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央视春节晚会语言类节目的传媒隐喻作者简介:张腻,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2010级研究生摘要:本文利用传播符号学和内容分析法,从30年春晚的语言类节目中,梳理出其内容中有关大众传媒形象的片段,分析整理其塑造的传媒隐喻以及成因,使之今后在减少对媒体形象的过度扭曲、刻板印象等方面作出努力。关键词:春晚;语言类节目;媒体形象;刻板印象“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以下简称“春晚”)作为中国人除夕之夜不可或缺的一道年夜饭,已迈入而立之年。最近,春晚以“收看人数最多的晚会”为由获得了世界吉尼斯记录证书,同时语言类节目由于本身内容的诙谐幽默、寓意深刻等特征,一直是春晚最大的看点,经典相声段子宇宙牌香烟、小品主角与配角等数年来都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因此被认为是春晚成败的关键。然而近年来,春晚抄袭模仿、网络段子、因循守旧、毫无创新等问题层出不穷,让语言类节目首当其冲。尤其是语言类节目中已多次出现以媒体介入引起戏剧冲突的结构,如早先的英雄母亲的一天昨天今天明天说事儿等,同时,塑造的大部分大众媒体的形象,如近年的火炬手、捐助等,因其过于刻板,遭到了大多数人的诟病。那么,30年来的春晚语言类节目究竟赋予了大众媒体怎样的形象引发传媒隐喻的原因何在?一、历届春晚语言类节目塑造的大众媒体形象本文整理了自1983年第一届春晚至2012春晚的所有语言类节目,包括小品、相声、相声剧、群口相声等总计275个语言类节目。在上述节目中,只要节目表现内容、演员台词涉及到“大众媒体”,就算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大众媒体的形象,这是本文选取研究样本的标准。以此统计,获得符合本文研究要求的语言类节目样本共72个。在这72篇研究样本中,有7个样本中包含了记者形象,笔者认为,记者形象的塑造能直接影响受众对此记者所在的大众媒体形象的判断,所以在研究问题时,都将这7个样本统计在内。另外,由于72只是语言类节目的数量,个别语言类节目中出现了两种或两种以上大众媒体,以及某个语言类节目中对大众媒体塑造了大众媒体两种或两种以上形象,所以统计数量总和会大于样本总数。本文将大众媒体分为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并分别对四种大众媒体的形象进行研究。1、春晚语言类节目中塑造的报纸媒体形象在上述的72个语言类节目样本中,塑造的报纸媒体形象有16个,占总数的20.8%。1994年李金斗和石富宽等人表演的群口相声跑题中,石富宽扮演的科长对其他科员说:“同志们,小报上的文章你们也信啊?!”其他演员扮演的科员纷纷回答:“不能信”、“不能看”、“现在这个小报胡登文章,都没人管”;同年黄宏和侯耀文表演的小品打扑克里,黄宏扮演的采购员对侯耀文扮演的记者说:“你当记者的接触人层次肯定比我高啊!”,“(小报记者能管著名演员原因)专门跟你编桃色新闻,今天说你有外遇,明天就说你打离婚,后天说你第三者插足,用不了几天你就臭名远扬”;1996年黄宏和杨蕾表演的小品找焦点里,黄宏扮演的丈夫对杨蕾扮演的妻子说道:“这街头小报上东西能信啊?!”这些典型的春晚语言类节目将个别小报的虚假新闻、以八卦绯闻为噱头夺人耳目的报道,以偏概全推及整个报界,很容易给观众一种感觉:报纸的内容都是胡编乱造、凭空想象,毫无可信度的;而记者的形象则是追逐臭鸡蛋的苍蝇,“唯恐天下不乱”。2、春晚语言类节目中塑造的广播媒体形象春晚语言类节目塑造的广播媒体形象相对少些有6个,占总数的7.8%。1987年广播走进千家万户,收音机、有线广播风靡一时。因此在那年的春晚舞台上,笑林、李国盛带来了相声学播音,生动地描述了播音演员的奇闻异事,看他们送上满场笑意。现场还请来了几位电台名嘴,与相声进行互动,广播在那个时期的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广播媒体因其没有报纸报道的针砭时弊,也没有电视刻画的鲜活画面,看不见摸不着,全靠听众想象,抨击的节目相对少些。3、春晚语言类节目中塑造的电视媒体形象因现在电视还是居于中国老百姓生活休闲的主要地位,所以春晚语言类节目塑造的塑造的电视媒体形象占据了半壁江山有48个,占总数的61%。