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21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2 第13单元 西方工业文明的确立与纵深发展——两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世界 第33讲 两次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练习 新人教版_第1页
(通史版)2021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2 第13单元 西方工业文明的确立与纵深发展——两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世界 第33讲 两次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练习 新人教版_第2页
(通史版)2021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2 第13单元 西方工业文明的确立与纵深发展——两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世界 第33讲 两次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练习 新人教版_第3页
(通史版)2021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2 第13单元 西方工业文明的确立与纵深发展——两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世界 第33讲 两次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练习 新人教版_第4页
(通史版)2021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2 第13单元 西方工业文明的确立与纵深发展——两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世界 第33讲 两次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练习 新人教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3讲两次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届河南郑州三模)英国乡村拾穗惯例由来已久。济贫委员会在1843年的调查显示,一个家庭捡拾三四蒲式耳(计量单位)的谷物是较为普遍的现象,约占家庭总收入的3%13%。捡拾谷物对穷人的重要性依旧不言而喻。但到19世纪末,乡村女性逐渐放弃了拾穗活动。上述转变的主要原因是英国()a圈地运动深入发展 b女性地位的逐渐提高c经济结构发生变动 d福利救助体系的发展解析:选c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英国乡村女性拾穗普遍且重要,但是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英国乡村女性放弃了拾穗,这说明产业工人工资水平的大幅提升以及许多职业对女性的开放,使她们更倾向于进入工厂劳动或从事其他行业,故选c项;圈地运动是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地主使用暴力大规模侵占农民土地的活动,材料是乡村女性拾穗活动,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女性的经济活动,没有涉及女性地位的提高,排除b项;福利救助体系形成于二战后,排除d项。2(2019届四川遂宁三模)有学者认为:“到19世纪中叶,大量数字说明工业革命造成的贫富距离在拉大,财富的分配极不合理。社会的人文纽带被工业化完全拧断。英国人花了好长时间才意识到,贫困不是客观规律,而是工业革命的失误。”对材料最准确的理解是()a工业革命的全部目标在于发展现代经济b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贫富差距扩大c工业革命使西方国家加快了城市化进程d社会文明进步应注重社会整体均衡发展解析:选d材料认为工业革命引发严重社会问题、贫富分化的问题逐渐得到英国的认识和观察,故选d项;工业革命不仅要发展现代经济又要关注社会公平,排除a项;b项不是材料主旨,排除b项;材料和城市化无关,排除c项。3(2019届河南洛阳三模)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指出:在19世纪20年代有14.5万人离开欧洲,19世纪50年代达到了大约260万人,1900年至1910年间移民人数则高达900万;其中1846年到1932年间,超过5 000万的欧洲移民到了美国、加拿大、南美洲、澳大利亚及南非。欧洲对外移民的不断增加()a严重制约了欧洲社会经济的发展b根源于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c说明世界的经济中心发生了转移d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解析:选b从19世纪20年代到1932年欧洲对外移民不断增加,主要是迁往海外殖民地,给迁入地区提供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根源于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欧洲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导致海外移民,故选b项;从19世纪20年代到1932年欧洲对外移民不断增加,促进欧洲社会经济的发展,排除a项;从19世纪20年代到1932年世界的经济中心在欧洲,没有发生转移,排除c项;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的是两次工业革命,排除d项。4(2019届云南昆明三模)下表是18501870年国际贸易统计表(单位:亿马克)。 年份 世界贸易总额 英国 法国 德国 美国 1850 145 33.8 15 21 12.8 1870 374 91.8 45 42 34 据上表可知()a工业化是国际贸易发展的前提b大国贸易发展不均衡c欧美经济扩张的趋势日益明显d英国贸易增速居首位解析:选b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其在18501870年的国际贸易中占比最大,遥遥领先于法、德、美,所以说大国贸易发展不均衡,故选b项;工业革命之前国际贸易一直存在,工业化是国际贸易发展的前提的说法错误,排除a项;1850年欧美四国国际贸易占世界贸易总额的56.97%,1870年欧美四国国际贸易占世界贸易总额的56.89%,所以,欧美经济扩张的趋势不明显,排除c项;法国贸易增速居首位而不是英国,排除d项。