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2.4.1世界的物质性教案(3) 新人教版必修4_第1页
高中政治 2.4.1世界的物质性教案(3) 新人教版必修4_第2页
高中政治 2.4.1世界的物质性教案(3) 新人教版必修4_第3页
高中政治 2.4.1世界的物质性教案(3) 新人教版必修4_第4页
高中政治 2.4.1世界的物质性教案(3) 新人教版必修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文基复习学案 一、世界的物质性考点一:物质含义:物质是 ,并能为人的意识所放映的 。注意:物质的概念概括了宇宙间的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物质形态。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而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巩固练习】1哲学上的物质概念是指A万事万物的特性 B具体物质形态的总和C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D自然界的物质性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的总和2、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其中“客观实在”是从A.自然界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 B.社会事物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C.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共同属性 D.万事万物的总和考点二:世界的物质性。自然界具有物质性。人类社会是 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 。【巩固练习】1、(05江苏政治)下列选项中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物质性的是A.支配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 B.社会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C.生产关系是一种客观的经济关系 D.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2、近年来,由于天体物理学的发展,天文学家发现的许多宇宙间的物质新形态,比如像暗物质,暗能量,黑洞等等,在地球上有的已经有局部的发现,有的并没有普遍的存在。这些发现表明A现象世界并没有统一的本质B物理学的发展推动了人们认识水平的进步C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不断得到自然科学的证明D那些未经证实的新发现往往成为科学进步的干扰因素二、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考点三1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 。2运动和物质的关系:(1)运动是_的根本属性。世界上没有不运动的_。物质只有在_中才能存在,_是物质存在的方式,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2)物质是_的主体。世界上没有不是_的运动。运动是_物质的运动,_是运动的主体,运动是离不开_的。【巩固练习】1、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上,正确的是认识有(多项)A.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的 B.运动是物质的运动C.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的 D.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2、英国哲学家毕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这一观点是A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 B.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C.离开意识谈物质的不可知论 D、离开物质谈意识的精神万能论的观点考点四:3静止的含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确认运动的_性的同时,也肯定相对静止的存在。辩证唯物主义所讲的静止,是 的一种特殊状态。它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 没有发生变化;二是说事物相对于_来说没有发生_,或者说五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_.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1)区别静止是_、_、_;运动是_、_、_、(2)联系静止是 的一种特殊状态。物质世界是 和 的统一。只承认 而否定 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 而否定 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巩固练习】1、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他的学生克拉底鲁则认为:“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下列对两观点的评价中,正确的是A两观点都是正确的,因为他们都正确地说出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B两观点都是错误的,因为他们都承认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C前者正确,它说明了物质是运动的;后者错误,它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D前者正确,它说明了物质是运动的;后者错误,它否认了事物的绝对运动2、“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一观点A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 B. 否认了静止的相对性C认为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D. 认为运动是相对的,静止是绝对的考点五:5规律(1)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 、 、 的联系。【巩固练习】1下列属于规律的是(多选)A水往低处流 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C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D月亮绕地球转E、红灯停,绿灯行 F、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2)规律的特征客观性:规律是 ,规律是 ,它既不能被 ,也不能被 。【巩固练习】1(06江苏政治)人们能够创造出自然界里面本来没有的东西,如计算机、电冰箱、宇宙飞船等。这表明A人们能够创造自然物 B人们能够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态C人工化的自然物不再具有客观性 D人们已经全面把握自然规律“花开花落各有时。”传说武则天曾下令百花一夜之间开放,唯独梅花不开,被贬洛阳。今天,“花开花落随人意,春去春来不相关。”菏泽春天才开的牡丹,冬天就能在难过怒放。2、“花开花落各有时。”表明A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B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D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3“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B规律是可以改变的C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D规律具有普遍性普遍性: 、 和 ,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 的。【巩固练习】1“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这表明A宏观天体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B自然界的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C人类社会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 D人类认识的发展是有规律的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表明A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遵循同样的规律 B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是古今不变的C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有规律的 D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都是循环往复的(方法论要求)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 ,按照 办事,而不能 。(3)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人们可以 和 规律;并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 和 , 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巩固练习】1恩格斯说:人类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对每一次的胜利,自然界都进行了报复。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规律是客观的,违背它会受到它的惩罚 处理人与自然关系要尊重自然界的客观性人在规律的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改造世界需发挥人的主观意识的决定作用A B C D2、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说道:“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挎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说明A改造世界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B尊重自然规律就能有效地改造自然C尊重客观规律必须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基础D自然界的变化发展规律是客观的2020年5月20日14时,全长2309米长的三峡大坝如银龙卧波,截断巫山云雨,彻底束住桀骜的长江水。至此,世界规模最大的混凝土大坝终于在中国长江西陵峡全线建成。3水的流动规律在不同的条件下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或者“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