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II)卷_第1页
辽宁省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II)卷_第2页
辽宁省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II)卷_第3页
辽宁省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II)卷_第4页
辽宁省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I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宁省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常用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年龄。如“垂髫”指童年,“弱冠”表示男子年已十八,“花甲”指人六十岁,“耄耋”指人八九十岁。B书即书信,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用于记事陈情或写景。如诸葛亮的诫子书、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吴均的与朱元思书等。C郭沫若,中国新诗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历史剧的开创者之一,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历史剧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等。D莫泊桑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有“世界短篇小说巨匠”之美称,我们学过他的我的叔叔于勒。2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茶是故乡浓这部电视剧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B由于司机的快速反应,高速行驶的汽车在悬崖边戛然而止,避免了灾难灾难的发生。C所有正直的人都会对一次次的暴力事件义愤填膺,希望早日制止这种行为。D优秀的演员,总能把剧中人物内心世界表演的惟妙惟肖。3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信心和决心不会变,中国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诚意和善意不会变。B江西旅游局局长在致辞中说,80多年前,中央红军从于都出发集结,进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用生命和热血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C不管生活条件和科研环境都极端不利,科研工作者仍然克服困难,胜利攀登到科学顶峰。D我国第二艘航母能否早日加入我航母编队,取决于科研人员和广大海军官兵的共同努力。4 .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恣睢(su)嗤笑(ch)拮据(ji)五行缺土(hng)B别墅(y)栈桥(zhn)阔绰(chu)歇斯底里(je)C掺杂(chn)压榨(zh)豢养(hun)孜孜不倦(z)D懦夫(nu)中伤(zhng)聒噪(gu)顿开茅塞(s)5 . 依次填人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食物钟对人体健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利于维持良好的食物钟。目前,常见的可能导致食物钟紊乱的饮食习惯有:不吃早餐、节食、暴饮暴食等。日常的一些不良生活习惯会扰乱食物钟,甚至造成食物钟紊乱。如果食物钟发生紊乱,健康就会受到影响。研究发现,食物钟紊乱会导致胰岛素紊乱,可能增加糖尿病和肥胖的风险,还与心血管疾病存在一定联系。ABCD6 . 选出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 )A蝉烘托遮敝匿笑翻来覆去B蒂吝啬诀别狼狈不求甚解C窜感概祷告奥秘煞有戒事D捡憔悴诅咒净谧花支招展二、现代文阅读风 筝风筝又称纸鸢,也有人称它为鹞子,古书上有“鲁班削竹为鹊,成而飞之”和“公输般为木鸢,以窥宋城”的记载,说明风筝在我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五代时,有人将竹笛缚于纸鸢之上,升空后,经风一吹,发出类似古筝的音响。据说,这就是风筝一词的来历了。南宋时,杭州曾流行过“斗风筝”的游戏,盛况空前。每年清明节,踏青的人摩肩接踵,男女老少手持风筝,争相追攀,风动筝鸣,颇多诗情画意,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而外国则善于在风筝上动脑筋,赋予它科学的魂魄。譬如富兰克林在美国、罗玛斯在法国,都曾不约而同地在电闪雷鸣时,冒着雷击的危险,用风筝把雷电引下来,说明它可以沿导线入地,从而免去雷击的危害。正因为风筝试验,避雷针才得以问世。“影驰碧空摇双带,声遏行云鼓一弦。”春回大地,阳光艳艳的蓝天,纸鸢结伴而行,这样的时刻是美妙而难忘的。7 . 第一段引用古书上的话有何作用?8 . 第三段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最美的对视孙道荣她久久凝视着,凝视着。站在她面前的,是一个16岁的男孩。与所有这个年龄的男孩子一样,他有着清澈、纯净、稚气未脱的眼睛。他也深情地凝视着她,凝视着她,然后,向她深深地鞠了一躬。几个月前,他的眼前还一片漆黑。四岁那年,因为一场大病,他失明了,从此,他的世界就漆黑一团。直到三个月前,他获得了一位刚刚去世的老人无偿捐助的一只眼角膜,才得以重见光明。那位老人,就是她的母亲。她的母亲,被社区追评为“最美的人”。她代表已经去世的母亲,上台领奖。让她没有想到的是,为母亲颁奖的,正是受捐的男孩。早在六年前,年已八旬的老母亲,就向子女表达了最后的心愿,在百年之后,将自己的眼角膜无偿捐献给需要的人。