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卷(练习)_第1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卷(练习)_第2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卷(练习)_第3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卷(练习)_第4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卷(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眼翳(y)模样(m)差使(chi)微不足道(do)B狼藉(j)奔丧(bn)文绉绉(zu)生死祸福(hu)C惶急(hung)吊唁(y)惊骇(hi)矫首昂视(jio)D惊骇(hi)滞笨(zh)长途跋涉(sh) 风尘苦旅 (l)2 . 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他父亲对他的教育概括起来说就是:潜移默化、身体力行。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泰戈尔是一个多才多艺的诗人,文、史、哲、艺等无所不精。就这样,父子俩在那里度过了整整四个月的旅游生活。白天他们或步行或骑马,徜徉于自然美景和人文胜景之间;晚上则坐在星空下,听父亲讲天文知识,欣赏美丽迷人的夜色。泰戈尔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一个人的茁壮成长不但要“读万卷书” , 还要“行万里路”。泰戈尔12岁那年,父亲就带他去喜马拉雅山旅游。ABCD3 . 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B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 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C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D细若蚊足,勾画了了。4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国独立发展、自主运行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除了能够提供定位、导航和授时外,还具备短报文通信、完好性服务等特色。B浩如烟海的中华诗词中,随手可及的是充满静美的细腻文字,因为静的心态和美的意境,早已融进中国人的心灵深处。C即使困难和风险多大,曾在“大航海时代”落后的中国,就不会在“大航天时代”再被困在孤岛。D我国首只系统野化培训大熊猫放归自然,标志着中国大熊猫保护事业的新纪元,是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5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春夏之交,龟峰山上的杜鹃花开得正盛,落英缤纷,红霞耀天。B随着4G时代的到来,国产智能手机纷纷登堂入室,截至今年第一季度,联想、华为、中兴和小米等品牌手机在全球市场已占有三分之一的份额。C李白的“白发三千丈”这句诗大胆地运用夸张和想象的手法,把郁积在诗人胸中的“愁”描摹得楚楚动人。D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心无旁骛,便是敬业。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植物也会出汗史军炎炎夏日,踢完一场球赛,每个队员都汗如雨下。如果这个时候,能得到大树的荫凉,那一定是件美事。不过,你知道吗,我们之所以能在大树下享受荫凉,也是因为大树在出汗降温呢。我们都知道,人体要保持相对稳定的温度,一旦温度上升,大脑就会发出赶紧出汗的指令,这时所有汗腺就开始工作,汗水就从出毛孔里冒了出来。大树们出汗,通常是从叶片的气孔里冒出来的,不过,大树们出汗可不是为了降低体温,而是为了运输养料。众所周知,植物的根会吸收养料和水分,但是你有没有想过,植物是怎么把这些物资运输到十几米甚至上百米的树梢呢?想想看,如果你们家住在10楼,恰逢水泵坏了,你要花多大的力气才能把一小桶水送到家呢?起初人们认为,大树是通过毛细作用来提水的。简单来说,就是水会顺着很细很细的管道向上“爬”,我们在家可以用一个比较细的玻璃管体验一下。玻璃管越细,爬升的高度就越高。可是,经过计算发现,以大树输送管道(维管束)的尺寸产生的毛细作用,根本无法把水分送到几十米高的地方。实际上,大树使用的还真的是水泵,它们就是枝干顶端的那些叶片。叶子通过不停地向空气中释放水汽,迫使树干维管東的水分前来补充,这样节节传递,就像是把树根吸收的水分给抽了上来。因为跟蒸腾作用有关,这种特别的提升力就被称为蒸腾拉力。不过,这个供水系统究竟是如何常年运转的,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巨大的拉力,到目前还是个谜。那么植物究竟一天要出多少汗呢?盛夏时节,每公顷加拿大白杨林每天要从土壤中抽取50吨水贡献到空气中。对于白杨树这样的阔叶树来说。从根部吸进水分的99.8%都要蒸发掉。只有0.2%用作光合作用,在它们生长过程中,要形成1千克的干物质,大约需要从土壤中抽取300到400千克的水释放到空气中。相对来说,针叶树要节俭得多,每公顷油松每个月才会蒸腾掉50吨左右的水。可以肯定大树出汗会带走很多热量,所以我们才能享受到凉爽的树荫。出汗多的杨树林比松树林更凉爽,就是这个原因了。蒸腾这种出汗现象虽然经常进行,但是排放到空气中的水蒸气却是无色无形的。但是稍加注意,就会发现,有些植物真能汗流浃背。最典型的要数滴水观音了。这是一种天南星科的植物,在潮湿的早晨,我们就会看到有水珠从它们的叶片上渗出,滴水观音也因此得名。科学家们给这种出汗过程起了个名字,叫吐水现象。除了滴水观音,番茄、小麦、燕麦等植物都存在吐水现象。为什么植物要吐出这些对自己很重要的水,把水分白白浪费呢?实际上,吐水现象是植物的一种正常生理活动。这主要是因为植物在潮湿环境下,蒸腾作用会大大减缓。为了保证植物体内的水分平衡,必须把多余的水分从叶片上排出去。