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题(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字词书写1 . 将句子工整地写在米子格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二、现代文阅读跪着工作,却让站立者叹服有人这样说他:“这是一个跪着工作的人,却是一个让我们站立者叹服的人!”阮文平,一个残疾人,独自撑起了一所学校。1995 年,阮老师被分配到广西凌云县 下!甲乡河洲村弄怀小学当临时代课教师。开学第一天,阮老师兴奋地拄着拐杖,沿着 33 道螺旋式盘山石阶爬行,4 个小时后,来到了弄怀小学。然而,眼前的校舍,残垣断壁,横 梁腐裂;学生一个都没有,学校已停办了 3 年。没有学生,他就到瑶寨一家一家去动员。每天清晨,他拄着拐杖一步一步挪动。正常 人 1 个小时走完的路程,他却要花上 4 个小时。渴了,爬到山沟里喝一捧山泉水;饿了,从 衣兜里取出事先准备的生红薯啃上几口;累了,便在路边石阶上靠着休息一会终于有 5 个孩子返回了课堂。虽然不算多,但却给了他一丝安慰:他仿佛看到了 15 小,50 个弄怀小学,又传出了久违的读书声。在崎岖的山道上,拐杖用不了,他就手脚并用,一步一步地爬着翻山越岭,即使 3 个小时跪爬半尺厚的积雪,他都没有缺过一次课。有一天晚上,暴雨倾盆,他往学校赶,心 一急,一脚踩滑跌向崖边,拐杖也脱了手。他当时真想大哭一场,要是有人扶他一把该多好 啊!11 年,弄怀小学在校生从零发展到 84 人,当地的适龄儿童入学率达 100。有的学 生还从这里起步考上了重点高中。为了这些山里娃,阮文平倾注了他的全部心血。没有乒乓 球台,他自制了一个;没有篮球场,他带领学生整出一块平地,并用父亲卖猪仔的 400 多元买了篮球圈,用木头做了篮球架和篮球板;没有水,他筹措资金 3000 多元修建了一口水塘十几年坚持,滴水汇成河。如今,弄怀小学已成为金县同类学校中学生数最多、教学 质量最高的学校。最近,邻县姑娘陆兰,被阮老师的事迹所感动,与他一起当起了编外临时 代课教师,并对他产生了纯真的爱情。一条山路,一个人,一所学校,就这样紧紧地联系在一起。2 . 下面对文章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第 1 段高度赞扬了阮文凭老师身残志坚的崇高精神。B第 2 段画线句子中的数字,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阮老师开学第一天到弄怀小学时的艰辛。C第 5 段画线部分刻画人物形象采用了环境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的手法。D本文选材精当,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3 . 阅读第三段,对本段运用的表达方式分析正确的是( )。A本段主要运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写出了阮文凭老师的上班过程。B本段主要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体现了阮文凭老师的敬业精神。C本段主要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突出了阮文凭老师创业的艰辛。D这段主要运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赞美了阮文凭老师的不屈精神。4 . “十几年坚持,滴水汇成河”这句话在文章的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具体说明。5 . 请你写出题目的含义,并引用有关的一句古诗来赞美像阮老师这样默默奉献、无怨无悔 的人。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匠心杨一凡穆爷爷是镇上的木匠。听说他从小便没了父母,被一个好心的木雕师傅养大。木雕师傅本是紫禁城里头修缮宫殿的匠人,几经辗转流落到了这穷乡僻壤的地方。他刻刀下的凤凰漂亮得像是要飞起来一样。