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地理 2.3世界的地形 同步测试_第1页
七年级上册地理 2.3世界的地形 同步测试_第2页
七年级上册地理 2.3世界的地形 同步测试_第3页
七年级上册地理 2.3世界的地形 同步测试_第4页
七年级上册地理 2.3世界的地形 同步测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上册地理 2.3世界的地形 同步测试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能够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形起伏状况的地图是( )A等高线地形图B地形剖面图C彩色地形图D分层设色地形图读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2 . 图中甲城镇位于乙城镇的( )A正西B正东C西南D西北3 . (小题2)图中A地山峰的海拔约在( )A450米B560米C500米D610米4 . (小题3)隧道CD的图上距离是1厘米,则其实际长度是( )A10千米B1000千米C1000米D1米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5 . 该地地形类型是( )A山地B丘陵C高原D盆地6 . 若A地气温是25,则理论上B地气温约为( )A21B22.6C25D27.47 .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表示平原的为( )A白色B蓝色C黄色D绿色8 . 下图是甲和乙两座山峰,说法错误的是( )A甲的海拔高度是1000米B乙的海拔高度是800米C甲和乙之间的相对高度是1800米D甲和乙之间的相对高度是200米读下图,回答问题。9 . 图中甲地的海拔高度是( )A500米B700米C200米D300米10 . 若乙地气温为18,那么甲点的气温最接近的是( )A8B12C16D2411 . 下列关于各种地形形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海拔较低,地面起伏小平原B海拔较高,边缘比较陡峻,地面起伏小高原C四周被山地或高原环绕,中间较低盆地D地面崎岖不平,相对高度大于500米丘陵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缓 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缓 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陡 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陡ABCD13 . 图中字母a、b、c、d所示四地表示山谷的是AaBbCcDd下图为“等高线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14 . 甲处的山地部位名称是( )A山顶B鞍部C陡崖D山脊15 . 乙、丙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是( )A30米B100米C130米D230米2018年,山西省首届中学生地理研学旅行推进会在太原举行。会上,同学、老师和专家分享了研学旅行收获,并展示了研学区城的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如下图所示)。据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16 . 图中等高距是( )A100毫米B100厘米C100米D100千米17 . 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可能出现瀑布的是( )A甲B乙C丙D丁18 . 图中阴影区域的地形类型是( )A山地B丘陵C高原D盆地19 . 下列关于地形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地与丘陵的共同点是海拔多在500米以上B平原与高原的共同特点是地面起伏小C盆地中部一定是平原D相对高度小,而绝对高度大的地形是平原20 . 在一幅地图上,量得北京至天津的直线距离为3厘米,两地实地距离为120千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A1:40BC四十万分之一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400千米21 . 关于图中两幅等高线地形图,说法正确的是( )A图表示盆地B图的比例尺较图大C图中的虚线表示山谷D甲到乙和丙到丁的实际距离相等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小题。22 . 图中区域所属的基本地形是( )A. 平原 B. 丘陵C. 山地 D. 高原23 . 丁处河流的流向为A. 由东北流向西南 B. 由西北流向东南C. 由西南流向东北 D. 由东南流向西北24 . 图中A、B两点的相对高度可能为A. 45米 B. 90米C. 180米 D. 310米25 . 若A、B两点的图上距离为1.5厘米,则两地的实地距离为A. 300米 B. 750米C. 3千米 D. 7.5千米26 . 小明周末要去爬山,他从上图中哪边的山坡上山会更省力?A. 甲坡 B. 乙坡C. 丙坡 D. 丁坡27 . 下列“四幅地形剖面图”中,沿图中L线所作的剖面图是A. B. C. D. 下图是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28 . 图中地点的海拔为A300米B350米C400米D450米29 . 图中的两个山峰的相对高度为A40米B50米C60米D70米30 . 陡崖位于图中的ABCD二、填空题31 .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陡或缓)。32 . 从_的疏密状况,可以看出海底坡度的大小。三、解答题33 . 菏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十一”期间对A山进行了实地考察结合A山所在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如图),完成下列问题(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A、B两山顶标有数字440(米)、480(米),这两个数字指的是(海拔或相对高度)(2)登山路线规划有、两条,为安全起见,兴趣小组选择了路线,请解释理由(3)兴趣小组测量出甲村到登山路线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则实地距离是千米(4)登上A山山顶后,兴趣小组发现B山在他们的方向(5)兴趣小组考察发现,甲村为图示区域最大的聚落该聚落形成的有利条件有哪些?34 . 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字母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A_,C_,D_,E_,F_。 (2)A、B两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