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12020年农历8月15日,是我国传统佳节中秋节。猜灯谜、吃月饼、燃灯、赏月等是我们在中秋节时的固有习俗。下列对中秋节的习俗理解不正确的是()A它被称为凝固的艺术B它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下来的形式C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D它具有相对稳定性2“学有所教”的政策指向是让每一个适学个体都能平等地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这一提法,与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提倡的“有教无类”的教育观十分相似。这说明 ( )文化具有继承性传统思想对今天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文化复古主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A B C D3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浸透了所有中国人、所有海外同胞的心田。中华文化具有比血更强的凝聚力,它能够把全世界中华儿女的心连在一起。不尊重自己传统文化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这主要是因为 ()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B传统文化具有多样性C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 D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4有一种观点认为,传统文化是包袱,它是一种惰性的力量、保守的因素。这种观点( )忽视了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看到了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否认了文化继承的必要性承认了文化发展的可能性A B C D5目前我国历史题材的影视创作不少,但有力弘扬中华文明精华的优秀作品不多,还没有真正做到使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这启示我们()A要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B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C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D优秀传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6以现代创意“激活”传统文化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红楼梦等经典名著被艺术家以新的形式重新演绎,获得广泛好评。以现代创意“激活”传统文化表明 ( )A必须以全面肯定的态度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B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C必须根据新时期的需要重新解读和构建传统文化D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必须创新弘扬传统文化的方式7如何正确引导和规范国学教育,大力提升国学教育的时代价值,是我们正确对待民族传统文化的重大课题。对待传统文化,正确的态度应为()A传统文化是财富,应全部吸收 B传统文化是包袱,应全部抛弃C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D对传统文化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和剔除8诵读代表自己传统文化的典范性文本,是“回溯源头,传承命脉”的需要,是继承传统的一种必要的方式。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看,强调“回溯源头,传承命脉”,是因为()A文化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才能发展 B文化只能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C只要继承了传统必定能实现发展 D只有发展才体现继承9要让广大城乡基层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先进和优秀的文化,接触到只有走进城市电影院、图书馆、美术馆才能欣赏到的文化作品。这是因为文化传播借助信息技术的翅膀,才能飞得更高,飞得更远。这说明()A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B当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促进了文化的传播继承和发展C科学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 D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10第十六届亚洲运动会的吉祥物“乐羊羊”把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理念结合起来,既展现了中国灿烂的文化,又弘扬了现代体育理念。这说明文化发展应该()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才有文化的积累与发展在继承的基础上,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发挥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摆脱传统文化的羁绊A B C D11第十六届亚洲运动会的吉祥物“乐羊羊”,全球华人看到就倍感亲切,从千年前的“五羊衔谷”传说中读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这表明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在世代相传中仍保留着基本特征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它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传统文化在体育活动中得到延续和发展对传统文化的发掘和发展,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A B C D12“尊古而不泥古,创新而不忘古”。对此理解正确的是()继承传统是文化创新的必要前提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与动力 文化创新离不开社会实践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A B C D13教育部在北京、江苏、甘肃等10省(市)中小学开展京剧进课堂试点,今后还将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在全国推开。江苏省已确定了8个市作为试点。这说明()A继承传统文化有利于抵制流行文化 B传统文艺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C弘扬传统文化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D教育在文化传承中具有重要作用14、文化重建是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重要内容。三年来,当地政府积极修复都江堰古建筑群等一批文化遗产,重视培养羌绣、羌笛演奏等传统艺术的新传人,鼓励编排羌魂等原生态歌舞作品。