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下学期中考化学专题分类突破-计算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计算题1 . 下图是实验室电解水的装置,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实验前在水中加了少量硫酸钠固体,得到 100g 5%的硫酸钠溶液。接通电源 5 分钟后,A 中共收集到 4g 气体,停止实验并移出试管、导线,回答下列问题:(1)A 中收集到的气体是_;(2)通过计算确定实验结束后水槽内硫酸钠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_。(计算结果保留至0.1%)2 . 对销售的KCl钾肥,国家有明确的质量要求,其中KCl的含量不低于83.4%。某兴趣小组对市售的某钾肥进行了检测,称取1.6g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溶解后,逐滴加入5%AgNO3的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所加入AgNO3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1所示(假定杂质不参加反应)。(1)68.0gAgNO3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为_g。(3)通过计算,判断该钾肥中KCl的质量分数是否符合图2的包装说明?_(写出计算过程)。3 . 实验室有不纯的氯酸钾样品,把该样品与1g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杂质不参加反应),充分反应后,固体混合物质量变化如下所示 (要求写出计算过程,注意解题格式!)反应前固体总质量反应后固体总质量13.5g 8.7g (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g; (2)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4 . 小刚想用贝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为测定贝壳中碳酸钙的含量,他做了如下实验:首先称取50g贝壳样品于烧杯中,烧杯质量为100克。然后将150g的盐酸平均分5次加入(假设杂质均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到烧杯中。实验过程中的数据记录如下:实验次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烧杯+剩余物质质量175.6gX226.8g252.4g282.4g(1)X_g;(2)贝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3)第四次实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5 . 化工厂化验员用铁粉处理硫酸亚铁和硫酸铜混合溶液,回收铜粉和硫酸亚铁溶液,数据记录如下:铁铜硫酸铜硫酸亚铁反应前10g0g 混合溶液90g 反应后4.4g未测 溶质质量分数为20%求:(1)反应中消耗铁的质量是_g;(2)反应后得到铜的质量为_g;(3)原溶液中硫酸亚铁的质量为_g。6 .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实验室中高锰酸钾样品的纯度,取20g该样品,依次加热该混合物,t1、t2、t3、t4时间后,称得剩余固体质量,记录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样品中的杂质不参与化学反应)加热时间t1t2t3t4剩余固体质量(g)19.8819.5619.3619.36试计算:(1)加热_时间后高锰酸钾已经完全反应。(2)完全反应后产生氧气的质量为_g。(3)求该样品中高锰酸钾的质量分数_。7 . 将碳酸钙含量为80%的石灰有25g,放入100g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假定石灰石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计算:(1)将反应液过滤后,滤液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2)原来稀盐酸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8 . 实验室有一包碳酸钠和氯化钠及杂质的固体混合物样品(其中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1)反应生成CO2的质量为_g;(2)计算原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_;(3)计算 C 烧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要求写出计算过程)9 . 请回答下列问题:(1)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至完全分解,则生成氧气的质量占高锰酸钾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2)小宇同学将16 g高锰酸钾放在试管里加热制取氧气,反应一段时间后,称量试管内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4.4 g。剩余固体中,含有的物质是_。生成二氧化锰的质量_(写出计算过程)10 .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批铁样品(含有杂质,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进行分析,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进行实验,其中只有一位同学所用的稀硫酸与铁样品恰好完全反应。实验数据如下表:甲乙丙稀硫酸150120120铁样品121215反应后的剩余物161.6131.6134.6(1)_同学所用的稀硫酸与铁样品恰好完全反应;共产生_ g气体。