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各项中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不畏苦寒,自得其芳”。南仁东团队二十余载不舍昼夜,谨小慎微,终于建成“中国天眼”这项世界级工程。以林鸣为举旗人的建设队伍苦心孤诣,连续攻克多项世界级难题,成就了工程量大、技术难度高的港珠澳大桥。一切不平凡的成就,皆源自不弃涓滴的付出。不立志实干,总想轻轻松松就收获颇丰,无异于痴人说梦。A第句中标点使用错误,应将句号移至引号内。B第句中,“谨小慎微”使用不当,可改为“如履薄冰”。C第句中的“终于”是副词。D第句中的“世界级难题”是主谓短语。2 .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恬淡(tin)乍然(zh)寥廓(gu)B跌宕(dng)山峦(lun)间隙(xi)C嗜好(s)笼罩(lng)羞涩(s)D隽永(jun)忸怩(n)执拗(ni)3 . 下列词语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屋檐热列畅快呼朋引伴B潦草烘托决别各得其所C烂曼草垛捶打花枝招展D造访憔悴遮蔽暴怒无常4 . (独家原创试题)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统一-诗的作者是匈牙利诗人聂鲁达,他曾获1971年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漫歌等。B萧红墓畔口占-诗的作者戴望舒被称为“雨巷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等。C风雨吟-诗的作者芦荻,原名陈培迪,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桑野驰驱集等。D卡之琳是“新月派”代表诗人,与李广田、何其芳合称“汉园三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鱼目集慰劳信集雕虫纪历等。5 . 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A主人的设计别具匠心,使这幢楼既富有民族传统特色,又有现代气息。B张老师慷慨激昂的演讲,赢得了一阵又一阵热烈的掌声。C虽然引用的都是相同材料,但两篇文章的观点却迥然不同。D为了完成任务,科研小组通宵达旦工作到凌晨一点。二、现代文阅读游司马祠郭军平行走在韩城,庙宇楼阁,行宫故居,历史古迹众多,苍松古柏也散发着古朴典雅的气息,耐人寻味,而我总以为它的厚重多源于司马迁。但凡来韩城的人,是绝不会错过游司马祠的。从韩城芝川镇向东,穿过两边民居,眼前豁然一亮,放眼南望,一座高山巍峨耸立,若隐若现的司马祠躺在郁郁葱葱的苍松翠柏之中。走过芝秀古桥,一座高大的砖木牌坊映现眼前,遒劲有力的“汉太史司马祠”几个大字熠熠生辉,踩着青石铺砌的进山之路,踏上十几个台阶,便是正门,门匾是一行格调清雅的隶书“汉太史司马迁祠墓”。进入正门,青石铺砌的小径,迤逦蛇行,直通山顶。道旁青松挺拔,耸入苍穹,松间鸟雀清脆的鸣叫愈发显出山的静谧。登上小坡,眼前豁然开朗,一座宏大的建筑出现在眼前。走近细瞧,上有“汉草书司马迁格言警句展室”的门匾,房檐周围红漆剥落,参差不齐,更添了几分沧桑感。进入宽敞的展厅,一座座散发着笔墨清香的石碑兀然林立。环视碑石,但见书体或雄浑奔放,气吞万里;或风行雨散,润色生花;或大鹏抟风,长鲸喷浪;或悬崖坠石,惊电遗光。多少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了自己的行迹,留下了那一份对史圣的留恋和敬仰。“网罗天下放佚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太史公,哪里会想到身后的这般荣耀!走过“高山仰止”的砖木牌坊,极目仰望,巍峨庄严的司马祠卓然屹立于韩奕坡上,松柏环抱,一片苍翠。踩上凹凸不平的石道,沿着千百年来仰慕者攀登的足迹,经“朝神道”踏上攀登祠墓的石级。九十九级台阶,犹如一条长龙,蜿蜒伸向山顶。拾级而上,但觉山势峭拔,眼界开阔;回望身后,但见黄河远去,川塬如画。这超越了人世万物,独居一山的巍峨祠堂啊,伫立在时间的年轮里,默默地向人们吟唱着一曲“无韵之离骚”。穿过饱经风雨剥蚀,依然巍然耸立的“河山之阳”,再上九个台阶,便是被誉为“太史高坟”的司马祠。走进祠堂大门,但见“祠宇堂堂,坊榜将将”,院中古柏参天,花木竞秀,松间鸟鸣啾啾,一片幽静。“史圣千秋”四个大字赫然入目,两旁楹联“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幽而发愤著成史记照尘寰”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殿中司马迁坐像,长须飘拂,双目炯炯,刚毅凛然,显示出不凡的抱负和胸怀,林立的碑石,多是后人对他的缅怀和评价,其中尤以郭沫若的为佳:“龙门有灵秀,钟毓人中龙。学殖空前富,文章旷代雄。怜才膺斧钺,吐气作霓虹。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这首诗高度评价了司马迁一生的功绩。绕过大殿,便是青砖镶砌,嵌有八卦砖雕的司马迁墓,造型犹如蒙古包,据传为元世祖忽必烈敕命建造。墓顶有一株千年古柏,苍劲盘桓。