灾后恢复重建之所以重视继承传统文化是因为( )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 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 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A、 B、 C、 D、15、2020年为双闰年,长达384天的农历龙年包含了两个立春日,即正月十三立春(2020年2月4日)和腊月二十四瑞次立春(2020年2月4日),民间素有“两头春,家嫁娶”的说法,选择在今年结婚的新人特别多,从而带旺了各地的婚庆市场。由此可见( )A、传统思想对中国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B、传统文化被称为“凝固的艺术”持久不变C、传统习俗约定俗成,世代相传,影响持久D、传统文艺历史悠久,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16、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既有“兼收并蓄、全盘继承”的守旧主义和封闭正义,也有“全盘抛弃、彻底西化、完全欧美”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这两种态度的共同错误在于( )A、否定了传统文化鲜明的民族性 B、否定了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C、违背了对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 D、违背了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17、遭遇史上最强的雾霾天气,2020年春节,燃放烟花爆竹的明显较往年少了许多。不少人认为,春节图个吉利快乐气氛,少放点烟花爆竹并不影响辞旧迎新,反而可以让我们过个更清新的新年。这种态度和做法( )表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具有内涵要因时而变不利于强化传统文化这一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符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革故鼎新的原则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社会生活变迁紧密而正确结合起来A、 B、 C、 D、18、动画影片大闹天宫自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影响几代中国人,其后通过录像带、VCD、电视重播使其影响更加广泛,甚至登陆法国、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如今人们还可以在网络上观看3D版的大闹天宫。这表明( )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B、科技进步促进了文化的传播C、通俗化是文化发展的方向 D、文学艺术是传统文化的瑰宝19、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既有“兼收并蓄、全盘继承”的守旧主义和封闭正义,也有“全盘抛弃、彻底西化、完全欧美”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这两种态度的共同错误在于( )A、否定了传统文化鲜明的民族性 B、否定了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C、违背了对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D、违背了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20、中国科学院院士、探月工程领导小组高级顾问欧阳自远表示,“嫦娥”是中华民族对未知月球的传统叫法,以“嫦娥”命名目标飞行器,很快得到了国人的共鸣。这表明传统文化具有()A鲜明的民族性 B相对稳定的特点 C特有的包容性D博大精深的特点21、耗时两个月,几乎每日一首,手抄中国古代诗歌总集之一的玉台新咏,并在每首诗歌旁手绘配图,最终附上读诗感悟这样的读书笔记,你见过吗?2020年6月16日,某教授在个人微博上,晒出了一位女学生的读书笔记,工整的软毛笔楷体字,飘逸脱俗的手绘画配上诗歌,惊呆了众多网友。你对这位学生做法的评价是()她原封不动地承袭了传统文化 她继承和发展了传统文化她在继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坚持了创新 她在继承传统文化时做到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A B C D22、2020年8月,有着千年历史的浙江省绍兴开元寺大殿被开发商拆得只剩下骨架,对此无数绍兴市民和专家感到十分惋惜。在开发和保护上面,文物并不是“绊脚石”,我们应该明白历史建筑一旦被毁灭,将永远消失。这启示我们( )对待传统文化,首先是继承,其次是发展 文化与经济的矛盾不可调和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传统建筑是展现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A、 B、 C、 D、23中央电视台开播百家讲坛以后,一些艰涩高深的传统经典经过现代诠释变得通俗易懂,富有时代气息,为大众所接受。这说明A.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能够因时而变 B.传统文化对人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C.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具有认同感 D.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24调查显示,得到公众广泛认同的大学校训,有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和复旦大学的“博学而笃行,切问而近思”等。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基本上直接援引中华古籍中的经世格言。由此可见()A中华古籍记载的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精华B中国传统思想决定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C优秀的传统文化容易得到本民族人民的认同 D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二非选择题22观点一:中国古代的教育“重人伦,轻物理”,不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在师生关系上,主张师道尊严,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在教学方法上,注重死记硬背,不利于开发人的智力。所以,发展教育必须摆脱古代教育思想的影响。观点二: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有很多精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诲人不倦”等等。所以发展教育必须回归古代教育思想。你是如何看待文化传承的?请结合观点一、二作简要评述。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山东省潍坊市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积极发掘地方传统文化的精华,使红木嵌银瓷器、刺绣、高密三绝、临朐红丝砚等实现了规模生产,成为民间工艺的上乘佳品。同时,打造潍坊风筝与杨家埠木板年画成为两张靓丽的城市文化名片。传统文化的发展,不仅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衍生了大舜文化、佛教文化等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材料二一股传统文化的热潮正在中国涌流。