(2)计算样品中的铁的质量分数是_?(最后结果精确到0.1%,下同)(3)计算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11 . 工业上,煅烧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可制得石灰石(CaO)和二氧化碳。如果要制得4.4t二氧化碳,需要碳酸钙的质量是多少? 同时生成氧化钙的质量是多少?(化学方程式:CaCO3CaO+CO2)12 . 实验室中有一瓶标签被腐蚀的盐酸,小丽为了测定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在烧杯中配制了8克10%的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往烧杯中滴加该盐酸,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与滴入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8克10%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水的质量为_g;(2)计算该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写出计算过程)(3)当滴入4克盐酸时,烧杯内溶液中钠元素的质量为_g。13 . 某课外活动小组对失去标签的稀硫酸浓度进行测定:取稀硫酸50 g于烧杯中,逐滴滴加3.42%的氢氧化钡溶液,烧杯内溶质质量与滴加氢氧化钡溶液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结果保留两位小数)(1)参加反应的Ba(OH)2质量共有_g。当滴加Ba(OH)2溶液50 g时,烧杯内溶液的pH_7(填“”“”或“”)。(2)求该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写出答题过程,结果保留0.01%)。(3)该反应中生成沉淀质量为_g。(4)滴加Ba(OH)2溶液至150 g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结果保留0.01%)。14 . 将4.0gCuZn合金粉末放到盛有10g稀硫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过滤、称量滤液的质量。相关实验数据如下反应前物质质量/g反应后物质质量/gCuZn合金稀硫酸滤液质量4.01011.26(1)CuZn合金属于_材料(填“金属”或“有机合成”)(2)请计算CuZn合金中Zn的质量分数_15 . 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钠,为了测定该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取一定量的该纯碱样品全部溶解在100g水中,再加入氯化钙溶液141g,恰好完全反应(反应方程式为Na2CO3+CaCl2=CaCO3+2NaCl)经过滤、干燥后称的沉淀质量为10g,所得滤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5%请计算:氯化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_16 . (1)四种铁矿石的主要成分是:Fe2O3Fe3O4FeCO3FeS2,这四种化合物含铁的质量分数由高到低的顺序是_(填序号)。(2)近年来,有不法分子利用假金欺骗群众,假金外观像黄金,但它是一种铜与金属M的合金。某同学想确定金属M,已知金属M为+2价,他取用3.5 g这种假金样品,把15.0g含HCl14.6%的稀盐酸分3次加入,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见表:第1次第2次第3次稀盐酸的用量/g5.05.05.0剩余固体质量/g2.852.22.0计算该假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_;通过计算确定M是何种金属_。17 . 在天平两盘的烧杯中各加入质量分数相同、质量相等的足量盐酸,调节天平平衡。现向其中一只烧杯中投入适量的镁片,向另一只烧杯中投入适量铝片,若使天平最终保持平衝,则投入的镁、铝质量比为多少_?现向其中一只烧杯中投入5.3g碳酸钠,向另一只烧杯中投入适量铁片,要使天平最终保持平衡,则投入得铁片质量应是多少_?18 . 家庭中常用洁厕剂的有效成分是盐酸,化学小组同学测定某品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地基散水科普知识培训课件
- 沈阳农业大学《宏观经济学(双语)》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济源消防知识培训课件费用
- 湖南农业大学《矿物加工技术基础》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无锡市雷电灾害应急预案(3篇)
- 应急局危险化学品预案(3篇)
- 广州华商学院《工程编程语言》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至2030中国人凝血酶原复合物行业发展研究与产业战略规划分析评估报告
- 触碰高压线应急预案(3篇)
- 完美空调泡沫清洗剂
- 2025年重庆出租车资格证区域考试题库区域考试
- 广州市越秀区招聘卫生健康系统事业单位事业编制人员考试真题2024
- 医疗废物监督管理课件
- 全国律师会费管理办法
- 危险源辨识、评价及控制培训
- 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临床管理指南(2025年)解读课件
- 土地管理培训课件
- 2025年山西中考历史试卷真题解读及答案讲解课件
- 2025至2030中国科技成果转换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除颤仪使用讲课件
- 中国PCBA行业发展前景及发展策略与投资风险研究报告2025-2028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