如巨掌撑天,柏上鸣雀跳跃,叫声凄凉,似在为太史公的悲剧人生叹惋。墓旁也是古柏环绕,浓荫蔽空。凝望这片青色,眼前浮现出受宫刑后的司马迁忍辱含羞在狱中挥毫的悲壮情景,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到彪炳史册的秦皇汉武,三千多年时光被司马迁积淀成一部“史家之绝唱”。下山已是斜晖脉脉,回望身后,旌旗猎猎,风追司马,一片苍翠和辉煌。(原文有删改)6 . 根据作者的游踪,请在下面的空格处填上主要景点的名称。正门_“高山仰止”“河山之阳”_7 . 文中描写墓顶的千年古柏有什么作用?8 . 结合全文,谈谈你对“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这两句诗的理解。9 . 阅读文中加点的句子,请赏析它的语言表达效果。10 . 有人说“厚重”一词是本文的文眼,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哎呀斑鸠冯世则暮春时节,紫藤花谢了。晚饭桌上,女儿说,紫藤架顶飞来一对斑鸠,正在那里咕咕地絮窝。饭后,女儿领着我轻手轻脚地去架下仰面观看,老眼昏花,终于看不明白。随后的日子里断断续续听说,它们在那里产卵、抱窝,从春到夏养大了一窝咕咕的鸠雏。有了如此可喜的房客,超出一向的奢望,忽然想起名叫乔伊斯基尔默的美国人的诗:“一棵树啊,她也许会在长夏,戴一窝旅鸫,妆扮她的鬓发。”我们的紫藤架如今居然也有了如此的盛装,真是高兴事。三月里,紫藤开始吐芽舒蔓。到五月,已经枝繁叶茂,疯长起来。柔韧的藤蔓带着浅绿色的嫩牙争先恐后攀上L形的藤架,再覆盖上屋顶,就成了绿色的巨幔。枝柯交错,层层叠叠竞有一二尺厚。阳光撒不下来,目光也透不上去。一对斑鸠就落户在这一片深深浅浅、明暗掩映的绿色藤萝丛中。我跟着女儿去到紫藤架下,她指指点点,我仰头这看那看,但见深绿浅绿迷离一片,什么也看不清楚。最多无非有一团绿色特别浓郁而发黑罢,但我确实知道那儿真有一对斑鸠安居。稍后,每逢清晨或黄昏气温适宜时,我夹着笔记本去紫藤架下写字,偶或听见它们的咕咕啼声,有时还听见扇动翅翼的声音。女儿说,是鸠爸鸠妈在轮流外出觅食,喂养它们的鸠儿鸠女。城里的儿童天然一桩不利之处,是未能“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斑鸠却是我童年所知不多的鸟儿中的一种。小学国文课上,先生曾细解卫风氓里的两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为什么“无食”?先生解释说,桑葚糖分高,甜,尤其是盛夏烂熟的桑葚,斑鸠特别贪吃。它们不知夏日炎炎,地表湿热,高糖分的桑葚掉到地上就会发酵成酒,斑鸠个子小,“饮少辄醉”不用吃多少就会像醉鬼一样东倒西歪,遭到捕食。“桑树林,那地方你们去过的,就有人去捕捉斑鸠”“逮它们嘛?”“杀肉吃。”“哎呀”好几个同学齐齐惊呼。先生举眼看着我们,接着说,:“哎呀说对了。于嗟就是哎呀的意思:哎呀鸠呀,别去吃桑葚了!”可惜,斑鸠听不懂诗人的劝告,还是会去吃桑葚的,它们饥俄,而且它们不知道人也会像它们那样忍饥挨饿,会像它们那样熬不住饥饿,更不懂得人有机心”为酩酊的斑鸠叹息和担忧,是童年时期的事,相去已经太遥远。至于诗经记录的那一声长叹,就更早。而今的世道可不同了,还会有人捕捉酩酊的斑鸠么?有啊!而且同样地意外而残酷,尽管华北没有发酵的桑葚,鸠也并不酩酊。秋日一天,我出门走不多远,便望见左侧列道树丛中异常的律动。心中一动,赶紧快步上前。是一张粘鸟的丝网张在那里,一只斑鸠已然落网,正在拼命挣扎,羽毛凌乱,不复常态。我上前一步,左手轻轻托起了它,想用右手帮它解脱,但那网丝如此之细,秋阳之下这一段闪闪发光,那一段却全然无形,我根本看不见。也就在这一瞬间,它婴儿高烧似的体温和急如鼓点的心跳都传到我手上,还有它的眼睛,惊恐而且绝望。它没有向我求救,它只是奋力挣扎,但它显然已经开始脱力怎么办?忽然有了主意,我朝小区门卫室小跑:当值的保安应当能够解决问题这些河北汉子都是当地人,各自的一亩三分耕地和宅基地都让给了开发商,成了无地农民,住进了开发商给他们修建的七层楼房,少数几个幸运儿还当上了保安,在小区值班看门。张网粘乌只能是他们干的事。当值的保安从远处看着我小跑过来,此前天约也已看见了我想要解脱小鸟而未果,明白我的来意。“那网”我气喘嘘嘘,一时还说不清楚,他就笑着接口了,“是我粘着玩的。”笑容带三分羞涩,三分馗尬。“放了罢,行么?”他点点头,随即快步过去,我跟在后面,他背朝我,我看不见他的动作,也赶不上他的脚步。等我走到跟前,斑鸠已经握在他手里,举手向空一掷。请求保安释放斑鸠,是十月间的事。秋天已经来了,冬天还会远么?果然,现在已经是严冬。紫藤不常绿,一岁一枯荣,冬天里的枯枝致叶不再能提供保护,即使一切平安,我们的小小的房客一家子也该迁居了。而即使下一个春天如期而至,藤萝再次转绿,它们还敢再来这里营巢、与我们结邻么,既然遭遇了今秋那样的凶险?恐怕不会了。但也未必。“南山有鸟,北山张罗”,知今张着罗网的岂止北山?不来,又往哪里去?于嗟鸠兮,于嗟人兮! (有删改)11 . 文章第段引用美国诗人乔伊斯基尔默的句子,有什么作用?12 . 简要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13 . 文章第段中“齐齐惊呼”表现了孩子们什么样的心理?14 . 文章结尾“于嗟人兮!”一句包含了作者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三、对比阅读阅读下面的选段,完成各题。