穆爷爷承袭了他的手艺,木雕水平出神入化。无奈战乱年代无人欣赏木雕,他便转了行,做了个普通的木匠,平日里干些简单的木工活计。“穆爷爷”这称呼,实际上唯有我这样叫。穆爷爷住在镇外的一座废园子里,又因性情不喜喧闹,多次训斥了去废园子探险的孩子们,便在孩子中得了个“老怪”之名。而我每次去都安安静静,因此,我才得到在废园长久停留的特权。废园已有好些年头了,其间换了数任主人,最终荒芜破落至今。别人都不懂为什么穆爷爷要住在这么个坍塌了大半的地方。只有我明白,穆爷爷是为了这园子里的木雕。穆爷爷时常在园子里抚摸着那些染上尘埃、疲惫不堪的雕花,就像很多年前那位木雕师傅所做的那样。木雕师傅在这园子里叹惋了半辈子,最终也未能见到它焕然一新的模样。听闻这位老人临终时还拉着穆爷爷的手嘱咐,游廊的花窗该如何开,亭子的匾额该如何修复。末了说:“老头子我这一辈子,最遗憾的就是看着那帮洋鬼子打了进来,毁了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当年我没出息,自个儿跑出了京。老天爷发善心,让我到了这儿,安安稳稳活了几十年。可我这心里头难受啊!“小穆啊,老头子有私心,舍不得这门手艺跟着我埋进土里。你把那园子修修好,就当是圆了老头子的一个梦。”我不懂那是怎样深重的愧怍和念想。记忆里穆爷爷曾说:“丫头,你看看这些木头。它们都是活的啊!这些断了翼的鸟,折了枝的花,也会感到疼的啊。”彼时我抬着头,懵懵懂懂地问:“是像阿苗摔伤了一样疼吗?”好像世间之事,至伤痛也不过臂上一块瘀青。涂上药酒,吹一口气,就可以消隐无踪。“还要更疼啊。”穆爷爷笑了起来,摸着我的头,“阿苗长大了就会懂的。”我时常觉得,穆爷爷做木匠,不过是为了让自己活下去,而活下去,则是为了修复那些木雕。我清晰地记得那个看见过千百回的画面:旧屋,木凳,暖阳。穆爷爷眉头紧锁伏在案上,他似乎听到了那些花鸟的不甘,不甘湮没灰尘,如秋虫敛鞘翅,在枯叶下瑟瑟忍冬。于是,他布满皱褶的手一丝不乱地刻下起死回生的诏令。他的脚边堆满木屑,空气里有陈旧却不曾霉变的木香。好像一个世界的种子就在那把刻刀下,破土成芽。时光荏苒,岁月静默。穆爷爷一天天地变老。他的腰杆不再挺直,一头白发如废园里的荒草,整个人犹如一枚失水皱缩的橘核。那双眼睛染上一点点浑浊,目光却依然专注而执着。他开始加快了修复木雕的速度。以往我去时,还能见他在做着不知哪家的木凳,现在却已渐渐看不到了。他一心扑在了他的木雕上。他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消瘦着,好像把所有的气血都注入了刻刀。但我没有试图阻止穆爷爷的废寝忘食。那样的专注,仿佛最轻微的扰动都是一种罪过。我隐隐约约地感觉到,有什么事要发生了。那一日,我到废园时,静寂的园子里隐有人声。我并没有进去,而是转了个弯,去了废园一个偏僻的角落。那里有一座小亭,四根红木柱子上游龙蜿蜒,昂首奋飞,栩栩如生。昨日我来时,穆爷爷指着那条失了双眼的游龙,道:“这是园里最后一处需要修复的地方了。”语调兴奋如孩童。了却这桩心愿,我也能安心地入土了。”谁料一语成谶(chn)。那以后我再未去过废园。不,现在它已不叫废园了。省城来的专家见到它后如获至宝,听闻修复它的老人业已过世,又是好一阵扼腕叹息。废园的名字被从古籍中翻了出来。它叫匠园。木匠的匠,工匠的匠。镇上的几个老人一拍脑袋,笑叹道:“我说老穆怎么总守着那个园子呢。你还记得不,他单名一个匠字啊!穆匠。木匠。匠园。(选自光明日报2018年3月9日16版,有删改)6 . 根据提示,用简洁的语言将小说故事情节补充完整。穆爷爷从小被木雕师傅收养,并承得手艺A_穆爷爷修复好了园子里的木雕,安心死去B_。7 . 结合语境,根据要求赏析下面语句。(1)穆爷爷眉头紧锁伏在案上,他似乎听到了那些花鸟的不甘,不甘湮没灰尘,如秋虫敛鞘翅,在枯叶下瑟瑟忍冬。(品味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2)他的腰杆不再挺直,一头白发如废园里的荒草,整个人犹如一枚失水皱缩的橘核。(从修辞角度赏析)8 . 请简要分析第段在文中的作用。9 . “匠心”其实就是工匠精神,请结合文章内容,细细品味穆爷爷的一生,谈谈你对“匠心”内涵的理解。三、对比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乙)世传桃源事,多过其实。