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精品】高考物理史梳理笔记_第1页
【高考精品】高考物理史梳理笔记_第2页
【高考精品】高考物理史梳理笔记_第3页
【高考精品】高考物理史梳理笔记_第4页
【高考精品】高考物理史梳理笔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物理学史专题伽利略(意大利物理学家)对物理学的贡献:发现钟摆同步(2)物体在下落过程中的运动与物体的质量无关(3)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将实验与逻辑推理相结合来探索科学真理的方法为物理学的研究打开了新的一页(发现物体具有惯性,并且还解释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在17世纪,伽利略通过一个理想的实验指出,如果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之间没有摩擦力,它们会以这个速度继续运动。结论是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推翻了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观点。1638年,伽利略在他的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用观察-假设-数学推理的方法详细研究了抛射体运动。经典标题伽利略通过实验证明了力是运动物体的原因(错误)伽利略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错误)伽利略首先将物理实验事实与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理)和谐地结合在一起(是的)伽利略从理想的实验中推断,如果没有摩擦力,一旦物体在水平面上有了一定的速度,它们就会继续以一定的速度运动(对)胡克(英国物理学家)对物理学的贡献:胡克定律经典标题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条件下,弹簧的弹性才与弹簧的变形成正比(右)牛顿(英国物理学家)对物理学的贡献(1)牛顿在伽利略、笛卡尔、开普勒、惠更斯等人的研究基础上,运用归纳和演绎、综合和分析的方法,总结出一套普遍适用的机械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建立了完整的经典力学体系(也称牛顿力学或经典力学),物理学从此成为一门成熟的自然科学(2)经典力学的建立标志着现代自然科学的诞生。经典标题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并总结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什通过实验测量了引力常数(右)牛顿认为力的真正作用总是改变一个物体的速度,而不仅仅是使它移动(正确)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天体力学的基础(右)卡文迪许贡献:测量万有引力常数(反映了放大和转换的思想)典型话题牛顿第一次通过实验测量了万有引力常数(错误的)。卡文迪什第一次在实验室熟练地使用扭转平衡装置来测量万有引力常数的值(右)亚里士多德(古希腊)观点:(1)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2)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经典标题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的自然状态是静态的,只有当它受到力的作用时才会运动(正确)开普勒(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三定律对物理学的贡献经典标题开普勒发现了万有引力和行星运动定律(错)托勒密观点:地心说得到了发展和完善。哥白尼(波兰天文学家)观点:日心说第谷(丹麦天文学家)的贡献:测量天体的运动库仑(法国物理学家)贡献:库仑定律的发现标志着电学研究从定性向定量的转变。1785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仑通过扭转平衡实验发现了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定律,并测量了静电力常数k的值典型话题库仑总结并证实了真空中两个静态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库仑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错了)富兰克林(美国物理学家)捐款:(1)当时的电气知识(如发电、输电、感应、储存等。)