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氨基酸工业生产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ppt_第1页
中国氨基酸工业生产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ppt_第2页
中国氨基酸工业生产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ppt_第3页
中国氨基酸工业生产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ppt_第4页
中国氨基酸工业生产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氨基酸工业的生产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中国氨基酸工业的生产现状,中国氨基酸大规模工业生产仅有40多年的发展历史。 最早的氨基酸生产方法是在1922年用酸法水解面筋生产谷氨酸钠,即味之素。 直到1965年,发酵法成功生产了味精,引领了其他氨基酸的研制。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氨基酸生产和消费大国,年消费量约400万吨(其中谷氨酸钠味精达250万吨)。 我国氨基酸生产发展较快的主要有谷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和色氨酸等。 内容包括我国目前生产的氨基酸品种、方法和产量、我国氨基酸工业生产现状、发酵趋势和存在问题,我国氨基酸工业生产现状谷氨酸、谷氨酸谷氨酸是目前产量最大的氨基酸品种,主要以谷氨酸钠(商品名味之素)的形式存在于食品增鲜剂中,2011年谷氨酸和谷氨酰胺调节血氨浓度,防止氨对脑的毒性作用。 有研究报道谷氨酸和天冬氨酸是中枢神经兴奋性传递物质,因此少量的谷氨酸被用于医药行业。 中国氨基酸工业生产现状谷氨酸、谷氨酸工业生产现状中国味之素生产始于1923年,到1965年生产方法采用传统的蛋白质酸水解法。 该工艺原料消耗高,操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污染严重。 42年来,年产量最高仅为4000吨,生产发展速度较慢。 1965年以来,我国味精生产均采用淀粉水解液和糖蜜为原料的微生物发酵技术,大大促进了生产发展。 随着酶制剂的应用和生产工艺及装备的改进,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并推动了味精生产的迅速发展。 中国氨基酸工业生产现状谷氨酸,目前我国味精主产区为山东、河北、河南、江苏、浙江和广东等,河南和山东味精产量均占全国味精总产量的一半。 产谷氨酸(味之素)的公司有河北梅味之素集团、山东阜丰发酵有限公司、台湾味之素国际等。 据统计,2011年全国谷氨酸和味之素产量约为240万吨,实际增加了10%左右。 味精行业有超过10万吨的企业7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84%。 河北梅花、山东阜丰家已达年产量50万吨味之素或谷氨酸河南莲、山东菱花已达20万吨/年。 2011年谷氨酸发酵酸120-160g/L,糖酸转化率59-65% (生物素适量工艺)。 中国氨基酸工业生产现状谷氨酸,中国氨基酸工业生产现状谷氨酸,2006-2011年谷氨酸(谷氨酸钠)供需平衡表,中国氨基酸工业发展趋势谷氨酸, 谷氨酸工业的发展趋势是随着酶制剂的应用和生产技术和装备的改进,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餐饮业越来越旺盛,推动了谷氨酸(味之素)产业的快速发展。 我国味精行业及其市场需求量逐渐进入稳步增长期。 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国内通货膨胀压力和紧迫货币政策,以及国家对味精行业出口和国家能源消费、环境保护要求严格,行业生产能力集中于规模优势、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的企业。 中国氨基酸工业发展趋势谷氨酸、味精产品逐渐由居民消费品(零售业)转变为工业消费品(加工业)。 味精生产企业产品结构调整步伐快,向生物制药、调味料、淀粉深加工和精细化工的方向拓展经营范围。 业界竞争加剧,依靠原料、热电联产一体化的优势,实施低成本扩张已成为竞争的主要手段。 中国味精的出口量逐年增加,占领国际市场已经开始,去年出口味精超过20万吨。 中国氨基酸工业存在的问题谷氨酸,谷氨酸工业存在的问题高物质消费,高能源产业。谷氨酸等电母液等在生产复合肥料时会产生大量令人不快的废气,引起环境污染。 行业缺乏宏观调控,各地缺乏全球观念,生产能力过度增长,市场需求过度增长,导致减产、停产、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我国氨基酸工业生产现状赖氨酸、赖氨酸介绍赖氨酸是人体和动物的首要氨基酸,是体内酶、激素、抗体等功能性物质的主要成分,是脑组织和脑神经的组成物质。 赖氨酸主要用于饲料、医药和食品工业。 其中赖氨酸90%用作饲料添加剂,赖氨酸10%用作医药和食品。 