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沙河市二十冶综合学校高中分校高中政治 第4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4_第1页
河北省沙河市二十冶综合学校高中分校高中政治 第4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4_第2页
河北省沙河市二十冶综合学校高中分校高中政治 第4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4_第3页
河北省沙河市二十冶综合学校高中分校高中政治 第4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4_第4页
河北省沙河市二十冶综合学校高中分校高中政治 第4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探究世界的本质 【学法指导】:1.自主探究。教师课前编制好学案,让学生去自主探究。2.讨论法。同学之间围绕一些重点问题展开讨论。【学习目标】:1、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世界的整整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2、理解哲学的物质概念、物质和运动的关系。3、理解规律的含义、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学习重点】1、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2、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学习难点】:理解规律的含义、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预习自测一、世界的物质性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 _ _。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2、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运动是物质的()。3、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 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 规律,二、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1、运动的含义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 和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运动是物质的 和 ,世界上不存在脱离 的物质。运动是 的运动, 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 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区别:含义不同。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静止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 没有变化;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运动是 的、 的和 的;而静止是 的、的和 的。联系: 是 的一种特殊状态。物质世界是 和 的统一。(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 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 和 。)三、运动是有规律的1、规律的含义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 的、 的、 的、 的联系。2、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客观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 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 ,也不能被 。(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 。)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3、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的方法论要求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 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 规律。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4、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 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 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巩固练习2020年冬天,我国南方一些省区出现重大雪灾,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回答1-3题。1上述材料说明A自然界是由上帝控制支配的B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有其自身的变化规律C世界是物质的D天灾不由人,人在自然界面前是无能为力的2专家指出,人类的活动破坏了地面的地质结构,这是雪灾的破坏性加大的重要原因这说明A人类的活动要尊重自然,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B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发展起阻碍作用C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客观的D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3我国中央气象台和各地方气象台站组成一套严密的气候监测体系,在我国社会发展中越来越不可或缺。这表明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人们可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A B C D4.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当晚,北京西南、东北方向出现降雨,而且云带不断向城区“合围”。气象部门果断实施大规模人工消雨作业。直到开幕式结束,“鸟巢”上空滴雨未下。这次人工消雨体现了 A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臆造的联系 B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C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D规律是客观的,人能够认识、利用规律5.历史上曾显赫一时的古楼兰人竞神秘地消失了。考古证实,当时规模稍大的墓穴,要用掉大小树木600多棵,等到人们认识到砍伐森林、破坏环境的恶果,在实地“严禁砍伐活树,否则罚马一匹”时,“楼兰已毁”,已无力回天了。题中材料告诉我们A规律是客观的,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B整体总是大于部分C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 D规律是客观的,违背客观规律必受惩罚6.宋代诗人陈与义襄邑道中诗云:“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这首诗说明了A事物运动是永恒的 B.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C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D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7.“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疾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上述寓言给我们的启示是A看待事物既要看到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又要承认静止的相对性B做工作必须承认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C办事情必须遵循客观规律D人们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8.“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这句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规律是事物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B只有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C规律可以为人所认识 D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9.地球好比一只陀螺,它绕着自转轴不停地旋转,每转一周就是一天。地球不但自转,同时围绕太阳公转。地球公转的轨道是椭圆,公转一周为一年,且存在周期性变化。这一事实体现了A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B地球是自然界运动的载体C地球运动是地球上生物产生的前提 D事物运动的具体形式是相同的10.英国哲学家比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我国唐代的著名和尚慧能也有类似的观点。坛经记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