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4.3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同步训练C卷_第1页
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4.3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同步训练C卷_第2页
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4.3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同步训练C卷_第3页
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4.3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同步训练C卷_第4页
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4.3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同步训练C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4.3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同步训练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15题;共34分)1. (2分) (2019七上黔南期末) 在许多国家,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已经得到空前重视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文化遗产的是( ) A . 在苏州园林里面修建高大的现代建筑物B . 在洛阳龙门石窟的雕像上,刻上“某某到此一游”C . 长城风景区提倡登山游客自捡垃圾D . 在丽江古城里面增建大型商场以吸引游客2. (2分) (2019荆门) 某地的五个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悠久,至今仍保留了大量的古建筑。读该地等高线与聚落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图中甲、乙、丙、丁四个聚落,其中发展条件最好、规模最大的一个是( ) A . 甲B . 乙C . 丙D . 丁(2) 据调查,在五个古聚落中丁聚落保存得最为完好,其原因是丁聚落( ) A . 气候湿热B . 地形平坦C . 交通闭塞D . 经济发展快(3) 来到丙地的游客在地面上借助望远镜向其它四个聚落所在的方位观察,最可能见到的是( ) A . 甲地-海上明月B . 乙地-炊烟袅袅C . 丁地-小桥流水D . 戊地-激流飞瀑3. (2分) (2018七上潮安期末) 下列关于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对比,不正确的是( ) A . 乡村聚落的居民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活动方式B . 乡村聚落有农村、牧村、渔村、林场等不同类型C . 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D . 城市聚落有住宅、学校、医院、影院,而乡村聚落没有4. (4分) (2019七下柳江期中) 6月至7月,某探险队沿到线路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地理探险考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 沿途队员们发现人口分布比较稀疏的地区是( ) A . B . C . D . (2) 途中探险队员们曾遭遇“狂风暴雨”的天气,这个地点最有可能是( ) A . B . C . D . 5. (2分) (2019通辽) 剪纸是中国民族传统艺术。剪纸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图示剪纸显示的传统民居是( ) A . 四合院B . 竹楼C . 蒙古包D . 窑洞(2) 图示景观所属地形区是( ) A . 云贵高原B . 黄土高原C . 华北平原D . 内蒙古高原(3) 这种民居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其建筑特点是( ) A . 通风散热B . 隔热防潮C . 冬暖夏凉D . 冬冷夏热6. (4分) (2019七上乌拉特前旗期末) 下列特色民居所在地区,气候最炎热干燥的是( ) A . B . C . D . 7. (2分) (2019七下延边期中) 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居住的是( ) A . 帐篷B . 窑洞C . 高脚屋D . 冰屋8. (2分) (2019绥化) 下列条件中,不利于聚落形成的是( ) A . 土壤肥沃B . 水源不足C . 地形平坦D . 交通便利9. (2分) (2019七上高州期末) 下图是中纬度的某地区,仅从图中所提供的信息考虑,四地中最不可能形成城市聚落的是( ) A . B . C . D . 10. (2分) (2019七上定远期末) 不同地区聚落景观的叙述,下列正确的是( ) A . 东南亚的高架屋楼上住人,楼下饲养牲畜,主要受炎热少雨气候的影响B . 西亚村庄的房屋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主要是受寒冷大风天气的影响C . 我国黄土高原的窑洞,建筑时充分利用了当地黄土土质疏松、直立性很强的优点D . 因纽特人的冰屋主要分布在非洲高山地区,主要是受海拔高的影响11. (2分) (2019八上洪泽期末) 如下图为小明在某地旅游时拍摄的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 该地为( ) A . 青藏高原B . 云贵高原C . 黄土高原(2) 该地最有特色的民居是( ) A . 窑洞B . 土楼C . 骑楼12. (2分) (2019七下霍林郭勒期中) 我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称的文化遗产有山西省的( ) A . 平遥古城B . 丽江古城C . 徽州民居D . 皖南古村落13. (2分) (2019九上北京月考) 2018年夏季高温席卷北半球、乃至北极圈,对于生活在瑞典的人们而言,因为屋里极少装制冷空调,今年夏季高温天气甚是难熬。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瑞典居民房屋内很少装空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 文化习俗B . 气温C . 降水D . 资金(2) 瑞典( ) A . 