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创设有效教学情境提高化学课堂效率【关键词】有效教学情境化学课堂效率【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9B-0061-02有效教学情境,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的有效服务学生学习的一种教学环境。创设教学情境是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教学策略,也是教学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学情境的创设不能只图表面上的热闹,教学情境不能干扰和弱化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以及学生思维的发展,不能游离于教学目标之外,情境的内容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提升能力。化学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创设有效教学情境,提高课堂效率。一、利用趣味实验创设有效教学情境思源于疑,化学教学中有意识地利用趣味实验创设问题情境,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引发学生的思考。比如,在上“燃烧条件”这节课之前,教师拿出一条放到70%的酒精溶液中浸湿后稍稍拧干的棉手帕问学生:“如果把这条手帕放到酒精灯上烧,结果会怎样?”学生毫不犹豫地答道:“烧坏了!”“烧掉了!”教师把这条手帕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顿时出现熊熊大火,但大火过后,手帕却完好无损。学生脸上的表情立刻由担心变成了惊讶。教师紧接着追问:“手帕为什么没有燃烧呢?燃烧需要哪些条件呢?”为了尽快知道手帕为什么没有被烧坏,学生对接下来的学习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积极主动地参与有关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当学生明白燃烧的条件之后,再让学生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手帕没有被烧坏的原因(因为手帕上浸有70%的酒精溶液,我们所看到的是酒精在燃烧。由于酒精溶液中的水分蒸发需要吸收热量,导致温度没有达到手帕的着火点,所以手帕没有燃烧)。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燃烧条件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二、利用课堂生成创设有效教学情境化学实验因操作失误或受到反应物浓度、纯度、温度等外界条件的影响而出现异常现象或实验失败是常有的事。如纯属失误且会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的应该尽力避免或及时挽回影响。但有些异常现象会引发我们的教学灵感,或能为学生带来有意思的新发现,成为一种新的教学资源。这时,我们应适时利用化学异常实验现象作为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和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例如,在教学酸碱指示剂时,教师问:“如果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会显何种颜色?”学生答:“红色。”结果真的显示红色,学生们高兴极了。可是,当教师把酚酞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均匀并振荡试管时,溶液的红色立即消失了,学生脸上露出了不解的表情。其实,这是因为实验员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太大了。但教师不直接告诉学生原因,而是利用这一现象作为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去分析探究,通过讨论得出上述现象可能与试剂的纯度、试剂的浓度或试剂的用量有关。然后,再引导学生设计相应的方案进行探究。实验结果显示:稀的氢氧化钠溶液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浓的氢氧化钠溶液使酚酞试液先变红后褪色,且浓度越大,褪色越快。当学生根据所分析的原因进行实验并取得成功时,他们对化学学习就更有信心了。这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也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三、利用新闻时事创设有效教学情境新闻中不乏与化学相关的内容,我们可以将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有关社会热点新闻作为教学情境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认识化学与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提高知识运用能力。例如,在教学“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时,创设教学情境可用2011年12月20日的“喝气的公交车”这一则新闻:首批70辆安凯液化天然气公交车入驻桂林,记者从公交集团了解到,这是他们专程从安徽采购回来的新型LNG液化天然气公交车,是本市首批同时也是广西首批“喝气”的公交车。这种公交车的主要优势是低污染、低排放、低能耗和低噪音。“喝气”公交车不会出现冒黑烟的现象,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污染物的排放相比烧油的车要少很多。展示新闻后提问:普通汽车的尾气污染有哪些?降低汽车尾气污染的措施有哪些?为什么要使用“喝气”公交车?当学生结合课本知识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了这几方面的知识后,对化学与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就会有更深的认识。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由于这些时事来自学生的身边,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四、利用多种媒体创设有效教学情境利用影、像、声、动画综合呈现的多媒体创设的教学情境,能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起到独特的作用。它突破了时空限制,扩大了直观范围,使抽象的微观世界变得直观、生动。例如,在做水通电分解的实验时,为了让学生理解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每2个氢原子结合成1个氢分子,每2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氧分子的微观过程,可辅以多媒体动画生动形象地展示整个过程。这样学生对“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但可以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的微观过程就很容易理解了。又如,在教学氨分子扩散时,除了让学生做探究实验外,可利用PowePoint的“自定义路径”设置氨分子运动到酚酞试液中使酚酞试液变红的动画,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降低学习难度,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弥补了化学实验难以展现微观世界动态变化的不足,有利于学生透彻理解实验原理,从而能提高课堂效率。五、利用优化实验创设有效教学情境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如果实验现象不明显,势必会影响学生的观察、探究、分析及结论。当我们在教学中遇到某些实验现象不够明显或不易成功时,我们应设法将其优化,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以提高课堂效率。例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下册(人教版)第十一单元“碳酸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实验:向盛有少量碳酸钠溶液的试管里滴入澄清石灰水。该实验现象不明显,不便于学生观察。如果改为向少量饱和澄清石灰水中滴入一滴饱和碳酸钠溶液,实验现象就非常明显,而且还可将其改为微型化学实验。将这一优化的实验介绍给学生时,就以实际行动告诉了学生,不管是生活、工作还是学习,都应努力开拓、创新。此外,这个优化的实验还可以用于创设问题情境:为什么改进前实验现象不明显,而只是将添加试剂的顺序调换,且碳酸钠溶液的用量更少,实验现象却非常明显呢?这个问题情境能进一步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数字艺术创新平台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海洋生态循环养殖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渠道内壁抹灰施工方案
- 大豆皮饲料颗粒加工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林业生态旅游国际合作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装修工程简单施工方案
- 盐城工厂烟囱施工方案
- 杨树之歌教学课件陈星
- 混凝土施工方案编制流程
-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现状与未来趋势
- 利息理论及其应用(第四版)课件教学课件电子教案
- 医院胸痛中心工作手册
- DL∕T 1909-2018 -48V电力通信直流电源系统技术规范
- NB-T32042-2018光伏发电工程建设监理规范
- 上海市嘉定区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 精神科诊疗指南及操作规范
- 2024年大学试题(宗教学)-道教文化笔试考试历年高频考点试题摘选含答案
- 万里一线牵课件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 中医面诊升级版
- 部编小学语文单元作业设计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 消化内科入科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