现在赖氨酸已成为第二氨基酸工业,仅次于谷氨酸(味之素)。 我国氨基酸工业生产现状赖氨酸、赖氨酸工业生产现状:我国赖氨酸生产的研制始于20世纪70年代,但由于赖氨酸生产菌种质量不高,产酸能力不强,无法规模化生产。 随着国内饲料工业的发展,赖氨酸生产技术取得了新的突破,2005年以来,国内赖氨酸产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发展,原有的赖氨酸企业不仅相继扩大了生产能力,而且新的赖氨酸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我国赖氨酸产业在蓬勃发展的时期产酸水平:目前国内通常选育的菌种产酸量为150-170g/L,发酵时间为60小时左右的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菌180-200g/L,发酵时间为45小时,转化率为65%左右。 国内外资企业常规选育的谷氨酸棒状杆菌高产菌产酸达250g/L,转化率达73%。 饲料级产品主要有98.5%赖氨酸盐酸盐/硫酸盐、65%赖氨酸硫酸盐和70%赖氨酸硫酸盐3种产品。 用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菌生产饲料水平65%和赖氨酸硫酸盐70%,有很大风险。 中国氨基酸工业生产现状赖氨酸,中国氨基酸工业生产现状赖氨酸,目前国内赖氨酸年产能90万吨左右,主要分布于山东、吉林、安徽、四川、宁夏、甘肃等省份。 中国氨基酸工业生产现状赖氨酸,目前国内主要赖氨酸生产企业有吉林大成、山东金玉米、山东正大菱花、山东西王集团、希杰(聊城)公司、中粮生化(安徽)、宁夏伊品集团、甘肃荣华集团等。吉林大成公司主要产品赖氨酸的年生产能力从去年的60万吨增加到今年的80万吨,吉林大成公司相信今年的销售量约为70万吨,产品的总利润率能够维持在30%水平,未来市场对赖氨酸的需求会迅速增加。 韩国希杰公司计划在东北沈阳建设希杰(沈阳)生物科学技术有限公司每年50万吨赖氨酸工厂。 中国氨基酸工业生产现状赖氨酸,中国氨基酸工业生产现状赖氨酸,2000-2009年中国赖氨酸产量,中国氨基酸工业生产现状赖氨酸,2000-2009年中国赖氨酸消费量, 中国氨基酸工业生产现状赖氨酸20002009年赖氨酸进出口情况(单位:吨),中国氨基酸工业发展趋势赖氨酸,赖氨酸工业发展趋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赖氨酸高产菌,特别是谷氨酸杆菌和黄色短杆菌等基因工程改造获得的高产我国赖氨酸产业积极进入国际市场。 开发新技术、新技术,重视环保,生产节能减排新产品,是赖氨酸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赖氨酸工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国际化发展。 赖氨酸市场竞争从海外寡头垄断逐渐转变为国际、国内垄断和完全市场,赖氨酸价格进入“平民化”时代。 中国氨基酸工业存在的问题赖氨酸,赖氨酸工业存在的问题:赖氨酸发酵生产也是高粮食消费、高能源产业。 整体设备利用率低,市场竞争力低。面对国内市场供求以上的压力,国际市场根据国家规制政策减少了出口退税,削弱了国产赖氨酸的价格优势,减少了出口量。 65%和70%的饲料级赖氨酸生产解决了废水排放问题,但目前广泛采用的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菌具有抗生素(卡那霉素、四环素、氨苄青霉素等)的耐药性,为了在生产过程中稳定菌种,特别是在菌种培养阶段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在其65%和70%的产品中大量生产菌体另外,国家明确规定饲料中不得添加大肠杆菌,因此存在很大的风险。 我国氨基酸工业生产现状蛋氨酸、蛋氨酸介绍:蛋氨酸(Methionine )又名蛋氨酸,是动物营养中重要的限制性必需氨基酸。 广泛应用于医药、饲料和食品工业。 目前蛋氨酸生产主要采用化学合成法。 目前国内外市售的蛋氨酸有4个品种,分别为固体蛋氨酸、液态羟蛋氨酸(MHA )、液体蛋氨酸钠盐和固体羟蛋氨酸盐。 其中,固体蛋氨酸和MHA分别占世界市场的第一和第二位。 在我国市场上,固体蛋氨酸是主要的。 中国氨基酸工业生产现状蛋氨酸、蛋氨酸工业生产现状:多年来国产蛋氨酸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每年从国外大量进口,短期内中国市场需求依靠大量进口来满足。 2006年1月,中国蓝星正式收购法国安徒生集团,其主要产品蛋氨酸市场份额居世界第二位。 为了满足蛋氨酸市场的需求,中国蓝星集团和法国安第斯索公司于2009年8月19日签订合同,在南京浦口建设了新的蛋氨酸装置。 预计2012年下半年开工,首年生产能力达到7万吨,设计总生产能力达到14万吨。 中国氨基酸工业生产现状蛋氨酸,20012010年中国固体和液体蛋氨酸需求量,中国氨基酸工业生产现状蛋氨酸,20012010年中国固体蛋氨酸进口量,中国氨基酸工业生产现状蛋氨酸,目前国内蛋氨酸供应主要右图为我国从各国进口蛋氨酸量的比例。 中国氨基酸工业生产现状蛋氨酸,在中国市场上,蛋氨酸主要来自安第斯索、迪戈萨、日本住友、诺维茨、伏尔加和重庆紫光。 右图为各公司的市场供给结构。 