从百家讲坛吸引数亿观众到于丹论语心得狂销300多万册,从古装影视剧热播到历史题材图书畅销,从人大成立国学院到北大、清华等开设“国学班”,从各地恢复祭孔到海外孔子学院遍地开花,从私塾重现到儿童读经这一切都表明,曾经渐行渐远的传统文化正在回归。(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潍坊市对待传统文化的举措给我们哪些启示。(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探究我国传统文化如此之“热”的原因参考答案1A注意本题为逆向选择题,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故应选A。B、C、D三项都是对传统习俗的正确理解。2C中“文化复古主义”是我们极力反对的,没有什么现实积极意义。排除。3D4A错选是没有认识到材料并未涉及文化发展的问题。传统文化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认为传统文化是包袱,显然是只看到了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而忽视了它的积极作用,正确;这一观点不承认传统文化存在积极的一面,也就是说我们没有必要继承传统文化,正确。答案为A。5C本题指出优秀传统文化应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强调应继承与发展。6D注意题干中“以新的形式重新演绎”,D项正确。A、B、C三项观点均错误。7C本题考查学生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C项正确。A、B、D三项均有一定的片面性。8A9BB项正确反映了材料所要表达的信息,应选。A项与材料不符,材料表明的是科技与文化的关系;C项不是材料所要说明的问题;D项与材料联系不密切,应舍去。10A不符合题意;说法错误。11D从题中关键词“全球华人倍感亲切”、“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可以看出,12C本题考查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尊古而不泥古”体现了既要继承传统文化又要反对守旧主义,“创新而不忘古”体现了着眼于发展而不失根基,符合题意。观点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与动力;材料没有体现,故选C项。13D本题考查京剧进课堂,强调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作用。14、选D 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继承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判断能力。之所以重视继承传统文化,是因为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应选。颠倒了二者的关系,故不选。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错误。15、选C 题意中的“两头春,家嫁娶”为传统习俗,约定俗成,世代相会,对中国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影响,C项正确,A、D项不符合题意。被称为“凝固的艺术”的是传统建筑,B项错误且“持久不变”的说法也错误。16、选C 本题考查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根据题意,显然C正确,A、B、D不符合题意,所以选C。17、选C 遭遇雾霾天气,人们改变对燃放烟花爆竹庆新年的做法,正确地处理传统文化继承与社会生活变迁的关系,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以及其具体内涵要因时而变,符合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正确,错误。18、选B 材料强调的是先进的技术加快了文化的传播,体现了科技对文化的影响,故选B。A、D不符合题意。C明显错误19、选C 本题考查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根据题意,显然C正确,A、B、D不符合题意,所以选C。20、A21、解析:选B该学生在每首诗歌旁手绘配图,最终附上读诗感悟,体现了;该学生并没有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文化,排除;材料无涉及剔除传统文化的糟粕,排除。22、选B 在开发和保护上面,文物并不是“绊脚石”,说明文化继承和发展是辩证统一的,符合题意;历史建筑一旦被毁灭,将永远消失,说明我们要重视传统建筑的作用,符合题意;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不存在先后顺序,说法错误;说法明显错误。23【解析】A 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特点。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其内容随着经济、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变化,题干表明了这一点。B说法片面;CD项与题意无关。24、解析:选CA说法错误,中华古籍记载的既有精华也有糟粕;B夸大了传统思想的作用;题干未体现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和民族性,D与题意无关;公众对这些援引中华古籍中经世格言的校训的认同,实质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选C。二、非选择题25答案:(1)文化继承应该是“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过程,继承是前提,发展是要求,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把握好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的关系。(2)观点一看到了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不合理的因素,这是可取的,但是全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6280.5-2025芯粒互联接口规范第5部分:基于2.5D封装的物理层技术要求
- GB/T 46280.3-2025芯粒互联接口规范第3部分:数据链路层技术要求
- 2025年机关老年大学招聘笔试模拟考试题
- 资源共享合作协议模板
- 2025年企业战略规划师专业技能认证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品牌形象设计师综合能力测评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健身教练技术水平考查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建筑经理执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课件中参考文献
- 2025年国际企业管理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教学课件-信号智能电源屏(鼎汉)的简介与维护
- CML慢性髓系白血病医学教学课件
- 临床实习带教工作总结
- 老年营养不良
- 北京香格里拉饭店庭园环境设计
- 【公开课】社区教案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备考小说语言 (共25张ppt)
- 2023年漳州市交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放射性药物医学知识培训
- 关于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的实施办法重点内容学习PPT课件(带内容)
- SHSG0522023年石油化工装置工艺设计包(成套技术)内容规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