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专版)2020中考语文复习方案 第二篇 专题精讲 专题04 句子衔接与连贯课件_第1页
(鄂尔多斯专版)2020中考语文复习方案 第二篇 专题精讲 专题04 句子衔接与连贯课件_第2页
(鄂尔多斯专版)2020中考语文复习方案 第二篇 专题精讲 专题04 句子衔接与连贯课件_第3页
(鄂尔多斯专版)2020中考语文复习方案 第二篇 专题精讲 专题04 句子衔接与连贯课件_第4页
(鄂尔多斯专版)2020中考语文复习方案 第二篇 专题精讲 专题04 句子衔接与连贯课件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四句子衔接与连贯,第二篇专题精讲,1.2019鄂尔多斯第1.(7)题马兰花中学初三(5)班开展“岁月如歌”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加入活动并完成任务。驿站三斟酌中国文化崇尚“和”,中国茶道亦追求“和”。陆羽在茶经中详细描述他设计的风炉:风炉用铁铸从“金”,放置在地上从“土”,炉中烧木炭从“木”,木炭燃烧从“火”,风炉上煮茶汤从“水”。可见五行调和是茶道的哲学基础。茶道追求“和”,意指万物皆要阴阳协调,保全大和之元气以利万物。煮茶的过程就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并达到和谐平衡的过程。文段中画波浪线部分语序不当,排列正确的是()(2分)a.b.c.d.,专题技法精讲,随堂巩固训练,专题技法精讲,随堂巩固训练,答案c解析这是一段议论性的文字。首先提出问题,“中国茶道亦追求和”,指出这种“和”的内涵,然后列举陆羽设计的风炉以及煮茶的过程来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可见五行调和是茶道的哲学基础。,2.2016鄂尔多斯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人们常常把人和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那么,让我们爱护自然就像爱护我们自己的身体一样吧。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这样看来,宇宙是一个大生命,而人类只是这个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宇宙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所以,人类仅有的一点小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的,并不属于他自己所有,他只不过是宇宙自我认识的工具。a.b.c.d.,专题技法精讲,随堂巩固训练,c,3.2014鄂尔多斯请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2分)“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然而,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有赖于创造性的思维因此,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麻烦的是,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专题技法精讲,随堂巩固训练,专题技法精讲,随堂巩固训练,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句子排序。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阅读各个句子,准确判断它们共同表达的中心意思,再分析各句之间的关系。有时也可根据写作顺序以及句式特点进行排序,要注意其中的关联词、次序语、衔接语。句是总起句,紧接着是对这句话进行分析,所以句紧接句。句中,“然而”另起一个话题,句是对此话题的解释,句接句。,专题技法精讲,随堂巩固训练,【考情总结】(1)考查频次:20142019年鄂尔多斯中考试卷中,2014年、2016年、2019年都有对此考点的考查。(2)考查特点: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选衔接恰当的一项,分值为2-3分。语段中连续挖4-6空,对备选句子进行排序;语段中非连续性挖3空或4空,将备选句子与前后句进行排序;语段中挖1空,给出四个句子,选择与前后句衔接恰当的句子。