地形以山地为主,东高西低B . 河流短小,多注入北冰洋C . 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D . 东部与挪威相邻(3) 瑞典是欧盟成员国中使用可再生能源所占比例最高的国家,已超过52%。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瑞典使用的可再生能源主要来自( ) 石油、天然气核电风能、太阳能水能A . B . C . D . (4) 在假期,瑞典人喜欢远离城市喧嚣,亲近自然。从以下瑞典两幅景观图a、图b中可以看出乡村聚落比城市聚落( ) A . 房屋密度小B . 人口密度大C . 商业较繁荣D . 交通较完善(5) 维斯比古城是瑞典保存完好的中世纪小镇,199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古城内很多街道不允许机动车通行以减少尾气排放,古城外还新建了大型的垃圾分类处理中心以确保绿色可持续的旅游环境。维斯比古城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的主要意义是( ) 留存和保护地域文化还原人们旧时的生活方式提升旅游的环境质量利于历史研究和文化交流A . B . C . D . 14. (2分) (2016八下临夏期中) 某班来了一名新同学,他在自我介绍时说到,我家乡的住房墙体相对单薄,门窗开得较大,并建有较完备的排水系统你认为他家乡的自然环境特点是( )A . 干热B . 暖湿C . 干旱D . 高寒15. (2分) (2017七下博兴期末) 微信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交流的重要载体,有网友在微信朋友圈中发布了甲乙丙丁四幅景观图片。请根据这些图片,并对照下图的气温降水图,回答下列各题。(1) 下列关于图中景观所展示内容的表述错误的是( )A . 甲图为法国的埃菲尔铁塔B . 乙图为非洲乞力马扎罗山C . 丙为美国的自由女神像D . 丁图为埃及的狮身人面像(2) 甲景观所在地气候所对应的气温、降水图是( )A . AB . BC . CD . D二、 综合题 (共5题;共31分)16. (4分) (2019西城模拟)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8年4月19日,“甘肃迭部扎尕(g)那农林牧复合系统”在第五次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国际论坛上,获得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正式授牌。左图是迭部县 位置图,右图是扎尕那安多藏寨景观图。知识卡片1:扎尕那村四面环山,植 被覆盖率高达87%,林地约 占总面积的58%;草地占 30%;耕地占8%。 知识卡片2:当地民居的地 基多用石料。楼梯、 墙壁、天花板、地 板多用松木材料。 (1) 甘肃省迭部县地处我国_个地理区域的过渡地带,其北部是 _(山脉),_江贯穿中部,地势起伏较。这里植被覆盖率高, 以_业和_业为主,耕地主要分布在地势较低的_地带,形成独特的农林牧复合农业生产方式,为当地居民提供各种生产资料和生活必需品。 (2) 迭部县地处东部季风气候、_气候及高山高原气候的交界地带,生物 物种_(单一/多样),有利于农林牧复合生产方式的形成和发展。 (3) 甘肃迭部扎尕那独特的农林牧复合农业生产方式的特色主要是受和 等自然因素影响。为了传承和保护这种农业文化遗产,应。 (双项选择) A . 大力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B . 加大樵采力度,充分利用森林资源C . 积极发展新型农业与生态文化旅游业D . 禁止游客进入,减少对原生环境的破坏E . 加大宣传,形成保护遗产共识(4) 扎尕那形成的聚落类型是聚落,最主要的少数民族是_。当 地民居与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请从地形、气候、植被等方面任选其一,从地理视角进行解释。 17. (4分) (2016八上海陵期末) 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村落在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等方面均存 在差异。根据右侧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1) A图所示的民居主要分布于我国的_高原,该高原区为世界上_现象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导致此现象形成的人为原因有_。(2) B图所示的民居主要分布在我国的_(南方、北方)地区,这种民居反映当地的主要气候特点是_。18. (6分) (2018保定)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秘鲁位于南美洲西部,是美洲大陆印第安人古老文明中心之一。秘鲁海岸线长2254千米,是世界主要鱼粉、鱼油生产国和出口国。左图为秘鲁地形、气候和河流分布示意图,右图为秘鲁人口和城市分布示意图。(1) 秘鲁东部为亚马孙河上游地区,属热带雨林气候,受气候影响,亚马孙河在该河段的水文特征表现为_;河源区位于安第斯山区,河流落差大_资源丰富。 (2) 秘鲁的人口和城市集中分布在_,主要原因是_。 (3) 秘鲁是印加文明的发祥地,名胜古迹众多,_资源独具特色,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 (4) 我国是秘鲁渔产品的主要进口国之一。秘鲁发展渔产品加工业的有利条件是:_、_等。 19. (9分) (2017临沂) 临沂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的小明,利用导学提纲进行自主探究学习,请结合图15、图16、图17、图18帮助小明完成相关问题。探究主题:地形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自主探究】(1) 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分别写出图15中甲地和丙地适宜布局的主要农业部门。(2) 图16中从甲乙丙,地势越来越_,人口密度越来越_。(3) 结合图15,说出密西西比河干流两侧支流的流向,并分析流向与地形的关系。(4) 由图17和图18可知,非洲大陆赤道地区西部为热带雨林气候,东部为_气候,导致这种差异的影响因素是_。(5) 【归纳小结】地形影响地理环境的事例还有很多,请在结构图(图19)中、处补充填写适当内容,完善知识结构。20. (8分) 聚落是反映一个地区自然环境与文化的一面镜子。据此完成问题。(1) 下列聚落景观反映我国云南傣族传统民居的是( )A . AB . BC . CD . D(2) 这种聚落结构,主要是为了适应当地的( )A . 宗教信仰B . 风俗习惯C . 湿热气候D . 崎岖地形第 18 页 共 18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