(甲)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乙)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其精练。(注释)常:人名。贻:赠送。q:完结,终了。弥束:更加紧密连接。六幕:指上、下、左、右、前、后六面。胠箧q qi:一只打开的箱子。伏:通“服”。15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是非木柿_转转不已_人履其板_塔遂定_16 . 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问塔动之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B康肃忿然曰然则天下之事C乃以瓦布之以为顺流下矣D而动如初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17 .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2)匠师如其言,塔遂定。18 . 仔细摘摩甲文中老河兵的“笑”与乙文中喻皓的“笑”,分析两人“笑”的不同意味19 . 下列各项均是同学们从甲乙两文中得到的启示,其中错误的一项是A凡事不要空想,要勤于观察思考,勤于动手。B要联系实际,客观判断,不要主观臆想。C一个人认知能力的高低决定着他对事物的判断正确与否。D当我们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接近伟大的时候。四、句子默写20 . 古诗文名句默写。(1)我寄愁心与明月,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正是江南好风景,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3)非淡泊无以明志,_。(诸葛亮诫子书)(4)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虚实结合,一听一梦,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英雄气概的诗句是:_,_。(5)乡愁是游子笔下永恒的主题,亲情是人类割舍不掉的情感。马致远一句“夕阳西下,_”诉说离家的愁思;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_,应傍战场开。”王湾停宿北固山下,借“鸿雁传书”表达思乡之情,“乡书何处达?_。”李益夜上受降城,“_,_。”描绘凄凉幽怨的笛声唤醒了征人的思乡情绪。五、综合性学习21 . 综合实践“信”,即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在古人眼中,“信”是立身之本、交友之道、经商之魂、为政之要;在现代社会,诚信是公民的第二张身份证。无论古今,诚信应该成为个人必有的精神品质。(1)关于“诚信”的名言警句。_(2)关于“诚信”的成语。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自考专业(人力资源管理)测试卷附参考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2025职称计算机考前冲刺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2024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常考点试卷附参考答案详解(B卷)
- 2024年施工员经典例题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2024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模拟题库含完整答案详解【有一套】
- 2024-2025学年度施工员预测复习【满分必刷】附答案详解
- 2025导游资格考试考试彩蛋押题附参考答案详解(综合题)
- 2024年安全员考试复习提分资料必考附答案详解
- 2025年执业药师之《西药学专业二》练习题库(网校专用)附答案详解
- 期货从业资格之《期货法律法规》试卷含答案详解【完整版】
- TCCPEF 086-2024 生态环境数智化监测与预警技术规范
- 2025年志愿者服务日知识竞赛考试指导题库150题(含答案)
- K3ERPwise老单开发手册
- 诊断学黄疸课件
-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说课稿)-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 孕期营养管理如何兼顾宝宝和妈妈营养天津市职业病防治院营养科讲解
- 篮球场围网施工方案
- 办公设备供货服务方案
- 快递柜租赁合同
- 智能计算系统:从深度学习到大模型 第2版课件 6、第六章-面向深度学习的处理器原理
- 2024年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计划范例(3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