排序语段主题范围较广,涉及自然、人生感悟、读书学习、品德修养等,所选语段议论性、说明性、记叙性兼有。,中考真题精选,专题技法精讲,随堂巩固训练,解答语句衔接排序题,一般可借助关键词和关键句确定语句顺序。一、借助关键词语段中的某些词语往往是理清句子含义和先后次序的重要标志词。这些标志词既包括关联词、指示性代词,也包括表时序、次序、总括等的过渡性词语。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来帮助我们快速确定语句的顺序。(1)关联词语:虽然但是,不仅而且,只要就,因此,所以,然而,可是,等等。(2)代词:这、这里、这些、那、那里、那些、我、你、他等。(3)暗示性词语:也、又、再、同时、过去、现在、例如、可见、首先、其次等。,中考真题精选,专题技法精讲,随堂巩固训练,(4)重复出现的词语。(5)具有指示性的标点符号:冒号、分号、破折号等。例给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清风拂过,细纱在空中荡开,又滑下来。这雨丝,是漓江之畔的苗女刚刚从碧水中拎起的那缕柔柔细细的纱。然后悄悄洒向扁舟,洒向村落,洒向群山。她伸展开手臂,轻轻地把细纱挂向云端。春雨如丝。a.b.c.d.,中考真题精选,专题技法精讲,随堂巩固训练,解析我们先来看第句,这句话中有一个代词“这”,弄清了“这”指代的内容,就能判断出第句应排在哪句后面。通读题目给出的五句话,不难判断出第句应排在第句后面。接着看第句,这句话中有一个代词“她”,通读材料可知,“她”指代的是苗女,所以第句应排在第句后面。最后再看第句和第句,第句以“然后”打头,所以第句应跟在第句后面。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很快就可确定正确选项为c项。,中考真题精选,专题技法精讲,随堂巩固训练,二、寻找关键句要保持语言的连贯性,首先要注意保持统一的话题,使各句围绕着一个共同的中心。做排序题,要明确材料的中心,思考材料是围绕什么中心展开的,抓住了中心,就抓住了要害,我们就可以根据中心句或总领句来确定首句或尾句,然后依此快速排列语序。,中考真题精选,专题技法精讲,随堂巩固训练,例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恰当的一项是()到近处看,有的修直挺拔,好似当年山头的岗哨。有的看来出世还不久,却也亭亭玉立,别有一番神采。有的密密麻麻,好似埋伏在深坳里的奇兵。从远处看,郁郁苍苍,重重叠叠,望不到头。井冈山五百里林海里,使人难忘的是毛竹。a.b.c.d.,中考真题精选,专题技法精讲,随堂巩固训练,解析通读这五句话,我们可以知道,这五句话描写的对象是井冈山的毛竹。据此,我们可以快速判定第句是总领句,应排在最前面。利用排除法,我们可以排除b项和d项。再根据句中的“有的”可判定这几句话应排在一起。这样,我们又可以排除c项,剩下的a项就是正确答案。,中考真题精选,专题技法精讲,随堂巩固训练,另外,解答衔接排序题,还要注意语段的题材,不同题材的语段,往往有不同的特征或顺序:1.记叙性语段记叙性语段常常以时间、空间或事情的发展过程为序。以时间为序,应抓住表示时间的词语;以空间为序,应分析每句话中的方位词,然后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等顺序排列;以事情发展的先后为序,往往叙述了一件完整的事或者活动的具体过程。,中考真题精选,专题技法精讲,随堂巩固训练,例2013鄂尔多斯请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只填序号)天还没有亮,我们就爬上曙光亭看日出。天是晴的。但在东方的日出处,却有一线烟云。一转眼间,它就涌了出来,顶端是深紫色,中间一段深红,下端一大段深黄。顷刻就霞光万道,白云为霞光所照,成了金色,宛如万朵金莲飘悬空中。最初只显得比别处稍亮一点而已。须臾,彩云渐红,朝日露出了月牙似的一点。,中考真题精选,专题技法精讲,随堂巩固训练,解析这是一段描写日出过程的文字,按照时间发展的顺序以及日出的状态寻找关键词语。首先应该是“最初”“稍亮一点”,即第句;然后是“须臾”“月牙似的一点”,即第句;接着是“一转眼间”“涌了出来”,即第句;最后是“顷刻”“霞光万道”“成了金色”。因此序号为:,中考真题精选,专题技法精讲,随堂巩固训练,2.说明性语段解题时,首先应明确语段的说明对象,明确说明顺序。其次,在明确说明顺序的前提下,依次进行排序。时间排序:按照时间推移的过程来介绍某一事物,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都离不开时间,如说明产品制作、历史发展、动植物生长等。