我国氨基酸工业生产现状蛋氨酸,20012010年蛋氨酸进口平均价格趋势图,我国氨基酸工业发展趋势蛋氨酸,蛋氨酸工业发展趋势: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蛋氨酸作为饲料添加剂在饲料工业中的需求稳定增加,蛋氨酸作为饲料添加剂在饲料工业中的需求稳定增加2011年蛋氨酸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但价格流动以稳定为主,很难出现大幅下滑的情况。 随着重庆紫光和大成相继投资蛋氨酸的生产,蛋氨酸国有化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由于液体蛋氨酸的营养性优于固体蛋氨酸,液体蛋氨酸将成为未来主导。 中国氨基酸工业存在的问题甲硫氨酸、甲硫氨酸工业存在的问题:甲硫氨酸的主要原料是石油精细化工的产物,石油价格的波动影响甲硫氨酸的生产成本。 技术和设备水平一直没有突破。 国产饲料级蛋氨酸一直未能上市。 吉林大成几年前提出采用发酵法生产蛋氨酸,但最近很难得到高产蛋氨酸的发酵菌株。 我国氨基酸工业生产现状苏氨酸、苏氨酸介绍:苏氨酸首先从纤维蛋白水解物中分离,鉴定的是家畜的第二或第三限制氨基酸,通过在动物体内促进生长、提高免疫功能、使氨基酸比率接近理想的蛋白质,使家畜饲料中的蛋白量苏氨酸主要用于饲料、医药和食品强化剂。是赖氨酸、蛋氨酸以外发展最快的第三种饲养用氨基酸。 苏氨酸目前的生产方法是微生物发酵法。 我国氨基酸工业生产现状苏氨酸、苏氨酸工业生产现状:我国苏氨酸产业发展缓慢,到20世纪90年代国内几乎不生产,90年代以后开始生产。 21世纪初我国苏氨酸依赖进口,到2004年,大成生化年产5000t苏氨酸生产线开始生产,填补国内空白,揭开了国内苏氨酸产业快速发展的序幕。 目前,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菌产率达到10-12%,转化率达到50%以上,收获率达到80%,技术水平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中国氨基酸工业生产现状苏氨酸,20032009年中国苏氨酸产量占全球比重,中国氨基酸工业生产现状苏氨酸,20072010年中国苏氨酸产量变化,中国氨基酸工业生产现状苏氨酸到2010年我国已有苏氨酸生产厂家7家,分别为广东肇庆星湖、浙江国光生物制药、山东恩贝集团、河北梅花集团、山东阜丰集团、宁夏伊品和吉林大成集团。 右图为2010年我国苏氨酸产能分布图。 根据我国主要苏氨酸生产企业及其生产能力、我国氨基酸工业生产现状苏氨酸、我国氨基酸工业生产现状苏氨酸、2010年我国苏氨酸月度测定价格的变化、2009年单胃动物饲料产量的估算, 使用苏氨酸至少能为中国饲料工业节约20亿元成本,节约500万吨豆粕,排放到环境中的粪便氮量减少25万吨,排放到大气中的氨气减少10万吨。 符合节约污染物标准的水资源也相当大。 根据目前养殖集约化程度,每年节约2亿吨水。 我国氨基酸工业生产现状苏氨酸,我国氨基酸工业发展趋势苏氨酸、苏氨酸工业发展趋势:国内苏氨酸企业引导开发力和正确市场,重视上下游辅助技术的研究,降低产品生产成本,向提高产品质量的方向发展。 多种氨基酸片和口服液等健康食品已引起国内市场的关注,各种营养食品对氨基酸的需求也在增加,苏氨酸产业将开发健康食品市场。 随着苏氨酸应用的成熟,其市场将迅速增长,形成新的市场领导集团。 中国氨基酸工业存在的问题苏氨酸、苏氨酸工业存在的问题:也是高粮食消费、高能源消费、高污染行业。 生产能力运转率低,生产能力超过需求。 整体设备利用率低,市场竞争力低。 由于国家的出口退税问题和企业份额竞争,苏氨酸价格低迷。 我国氨基酸工业生产现状色氨酸是人体和动物生命活动所必需的氨基酸之一,在人和动物的生长新陈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饲料等。 在生物体内,由L-色氨酸合成5-羟胰蛋白酶等激素,有消除精神紧张、改善睡眠效果的效果。 色氨酸代谢衰竭引起糖尿病和神经损伤,在医学上被用作氨基酸注射液和复合氨基酸制剂。 色氨酸是继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之后的第4个饲养用氨基酸。 中国氨基酸工业生产现状色氨酸,2003年全球色氨酸需求达到1180吨,2009年达到3500吨,年平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6.8%。 2011年全球色氨酸需求达到10000吨左右。 现在色氨酸采用发酵法生产,菌种多为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菌,产酸水平为45-60g/L。 2003年国内色氨酸消费量为130吨/年,2009年以前中国色氨酸主要依赖进口。 从2009年起,中国开始大规模生产色氨酸。 目前生产色氨酸的厂家有浙江升华摩托车、山东鲁抗、安徽丰原、吉林大成等。 去年大约消耗了2000吨。 海外的主要厂商是以日本味之素、德国德固赛等为主要生产国。中国氨基酸工业生产现状色氨酸、色氨酸的大量供应使价格更加合理,促进其在饲料工业中的大量应用。 常规加入苏氨酸和色氨酸后,日粮粗蛋白水平下降2%,赖氨酸和蛋氨酸的用量估计是目前用量的两倍。 4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