考渊明所记,止言先世避秦乱来此,则渔人所见似是其子孙非秦人不死者也。又云杀鸡作食,岂有仙而杀者乎?旧说南阳有菊水,水甘而芳,居民三十余家,饮其水皆寿,或至百二三十岁。蜀青城山老人村,有五世孙者。道极险远,生不识盐醯,而溪中多枸杞,根如龙蛇,饮其水,故寿。近岁道稍通,渐能致五味,而寿益衰,桃源盖此比也欤。使武陵太守得至焉,则已化为争夺之场久矣。常意天地间若此者甚众,不独桃源。(选自苏轼和桃源诗序)(注)醯(x):醋。10 .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不足为外人道也足:_(2)处处志之志:_(3)止言先世避秦乱来此止:_(4)使武陵太守得至焉至:_11 .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则渔人所见似是其子孙非秦人不死者也B则渔人所见似是其子孙非秦人不死者也C则渔人所见似是其子孙非秦人不死者也D则渔人所见似是其子孙非秦人不死者也12 .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2)常意天地间若此者甚众,不独桃源。13 . 甲文交代了什么事情?乙文中作者认为老人村中的人能长寿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语句作答)?四、句子默写14 . 根据提示,按要求默写填空。(1)商女不知亡国恨,_。(2)剑外忽传收蓟北,_。(3)_,长河落日圆。(4)可怜身上衣正单,_。(5)_,便下襄阳向洛阳。(6)有约不来过夜半,_。(7)无可奈何花落去,_。(8)青山遮不住,_。(9)我们常用李白中的诗句“_,_。”来表明自己胸怀远大志向,坚持理想,敢于胜利的信心。(10)黄鹤楼中抒发了作者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五、课内阅读阅读文段,回答问题周亚夫军细柳司马迁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15 .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1)军士吏被甲_(2)天子且至 _16 . 下面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已而之细柳军/何陋之有B吾欲入劳军/劳其筋骨C亚夫乃传言开壁门/蒙乃始就学D称善者久之/陈康肃公善射17 . 请把选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2)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18 . 谈谈汉文帝为什么称周亚夫为“真将军”。六、诗歌鉴赏19 . 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旅夜书怀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注)公元七六五年,杜甫带着家人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在岷江、长江漂泊。 首联主要运用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尾联中沙鸥这一意象有什么含义?其作用是什么?七、名著阅读名著阅读一九五六年五月三十一日:,真诚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真诚的“不懂”,比不真诚的“懂”,还叫人好受些。最可厌的莫如自以为是,自作解人。有了真诚,才会有虚心,有了虚心,才肯丢开自己去了解别人,也才能放下虚伪的自尊心去了解自己。建筑在了解自己了解别人上面的爱,才不是盲目的爱。而真诚是需要长时期从小培养的。社会上,家庭里,太多的教训使我们不敢真诚,真诚是需要很大的勇气作后盾的。所以做艺术家先要学做人。艺术家一定要比别人更真诚,更敏感,更虚心,更勇敢,更坚忍,总而言之,要比任何人都lessimperfect较少不完美之处!20 . 这段文字选自傅雷家书,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