典型代表则是在1989年春晚上由赵丽蓉和侯耀文表演的小品英雄母亲的一天,侯耀文扮演的记者百般的要求赵丽蓉所扮演的英雄的母亲做一些说一些英雄母亲日常生活中没有的事情和话语,导演打着官腔说:“我给您说说咱们这个导演的这构思啊。通过您呐,要拍出这个英雄母亲的光辉形象,要反映出啊,咱们这个80年代妇女的这个精神面貌和这个时代感,要反映出这个英雄成长的足迹。还要通过您反映出咱们中国妇女在美学方面的追求。”而赵丽蓉则抱怨说:“这是拍你的一天还是我的一天?!侯耀文扮演的导演则解释道:这不是我们导演给您虚构的吗?”在论及老太太教育第三代的问题上,导演则开导她“这封建迷信不能说这个。您得给他讲点有意义的古代故事。比如司马光砸缸。”电视媒体导拍、演说的形象刻画的入木三分。4、春晚语言类节目中塑造的网络媒体形象网络媒体的发展方兴未艾,所以春晚语言类节目塑造的网络媒体形象有10个,占总数的10.4%。2010年网民的舆论权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全国掀起一股追捧学说网络流行语的热潮。当年春晚冯巩和韩雪等人表演的小品不能让他走中,韩雪扮演的网络记者肆意报道冯巩救人这一事件:“明天我就写篇文章,标题是,一个披着灰太狼皮的喜羊羊,括弧,记一个被误解的真英雄”、“第二天我再写一篇文章,标题是,一个披着喜羊羊皮的灰太狼,括弧,真英雄原来是肇事者”、“第三天我再写篇文章,标题是,他是披着羊皮的狼还是披着狼皮的羊,括弧,他的毛皮您做主”,“太感人了!我的文章有了!就叫什么皮都不披!他也是喜羊羊(我的英雄我做主!)英雄啊!我真是太崇拜你了!我一定要把你推出去!”网络媒体靠奇趣怪异标题夺人眼球的现象可见一斑。2012年春晚赵本山与其弟子王小利表演的捐助中,两个东北乡村老汉面对小沈阳扮演的搜狐视频刨根问底儿栏目的主持人,争先恐后地嚷嚷“采一采”、“采采我”。小沈阳扮演的记者问:那你在现场为什么不接受我们的采访呢?王小利扮演的亲家似乎摸熟了媒体的采访思路:学雷锋做好事从来不留姓名。因为准备相亲娶媳妇的钱被误捐了,王小利大发牢骚,急于一吐真言。赵本山多次以“现场直播、全球的”提醒他,意思是“嘴上要带个把门的”。王小利抢过话筒,自己当起记者来。这是对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写照。小品结尾处,摄像说“追啥啊追!”小沈阳急道“麦克还在他手上呢!”这里隐喻的是传统媒体话语权和议程设置能力的旁落。二、形象居多的成因分析本文将春晚语言类节目涉及的大众媒体形象分为正面、中性、,提及大众媒体时,认为大众媒体对社会起到积极促进作用的相对应塑造的为正面形象;中立态度塑造的为中性形象;认为大众媒体对社会起消极作用的为塑造的形象。历届春晚语言类节目中涉及到大众媒体形象的片段共80个,其中正面形象9个,占总形象数的11.7%;中性形象48个,占总形象数的62.3%;形象20个,占总形象数的26%。而涉及到记者形象的片段共12个,其中正面形象1个,占总数的8.3%;中性形象5个,占总数的41.7%;形象6个,占总数的50%。分析统计发现,历届语言类节目塑造的大众媒体的中性形象过半,塑造的形象是正面形象的一倍多。这些形象包括:虚假新闻、记者素质低下、媚外、广告、节目形式单调、节目内容单一、电视剧太长。其中虚假新闻形象8个,广告过多形象4个,记者的素质低下形象3个,其他形象均为1个。1.符合中国时代特征的产物通过统计可以得出,虚假新闻数量多、广告数量多和少数记者素质低下是大众媒体形象的主要因素。而且这三个因素又多集中在20世纪90年代。当时由于改革开放及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报纸数量不断增长,仅1992年共有191家报纸创刊,大约平均每两天出现一家新报纸;报纸版面扩大;企业化管理开始引入新闻机构。正是由于市场经济开始给新闻传播界带来冲击和影响,大众媒体中的虚假新闻和广告数量急剧增多起来。2009年初,和田园生活有关的网络游戏“开心农场”风靡大江南北,偷菜一族甚为流行,很是火爆;2009年7月16日,某论坛一个名为“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的帖子,引来超过1.7万条回复,被网友称为“网络奇迹”,“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也迅速成为网络流行语。整个2009年,是网络流行语集体爆发的一年,这些被网民们用来调侃的流行语,也为2010年的春晚节目提供了不少笑料,小品不能让他走中冯巩的台词就融合了“打酱油”、“我妈喊我回家吃饭”、“我回家偷菜呢”等各种网络语言。