空间顺序:按照事物空间存在的方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整体到局部来加以介绍。逻辑顺序:按照事物、事理的内在逻辑关系,或由个别到一般,或由具体到抽象,或由主要到次要,或由现象到本质,或由概括到具体,或由整体到局部来介绍。,中考真题精选,专题技法精讲,随堂巩固训练,例把下面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明代万历年间,陶瓷大师吴十九创制了一款“卵幕杯”,“薄如鹅卵之幕,莹白可爱”。这种脆弱又坚韧的美,靠的就是利胚师傅的功夫。景德镇的薄胎瓷源于宋代影青瓷,那时,这种瓷器就有“滋润透影,薄轻灵巧”之说。以一只敞口薄胎白瓷碗为例,拉胚师傅做好器型以后,碗还是混沌初开的模样,厚墩墩的,憨态可掬,碗口、碗腰、碗底处都有少许蓄泥,拿在手上有点坠手。而利胚就是把这胚体尽可能地削薄,只留下薄薄的一层胎骨。一只一百克的碗,利胚后只剩不到二十克。,中考真题精选,专题技法精讲,随堂巩固训练,说的就是吴大师能将茶杯的厚度,利薄到犹如鹅蛋壳里面的那层卵衣。a.b.c.d.,解析本语段为说明性文段,要理清其说明的顺序。题干中的五个句子讲的都是景德镇薄胎瓷的利胎技术,这部分内容按照逻辑顺序分两部分,一部分是概括介绍这种瓷的历史,一部分是具体举例说明其制作的过程。是介绍历史,是举例。其次观察选项可知,首句应该是句,据此排除a、c两项;b、d两项中只有b项句放在了结尾。故选b项。,中考真题精选,专题技法精讲,随堂巩固训练,3.议论性语段议论性语段,常常把观点句放在前面,把材料句放在中间,把总结句放在后面,结构形式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解题时,首先要确定文段属于议论性文段,弄清文段谈论的中心论点;其次,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结构形式切入解题,顺序为论点对论点的证明(分论点或论据)对论据的总结,其中“对论据的总结”部分的顺序一般可以由结论句中相关词语的顺序来决定。,中考真题精选,专题技法精讲,随堂巩固训练,例2019鄂尔多斯(见“中考真题精选”第1题)所选语段是一段议论性的文字。首先提出问题,“中国茶道亦追求和”,指出这种“和”的内涵,即第句;然后列举陆羽设计的风炉即第句以及煮茶的过程即第句来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可见五行调和是茶道的哲学基础即第句。,中考真题精选,专题技法精讲,随堂巩固训练,1.2019达拉特旗一模改编“距今14万到7万年前,河套人就在伊克昭盟(鄂尔多斯原名)乌审旗境内的萨拉乌苏河流域繁衍生息,创造了著名的古代鄂尔多斯文化,史称河套人文化。”这句话应该放在材料中a、b、c、d的处。(2分)鄂尔多斯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自然资源。a鄂尔多斯境内地下蕴藏着丰厚的矿产资源,截至2012年已发现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重要矿产资源有12类35种。鄂尔多斯市有2000余种野生动物资源,有800余种植物资源,其中遗鸥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为世界上濒临灭绝动物之一,也是人类认识最晚的鸟种之一。b生长在鄂托克旗的阿白山羊被列为中国20个优良品种之一,所产羊绒光泽好、洁白柔软、纤维长、净绒率高,被誉为世界“纤维宝石”,深受国内外广大客商的青睐。c鄂尔多斯因兼有草原和沙漠形成了奇特的旅游景观。d,中考真题精选,专题技法精讲,随堂巩固训练,答案a解析文段的中心句第一句,介绍鄂尔多斯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下边首先应该介绍历史文化,所以应放在a处。,中考真题精选,专题技法精讲,随堂巩固训练,2.2019杭锦旗一模下列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2分)“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一提到雨,也就必然要想到雪。借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比我的文字直截了当,美丽得多?“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撩逗酒姑娘了。a.b.c.d.,中考真题精选,专题技法精讲,随堂巩固训练,答案a解析本段是描述性语段,描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