5(2019届福建莆田二模)18世纪,大批法国亚麻布和印度棉布服装涌入英格兰。为保护英国传统的毛纺织业,枢密院和议会颁布了一系列法令,严禁商人进口亚麻布和棉布,并禁止人们穿进口服装。这一措施()a推动英国毛纺织业迅速发展b客观上吹响工业革命的号角c促进君主立宪制的逐渐确立d导致英国殖民优势日益丧失解析:选b根据材料“为保护英国传统的毛纺织业,枢密院和议会颁布了一系列法令,严禁商人进口亚麻布和棉布,并禁止人们穿进口服装”可知,政府对进口服装的管制刺激了英国本土棉纺织业的发展,客观上吹响工业革命的号角,故选b项;根据材料“为保护英国传统的毛纺织业,枢密院和议会颁布了一系列法令,严禁商人进口亚麻布和棉布,并禁止人们穿进口服装”可知,政府对进口服装的管制刺激了英国本土棉纺织业的发展,冲击英国毛纺织业,排除a项;1689年权利法案标志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排除c项;18世纪英国殖民势力优势凸显,排除d项。6(2020届吉林长春一模)自19世纪上半期起,法国美术界兴起“农村热”,描绘农村景象或生活的画作明显增多,著名的如米勒的拾穗者。以社会上层人士为主、一向保守的“巴黎沙龙”也逐渐选入此类画作。这主要说明当时()a农村是法国艺术创作的主要题材b城市压力使人们向往农村悠闲生活c画家同情农业的衰败和农民困苦d社会生产的改进和城乡联系的密切解析:选d从材料“农村热”和“以社会上层人士为主、一向保守的巴黎沙龙也逐渐选入此类画作”,可知当时的人们不再轻视农村,这说明在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经济得到发展,社会生产改进,城乡联系密切,故选d项;从材料可知,描绘农村景象或生活的画作明显增多是19世纪社会发展带来的新现象,故不能体现出农村是法国艺术创作的主要题材,排除a项;19世纪上半期,工业革命正在发展时期,还没有出现城市居民生存压力过大的现象,排除b项;“画家同情农业的衰败和农民困苦”与材料“以社会上层人士为主、一向保守的巴黎沙龙也逐渐选入此类画作”不符,排除c项。7(2020届湖北黄冈高三质量检测)法国19世纪中叶成立的几家银行,主要从事利息优厚的国债和证券交易。1869年,巴黎的交易所拥有307种有价证券,总数达330亿法郎。这一现象()a表明经济结构率先走向转型b实现了社会资本的有效利用c阻碍法国工业革命深入发展d表明工业革命推动经济发展解析:选c法国工业革命发展过程中中小企业普遍存在,大量社会资本投资于证券行业,影响了工业资本的投入,从而阻碍了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故选c项;材料并未对其他国家的经济结构进行描述,无法得出比较结论,排除a项;法国大量社会资本投资于证券行业,使得工业革命难以深入发展,因此并未实现资本的有效利用,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金融业发展带来的影响,不是工业革命,排除d项。8(2019届山东潍坊二模) 19世纪中后期西方大国在世界贸易中占的比重(%)据上图可知,该时期()a英国仍保持贸易优势地位b美德工业水平一直落后英国c世界贸易总额不断地增长d西方大国对外贸易持续发展解析:选a根据材料可知,19世纪中后期西方大国在世界贸易所占比重中,英国所占比重最大,占有优势地位,故选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德工业水平超越英国,这在上图中也无从体现,排除b项;材料主旨强调19世纪中后期西方大国在世界贸易中占的比重,而非世界贸易总量,排除c项;根据材料可知,英国1850年对外贸易就小于1840年的,排除d项。9(2019届河北石家庄一模)18301889年英国主要进口谷物情况如下表所示。据此推断,英国()18301889年英国进口小麦、大麦、燕麦的重量 (千夸特)/年均年份 小麦 大麦 燕麦 18301839 3 743 659 1 494 18401849 10 667 2 182 1 834 18501859 19 326 3 586 3 523 18601869 33 697 6 894 6 990 18701879 50 406 11 088 11 938 18801889 70 282 14 849 14 162 a.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入超地位b土地贵族的政治地位有所提升c政策调整推动了工业化进程d科技进步导致农产品价格下降解析:选c根据材料并联系所学可知,工业革命后,英国实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促进英国进口谷物增加,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了原料,推动了英国的工业化进程,故选c项;材料反映的是英国的谷物进口,而不是贸易的进出口全貌,排除a项;材料说明了经济上的谷物进口,无法说明土地贵族的政治地位,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谷物的进口贸易,而不是农产品价格,排除d项。10(2019届山东济宁二模)1913年10月,在总统威尔逊的呼吁下,美国国会通过了安德伍德西蒙斯关税法,将关税税率由40%降至29%。有人评价该法案“目的是减少保护,使美国工业与欧洲制造商展开真正竞争”。美国的关税改革()a客观上推进世界市场的发展b体现出扩大资本积累的客观需求c有利于保护美国的国内市场d反映美国对欧洲国家的妥协让步解析:选a题干中提及安德伍德西蒙斯关税法,将关税税率由40%降至29%以及评价认为“使美国工业与欧洲制造商展开真正竞争”,可知美国的关税改革有利于美国与欧洲竞争,客观上推进了世界市场的发展,故选a项;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国的资本膨胀,不再是资本积累了,排除b项;题干中“目的是减少保护”表明关税改革将使美国国内市场受到冲击,排除c项;据题干中“使美国工业与欧洲制造商展开真正竞争”,可知关税改革使美国与欧洲竞争,排除d项。11(2019届河南天一大联考“顶尖计划”高三第三次考试)年份所占比重(%) 就业总人数(万人)第一产业(农业) 第二产业(工业)第三产业(服务业)185055242115801875493021186019003837252550上表是18501900年德国各经济领域就业比重统计表。