除了“出汗”,湿热地区的植物叶片还配备了自己的速干衣。因为在这些地区,如果叶片长时间处于湿润状态的话,就很容易被真菌感染。于是,在这些地区分布的植物,都会有修长的尖端叶尖。其中,以菩提树的叶尖最为明显。这个叶尖的功能就是让水分尽可能地聚集于此,并滴落到地面上去,称得上是高效的速干装置了。这下你知道了吧,植物不都是干巴巴的,守着自己的那点水分,它们该出汗的时候,也是会尽情出汗的。选自奥秘)6 . 为什么我们在大树下能感受到荫凉呢?7 . 植物是怎么把养料和水分运输到树梢的呢?8 . 滴水观音等植物为什么要“吐水”呢?9 . 文章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柏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予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儿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了,我的眼泪又来了。朱自清背影10 . 结合全文,探究文中四次写“背影”的句子,写出你的发现。我和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他的背影。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了,我的眼泪又来了。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11 . 朱自清的作品语言质朴平实而饱含深情,试从选文举出一例加以赏析。三、文言文阅读课内文言文阅读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12 .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的意思。(1)造饮辄尽_(2)期在必醉_(3)短褐穿结_(4)晏如_13 .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先生别号“五柳”,缘于屋旁的五棵柳树。B先生酷爱读书,常常不放过一字一句。C先生生活贫穷,缺吃少穿,却时常以文自娱。D先生志趣独特,从不把世俗的得失放在心上。14 . 从文中看,五柳先生的三大爱好是_。15 .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一句写出。16 . 全文表现了先生怎样的品质?17 . 饮酒诗中的隐士形象即为作者自画像,其中最能表现其形象的句子: 四、句子默写18 . 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错字、多字、少字、笔画不清断均不得分。)(1)日出而林霏开,_。(欧阳修醉翁亭记)(2)春蚕到死丝方尽,_。(李商隐无题)(3)寂寂江山摇落处,_。(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4)_,月是故多明。(杜甫月夜忆舍弟)(5)_,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6)因思杜陵梦,_。(温庭筠商山早行)(7)_,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8)爱上层楼,_。(辛弃疾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9)用典是古诗词常见的表现手法。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_,_”两句就是借用典故表达世事沧桑、人事更迭的感慨。五、诗歌鉴赏卖炭翁(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19 . 下面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以外貌描写表现了卖炭翁的辛酸劳作。B“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以外貌、心理描写反映了卖炭翁悲惨的生活境遇。C“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以神态描写表现了卖炭翁的勇敢反抗。D“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以动作描写揭露了宫使凶残掠夺的面目。20 . 下列对诗歌理解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一首讽喻诗,也是一首叙事诗。从诗人的自注“苦宫市也”,可以看出诗的主题在于表现劳动人民在宫市中的辛苦。B白居易是宋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C全诗完整地记述了卖炭翁烧炭、运炭和卖炭的经过,刻画了卖炭翁受欺凌的人物形象。D“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运用叙述,“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则运用说明,全诗笔法简洁,富有表现力。六、作文21 .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根据要求作文。还有一支春天的歌汪国真有片草地我们都走过有朵小花我们都记着有个愿望我们都曾有过有段往事我们都珍藏着有过追求有过失落有过平坦有过挫折我们有过许多许多还有一支春天的歌其实,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一支春天的歌。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或体验,以那一支春天的歌为题,写一篇文章。(提示与要求)(1)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感悟、认识。(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