以媒体介入引起戏剧冲突的结构中,媒体虽是配角,却是重要的“输入端口”通过与它的互动,小品的主角得以超越日常的生活圈子,评说、讽刺各种社会现象。反过来,这一过程中,媒体的运行状态、业界生态也不经意地表露出来(隐喻)。因此,对于2010年春晚小品捐助的一种解读是:它是一则媒体业(尤其是传统媒体业)的寓言。2.刻板印象左右观众心理刻板印象是一种人类社会交往活动中十分普遍的认知现象,指的是人们对特定的事物所持有的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它通常伴随着对该事物的价值评价和好恶的感情。刻板成见可以为人们认识事物提供简便的参考标准,但也阻碍着对新事物的接受。春晚语言类节目将大众媒体和记者偏向的特征刻板印象化,并由此掩盖其他特征。观众试图简化日常生活中信息加工活动,更倾向用预存的认知去评价和归类大众媒体。大部分观众对大众传媒这个群体缺乏亲身体验,于是刻板印象在没有接受新的关于这个群体知识的情况下,是不容易被改变的。春晚语言类节目运用虽然会有些许艺术表演夸张的成分,但是其内容是源于生活,其艺术形式是将生活中所闻所见的事实用艺术的手法表现于舞台之上。其所塑造的形象就如一个三菱镜,反射出来的是大众媒体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以及大众传媒在受众心中的形象。如果从这个角度思考问题,可以得出结论,受众心中大众传媒的形象不容乐观,虚假新闻、广告过多、记者素质低下这些形象已成为受众心中大众传媒的形象的一部分。根据大众传播时代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受众在观看完春晚的语言类节目后,接受信息环境并对信息环境有一定的认知后,会产生一定的行为,这些将会影响到受众对大众媒介的态度以及选择行为。受众对大众媒体的这些形象的接收,同时也会影响大众媒体的公信力,影响大众媒体的职能的行使。形象是大众媒体在生活中的表现的反映,这些问题确实存在于日常生活中。所以,打击虚假新闻、控制广告数量、提升记者素质是大众媒体的当务之急。(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参考文献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陈力丹:新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风险管理在公司战略执行中的约束与支持性试题及答案
- 风险战略规划与实施试题及答案
- 构建诚信企业的年度工作措施计划
- 促进仓库文化建设与传播计划
- 科技创新与创业的结合实践试题及答案
- 智能化在生产工作计划中的实践
- 网络安全事件响应流程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四川传媒学院辅导员考试真题
- 中小企业品牌发展的挑战与机遇计划
- 2024年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下属事业单位真题
- 19电学专题实验-《练习使用欧姆表》专项提升(含答案)
- 《无人机操控基础》课件
- 2025年湖北省新华书店(集团)限公司招聘(93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铍箔及铍合金箔行业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战略研究分析报告
- “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下高职活页式教材的建设研究
- 2024年中考地理专项复习:材料分析题(解析版)
-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思政教学实践探索
- 2020-2021学年四川省凉山州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
- 《(近)零碳园区评价技术规范》
- 2024-2025学年中考数学专项复习:函数之新定义问题(含答案)
- 鹤壁市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 保健按摩师项目技术工作文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