被系统地整理出来(2)统一当天用电和用电密立根的贡献:密立根油滴实验元素电荷的测定1913年,美国物理学家米里根通过油滴实验精确地测量了基本电荷的电荷量欧姆:贡献:欧姆定律(部分电路,闭合电路)奥斯特(丹麦物理学家)电流的磁效应(电流可以产生磁场)经典标题奥斯特是第一个在电流周围发现磁场的人(是的)法拉第根据导线周围小磁针的偏转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错误)。法拉第捐款:(1)用电场线的方法表示电场(2)发现电磁感应现象(3)发现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n / t)经典标题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右)法拉第发现了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右)奥斯特对电磁感应的研究将人类带入了电气化时代(错了)法拉第发现了磁发电的方法和定律(是)安培(法国物理学家)(1)磁场能对电流产生作用力(安培力),并总结了该作用力遵循的规律安培分子电流假说法国物理学家安培发现,两条电流相同的平行线互相吸引,而电流相反的平行线互相排斥。他总结了安培定律(右手螺旋定律)来判断电流和磁场的关系,左手定律来判断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磁力的方向。经典标题安培是第一个发现磁场对电流影响的人(是的)安培提出了磁场作用于运动电荷的公式(错误)洛伦茨(荷兰物理学家)贡献:1895年,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公式(洛伦兹力)发表。劳伦斯(美国)发现回旋加速器最大动能仅取决于磁场和D盒直径。带电粒子的周期与高频电源的周期相同。然而,当粒子的动能非常大并且速度接近光速时,根据狭义相对论,粒子的质量随着速度显著增加,并且粒子在磁场中的回旋周期改变,这使得进一步提高粒子的速度变得困难。冷茨发现了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汤姆森(英国物理学家)捐款:发现了电子(揭示了原子具有复杂的结构)(2)建立了原子模型枣饼模型1897年,汤姆森利用阴极射线管发现了电子,表明原子可以分裂,并具有复杂的内部结构,并提出了原子的枣饼模型。经典标题汤姆森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是的)卢瑟福(英国物理学家)指导助手进行粒子散射实验(记住实验现象)原子的核结构被提出(记住内容)发现质子1919年,卢瑟福用粒子轰击氮核,第一次实现了核的人工转化,并发现了质子。据预测,原子核中还有另一个粒子,是他的学生查德威克在1932年粒子轰击铍原子核时发现的。由此,人们认识到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经典标题汤姆森提出了原子的核结构理论,后来卢瑟福通过粒子散射实验证实了这一点(错了)卢瑟福的核结构理论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的发光(错)卢瑟福的粒子散射实验可以估计核大小(是的)卢瑟福通过研究粒子的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核的组成(是的)波尔(丹麦物理学家)贡献:玻尔原子模型(非常好的解释氢原子光谱)经典标题玻尔将普朗克的量子理论应用于原子系统,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的光谱定律(右)玻尔的理论是基于对粒子A的散射实验分析(错误的)玻尔的氢原子能级理论的局限性在于它保留了太多的经典物理理论(正确)贝克雷尔(法国物理学家)发现自然辐射现象(揭示原子核的复杂结构)自然辐射现象:有两种衰变(,)和三种射线(,),其中射线是在新原子核衰变后处于激发态并跃迁到较低能级时发射的。衰变率与原子的物理和化学状态无关。经典标题天然放射性首先在贝克勒尔被发现(是的)贝克雷尔通过对自然辐射现象的研究发现了原子的核结构(错误)伦琴贡献:发现伦琴射线(x光)查德威克贡献:新(1)发现放射性同位素(2)发现了正电子1934年,当朱里奥-居里和他的妻子用粒子轰击铝箔时,他们发现了正电子和人造放射性同位素。经典标题当居里夫妇用粒子轰击铝箔时,他们发现了电子(错了)当八神居里用粒子轰击铝箔时发现正电子(是)普朗克的贡献:量子理论爱因斯坦捐款:(1)用光子理论解释光电效应(2)相对性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他的狭义相对论,它有两个基本原理:(1)相对性原理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所有的物理定律都是相同的;(2)光速不变原理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真空中的光速必须是C不变的。狭义相对论的其他结论:(1)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长度收缩和动态时钟缓慢(或时间膨胀)(2)相对论速度叠加:光速是恒定的,与光源速度无关;所有运动物体的速度不能超过光速,也就是说,光速是物质运动速度的极限。(3)相对论质量:运动物体的质量大于静止物体的质量。