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在提升儿科门诊护理质量中的应用_第1页
安全管理在提升儿科门诊护理质量中的应用_第2页
安全管理在提升儿科门诊护理质量中的应用_第3页
安全管理在提升儿科门诊护理质量中的应用_第4页
安全管理在提升儿科门诊护理质量中的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全管理在提升儿科门诊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安全管理在提升儿科门诊护理质量中的作用。方法针对儿科门诊护理质量管理现状,找出原因并分析,提出输液管理的具体防范措施与方法。结果通过护士的主动巡视与家属的积极参与精诚合作,注重风险防范,强调细节、环节管理,儿科门诊患儿因输液引起的纠纷由2010年12月2011年5月的7起,降至2011年6月2011年12月的1起。结论儿科门诊输液患儿通过安全输液管理,减少了护理差错事故及纠纷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及家长的满意度。【关键词】儿科门诊;安全管理;提升;护理质量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279-02安全管理(SafetyManagement)是管理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为实现安全目标而进行的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方面的活动;主要运用现代安全管理原理、方法和手段,分析和研究各种不安全因素,从技术上、组织上和管理上采取有力的措施,解决和消除各种不安全因素,防止事故的发生。儿科门诊输液是儿科门诊护理工作的重要部分之一,具有环节多,工作量大,患儿停留时间短,年龄差异大,输液人数多,药物种类多等特点,这给输液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风险。所以通过护士的主动巡视与家属的积极参与,针对儿科输液难于管理,提出具体措施,通过实施,降低风险隐患。现报导如下:1临床资料2010年12月2011年5月儿科门诊输液中心,因输液引起的医疗纠纷7起,有3起因输液速度过快所致,其中护士原因1起,患儿家长原因2起;有2起因护患沟通不到位,家长不理解而投诉;1起因护理查对不严,患儿少输液体所致;其它原因1起。2风险因素分析2.1输液速度过快是输液纠纷中最严重的原因2.1.1医院管理层认识不足有研究1表明,护士对控制静脉输液速度认识的整体水平差距较大,护士对输液速度的巡视观察不够,巡视时仅注意液体是否输完、何时更换液体、有无渗出等,而忽略了对滴速的观察。这反映出临床护士对控制静脉输液速度认知上的不足,也暴露出护理管理上的严重缺陷及功能制护理工作模式的弊端,同时说明护理管理者缺乏对控制静脉输液速度内涵的足够认识,护理伦理道德观念不强2。2.1.2患儿及家属对输液速度控制的认识不足患儿及家属缺乏控制静脉输液速度重要性的认识,当患儿输液时间过长,就表现出烦躁、哭闹与不配合,部分家长就会擅自加快输液速度,缩短患儿输液时间,以达到患儿或者家长的目的。2.2护士主动服务意识不够是主要原因2.2.1护士风险意识不够,与患儿家长缺乏有效的沟通由于儿科门诊工作量大,输液环境嘈杂,护士容易出现急躁情绪,穿刺时只注意护理技术操作,而忽略了与患儿或家长的交流沟通,从而产生误解引发纠纷。32.2.2健康教育不到位护士未告知家长患儿输液的目的、速度、药物性质及输液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导致家长自行调节患儿输液速度或者离开观察区域输液;护士对药物知识掌握不够,尤其是对药物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了解不够,无法对家长进行预见性的告知,当患儿出现不良反应时,家长难以理解而引发纠纷。2.2.3巡视不到位患儿在输液过程中经常出现脱针、液体外渗、输液不畅、速度过快或过慢、高热惊厥、输液反应等一系列意外情况发生,护士不能主动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导致家长不满,引起投诉。2.2.4护士缺乏主动服务意识主要是工作年限在5年以下的年轻护士,是发生纠纷的高危人群,低年资护士护患纠纷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低年资护士多为90后独生子女,吃苦、包容精神欠缺,加之工作时间短,经验不足,技术不熟练,缺乏与病人交流、沟通的技巧,当出现问题时不会应对而引发纠纷。2.3查对不严是引发纠纷的次要原因2.3.1配错液体门诊患者输液时间集中、拥挤,输液治疗工作繁忙、琐碎及操作的重复性,使护理差错的发生概率增多4;药品种类繁多,药名复杂,同一种药物,有化学名、商品名、译名等,容易因药名混乱引起差错;护士对新药知识缺乏了解,工作不认真,不到位,未认真执行三查七对(尤其是药品名称、用量)或配药过程疏忽,用错溶媒等。2.3.2输错液体主要表现为护士在进行静脉穿刺时,只叫排队号或者患儿姓名,因输液环境嘈杂、家长注意力集中在患儿穿刺过程中、部分家属年老反应欠灵敏、患儿名字读音相近便盲目作答5,家属认为护士是不会错的,因此,没有进行核对而发生输液错误。2.3.3少输液体资料显示7起医疗纠纷中一起是因少输液体,导致患儿重新穿刺,引起家长不满而投诉,主要原因是部分患儿因病情需要,需连续输液两瓶或者三瓶,输液时护士告知不清、拔针时护士又未认真查对,导致液体未输完就拔针,而引起家长投诉。3安全管理措施3.1制定规范化的输液流程3.1.1依托我院信息化平台,在儿科门诊推行电子处方、输液排号、电子叫号系统,家长拿着输液排号在等候区等候,通过电子叫号系统,家长有序地带着患儿进行输液,当轮到该编号时,操作护士采用反问式查对方法和家长共同核对患儿姓名、输液编号是否一致,实行信息化后,没有因患儿姓名相同造成错用药现象。