大量的种子。它们的口腔大小、牙齿形态会影响吞咽的种子大小与种类。如,南美洲的红背僧面猴属动物因具有高度特化的牙齿,能够取食具有硬质外壳的大型果实。将种子吞咽后经消化道排出是灵长类动物最主要的传播方式。例如,倭黑猩猩所传播的植物种子中,93%以上是经消化道传播的。一般而言, 距离母树5米远的种子萌发后幼苗的存活率明显高于母树树冠下的种子, 但只有被传播至距离母树超过100米远的地方, 才被认为是最为有效的种子传播方式。在巴西片断化森林中体型较大的吼猴属动物具有较长的日间活动距离,能将种子传播至距离母树497米远的地方;少数大型猿类对种子的传播距离有时甚至超过1000米。灵长类动物不仅能将种子带到适宜萌发的微环境,还促进了植物种子的萌发,并对幼苗的生长有着积极作用。首先,动物消化道对内果皮和种皮进行的化学或机械性摩擦产生了“破皮”作用,促进了种子的萌发;其次,种子外的果肉能抑制种子的萌发,灵长类动物将它们移除起到了“解除抑制”的作用;第三,灵长类动物粪便中所含的营养物质具有施肥效应。如,在委内瑞拉古里水库的陆桥岛屿上,红吼猴粪便的密集堆积能够丰富土壤中氮、磷等营养物质,促进幼苗的建成。灵长类动物对种子的传播影响了植物从种子到幼苗期的存活状态, 最终还影响植物在森林中的空间分布位置。更为重要的是,灵长类动物对种子的传播,对于许多热带树种的成功定居到其他环境中起着关键作用, 这对维持植物种群的多样性有着重要意义。(1)能传播种子的啮齿类、翼手类和灵长类,它们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它们所取食、传播的植物,在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这些植物属于_类群。(2)距离母树5米以上的种子萌发后幼苗的存活率明显高于母树树冠下的种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母树树冠下的种子少,灵长类动物吃了果实后把种子都带走了 B. 母树树冠下的种子无法获得足够的阳光、水分等资源C. 母树树冠下的种子很多,萌发后对各种资源的竞争激烈 D. 母树树冠下的种子受到母树遮蔽缺乏阳光,无法制造足够的有机物(3)下列关于灵长类动物对植物果实取食和传播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动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特性会影响其对种子的传播B.种子经由消化道传播可将种子传播到较远的距离且易萌发C.灵长类动物粪便中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是种子萌发必要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