经典标题爱因斯坦提出了量子理论,普朗克提出了光子理论(错误)爱因斯坦用光子理论很好地解释了光电效应(右)爱因斯坦发现了光电效应现象,普朗克提出了光子理论(错误的)来解释光电效应定律。爱因斯坦创立了相对论,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并为人类利用核能奠定了理论基础。普朗克提出了光子理论,深刻揭示了微观世界中的不连续现象(错误)。麦克斯韦捐款:(1)建立了完整的电磁理论(2)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并相信光是电磁波(赫兹通过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经典标题普朗克在先前电磁感应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完整的电磁理论(右)麦克斯韦从理论上预测了电磁波的存在,赫兹用实验方法证实了这一点(是的)麦克斯韦通过实验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错了)原子物理学专用:“四个核变化”及其应用1.放射性元素的衰变(包括衰变和衰变);衰变;例如;衰变;例如:2.原子核的人工转换(包括中子和放射性同位素的发现);(质子)42He 94Be126C 10n(中子)3.重核裂变(以23592U链式反应为代表,可用于核能发电和原子弹);235 U 1 n 90 Sr 136 Xe 10 1 n92 0 38 54 04.轻核的融合(以21H和31H的热核反应为代表,存在于太阳内部,可用于氢弹)。补充:“考试说明中要求什么,但平时不要求”1.自感和涡流:线圈本身通过导体或线圈本身的电流变化产生自感电动势,其大小与自身电流的变化速度有关。由于导体在圆周方向上可以等效为一个闭合回路,由自感产生的自感电流就像一个回路涡流,所以称之为涡流。这种电流可以加热导体。2.核力:不同于电场力和万有引力的力,只作用于原子核之间。在大约0.510-15米到210-15米的距离内,重力是主要表现。如果大于210-15m,将迅速减小到零;在不到0.510-15米处,它迅速转变成一种强大的排斥力,使原子核无法融合在一起。3.半衰期:原子核数目减少到原来的一半所需的时间,衰变率由原子核本身的因素决定。这与外部因素无关。4.平均结合能:每个原子核结合成一个原子核时释放的平均能量。原子核的平均结合能越大,原子核就越稳定。然而,最轻和最重的原子核(元素周期表两端的原子核)具有较小的平均结合能。5、光电效应:1.内容:在光(包括不可见光)照射下,物体表面发出光电子的现象称为光电效应。光电子是由物体表面吸收光子能量的电子产生的。光电效应就是这一部分的有力例子(1)任何金属材料都有一个极限频率,人类发光的频率必须大于这个极限频率才能产生光电效应;低于这个频率的光不能产生光电效应。(2)光电子的最大初始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只会随着入射光的频率而增加。(3)当入射光撞击金属时,光电子的发射几乎是瞬时的,一般不超过10-9s。(4)当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时,光电流的强度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3.爱因斯坦光电方程:Ek=h-w;其中是入射光子的频率,w是功函数,Ek代表光电子拥有的最大初始动能。补充2:物理答案规范在物理考试中,考生最容易失分,不仅因为某一知识点,还因为相应的试题不规范。从历年高考试卷中可以看出,有些考生基础很好,但由于解题不规范,总会失分。这是非常错误的。我们清楚地知道候选人有这样的知识,因为答案是不标准的,导致失分。真遗憾。这也是限制一些优秀学生获得满分和高分的因素之一。对学生进行标准化训练以解决问题是非常必要的。以下是学生在回答高考物理主观题时反映的问题及应注意的几个方面。一、填空题和画图题存在的问题1.回答问题过程中的关键词和单词写错了。问题的答案不能用物理语言,主要问题不能掌握,组织不清,答案不全面,物理填写只写数字而忽略单位,有效数字不能正确表达。2.体检通常需要绘图,如电路布线、绘制电路图、光路图等。许多考生没有按照要求使用黑色笔画进行绘图(网上阅卷)(建议考生先用铅笔进行绘图和确认,然后使用要求的黑色钢笔进行绘图),也没有使用圆规和三角板,因此缺乏规范。实线和虚线的表示,有或没有箭头,这两条线是否垂直,以及它们是否由指定的字符表示,都被忽略。我习惯于拿起笔直接画画。一旦我犯了错误,我不能使用修正液,但我只能使用它。首先,纸的表面不整洁。第二,这会给考生造成莫名的紧张。3.数据处理中经常需要图像。学生经常不能使数据点均匀地分布在图形线和两边。不是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而是用虚线连接;经常错过原点和最后一点;不要注意线性部分和非线性部分。4.连笔在写资料的时候;变更后不清楚;小数点不清楚;随机映射导致太大的错误,无法清晰扫描。二、计算解题标准分物理计算是每年高考物理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一个高度分化的部分。它在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