这一统计表表明德国()a农业经济走向严重衰退 b社会经济转型日益加速c国民经济结构出现失衡 d劳动力就业率得到提高解析:选b18501900年德国第一产业(农业)的就业比重不断减少,第二产业(工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的就业比重不断增加,说明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社会经济转型日益加速,故选b项;据第一产业(农业)的就业比重不断减少不能得出农业经济严重衰退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中德国各经济领域就业比重是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的,且相对均衡,而不是国民经济结构出现失衡,排除c项;材料体现了各经济领域的就业比重的变化,不是劳动力就业问题,排除d项。12(2019届河南天一大联考高中毕业班阶段测试四)下图为1913年德国和美国生产的电气产品占全世界电气产品的比重对比图。据此可知,当时()a美国电气工业出现停滞 b德国电气工业最为先进c美德垄断世界电气工业 d德国电力应用较为广泛解析:选d由材料信息可知,德国生产的电气产品在全世界电气产品中的比重大于美国产品的比重,结合史实可知,德国作为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充分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电力工业发展迅速,应用较广泛,故选d项;材料中美国电气产品的全球比重尽管低于德国产品的比重,但不能说明美国电气工业出现停滞,且a项不符合史料,排除a项;材料仅针对德美两国电气产品的比重进行对比,只能说明德国电力应用比较广泛,不能说明德国电气工业最为先进,排除b项;材料仅针对德美两国电气产品的比重进行对比,不能体现两国对世界电气工业的垄断,且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19届山东济南高三上学期期末)(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清时期,农村经济快速发展。随着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农村中失地农民大部分沦为佃农或者雇工,但在农业雇佣关系比较发达的地区,雇工家庭也不超过8%。商品经济向农村发展,江苏吴江地区“绫罗纱绸出盛泽镇,奔走衣被天下”。纺织业发展带动了桑蚕业和植棉业,湖州“以参为田”,苏州嘉定地区“种稻之田约止十分之一”。同时,在江南的农村开始出现一种包买制:城市商人向手工业者供给原料,收买成品。 据高寿仙中国与英国的原始工业化:资本与制度问题 材料二18世纪是英国农业革命迅猛推进的时期。1760年,议会通过法令支持圈地,掀起了“议会圈地运动”的狂潮,土地逐渐集中于大地主手中,为了适应城市工场手工业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很多被圈占的土地被租给大租佃农场主进行集约经营,这些农场大量雇佣农业工人进行经营,当时英国农业雇工人数大约占全国农村总人口的1/41/3。经营农场的地主贵族在获取巨额利润后热衷于对交通运输业、工矿企业以及地方银行进行投资,促进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 据刘金源农业革命与18世纪英国经济转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11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与明清时期相比,英国18世纪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其影响。(14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农村中失地农民大部分沦为佃农或者雇工”可以得出,土地兼并加剧;根据材料一“在农业雇佣关系比较发达的地区,雇工家庭也不超过8%”可以得出其特点如下,其一,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但出现分化,其二,农业中租佃经营为主;根据材料一“江苏吴江地区衣被天下”“纺织业发展带动了桑蚕业和植棉业”可以得出,其一,种植结构变化,经济作物广泛种植,其二,商品经济发展;根据材料一“在江南的农村开始出现一种包买制:城市商人向手工业者供给原料,收买成品”可以得出,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第(2)问第一小问不同之处,根据材料二“1760年,议会通过法令支持圈地,掀起了议会圈地运动的狂潮”可以得出,政府积极推动农业变革,以立法形式提供保障;根据材料二“很多被圈占的土地被租给大租佃农场主进行集约经营”可以得出,实行大农场式集约经营;根据材料二“这些农场大量雇佣农业工人进行经营”可以得出,普遍存在雇佣劳动;根据材料二“经营农场的地主贵族在获取巨额利润后热衷于对交通运输业、工矿企业以及地方银行进行投资”可以得出,农业资本大量向工业资本转化。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及材料可以得出,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资本和市场,推动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经济转型;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变化,资产阶级、新贵族的力量发展壮大;农业变革是建立在对农民的剥削基础之上的。答案:(1)特点: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但出现分化(答出一个角度即可);土地兼并加剧;农业中租佃经营为主;种植结构变化,经济作物广泛种植;工商业经济有所发展(或商品经济发展);出现新的生产方式(或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2)不同:政府积极推动农业变革;以立法形式提供保障;实行大农场式集约经营;普遍存在雇佣劳动;农业资本大量向工业资本转化。影响: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资本和市场,推动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经济转型;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变化,资产阶级、新贵族的力量发展壮大;农业变革是建立在对农民的剥削基础之上的。14(2019届湖北武昌区调研)(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01年,英国海军大臣约翰费希尔爵士在写给一位友人的信中写道:“石油燃料绝对会彻底改变海洋战略。这是唤醒英国的机会!”他坚信,海战的未来以及对海洋的控制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