一对儿女都表示赞成,并和老母亲同时做了捐献登记,一家三口身后捐献眼角膜登记表的编号连在了一起,分别是“351、352、353”。这组温暖的数字,就像小时候妈妈牵着她和弟弟的两只小手一样,齐步向前走着,温情、坚定而有力。随着年龄增长,老母亲的身体每况愈下,尤其是她的眼睛,因为白内障而使视力严重下降,看东西都是模模糊糊的。她说服母亲去做白内障手术,这是个小手术,可以恢复不少的视力。可是,老母亲却死活不肯答应。老人说,自己身上的器官都老化了,没啥用了,只有这眼角膜还行,将来还能够捐给别人,万一做了手术,损坏了眼角膜,那可怎么办?而且,自己也活不了几年了,看不清楚也没什么关系,但保住眼角膜,就可以让别人一辈子都看得见。老人固执己见。最后,还是眼科医生说服了老人,做白内障手术,对眼角膜不会有任何损伤,老母亲这才放心地接受了手术。老母亲又生病住院了,这一次,病情凶险。自知时日不多,老母亲心里惦记着的,仍然是捐献眼角膜的事,这可是她这一生最后的愿望。担心自己临终时,可能无法再清晰地表达捐献的意愿;也害怕自己一旦撒手走了,子女悲痛之中也许会忘了这重要的一茬,老人将那张“自愿捐献眼角膜登记卡”放在了自己的病历本中,好让子女或者医生在最后时刻也不忘她的心愿。一个静悄悄的凌晨,老母亲安静地走完了一生,溘然长逝。她强忍悲痛,第一时间通知了有关部门。眼科医生小心翼翼地取走了老人的眼角膜,那“0.5克的挚爱”。老母亲的眼角膜,很快就被移植给了受捐人,为他人点亮了光明。在母亲节那天,她发了一条微信:“我知道,有些人正用您的眼睛看着这个从未谋面的世界。说不定哪天,我们的目光在茫茫人海中再相视,我知道,那是您爱的目光。”这是老母亲离开之后的第一个母亲节,她再也不能喊一声“妈妈”了,但她知道,母亲仍在注视着这个世界。她没有想到,会在这个场合,再一次看到母亲的眼睛。她凝视着,凝视着,热泪盈眶。男孩也惊喜而羞怯地凝视着她。两个人的目光,就这样对视,凝视。那是思念的目光,那是充满柔情的爱的交汇,那是我们所见过的最美最亲的对视。(选自2014年9月17日黄山日报,有删改)9 . 结合段中某一具体细节,说说母亲这个“最美的人”身上体现出的美德。10 . 体会本文用“0.5克的挚爱”指代“眼角膜”的深层含义。11 . 品味段画线句,发挥想象,试将“她”此刻的心理描写出来。(不超过60字)12 . 本文最后一段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三、句子默写13 . 古诗文默写。(1)晴川历历汉阳树,_。(黄鹤楼)(2)_,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3)_,归雁入胡天。(使至塞上)(4)大漠孤烟直,_。(使至塞上)(5)山随平野尽,_。(渡荆门送别) (6)月下飞天镜,_。(渡荆门送别)(7)几处早莺争暖树,_。(钱塘湖春行)(8)钱塘湖春行_,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四、课内阅读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完成下面小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4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2)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15 . 翻译下列语句。(1)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16 . 忧患意识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品质,深深地根植于中华文明的土壤中。学了上文,同学们就“忧患意识对于国家的重要性”展开讨论,大家结合历史或现实,踊跃发言。请把你的发言内容写在下面。(不少于50字)五、名著阅读17 . 阅读语段,回答问题。四年在地下干苦工,一个月在阳光下欢乐,这就是蝉的生活。我们不要责备成年的蝉狂热地高奏凯歌,因为它在黑暗中待了四年,穿着皱巴巴的肮脏外套,如今忽然穿起漂亮的衣服,长着堪与飞鸟相媲美的翅膀,在温暖的日光中沐浴着。在这个世界里,它极其欢乐。为了庆祝这得之不易而又短暂的幸福,歌唱得再响亮也永远不足以表示它的欢愉啊!选文出自法国作家(人名)的昆虫记。炎热的夏天,蝉的鸣叫往往让人感到烦躁,作者又是怎样看待蝉的鸣叫的?六、综合性学习18 . 综合性学习活动2017这个春节,中国诗词大会让我们度过了一段难忘的、美好的诗词时光。从大漠孤烟塞北,到杏花春雨江南,从山水田园牧歌,到金戈铁马阳光。我们在吟诵着千古绝句,我们也在体味着人间百态。所以无论明天你将回到哪里,身处何方,又将展开怎样的人生,不要忘了在这段日子里我们所共同体会到的那份感动,那份沉醉,那份喜悦,那种振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中国诗词是中国人的精神礼赞,中国诗词大会也将是我们永远的精神家园。现在班上要开展“古诗苑漫步”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请你参加:(1)(写标语)为了掀起我校学生集古诗的热潮,请你写一条宣传标语。_(2)(明任务)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大家分工合作,效率会大大提高,如果你是本次活动的组织者,你准备给四个小组分配怎样的任务?第一组:收集唐诗精品;第二组:_;第三组:_;第四组:收集诗人写诗的故事。七、作文19 .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材料一:子曰:“德不孤,必有邻。”意思是,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相伴。材料二:康德说:“在这个世界上,有两样东西值得我们仰望终生:一是我们头顶上璀璨的星空;二是人们心中高尚的道德律。”星空因其寥廓而深邃,让我们仰望和敬畏;道德因其庄严而圣洁,值得我们一生坚守。上面两则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感悟或思考?请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要求: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可以讲述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