3.1.2实行接药、配药、输液、拔针签名负责制,护士接到输液单后,首先查对皮试结果,再核对药品名称、剂量、用法、质量等,符合要求后在输液单上签名;另一护士重新确认输液单、医嘱及输液排号、姓名、年龄、药名、剂量及用法等无误后方可配制并签名;患儿穿刺时,操作护士和家长共同核对患儿姓名、输液编号,再次核对药名、剂量及用法无误后签名;患儿拔针时,巡视护士再次核对姓名、输液编号、药名、剂量及分瓶标示6,无误后拔针签名。实行签名负责制后,配错、输错、少输液体现象明显减少。3.1.3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强化核对意识,将“你做好了三查七对了吗”用红色字体制作警示卡张贴于治疗台、操作台等醒目位置,时刻提醒操作人员要进行三查七对工作7。3.2输液过程中严格控制输液速度3.2.1输液中加强巡视根据输液患儿的人数,配备不等的专职巡视护士,依据不同时段患儿的输液需求,实行弹性排班,巡视护士根据患儿的年龄、病情、药物性质调节输液速度。由于婴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不完善,身体不适时不能及时表达,因此护士应仔细观察患儿的哭闹、手势等非语言动作,对于2岁以内的婴儿注射常用药物时,尽量选用头皮静脉穿刺,穿刺时应避免耳后、枕后静脉,便于观察及护理。巡视的内容包括:观察患儿的神志、面色、精神情况;注意有无发冷、心悸、胸闷、头晕、恶心、呕吐、皮疹等;输液部位针头有无移位、脱落,局部有无肿胀、外渗,胶布有无脱离等;液体是否输完、速度是否合适,输液管道连接是否完整,有无空气进入的危险等。通过巡视护士的来回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杜绝因速度过快、空气进入等引起的不良反应。3.2.2深入开展健康教育儿科门诊输液的健康教育应采取家长教育为主,患儿为辅的方法。口头宣教:患儿等待输液的过程中,由辅助护士1名与患儿家长和大龄患儿进行简单易懂的药物知识、治疗效果、护理方法的宣教,特别强调输液过程中自行调节速度及擅自离开输液区的危害。书面宣教:结合小儿多发病、常见病和传染病特点发放健康教育小处方;针对家长自行调节速度及擅自离开输液区的现象,在等候区、输液区、观察区、入口、出口等醒目位置张贴各种动物图案的温馨提示卡,如“为了宝宝的安全,请您不要离开输液区”“输液过程中,请家长不要自行调节速度”等引起家长的注意及重视。电视宣教:在输液等候区悬跨大屏电视机滚动播放健康知识、护理常识及技巧。3.3防范护患纠纷3.3.1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护士的业务素质每月开展1-2次护患沟通会,针对病人的需求和不同阶段护士的需求制定科学、可行的培训计划,并落实到位。对输液中出现的并发症,制定相关的处理流程。年轻护士实行导师负责制,护士长经常对年轻护士不定期、不定时进行口头提问或考核。经常组织新、老护士交流座谈会,相互取长补短,交流经验,提高服务质量及技术能力。3.3.2加强儿科护士风险意识定期组织法律知识的学习与培训,提高护理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引导儿科护士充分认识风险及风险评估,并加以防范。对护士强调护理安全措施不仅落实在对各种规章制度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落实在日常工作中。根据儿科特点,优化输液流程,制定双核对制度、签名负责制度、专职巡视护士职责等,并严格执行。3.3.3加强与患儿及家长的沟通目前护患纠纷投诉中,患者最不满意的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护士缺乏耐心,解释简单,沟通交流障碍。护理人员的沟通任务不仅仅是通知患者有关的疾病和治疗信息,还要通过评估患者的焦虑、表达理解与同情、提供舒适和支持等,创造一种治疗性的有效的护患关系8。随着医疗体制的不断改革,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进一步实施,病人对护理服务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使护士承受越来越大的工作压力9。因此,护士就要转变观念把原来被动问答式的交谈,变为主动与家长进行交谈、沟通。如在穿刺不成功时,要以真诚的态度向患儿及家长表示歉意,并给予解释和安抚。4效果我院儿科门诊输液中心在领导的重视下,加强患儿输液的安全管理工作,通过护士的主动巡视与家属的积极参与精诚合作,强调注重细节、环节管理,认真落实并履行查对制度,使患儿得到了安全、高效、快捷的输液服务,受到患儿家长的高度赞扬,输液满意度(调查1次/月)由过去的85%上升为95%以上,降低了护理差错和纠纷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和家长的满意度。参考文献1王雪玩.在院患者静脉输液速度的调查分析与对策.当代护士(学术版),2006(8):102-103.2龚梅,黄勤.静脉输液速度管理风险的护理经济学分析.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11(24):70-71.3郑亚华,输液室护士受暴利行为侵袭的原因及对策J.护理与康复杂志,2005,4(3):229.4周立宁.营造安全文化防范护理差错.中华护理杂志,2004,39(3):192-193.5黎小云.门诊输液患者的查对管理J.实用护理杂志,2004,20(8A):72.6杨玉梅,黄波,胡锐.输液“温馨提示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